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徐隽彦;刘春丽;倪丽群

关键词:前列地尔, 突发性耳聋, 临床疗效, 预后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共计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听阈值、THI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听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听阈值均有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THI评分和C-反应蛋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HI评分和C-反应蛋白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范围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1.79%,明显高于对照组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35.9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μ=1.9730, P<0.05)。两组患者在入院治疗后不良反应(头痛、头晕、肝肾功能损害等)的发生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副作用相对较小,因此患者的预后较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2016年《浙江创伤外科》杂志征订启事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是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管、温州医科大学主办、浙江省台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慈溪市人民医院协办的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已被波兰哥白尼数据库文摘收录。本刊连续被评为浙江省期刊优秀奖、集体先进奖及评为优秀期刊质量奖。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比较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在早期子宫恶性肿瘤中的效果。方法对70例确诊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分别通过经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腹腔镜组无中转开放手术患者。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失血量319.3±5.2ml,清除淋巴结个数18.2±3.9个,首次肠胃排气时间28.1±4.7小时,术后疼痛评分2.4±2.1分,术后住院天数9.8±0.6天,术后3天外周IL-17.23±2.87 pg/ml,IL-65.68±2.06 pg/ml,TNF-α7.12±2.15pg/ml,PCT 26.8±13.7 mg/d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具有创伤小,围手术期安全性高,术后肠道恢复快,机体免疫反应轻,可以缩短住院时间的特点,具有临床实践推广价值。

    作者:周绿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双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双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以提高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确诊为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192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双钢板组96例,术中采用双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锁定钢板组96例,手术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分别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术中的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地负重的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时间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进行了1年随访,锁定钢板组的住院时间及负重时间短于双钢板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双钢板组的骨折延迟愈合、关节强直、针道感染等并发症多于锁定钢板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膝关节不稳、切口感染、固定松动断裂、皮肤坏死、骨坏死等并发症,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Rasmussen分级,双钢板组优于锁定钢板组,但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治疗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均取得良好的疗效,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较优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生物力学稳定性更好。

    作者:赵尹松;刘云海;黄伟;籍剑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腹腔镜在胰尾切除保脾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对胰体尾部良性肿瘤行保脾的胰体尾切除术的手术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21例行腹腔镜保脾胰尾切除术病例。结果其中17例行全腹腔镜下保脾胰尾肿瘤切除术,4例行手助腹腔镜下保脾胰尾肿瘤切除术。肿瘤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有2例胰腺假性囊肿形成。保脾术后患者3个月后B超及免疫功能检查均正常。结论腹腔镜下保脾对于胰尾独立肿瘤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丁琼;虞武斌;高明;夏欢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会阴切开术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及比较不同会阴切开术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进行阴道分娩且进行会阴切开术的8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会阴侧切术组)43例和B组(会阴正中切开术组)43例,然后将两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的水肿程度、疼痛程度、手术前和手术后不同时间的细胞因子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后B组不同时间的水肿程度、疼痛程度及细胞因子指标均明显好于A组,P均<0.05,两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的评估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会阴正中切开术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患者术后的不适感及炎性状态控制相对更好。

    作者:罗卫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儿童切除腺样体、扁桃体术后的并发症和相关处理分析

    目的:研究并总结分析儿童患者切除腺样体、扁桃体术后所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针对做出的处理进行相应的分析。方法对近1年在本院进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的45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儿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在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儿各有20例、25例,其发生率各为9.52%、11.63%,腺样体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有病情复发、鼻咽部反流和术后出血及分泌性中耳炎等症状,而在扁桃体切除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有发热、出血及感染等症状。腺样体刮除术及经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两种腺样体切除术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剥离法及挤切法两种扁桃体切除术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施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应作出有效、精准的预防措施,并通过加强患儿的临床观察积极对症处理,以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朱永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改善作用,并观察和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84例97只眼,均合并黄斑水肿。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49只眼)和对照组(42例48只眼),对照组患者应用激光光凝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3周后进行评估,主要评估治疗前、后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黄斑水肿的变化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视力(4.69±0.70),高于对照组治疗后(4.37±0.81),两组治疗后不同视力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为(292.61±19.36)μm,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38.49±18.5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水肿减轻91.84%(45/49),高于对照组75.00%(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眼部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患者眼底出血8.16%(4/49),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眼部高压24.49%(12/49),高于对照组14.58%(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能够促进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黄斑水肿的吸收,提高患者视力,减少视网膜出血,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周纯;牛佳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疗效的对比

