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足月妊娠产妇不同脊柱麻醉联合腰麻对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郑燕舞;黄毅

关键词:足月妊娠产妇, 脊柱麻醉联合腰麻, 分娩方式,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产妇不同脊柱麻醉联合腰麻对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接诊的92例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产妇于潜伏期行脊柱麻醉联合腰麻,对照组46例产妇于活跃期行脊柱麻醉联合腰麻.通过比较两组足月妊娠产妇的产程进展时间、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量,分析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讨论不同脊柱麻醉联合腰麻对足月妊娠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影响.结果 两组潜伏期时间比较(t=2.0310,P=0.0452),两组活跃期时间比较(t=2.6851,P=0.0086),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t=5.4775,P=0.0000),观察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t=0.8684,P=0.3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37例、剖宫产6例、助产3例,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28例、剖宫产12例、助产6例.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80.43%,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60.87%,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285.6±17.3)ml,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305.2±19.7)ml,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8±0.2)分,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9.6±0.3)分,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从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麻醉联合腰麻在潜伏期给予足月妊娠产妇使用,能对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起到较好的效果.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及小梁切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及小梁切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闭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对照组采取即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术后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眼压及视力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3.5%与对照组74.2%相比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眼压与眼房角开放程度均明显降低,视力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9.7%与对照组32.3%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及小梁切除都能够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一次性治疗,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较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临床疗效更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玮英;喻相林;康宁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丙氨酰谷氨酰胺对重型颅脑损伤小儿患者肠粘膜通透性及血浆二胺氧化酶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Gln)对重型颅脑损伤(SCI)小儿患者肠粘膜通透性及血浆二胺氧化酶的影响.方法 本院82例小儿SC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Gln治疗,测定其乳果糖排泄率、血浆内毒素及血浆二胺氧化酶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乳果糖排泄率,内毒素及血浆二胺氧化酶水平显著性低于对照组,且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给予Gln,可有效的降低肠粘膜通透性及上皮细胞坏死,对肠粘膜屏障作用的重塑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减少炎症的发生有着良好的作用.

