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施琪嘉
近一些研究显示,支气管-肺的炎症性疾患患者的呼出气CO浓度增加.这与氧化应激有关,氧化应激能上调血红素氧合酶的表达,此酶能在细胞内合成C0.据笔者所知,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有关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成年患者呼出气CO浓度进行检测的文献报道.为了对在氧化应激情况下重症患者呼出气CO浓度监测的意义作出评价,应首先得到一个标准.众所周知,增加FIO2会使呼出的CO增加,这正是治疗CO中毒的依据.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呼出气CO检测的可行性,了解FIO2对呼出气CO的影响.
作者:贾红轩;熊盛道;牛汝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严重外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影响预后,增加发病率、死亡率,延长住院时间.ARDS可能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BS)的首发表现.[外伤性ARDS的病因包括多部损伤、大量输液、长骨骨折、胃内容物吸入、骨盆骨折、腹部外伤、颅脑损伤和败血症.]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的形成与ARDS的死亡率密切相关,且可能是死亡率的佳预测因素.从预后和临床评价角度看,外伤性ARDS是一类特殊的ARDS.本研究的目的在于:①研究影响外伤性ARDS患者死亡率的因素;②研究影响此类患者ICU停留时间的因素.
作者:高亚东;徐永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于肺内皮和上皮细胞损伤所致,伴随有中性粒细胞性肺泡炎、炎症介质的释放、血管和肺泡通透性增加、间质和/或肺泡水肿以及由此引起的肺泡塌陷和动脉低氧血症.常需要用呼吸机来改善气体交换,而机械通气又不可避免地造成肺损伤,包括气胸、肺泡水肿和破裂.除了机械性肺损伤外,许多研究在动物模型和ALI及ARDS患者均证实,采用高潮气量(12ml/kg体重)和低PEEP水平的损伤性机械通气模式可加重原有的肺部炎症反应,导致肺泡和全身促炎和抗炎因子水平升高.相反,应用中到高水平的PEEP和低潮气量(6ml/kg体重)可预防肺泡塌陷和肺单位的过度膨胀.在ALI和ARDS患者,这种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已经证明可以保证患者获得充分的气体交换,降低肺泡和全身炎症介质水平,改善预后.
作者:汪良;李树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特点是急性发作的低氧血症,常规氧疗无效,X线上双肺浸润影,是许多肺内外疾病的继发表现;现代常规手段(如容许性高碳酸血症、NO、俯卧位通气)治疗后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而高吸气压和高氧浓度的正压控制通气却可能对肺造成进一步损伤.体外膜氧合(ECMO)是利用体外氧合器进行气体交换,可增加携氧,清除二氧化碳,对肺无影响.虽初步结果令人失望,但近已有肯定性报道.本中心于1987年开始进行ECMO,首先是儿童,1995年推广到成人.本研究的目的是对首批17例ARDS患者行ECMO的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高亚东;徐永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背景和目的:观察抗高血压药对有微量蛋白尿的年轻Ⅰ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旁器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对12名有微蛋白尿的Ⅰ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组1,6人),或用β-受体抑制剂(组2,6人)进行治疗.对照组为9名有微蛋白尿的Ⅰ型糖尿病患者,未行抗高血压治疗以提供参照值(组3,9人).在开始时和40(组1,组2)与30个月(组3)之间行肾活检.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塑料包埋的1μm厚连续切片,可检见肾小球旁器和肾小球的体积、致密斑区,以及入球与出球小动脉的管腔.
作者:关键;武忠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闭经-溢乳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基础闭经溢乳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催乳素水平升高,由于高催乳素血症将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妊娠的情形,即将会出现病理性泌乳,也就是所谓的泌乳.泌乳表现为自发的乳汁溢出,通过有目的的临床观察研究,这种泌乳并不出现乳腺增大.长期的这种高泌乳素血平将抑制GnRH的腺冲式分泌,而且同样也将作用于促性腺激素的释放,结果导致无排卵以及闭经.除下丘脑这一非常重要的作用点外,泌乳素也可直接用于卵巢而造成高泌乳素血症性月经紊乱.
作者:董芳永;雷霆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作为对严重脑损害的处理的一个环节,气管造口术对于减少肺部损害是必要的;并且能缩短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以及住院的时间.因为颅脑损害后,咳嗽、呕吐等气道保护性反射常丧失,为了延长通气支持以及保护气道,可施行气管造口术.越来越多地使用新的方法(如在内镜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作为除标准外科气管造口术之外的选择.经喉气管造口术(TLT)在近受到推崇,这种可进一步扩张气道的方法显得安全而简便.然而像纤维支气管镜检或气道插管抽吸这样的操作导致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风险大,对于颅内高压的患者更是如此.因为颅内血流量的增加会导致颅内压的显著升高,并可能导致脑灌注压(CPP)的减少,所以颅内补偿机制衰竭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危险.
