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杨卫忠;曾涛;石松生;陈建屏;倪天瑞
目的报道内窥镜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11例,探讨该手术优缺点、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方法采用鼻内窥镜,经鼻腔直接开放蝶窦、鞍底,在直视下切除垂体腺瘤.结果11例患者肿瘤均肉眼下全切除,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视力及视野均有明显好转.结论鼻内窥镜下经鼻腔蝶窦径路切除垂体腺瘤是简便、安全和有效的,适用于蝶窦发育良好的垂体腺瘤切除,值得有条件的医院开展此入路手术.
作者:林武延;张萍;姚行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临床分类和手术方式.方法对54例Chai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根据脊髓空洞大小,分别采用单纯后颅窝减压术和后颅窝减压术加空洞分流术治疗.结果两种术式均使Chiari患者症状和空洞缩小.结论脊髓空洞大小对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手术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勇;潘昕;倪鸣山;邹雄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及综合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本组颅内生殖细胞瘤31例中,29例手术治疗(含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3例行脑室外引流),2例未手术.此外,29例进行了放疗,8例进行了化疗.结果临床症状改善27例,无变化4例.随访27例,13例恢复正常工作;8例生活能自理;2例生活需要帮助;2例术后2年复发,经再次手术,症状缓解;死亡2例.结论颅内生殖细胞瘤手术难以根治,术后正规放疗效果好,对多发性,复发性肿瘤可放疗加化疗.
作者:董伦;浦佩玉;王虎;彭玉平;漆松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一侧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及继发对侧血肿可以发生在术中或术后短期内,目前此类报道较少.我院自1990年至2002年共收治1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俊;吴吉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梗阻性脑积水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进行第三脑室底和(或)透明隔造瘘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分析手术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方法对10例不同原因造成的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进行10次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或/和透明隔造瘘术.结果随诊1-12月,平均6月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1例(改V-P分流术).手术并发症:1例轻度颅内感染、1例轻度脑室内出血,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或/和透明隔造瘘手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是一种完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但为了提高手术疗效应有良好的手术器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并能熟练进行手术操作.
作者:蔡润;陈坚;彭翔;屈洪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DA)代谢的影响,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精神分裂症;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测定手术前后患者CSF中DA及高香草酸(HVA)水平;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手术疗效.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手术前CSF中DA、HV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DA、HVA水平显著下降(P<0.05);手术显效率为60%(15/25),有效率为100%(25/25).结论立体定向手术具有明显的DA能神经阻滞作用,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疗效明显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建新;王晓峰;李拴德;杨来启;姜克明;刘光雄;李迎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例1男性,41岁,2年前有胃癌手术史,术后已化疗5个疗程,3个月前剑突下可触及一肿块.近半月来感头痛,呈进行性加重,伴有恶心、呕吐等颅内压高症状,头颅CT提示,右侧额颞顶部骨缘下新月形低密度影,中线结构明显左偏.诊断考虑右侧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
作者:辛志成;王伟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戊四氮点燃过程中海马胶质细胞增生及突触重建与慢性癫痫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非药物干预组(戊四氮35 mg/kg,腹腔注射,每日一次)和药物干预组(苯巴比妥30 mg/kg,戊四氮35 mg/kg,均为腹腔注射,每日一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表达水平.结果非药物干预组大鼠注射戊四氮后在行为学未出现惊厥,脑电图未出现痫性放电的点燃前潜伏期内,出现突触重建和胶质细胞增生,以海马CA3区、门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5);与药物干预组对应时间点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鼠注射戊四氮后引起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元可塑性改变,可能与形成异常神经元放电环路,终诱发癫痫发作有关,苯巴比妥可抑制异常神经网络的建立,预防癫痫发生.
作者:朱遂强;杨嘉君;王开颜;阮旭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院自1999年始,应用微型磨钻及气动铣刀,对15例椎管内良性肿瘤患者,采用半侧椎板切开切除椎管内肿瘤,然后再将切下的椎板回植,术后对病人的病情转归、回植的椎板X线表现进行了研究,以探讨椎管内良性肿瘤佳手术入路.
作者:赵爱国;衡雪源;费昶;蒋洪涛;王新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手掌多汗症简称手汗症是亚热带地区年轻人常见的植物神经功能性疾病,发病率在局部地区调查约为0.3%[1],病因不明.手汗症药物治疗效果多不理想,且不能持久,传统的开胸或开放式交感神经节切除疗效确切,由于创伤大,必须切除部分肋骨和胸椎横突,已由新方法取代.