    作者:钱振华;马卫星;向辉;薛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红外线照射联合浸浴加百多邦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红外线照射联合浸浴加百多邦治疗烧伤科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5月到2016年7月间来本院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以上研究患者根据患者自愿知情的条件下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35例.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创面的及时修复状况、愈合率及愈合用时.结果 两组患者在实施对应治疗后的2周,采用红外线照射联合浸浴加百多邦治疗的创伤患者的治愈数显著高于仅采用浸浴加百多邦治疗的患者,而且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常规组的85.71%,两组对比显著,总体疗效优于常规组,疗后对比有显著差异(χ2=8.4569,P=0.0011),说明联合组疗法可以明显加快治疗创面恢复速度;两组患者在实施对应治疗后的2周,采用红外线照射联合浸浴加百多邦治疗的创伤患者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仅采用浸浴加百多邦治疗的患者,有显著差异(t=7.4823,P=0.0000),且在创面愈合用时也明显较短,两组对比显著(t=10.3628,P=0.0000),总体疗效优于常规组,疗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联合组疗法可以显著提高治疗创面愈合率.结论 采用红外线照射联合浸浴加百多邦的疗法对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仅采用浸浴加百多邦的疗法,有效改善患者康复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汪乐;林雪松;牟红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导针辅助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导针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对采用上述方法治疗47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左侧22例,右侧25例;车祸伤18例,摔伤22例,压伤7例;年龄为15~52岁,平均年龄37.6岁;均为新鲜骨折.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结果 全部病例获随访,时间11~15个月,平均12.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6~14周(平均8.5周).本组参照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优44例、良3例,优良率达100%,无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 导针辅助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BO)原则,有利于锁骨骨折的愈合及骨折端软组织的修复.对血管、神经及肺组织的损伤风险较小,而且切口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晓东;朱少兵;王建卫;陈建良;邵营钢;陈宏泽;许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CT检查在钝性胸部外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CT检查在钝性胸部外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以本院128例钝性胸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CT检查及X线平片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 128例患者经CT与X线平片检查后,平片检查异常者共计95例,CT检查异常者共计119例,两种方法均未发现异常者共计11例.CT检查在肋骨骨折、肺挫伤、血胸的显示上敏感度显著高于X线检查,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诊剖胸检查或经胸腔闭式引流者69例,有59例为CT检查前进行.而于CT检查后实施治疗的患者中,6例患者两种检查方法结果相同;RTS外伤评分越低实施胸外科治疗的几率越大.结论 对于钝性胸部外伤的诊断而言,CT图像在显示肺挫伤、血胸、肋骨骨折等上的敏感度高于平片图像,可作为X线平片的补充检查方法,临床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陈义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性功能、膀胱及直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应用于早期宫颈癌中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术后性功能、 膀胱及直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经手术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早期宫颈癌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传统宫颈癌根治术)与治疗组(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各30例.记录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统计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切除韧带长度和阴道壁长度及清扫盆腔淋巴结数目;评价两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和直肠功能及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27.6±38.6)分钟与对照组(224.8±41.7)分钟比较,t=0.26,P=0.78;治疗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47.5±210.2)ml与对照组(457.3±207.8)ml,t=0.18,P=0.85.2组患者韧带切除长度(主韧带、骶韧带)、阴道壁切除长度(阴道前壁、阴道后壁)、清扫盆腔淋巴结数目相比较,P>0.05.治疗患者术后保留尿管时间为(11.7±2.1)天明显短于对照组(15.7±2.3)天,t=6.88,P=0.00;治疗组术后第10天残余尿量为(137.6±68.1)ml明显少于对照组(198.7±75.4)ml,t=3.29,P=0.00.治疗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58.7±13.4)小时明显短于对照组(71.6±15.9)小时,t=3.39,P=0.00;治疗组术后肛门排便时间为(88.7±12.2)小时明显短于对照组(118.8±22.9)小时,t=6.35,P=0.00.治疗组患者术后6个月FSFI总分为(28.3±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0.1±2.5)分,t=11.06,P=0.00,然对照组患者治疗后FSFI总分相比术前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相比,P>0.05.结论 临床应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疗效与传统宫颈癌根治术相当,但前者可有利于患者术后膀胱功能及直肠功能恢复,且对患者术后性功能影响小,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长青;李宁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治疗原发性冻结肩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治疗原发性冻结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68例需行关节镜下粘连松解的原发性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外科处理组为观察组34例和传统护理处理组为对照组34例,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SS),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VAS及UCLASS评分术后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提示两者在术后末次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术后各随访时间点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的应用可有效促进原发性冻结肩患者行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后的早期康复,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同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但其远期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作者:陈哿菲;方国美;江金燕;雷冬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手术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手术失败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治疗的60例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行后尿道端端吻合术,30例患者行尿道内切开术,分析手术治疗失败的原因和一些相关注意事项.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尿道内切开术患者有10例失败,失败率33.33%;后尿道端端吻合术有8例失败,手术失败率为26.67%.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治疗失败率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尿道内切开术组10例手术失败患者,失败的原因:1例切口过长,4例手术时间长,3例瘢痕切除不彻底,2例术中感染;30例尿道端端吻合术患者中有8例手术失败,失败的原因:2例手术方式不合理,3例手术时间长,2例瘢痕切除不彻底,1例术中感染.结论 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手术失败的原因比较多,治疗过程中必须要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行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手术的方法,并遵随手术原则进行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帆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牙外伤固定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牙外伤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62例牙外伤患者,114例患牙,将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31例患者,59例患牙,牙外伤固定给予直丝弓矫治技术;对照组31例患者,55例患牙,牙外伤固定给予牙弓夹板结扎技术.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及斑菌指数(PLI)及牙周情况,讨论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牙外伤固定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牙治疗成功51例、有效7例,失败1例,对照组患牙治疗成功41例、有效8例,失败6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1%,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9.09%,两组比较为(χ2=4.1932,P=0.0406).两组治疗前GI、SBI及PLI指数没有明显差异.治疗6周后两组GI指数比较为(t=4.2481,P=0.0000)、SBI指数比较为(t=3.4305,P=0.0008)及PLI指数比较为(t=3.4261,P=0.0009),治疗6周后观察组GI、SBI及PLI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两组GI、SBI及PLI指数没有明显差异.观察组牙龈炎3例,占5.08%,根尖改变2例,占3.39%,牙周袋形成2例、占3.39%,牙槽骨牙根吸收1例,占1.69%;对照组牙龈炎4例,占7.27%,根尖改变3例,占5.45%,牙周袋形成2例、占3.63%,牙槽骨牙根吸收3例,占5.45%;观察组患者牙周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牙周情况.结论 牙外伤需固定患者行直丝弓矫治技术,不仅固定效果好成功率高,还能对改善牙周情况起到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马金全;陈旭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中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中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使用随机数法将200例早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异丙酚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后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不同时刻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后总有效率、手术中的平均动脉压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更高,麻醉后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3项指标更低,且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见效更快,利于患者术后及时清醒,联合麻醉效果更好,且患者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指标更加稳定.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太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选取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70例,记录并统计所有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本次研究显示,所有患者手术时间15~120分钟,平均(65.68±9.53)分钟;70例患者中67例结石清楚成功,结石清除率95.71%;治疗后,70例患者共计4例发生腰部疼痛、2例患者出现发热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57%,以上患者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均缓解或消失,未对治疗结果产生影响;术后住院时间(3.82±0.53)天,术后留置尿管时间(2.18±0.23)天.结论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具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恢复块,具有临床推广的重要意义.

