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癫痫诊断与治疗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刘绍明

关键词:癫痫, 发作, 就医模式, 决策
摘要: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文献报道各国癫痫的年发生率为11~230/10万人,现患率为1.5~55/1000人[1].我国80年代的六省市调查结果为35/10万人.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枕大孔区脑干腹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索枕大孔区脑干腹侧脑膜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例枕大孔区脑干腹侧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包括肿瘤大小、手术方法、切除程度、颅神经损伤情况及术后的生活质量等.结果本组肿瘤均为球状,其中直径2 cm者1例,2~3 cm者5例,3~4 cm者2例,;8例均用枕下极外侧入路,其中2 cm者磨除了枕骨髁,余均未磨除;全切5例,2例次全切,1例大部分切除.术后死亡1例,4例有后组颅神经损伤症状,余3例术后未见有颅神经损伤及长束征.术后3个月随访时,4例术后有颅神损伤症状者,2例仍有咽水呛咳,余2例颅神经损伤症状好转;2例未完全切除的肿瘤,肿瘤未见明显增大.结论根据肿瘤的大小,用枕大孔极外侧入路磨除或不磨除枕骨髁可以有效地切除大部分枕大孔区脑干腹侧脑膜瘤.

    作者:郭智霖;丁美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颅内结核瘤的诊断与治疗

    我科自1987年1月至2001年6月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颅内结核瘤16例,现结合其诊治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王荆夫;钟春龙;罗其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立体定向手术后多巴胺代谢变化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DA)代谢的影响,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精神分裂症;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测定手术前后患者CSF中DA及高香草酸(HVA)水平;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手术疗效.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手术前CSF中DA、HV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DA、HVA水平显著下降(P<0.05);手术显效率为60%(15/25),有效率为100%(25/25).结论立体定向手术具有明显的DA能神经阻滞作用,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疗效明显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建新;王晓峰;李拴德;杨来启;姜克明;刘光雄;李迎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颅内病变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我院从2001年5月至今应用德国蛇牌硬质内镜行各种颅内病变手术7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晋健;廖述才;陈淳;冯文;高利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手掌多汗症和电视内镜胸2交感神经节切除术

    手掌多汗症简称手汗症是亚热带地区年轻人常见的植物神经功能性疾病,发病率在局部地区调查约为0.3%[1],病因不明.手汗症药物治疗效果多不理想,且不能持久,传统的开胸或开放式交感神经节切除疗效确切,由于创伤大,必须切除部分肋骨和胸椎横突,已由新方法取代.

    作者:林少华;陈信康;黄汉添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临床分类和手术方式探讨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临床分类和手术方式.方法对54例Chai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根据脊髓空洞大小,分别采用单纯后颅窝减压术和后颅窝减压术加空洞分流术治疗.结果两种术式均使Chiari患者症状和空洞缩小.结论脊髓空洞大小对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手术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勇;潘昕;倪鸣山;邹雄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血肿的诊治体会

    一侧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及继发对侧血肿可以发生在术中或术后短期内,目前此类报道较少.我院自1990年至2002年共收治1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俊;吴吉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戊四氮点燃过程中大鼠海马胶质细胞增生和突触重建的研究

    目的探讨戊四氮点燃过程中海马胶质细胞增生及突触重建与慢性癫痫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非药物干预组(戊四氮35 mg/kg,腹腔注射,每日一次)和药物干预组(苯巴比妥30 mg/kg,戊四氮35 mg/kg,均为腹腔注射,每日一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表达水平.结果非药物干预组大鼠注射戊四氮后在行为学未出现惊厥,脑电图未出现痫性放电的点燃前潜伏期内,出现突触重建和胶质细胞增生,以海马CA3区、门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5);与药物干预组对应时间点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鼠注射戊四氮后引起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元可塑性改变,可能与形成异常神经元放电环路,终诱发癫痫发作有关,苯巴比妥可抑制异常神经网络的建立,预防癫痫发生.

    作者:朱遂强;杨嘉君;王开颜;阮旭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内窥镜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

    目的报道内窥镜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11例,探讨该手术优缺点、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方法采用鼻内窥镜,经鼻腔直接开放蝶窦、鞍底,在直视下切除垂体腺瘤.结果11例患者肿瘤均肉眼下全切除,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视力及视野均有明显好转.结论鼻内窥镜下经鼻腔蝶窦径路切除垂体腺瘤是简便、安全和有效的,适用于蝶窦发育良好的垂体腺瘤切除,值得有条件的医院开展此入路手术.

