学术投稿

古典针刺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现况

王妍文

关键词:古典针刺术, 文献检索, 颈椎病, 现况, 针刺手法
摘要:采用文献检索方法,搜集到古典针刺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文献98篇,其中针刺手法使用频率前5位的分别为络刺、齐刺、短刺、合谷刺和输刺.对其中较高质量文献做一总结,了解古典刺法在颈椎病治疗方面的新进展,旨在对古典针刺术治疗颈椎病的现况做一全面、系统认识,以更好地指导临床.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炙甘草汤探析

    从方论解读、名医经验、研究设想三方面探讨了炙甘草汤,认为炙甘草汤通过补肾、肺之阴,益脾之气,以和调心之气血阴阳,故临床可用于潜在心主血脉功能不足者、与心有关的体华窍出现心阴血不足引起诸症者,以及与心阴虚有关的其他脏腑病变者.

    作者:文颖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壮医风湿免疫病常用藤本药物药学及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介绍壮医风湿免疫病常用藤本药物的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情况.方法:调查壮医风湿免疫病常用藤本药物的药学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情况,查阅近10年研究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壮医风湿免疫病常用藤本药物品种有数10种,其中10种为壮医风湿免疫病专科常用药;部分品种已开展初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研究.结论:应加强壮医风湿免疫病常用藤本药物的基础研究,深入开展资源品种调查、生药鉴定、质量标准研究、条形码鉴别、壮族民间及临床应用情况调研等,以便充分开发利用这些药用植物资源,为藤本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研究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壮药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从而突出壮医壮药治疗风湿免疫病的特色和优势,为我国民族药物的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滕红丽;梅之南;郭力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滋阴平肝潜阳汤调治正常高值血压的协方差分析

    目的:观察滋阴平肝潜阳汤调治阴虚阳亢型正常高值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收集阴虚阳亢型正常高值血压者200例,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分别用滋阴平肝潜阳汤和杞菊地黄丸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证候疗效、血脂、血糖等.结果:扣除用药前舒张压对用药后舒张压的影响后,两组药物的疗效有差别.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修正均数的LSD比较检验结果可见:样本差值均数显著性水平为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滋阴平肝潜阳汤是治疗阴虚阳亢型正常高值血压的有效方药,不但能降低血压、改善症状,还有降血脂作用.

    作者:周宝宽;张明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贾英杰应用理气药治疗恶性肿瘤用药经验管窥

    中药在治疗恶性肿瘤的优势已日渐凸显,但如何能够将中药在治疗肿瘤过程中充分发挥疗效,仍是临床医生困惑的一个难题.气滞血瘀是肿瘤的基本病机,且理气药的应用在肿瘤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故将贾英杰教授应用理气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用药经验简单介绍如下,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作者:郝力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肾济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和疗效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肾济方对慢性肾衰竭(CRF)的治疗效果,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100例符合标准的脾肾阳虚、浊瘀毒结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肾济方,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评分、肾功能及血清ADM、TGF-β1、IL-6、ET-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占90.0%,对照组总有效率占7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能显著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生存质量评分,改善肾功能,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ADM、TGF-β1、IL-6、ET-1水平,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肾济方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瑞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三联疗法治疗异位妊娠66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即中药汤剂口服,联合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同时治疗的方法.中药汤剂水煎100mL,日3次口服;甲氨蝶呤0.4mg/(kg·d),肌注,5天为1个疗程,在治疗的第4天和第7天测血清β-HCG,若下降<15%则需要重复治疗;米非司酮25mg,日2次口服,连服3天,在第4天测8-HCG,若下降<15%,则停药3天后要重复疗程.结果:成功59例,失败7例,成功率为89.1%.结论: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异位妊娠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凌娜;孟安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高血压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口服稳心颗粒+美托洛尔,对照组46例,口服美托洛尔,共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1%,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显著减少.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更佳,且副作用轻,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李一代;刘克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郁滞性乳腺炎临床辨析

    通过对郁滞性乳腺炎常见病因病机辨证分析,认为郁滞性乳腺炎为乳痈初起病变,一般称为乳汁瘀滞证,属中医妒乳症治疗范畴,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结块,皮色不变,按之则痛,结聚成形,沿乳络分布,边界欠清,乳汁不出.因本病既可发生于哺乳期,又可发生于回乳期,虽皆为乳痈之变证,但其治疗转归迥异,其辨证施护原则亦不尽相同.

    作者:鲁立宪;孟安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针刺缺血性中风病人外关穴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

    目的:基于功能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技术,观察针刺缺血性中风患者右侧外关穴对脑部功能区激活/负激活的作用.方法:左脑缺血性中风患者6例,接受右侧外关穴针刺.针刺过程中接受fMRI扫描,所得数据由SPM2分析、比较.结果:与留针状态比较,针刺左脑缺血性中风患者外关穴捻针时,激活的脑部功能区为BA7、10、17、18、19、31、39、40区和小脑前、后叶,负激活的脑区为BA1、4、22、45区.结论:针刺左脑缺血性中风患者右侧外关穴,能较为特异地激活主管感觉的脑区,负激活主管运动的脑区,可能是外关穴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机制之一.

    作者:陈俊琦;黄泳;赖新生;唐纯志;杨君军;陈华;肖慧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远期疗效观察

    通过随机对照方法,观察温补肾阳活血法、滋补肾阴活血法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长期疗效,结果显示两种治法均能明显改善老年冠心痛患者的症状,改善心电图缺血,减少住院次数及住院时问.提示补肾活血法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曾垂义;朱明军;王振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鼻康复鼻腔填塞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目的:观察鼻康复鼻腔填塞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鼻康复鼻腔填塞,对照组给予滴通鼻炎水喷鼻,治疗两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鼻镜下鼻腔体征改变;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鼻镜下鼻腔体征改变明显,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康复填塞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显著,且副作用更小.