    作者:陈永良;钱卫良;何建松;李王坚;叶利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Nd:YAG激光联合超声洁刮治疗牙周炎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分析Nd:YAG激光联合超声洁刮治疗牙周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到2016年2月间在本院予以牙周炎治疗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超声波洁牙以及龈下刮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Nd:YAG激光疗法.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菌斑指数、菌落数量、龈沟出血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菌斑指数、菌落数量、龈沟出血指数均得到降低,与治疗之前相比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菌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与2个半月时,菌落数量明显低于同时间段的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半个月与1个月时的龈沟出血指数,明显低于同时间段的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d:YAG激光联合超声洁刮治疗牙周炎比单独使用超声洁刮治疗,临床效果更好,能有效清除菌斑,清除患者口腔内的有害菌群,调节菌群平衡,保护牙周组织,临床效果更加可靠,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郦芳;王峻;汤刘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措施对口腔正畸治疗患者的L1-MP和U1-SN水平及切牙角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措施对口腔正畸治疗患者的L1-MP和U1-SN水平及切牙角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接诊的口腔正畸患者67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措施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正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下颌牙齿X线头影数据(包括Ob覆牙合、Oj覆盖、L1-MP下中切牙-MP平面角、U1-SN上中切牙-SN角、U1-L1上-下中切牙角),上下颌骨X线头影数据(包括ANB上下齿槽座角、SNA上齿槽座角、SNB下齿槽座角),上中切牙倾角、上中切牙凸距差、磨牙移位,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Ob、Oj、L1-MP、U1-SN(1.57±0.50、3.21±1.01)mm、(91.21±6.93、97.64±4.32)°均小于对照组(2.16±0.61、4.37±1.14)mm、(98.74±8.26、109.26±6.86)°,U1-L1(126.36±3.86)°大于对照组(117.86±3.53)°(P<0.05);观察组ANB、SNA(3.28±0.69、72.38±2.13)mm均小于对照组(4.79±0.70、76.36±3.01)mm,SNB(79.05±2.61)mm大于对照组(77.51±2.31)mm(P<0.05);观察组上中切牙倾角、上中切牙凸距差、磨牙移位(29.01±2.52、4.62±0.80)°、(3.70±0.21)mm均优于对照组(9.06±2.30、2.38±0.57)°、(6.62±0.32)mm(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09%(3/33)小于对照组55.88%(19/34),(P<0.05).结论 微型种植体支抗措施治疗口腔正畸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L1-MP和U1-SN水平,不会对上下切牙造成较大的影响.