作者:林少华;陈信康;黄汉添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自1980~2002年150例脑软化并发癫痫患者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所有病例均经癫痫专科门诊,系统药物治疗无效,影响生活才考虑手术.术前对发作类型及频率作出判断,并经神经放射学检查和脑电生理检查确定致痫灶及软化脑组织,对手术、手术发现、手术病理所见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组150例,手术治疗后120例癫痫停止发作,21例发作频率及程度明显减轻,9例无改善.无手术死亡.结论外科治疗对脑软化继发性癫痫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雷霆;李龄;舒凯;朱遂强;王金祥;董芳永;李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并对球囊闭塞载瘤动脉近段以及联合颅内外血管搭术治疗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对载瘤动脉球囊闭塞术治疗的21例巨大动脉瘤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载瘤动脉闭塞试验(BOT)阳性者,首先行颅内外血管搭桥,再行血管球囊闭塞.结果21例巨大动脉瘤病例中,单用球囊闭塞载瘤动脉17例,联合颅内外搭桥4例.术后随访17例,6个月动脉瘤内血栓形成,2例动脉瘤缩小;2例3年后动脉瘤消失,2例颈内外动脉搭桥术随访3~4年,血管造影示吻合口通畅.结论对直接手术和填塞难以治愈的颅内巨大动脉瘤,载瘤动脉球囊闭塞以及联合颅内外搭桥术是一种有效可取的方法.
作者:王厚忠;凌锋;王大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引流是各种开颅术后的常规治疗.多年来一直沿用导管引流,术后常出现导管堵塞致残腔积血、积液,影响手术效果.为此,作者于1995年至2000年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微型电磁负压引流装置(专利号:ZL00229008.1),应用于颅脑外科术后引流98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胜;王诚;刘远新;郜宪礼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文献报道各国癫痫的年发生率为11~230/10万人,现患率为1.5~55/1000人[1].我国80年代的六省市调查结果为35/10万人.
作者:刘绍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在所有致伤原因中,道路交通伤(road traffc in-jury,RTI)占50%~60%,至今仍呈上升趋势[1~3].在因RTI而致死的患者中有50%~70%为颅脑创伤,其合并胸腹腔脏器损伤时,伤情则更严重,抢救更为困难,死亡率高达40%以上[4].1995年1月~2001年6月我科救治这类伤员51例,现将其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世勤;王玉梅;董万青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本文就我院1994年1月到2001年12月收治的55例脑膜瘤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其麻醉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吕长兴;胡家政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降低昏迷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对成功抢救十分重要,气管切开则是其有效措施[1].
作者:储呈春;曹桂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新皮质颞叶癫痫病人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8例新皮质颞叶癫痫病人术前行电生理学、影像学、脑磁图(MEG)定位以及术中皮层和深部电极描记,采取病灶切除加周围皮质切除术、皮质切除术、病灶切除加多处软膜下横切术以及多处软膜下横切术进行治疗,并进行3个月~2年的随访观察.结果28例颞叶新皮质癫痫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患胶质增生9例,胶质细胞瘤8例,血管畸形5例,新生儿缺氧性脑损害和外伤后脑膜脑瘢痕3例,灰质异位1例,无结构性病变2例.无手术致残和死亡.随访3~24个月后,根据Engel等人的标准分类,Ⅰ级16例,Ⅱ级6例,Ⅲ级4例,Ⅳ级2例.结论根据电生理学、影像学和MEG准确颞叶定位,采取不同术式治疗新皮质颞叶癫痫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志强;李龄;华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总结45例晚期外伤性癫痫患者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全部病例术前进行详细评估,术中采用皮质脑电监测,手术方式包括致痫灶切除术、前颞叶切除术、前颞叶及海马切除术和皮层热灼术和胼胝体切开术.结果术后随访结果表明患者的癫痫发作改善明显,按照Engel分级,Ⅰ级23例,Ⅱ级15例,Ⅲ级7例,无Ⅳ级的患者.结论晚期外伤性癫痫的患者如果经过系统的内科治疗无效,可以考虑外科治疗.准确的术前评估、恰当的手术方式及术中皮层脑电监测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张凯;张建国;孙振荣;刘秋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第四脑室肿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之一,其特点是颅内压高,发展快,若处理及时恰当,预后较好,反之将危及生命[1].我院于1990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第四脑室肿瘤56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锐;杨卫忠;曾涛;石松生;陈建屏;倪天瑞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