    作者:柴峰;王俊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理冲汤加减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中药理冲汤加减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于化疗第2天服用理冲汤加减方,水煎服每日1剂,至下1周期化疗开始,共20天;对照组(35例)单独使用化疗药物,化疗结束后不再用药.观察化疗药物消化道不良反应、患者生活质量、血液流变、血小板膜糖蛋白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液流变高、中、低切值、血浆黏度、消化道反应、生活质量、CD62P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血流变中、低切值、血浆黏度、消化道反应、生活质量、CD62P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理冲汤加减方联合化疗对晚期卵巢癌的治疗在减轻消化道反应方面疗效显著,可使患者血栓前状态得以改善,可能对减少卵巢癌病变复发转移有意义.

    作者:裴霞;杜业勤;刘开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益气活血复方配合运动训练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MMP-1、Ⅲ型胶原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心衰发病率及病死率呈现上升趋势,通过研究益气活血复方联合运动训练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大心室重构的影响,探讨治疗慢性心衰的新途径.方法:利用冠脉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与减食法,模拟慢性心衰大鼠动物模型,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金属蛋白酶基质-1(MMP-1)和Ⅲ型胶原蛋白的含量,明确益气活血复方联合运动训练减轻心室重构的机制.结果:模型组心肌组织MMP-1 mRNA是空白对照组的2.671倍,中药加运动组是空白对照组的1.1213倍,中药组是空白对照组的1.420倍,西药组是空白对照组的1.555倍等.结论:益气活血复方联合运动训练能减轻心室重构,效果优于益气活血中药组、运动训练组、西药组,其机制可能为抑制MMP-1的表达,提高Ⅲ型胶原表达,进而减轻甚至逆转心室纤维化,为临床综合治疗慢性心衰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方法.

    作者:马金;张艳;礼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古典针刺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现况

    采用文献检索方法,搜集到古典针刺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文献98篇,其中针刺手法使用频率前5位的分别为络刺、齐刺、短刺、合谷刺和输刺.对其中较高质量文献做一总结,了解古典刺法在颈椎病治疗方面的新进展,旨在对古典针刺术治疗颈椎病的现况做一全面、系统认识,以更好地指导临床.

    作者:王妍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黄芪建中汤重用大枣治疗嘈杂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重用大枣治疗嘈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以嘈杂(胃虚证)为主证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黄芪建中汤重用大枣,对照组给予四君子汤加减,疗程四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并做出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2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2%,对照组临床治愈6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3.08%结论:黄芪建中汤重用大枣治疗嘈杂(胃虚证)能显著改善患者嘈杂症状.

    作者:张琨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现代医学技术与中医药的有机结合研究,揭示了许多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这为中医药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上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葛汝青;张继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李小娟治疗汗证验案5则

    汗证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临床治疗较复杂.李小娟教授对该病进行辨证,分型治之,同时兼顾不同的兼症以及用有效药对治疗,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经神阙穴透皮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神阙穴位敷贴结合口服中药乳腺小叶增生方、单用神阙穴位敷贴及单用口服中药乳腺小叶增生方3种方法治疗患者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广泛应用的陆德铭教授小叶增生方进行筛选,生药打粉过100目筛,与醋混合制成敷贴剂敷贴于神阙穴.将9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内外合治组予中药敷贴神阙穴结合口服中药乳腺增生方;外治组予中药敷贴神阙穴;内治组予口服中药乳腺小叶增生方.3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经期停药,观察各组乳房疼痛、乳房肿块的缓解情况以及黄体期雌二醇E2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组E2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外合治组痊愈率16.67%,显效率60.00%,有效率16.67%,总有效率93.33%;外治组痊愈率3.33%,显效率30.00%,有效率46.67%,总有效率80.00%;内治组痊愈率13.33%,显效率40.00%,有效率33.33%,总有效率83.33%.内外合治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外治组与内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治组与外治组之间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临床痊愈率方面,内外合治组与内治组均优于外治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外合治组与内治组之间对疾病的临床痊愈率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均未发生严重的全身过敏反应及剥脱性皮炎、多形性红斑、大疱性表皮坏死松懈症等严重不良反应,内外合治组6例(20.0%)外治组5例(16.67%)出现皮肤局部瘙痒及红斑.予局部外用氯地霜,无患者脱落及失防.结论:神阙穴位敷贴鲒合口服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显著,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既往单纯口服中药的疗效;中药外治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疾病的临床症状;外用制剂增加了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其程度较轻,可以通过局部抗过敏药物进行干预,并且干预有效.

    作者:王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晚期胰腺癌及肝癌中药介入治疗疗效评价方法设想

    目的:探讨适合中药介入治疗晚期胰腺癌及肝癌的疗效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记录患者介入治疗2个周期前后的临床资料,评价有关肿瘤客观疗效评价的资料的完整程度.结果:以往的疗效评价方法不能很全面地反映中药介入治疗的疗效.结论:以生存质量为先导的综合疗效评价方法可能更适合于中药介入治疗疗效的评价,有必要进一步探索.

    作者:梁芳;孙珏;许建华;李朝衡;曹海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运脾止泻推拿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运脾止泻推拿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应用运脾止泻推拿法,对照组常规口服药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75%,两组间差别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脾止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疗效优于单纯内治法.

    作者:张子燕;沈红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