作者:刘喆隆;赵甲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背景和目的: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EC)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在用于肾小球疾病的白蛋白尿时,具有一种特殊的与血压无关的作用.因为肾小球疾病的发展并不一定受此类药物的制止,故需要探索其它药物对肾脏的潜在保护作用.近期动物研究证明,非降压剂量的莫索尼定(Moxonidine,是一种交感神经麻痹剂),也能以与血压无关的方式减少白蛋白尿和肾小球硬化的发生.
作者:王凯;张孝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以低氧血症、X线上双肺浸润和不伴左房压升高为特征的综合征.它与许多肺和肺外危险因素有关,往往伴有很高的死亡率.预后不良的因素包括支气管肺泡灌注和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增加、脓毒血症及多器官功能的衰竭.治疗措施多为支持疗法,机械通气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给予病人理想的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水平可以通过测量病人的压力-容积曲线获得.ARDS时压力-容积曲线常呈乙状形态,伴有两个折点,一个在低肺容量,另一个在高肺容量(分别代表高、低两个折点).低折点(也称Pflex)代表塌陷的肺泡重新复张时的压力,而上折点反映了肺过度膨胀及顺应性降低.换言之,通过调节潮气量使气道压力低于上折点,同时使PEEP水平设在低折点之上,可减轻机械通气对肺的损害.然而这只是一种逻辑上的假设,只有通过人体试验才能证实它的合理性.
作者:赵建平;牛汝楫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方法对收住在Groningen大学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败血症休克和败血症综合征患者,根据以下标准选择适宜人选:血液动力学至少稳定2h,体液性复苏后和连续去甲肾上腺素输注以及血肌酐水平低于180μmo/l.当肺动脉闭合压(PAOP)达到使心搏血量和作功不再增加时的体液负荷被认为是适宜的.排除标准:需要输注其它作用于血管的药物,之前12h内应用利尿药物,近应用过转化酶抑制剂、钙拮抗剂、多巴胺拮抗剂或显效剂,葡萄糖尿或少尿.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先兆史的患者也排除在外.所有患者用动脉线和一根肺动脉导管插入进行侵入性监测并接受无痛法以及枸椽酸芬太尼和咪达唑仑联合输注镇静.输注的钠/葡萄糖浓度为0.45%/2.5%,输注量为3 500ml/d.研究方案由Groningen大学医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征得患者或其家属同意.
作者:杨成;刘晓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常因急性呼吸衰竭(ARF)而需机械通气治疗.死腔样通气、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低通气肺泡区血流增加引起高碳酸、低氧和呼吸性酸中毒,从而影响气体交换;肺机械异常增加吸气肌负荷,进一步加重了呼吸性酸中毒.因此,无论采用侵入性和非侵入性方法,机械通气必须保证足够的气体交换,减轻吸气肌负荷.
作者:高亚东;徐永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就我们所知,“反移情”一词与“移情”一样有很多含义.弗洛依德初把反移情看作是妨碍分析师进行精神分析的盲点(blind spots).从一开始,弗洛依德就把反移情作为“分析师自由理解病人的一个障碍”.在分析情景中,弗洛依德把分析师的大脑看成是一个工具,它的有效作用在分析过程中受到反移情的阻碍,即分析师的反移情如同病人的阻抗.我们知道就移情而言,弗洛依德初认为它是一个障碍,后来才把它看成分析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有关反移情他却没有研究到这一步,而是他之后的人完成的.精神分析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反移情开始被看作是有助于分析师理解病人资料潜在意义的重要现象.反移情的基本概念是,分析师具有理解和评估病人心理状态的要素,这些要素是潜意识的,只有当他在治疗中倾听病人、观察着自己头脑中的联想时才被发现.
作者:傅文青;高燕;施琪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在极不成熟早产儿中是一种重点关注的疾病.地塞米松通常应用于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预防慢性肺部疾病,它有助于减少对氧气的依赖以及早期拔管,尽管其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长期疗效文献很少记载,但近研究结果显示预防性应用地塞米松能减少慢性肺部疾病的发生率.然而,这种治疗方法的一些副面效应也有报道,包括葡萄糖不耐受、院内感染危险性增加、胃十二指肠出血以及体重增长延迟的发生,其中一些并发症在生后早期应用地塞米松治疗的患儿中更常见.