    目的:观察和探讨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择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进行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临床并发症及镇痛药物使用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进行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出现,对照组有5例并发症,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有6例使用镇痛药物,对照组有20例患者使用镇痛药物,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开腹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手术进行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更短,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并发症等都更少,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都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四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3种治疗方案用于外伤性恒前牙脱落固定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直丝片段弓、光敏树脂粘合夹板及成品牙弓夹板3种治疗方案用于外伤性恒前牙脱落固定临床效果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外伤性恒前牙脱落行固定治疗患儿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组(100例)、B组(100例)、C组(100例),分别采用光敏树脂夹板、成品牙弓夹板及直丝片段弓治疗;比较3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治疗满意度,治疗前后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和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水平。结果 C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临床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治疗后2个月GI和SBI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丝片段弓用于外伤性恒前牙脱落固定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和治疗满意度,改善牙周相关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光敏树脂粘合夹板和成品牙弓夹板。

    作者:周岐;林海升;顾卫燕;徐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急性期谵妄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乳酸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谵妄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乳酸(Lactate)水平高低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老年人髋部骨折采取脊髓麻醉并手术治疗共138例,采集术前脑脊液样本并测定其NSE、Lactate的水平。并通过对患者家属或照顾者的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问卷(IQCODE-SF)[1]评估骨折前的认知功能水平。术后急性期谵妄诊断标准是谵妄评定方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2],并以此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结果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急性期发生谵妄的发生率为40.6%。谵妄组病人脑脊液的NSE、Lactate的水平要明显高于非谵妄组(P<0.05)。结论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急性期谵妄和脑脊液的 NSE呈负相关,与 Lactate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陈芒芒;高宏梁;黄力鹏;金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药物流产后加用雌激素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药物流产后加用雌激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接收药物流产者200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100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后1000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雌激素。记录两组阴道出血时间、排除胚胎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阴道流血量,并且记录流产成功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出血时间、排除胚胎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阴道流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流产成功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流产成功率70.0%。观察组出现感染、子宫粘连、其他并发症的患者例数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对照组为8.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用药安全可靠。结论药物流产后加用雌激素能够缩短阴道出血时间、排除胚胎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减少阴道流血,可明显减少患者的痛苦,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伟燕;应光红;蒋丽华;严美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医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治疗组(47例)和保守治疗组(39例),手术治疗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保守治疗组采用保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CRP、IL-6、TNF-α、MBP和血肿量以及血肿周围水肿量之间没有明显差别(P>0.05);治疗1周、2周两组血清中CRP、IL-6、TNF-α、MBP、血肿量以及血肿周围水肿量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MIHSS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两组神经功能缺损MIHS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医治的疗效确切,可以快速减少颅内血肿以及减轻血肿周围水肿,能够明显降低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减少大脑的损伤程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术后检查血清炎性指标以及髓鞘碱性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可以作为对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手术效果以及预测预后的重要参数。