    作者:林武延;张萍;姚行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垂体腺瘤卒中的诊断与治疗

    垂体腺瘤卒中是指垂体腺瘤因出血或梗塞引起的临床综合症.我院神经外科自1989年10月至2000年11月共收治垂体腺瘤卒中病人2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念金;王艳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高泌乳素垂体腺瘤对体重的影响

    肥胖是高泌乳素(prolactin,PRL)垂体腺瘤患者的症状之一.本研究将探讨高PRL水平与体重之间的关系.

    作者:罗斌;于春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下丘脑错构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附43例报告)

    目的探讨下丘脑错构瘤的手术治疗.方法43例下丘脑错构瘤中,男26例,女17例;首发症状为性早熟者24例(55.8%),痴笑者14例(32.6%),癫痫大发作5例(11.6%);下丘脑内型24例(55.8%),下丘脑旁型19例(44.2%);经翼点入路38例,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4例,经终板入路1例.结果本组43例,全切除19例(44.2%),近全切除1例(2.3%),大部切除12例(27.9%),部分切除11例(25.6%);19例下丘脑旁型者全切除16例(84.2%),24例下丘脑内型者仅3例(12.5%)全切除;术后动眼神经麻痹5例(11.6%),肢体轻瘫2例(4.7%),硬膜下积液1例(2.3%).所有病人随诊4至102个月,平均随诊29个月,痊愈19例(44.2%),好转22例(51.2%),无效2例.结论翼点入路对于下丘脑旁型错构瘤暴露较好,全切率高;而对于下丘脑内型错构瘤因显露不佳而全切困难,采用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手术较为合理.

    作者:罗世祺;李春德;马振宇;张玉琪;甲戈;谢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半侧椎板切开回植治疗椎管内肿瘤

    我院自1999年始,应用微型磨钻及气动铣刀,对15例椎管内良性肿瘤患者,采用半侧椎板切开切除椎管内肿瘤,然后再将切下的椎板回植,术后对病人的病情转归、回植的椎板X线表现进行了研究,以探讨椎管内良性肿瘤佳手术入路.

    作者:赵爱国;衡雪源;费昶;蒋洪涛;王新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治疗体会(附57例报告)

    自1993年以来,我院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538例,其中迟发性颅内血肿57例,报告如下.

    作者:罗迎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气管切开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降低昏迷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对成功抢救十分重要,气管切开则是其有效措施[1].

    作者:储呈春;曹桂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脊髓室管膜囊肿1例

    患者女,32岁.无诱因右胸、背部疼痛、右下肢无力2个月,左下肢无力不能行走半个月.体检:胸骨角以下平面痛温觉减退,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右下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双侧巴氏征阳性.

    作者:姚宝军;王文犀;李振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颅颈腹侧畸形经口咽入路显微手术6例报告

    颅颈部交界区腹侧畸形,延髓、颈髓腹侧受压成角变形向背侧移位,经口咽入路显微外科治疗为首选的方法.我科从1995年6月至2001年9月采用经口咽入路显微减压术治疗6例,效果满意.

    作者:陈军;陈覃;司宪平;吴海滨;周辉;李爱民;王富元;江伟;刘希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左额叶不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肿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4岁.反复发作四肢抽动伴发作性意识障碍2年.近一次发作在20 d前,查体:神志朦胧,对答不切题,GCS 8分.左眼睑下垂,左瞳孔0.4 cm,对光反射消失,右侧03 cm,光反射灵敏.颈项强直.

    作者:章月江;成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颞叶新皮质癫痫的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新皮质颞叶癫痫病人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8例新皮质颞叶癫痫病人术前行电生理学、影像学、脑磁图(MEG)定位以及术中皮层和深部电极描记,采取病灶切除加周围皮质切除术、皮质切除术、病灶切除加多处软膜下横切术以及多处软膜下横切术进行治疗,并进行3个月~2年的随访观察.结果28例颞叶新皮质癫痫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患胶质增生9例,胶质细胞瘤8例,血管畸形5例,新生儿缺氧性脑损害和外伤后脑膜脑瘢痕3例,灰质异位1例,无结构性病变2例.无手术致残和死亡.随访3~24个月后,根据Engel等人的标准分类,Ⅰ级16例,Ⅱ级6例,Ⅲ级4例,Ⅳ级2例.结论根据电生理学、影像学和MEG准确颞叶定位,采取不同术式治疗新皮质颞叶癫痫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志强;李龄;华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一氧化氮合酶在继发癫痫的脑膜瘤中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在脑膜瘤继发癫痫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运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一氧化氮合酶三种亚型在继发术前癫痫的脑膜瘤标本中的表达.结果在实验组与对照组脑膜瘤的组织切片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内皮组织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氧化氮参与了脑膜瘤继发的术前癫痫发作病理过程,iNOS是诱发脑膜瘤继发术前癫痫的内源性一氧化氮的主要合酶,nNOS可以增强iNOS的诱导作用.

    作者:杨珉;陈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主管: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