作者:方静;熊正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由弗洛依德发展的移情概念产生于对神经症病人的精神分析治疗过程.精神分析技术已经推广应用于其他范畴的病人身上,包括精神病人,这就导致有必要介绍大量的术语用于描述移情的特殊及新增形式.本章节将讨论在文献中冠以“性移情”或“性诱惑性移情”或“移情精神病”、“妄想性移情”、“自恋性移情”、“边缘状况下的移情”等词用于描述治疗师与病人之间关系的观点.在第四章节中我们讨论了在一般情形下移情的形式.根据文献中对移情主要代表性的看法,它似乎成为一个被许多人理解并以各种不同形式使用的概念.我们因此认为这种移情概念的常用状态是一种基于对他人不知不觉的对其在某些特征中代表着个人过去重要客体的或内部客体关系外化性的“特殊的幻想.”
作者:施琪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简介:重症腹膜炎死亡率的预测因素有待明确.公开发表的研究文件多数集中于不需进入重症监护病室(ICU)治疗的中度腹膜炎.本研究的目的是要确定患有严重腹膜炎的ICU患者死亡率的预测因素.方法:作者对1994年~1999年间诊断为腹膜炎被收入外科ICU的患者(社区获得性或术后腹膜炎)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比较存活者(S)与未存活者(NS)的人口学、微生物学数据和后果,采用Mann-Whitney和CHi平方检验进行无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则用分步逻辑回归方案.计算出机率与95%的可信区间(95%CI).P<0.05时有显著性.
作者:关键;方善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由于精神分析技术主要是一种语言的技术,还由于精神分析的训练已经变得如此地特殊,所以精神分析的“解释”之上被涂上某种神秘的色彩也就是很自然的了.有些精神分析师甚至在给与解释时采用一种特别的声调.美林格指出:“解释是一个相当专横的术语,(有些)分析师随意地将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分析师的所有自发语言称为解释.我不喜欢这个词,因为它会使年轻的分析师对他们的作用产生误解.他们必须记住,他们不是圣贤,不是魔术师,不是语言学家,不是侦探,不是像约瑟夫和丹尼尔一样释梦的伟大的智者——他们只是宁静的观察者、倾听者、偶尔是评论者.他们的双重身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他们偶尔的积极参与好被称为干预.可以“解释”也可以不“解释”某件事.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一种中止.不管分析师什么时候说话,他都是在促进治疗的进展.
作者:曾奇峰;施琪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精神分析的诞生,是与1899年弗洛伊德的《释梦》的出版联系在一起的.弗洛伊德在1896年就介绍了“精神分析”这一术语,在《释梦》中,他第一次严格而系统地阐述了它的主要原则,还同时提供了他对梦的现象的新见解.他的前辈——他们要么认为梦是表面的、毫无意义的副产品,要么认为梦是给做梦者关于其命运的神喻.不同的是,弗洛伊德证明,所有的梦都可以被看作是对做梦者醒时的被压制的潜意识愿望的满足.由无数图像组成的显梦(做梦者梦到了什么)是一系列潜在思想的伪装的表达.弗洛伊德认为,梦隐藏的意义可以通过特殊的分析技术加以揭示,这一技术可以解开梦的各种各样的形式.
作者:曾奇峰;施琪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p53:基础与临床意义1979年发现生长抑制蛋白p53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在此之间有大量的研究工作指出,p53活化转录基因,但是也可抑制某些基因的转录.在DNA损伤修复和诱发程序性死亡——凋亡中它是一个关键分子,在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血管生成中,它所起的详细作用仍不完全清楚.p53在临床上引起巨大的兴趣,是因为逐渐认识到p53在人类多种肿瘤时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它甚至能获得新的促进生长作用.p53抑制健康细胞发展成肿瘤细胞,因此被称为基因的监护者(Wachter).胚胎期伴有p53突变的个体(所谓Li-Fraumenti家系成员)在其生命的早期有很高的发生肿瘤的风险.
作者:郝连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精神分析治疗和其它心理治疗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要使病人产生永久的改变.和其它“领悟”治疗一样,它也使用解释和其它言语性干预(见第10章).但其目的部分地是使潜意识的内容和过程变为意识时,那就是继承了精神分析发展早期的思想,即“使潜意识意识化”以及仅仅获得领悟是不够的,在事件的通常的进程中,带给病人基本的改变.与催眠术和大规模的情绪发泄(心理疏导疗法)相比较,精神分析治疗的成功有赖于一系列先决条件.部分先决条件,尤其是治疗联盟(见第3章)、移情(第4、5章)和分析阻抗(第7章),都在前面的章节里讨论过.本章节的目的是,考察在分析治疗中与修通有关的因素.在弗洛伊德早期的精神分析著作中,他将这一术语称为“消磨”(Wearing Away)和“研究”(Working Over).事实上,在《癔症研究》里,他也用过一次“修通”(Working Through),但是,这一次与后来使用的方式相当不同.
作者:曾奇峰;施琪嘉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