    作者:马一骏;单华;朱岁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超声乳化与囊外摘除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硬核白内障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乳化术和囊外摘除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硬核白内障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临床治疗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取年龄相关性硬核白内障患者49例,随机两组:囊外组(24例,38眼)采用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超声组(25例,36眼)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进行治疗。对比分析其术后视力、散光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ECD)、六角形细胞比例(HCP)、平均细胞面积(MGCA)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的裸眼视力不受手术方式的影响(P 组别>0.05),而受到时间的影响(P 时间<0.05),组别和时间因素无交互作用(P 交互>0.05)。患者的角膜散光度即受到手术方式的影响(P 组别<0.05),也受到检测时间的影响(P 时间<0.05),组别和时间因素无交互作用(P 交互>0.05)。患者的HCP不受手术方式的影响(P 组别>0.05),CECD与MGCA受手术方式的影响(P 组别<0.05);CECD、HCP及 MGCA均受到时间的影响(P 时间<0.05);组别和时间因素无交互作用(P 交互>0.05)。两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31.6%vs 25.0%,P>0.05),但囊外组角膜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超声组(2.63%vs 16.7%,P<0.05)。结论对于年龄相关性硬核白内障而言,囊外摘除术能够更好的保护患者角膜组织,比超声乳化术适用性更高。

    作者:蒋伟鹏;金益;卢珊珊;蒋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3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到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30例,治疗医师根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其中 A组36例,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B组62例,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C组3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在对患者随访期间的的第1、4、8、12个月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治疗医通过门诊或上门方式对所有患者进行8~16个月随访,平均(13.94±3.27)个月。结果记录显示,A组(DHS)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多于B组(PFN)、C组(关节置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PFN)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多于C组(关节置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DHS)术后1个月、4个月、8个月的 Harris评分明显小于B组(PFN)、C组(关节置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PFN)术后1个月、4个月、8个月的 Harris评分明显小于 C组(关节置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均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因此需要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应用。而对于大于75岁且伴有严重骨折疏松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关节置换术可更有效的缩短患者卧床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更好。

    作者:郑建平;付格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并对比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0例为A组,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的30例为B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临床疗效、Harris 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B两组的优良率、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但B组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长于 A组,并发症发生率大于A组,两组以上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虽然前者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但该术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更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作者:钱文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新生儿一过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随访观察新生儿期发现的一过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23例,超声心动图排除除小的动脉导管未闭和卵圆孔未闭外无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后发现肺动脉压力轻度增高,经适当处理,7~15天后复查1次或2次。结果23例首次检查肺动脉压力轻度增高的新生儿复查后发现肺动脉压力恢复正常。结论通过超声心动图随访新生儿期一过性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可以评估肺动脉压力程度,与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相鉴别。

    作者:寿列军;沈晓燕;解左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行术式,分为保乳组和根治组,随访患者术后5年的生存状况,观察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保乳组术中出血量(186.04±9.22)ml、手术时间(168.44±26.37)分钟、住院时间(6.16±0.796)天明显少于根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2/45)、远处转移率2.2%(1/45)明显低于根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总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应严格、充分掌握保乳手术的适应征情况下采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小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压氧联合阿托伐他汀保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阿托伐他汀保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本科于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考虑不能耐受麻醉手术或及手术后复发害怕再次手术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共4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CSS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C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大刚;屠传建;顾志伟;柳建生;郑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拉力螺钉联合微型钛板在成人髁突囊内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拉力螺钉联合微型钛板在成人髁突囊内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26例成人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应用拉力螺钉联合微型钛板进行内固定手术,术后辅以适当的颌间牵引及张口训练。结果90%以上的患者6个月内即能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开口度达35mm以上;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面瘫和关节强直。结论拉力螺钉联合微型钛板能对成人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进行较好的内固定,并能提高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咬合功能的早期恢复。

    作者:王凡;杨庆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效果观察及对血清E2、FSH、LH的影响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效果观察及对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影响。方法本组26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治疗组,各133例。对照组给予谷维素联合维生素B6治疗;治疗组给予激素替代疗法。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疗效,治疗前后E2、FSH、LH变化及子宫内膜厚度和Kupperman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48%)显著高于对照组(78.20%),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 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SH、L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厚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Kupperman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为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效果明显,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改善患者激素水平,保护子宫内膜,且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沈雪华;蔡艳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