    作者:秦芳;余国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超声消融子宫肌瘤诊断机体创伤和肿瘤的结果研究

    目的 研究超声消融子宫肌瘤诊断机体创伤和肿瘤的结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超声消融术组(n=40)和肌瘤剔除术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体温、心率、收缩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肌瘤剔除术组患者治疗后的体温、心率、收缩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超声消融术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温、心率、收缩压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温、心率、收缩压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肌瘤剔除术组患者的体温、心率、收缩压均显著高于超声消融术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10.0%(4/40)显著低于肌瘤剔除术组25.0%(10/40)(P<0.05).结论 超声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不会造成显著的机体创伤,同时能够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临床对肿瘤治疗效果的评定工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与异丙酚复合麻醉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与异丙酚复合麻醉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且预进行手术患者15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异丙酚复合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麻醉诱导前及麻醉维持阶段给予右美托咪定.结果 两组患者T1、T2、T3时点的D(a-jv)O2、CEO2均显著性高于T0时点(t≥2.688,均P<0.05),观察组T1、T2、T3时点的D(a-jv)O2、CEO2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t≥3.733,均P<0.05).两组患者术毕、术后12小时、术后24小时两组患者NES、S100β蛋白浓度均显著上升(t≥7.047,均P<0.05),但观察组术毕、术后12小时、术后24小时NES、S100β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444,均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及拔出气管导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773、5.575,均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降低手术过程中的脑氧代谢,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出气管导管时间.

    作者:龚燕;瞿玉莲;朱敬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关节镜下腕横韧带切开术治疗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的创伤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腕横韧带切开术治疗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的创伤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15例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关节镜下腕横韧带切开术.结果 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仅1例(1腕)伴有轻度疤痕疼痛,4例(6腕)出现柱状区疼痛,随访4~7周后消失,平均20.5天恢复正常工作.术后握力、捏力值、两点辨别觉、Levine评分值和DASH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0.01).结论 关节镜下腕横韧带切开术治疗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的疗效显著,具有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李佩贤;石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鼓室成形术联合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对胆脂瘤中耳炎患者外耳道形态及听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鼓室成形术联合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6例胆脂瘤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观察组行鼓室成形术联合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外耳道形态、听力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为干耳,观察组患者术后外耳道形态正常率为57.14%,同对照组2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听力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术后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同对照组2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未见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脂瘤中耳炎患者接受鼓室成形术联合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治疗,可有效改善外耳道形态及听力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预防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王铁锋;周志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小切口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 小切口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0例(80足),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小切口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组(研究组,n=40)和跟骨外侧L形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组(对照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Bolher角、Gissane角、 跟骨增宽幅度、 临床疗效、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后的Bolher角、Gissane角均显著大于手术前(P<0.05),跟骨增宽幅度均显著小于手术前(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Bolher角、Gissane角、跟骨增宽幅度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足部功能恢复的优良率87.5%(35/40)、90.0%(36/4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3/40)、10.0%(4/4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小切口结合有限内固定与跟骨外侧L形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相当.

    作者:王家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在自发性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对比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本院的92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 术后情况、ADL评分以及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1.30%和76.09%,观察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血肿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的短于对照组,术中输血量明显的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的ADL评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疗效显著,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刚;孙涛;贺志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TUR-Bt术后不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上皮细胞癌TUR-Bt术后不同膀胱灌注化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5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上皮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TUR-Bt术后分别应用吡柔比星(THP)、丝裂霉素(MMC)和吉西他滨予以膀胱灌注化疗.定期随访12个月.结果 45例患者中肿瘤复发6例:丝裂霉素组复发2例,吉西他滨复发2例,吡柔比星组复发2例.结论 吡柔比星、丝裂霉素和吉西他滨作为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对预防TURB-T术后膀胱肿瘤复发具有较好疗效,疗效相似,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雪成;宋利东;张帆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