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寒松;洪正华;程朝辉;王敏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阿托伐他汀保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本科于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考虑不能耐受麻醉手术或及手术后复发害怕再次手术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共4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CSS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C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大刚;屠传建;顾志伟;柳建生;郑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使用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前后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表现为潮热等症状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动态检测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9例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的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分析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与内分泌治疗前后表现为潮热等症状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139例绝经前 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的血清孕酮、促黄体生成素、睾酮、卵泡刺激素和泌乳素检测值明显高于绝经前健康女性(P<0.05),血清雌二醇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139例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后的血清P、E2、LH和PRL检测值明显高于内分泌治疗前(P<0.05),而血清 T检测值明显则低于内分泌治疗前(P<0.05),血清FSH检测值内分泌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139例患者中入院或就诊时32(23.0%)例主诉有潮热症状,其中53.1%(17/32)为下午潮热,34.4%(11/32)为前半夜潮热,12.5%(4/32)为其它时间潮热;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出现潮热症状的百分率明显增高,与入院或就诊时和辅助放化疗后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下午潮热和前半夜潮热的百分率低于入院就诊时和辅助放化疗后(P<0.05),但辅助放化疗后和内分泌治疗后出现的其它时间潮热的百分率较入院或就诊时明显升高(P<0.01);139例绝经前 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血清P和T检测值与其它时间潮热症状的出现密切相关(P=0.006,0.0001)。结论绝经前 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表现为潮热等症状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可能与血清P检测值的升高和血清T检测值的降低有关,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潮热辨证分型和中医药治疗的重要依据。
作者:杨慧芬;罗华;杨欧欧;胡祖健;何俊玲;徐海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共计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听阈值、THI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听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听阈值均有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THI评分和C-反应蛋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HI评分和C-反应蛋白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范围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1.79%,明显高于对照组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35.9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μ=1.9730, P<0.05)。两组患者在入院治疗后不良反应(头痛、头晕、肝肾功能损害等)的发生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副作用相对较小,因此患者的预后较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徐隽彦;刘春丽;倪丽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联合血必净治疗老年Ⅱ度烧伤创面临床疗效,从而可为烧伤创面患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130例老年Ⅱ度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待清创后应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65例;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血必净治疗,65例。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创面细菌检出情况、不良反应。结果①浅Ⅱ度: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9.25±1.31)天明显短于对照组(14.97±2.74)天,P<0.05;深Ⅱ度: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7.67±3.17)天明显短于对照组(22.74±4.89)天,P<0.05。②浅Ⅱ度:治疗组治疗7天时愈合率为50.8%明显高于对照组9.2%,P<0.05;而治疗14、21天时创面愈合率比较,P>0.05;深Ⅱ度:治疗组于治疗7、14、21天时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者浅Ⅱ度、深Ⅱ度创面细菌检出率比较,P>0.05;④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联合血必净治疗老年Ⅱ度烧伤创面疗效显著且安全。
作者:汪乐;林雪松;项雪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可吸收止血微球在内镜下消化道息肉摘除术中的止血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消化道息肉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都行内镜下电凝电切术切除消化道息肉。对照组采取常规止血法,观察组采用可吸收止血微球。结果对行电凝电切术的消化道息肉患者辅以可吸收止血微球可有效地将手术时间从(26.7±5.1)分钟缩短至(23.1±4.8)分钟,术中出血及术后再出血的发生也显著减少(P<0.05)。除此之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出现了下降。结论针对胃肠镜下消化道息肉摘除术,采用可吸收止血微球止血操作更加容易,可以更好地控制术中及术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利民;童裳越;方晓红;方敏;王巨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牙周脓肿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临床疗效及对牙周各项指标的改善效果,为临床牙周疾病患者规范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截选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60例牙周脓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传统切开术+碘甘油)与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2周牙周袋深度(PD)和出血指数(BI)及附着丧失(AL)值,同时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2周时BI和PD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然观察组第1周时 BI、PD值与对照组比较,P<0.05;而第2周时BI与对照组比较,P>0.05;PD值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患者于治疗后第1周时AL值较治疗前比较,P>0.05,且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第2周,对照组AL值与治疗前比较,P>0.05;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牙周脓肿疗效显著且安全。
作者:张媛媛;王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是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管、温州医科大学主办、浙江省台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慈溪市人民医院协办的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已被波兰哥白尼数据库文摘收录。本刊连续被评为浙江省期刊优秀奖、集体先进奖及评为优秀期刊质量奖。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小剂量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治疗单纯性颅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本院2010年2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单纯性颅脑创伤患者8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筛选后对其进行小剂量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对其进行治疗,分析比较用药前后的血清指标变化。结果患者在进行重组凝血因子Ⅶa给药操作后,TEG的各项参数(MA、r、α、k、LY60)与用药前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其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给予重组凝血因子Ⅶa后,凝血指标中的Fg、plt与APPT计数含量与给药前的指数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但是给药后PT的水平与给药前相比明显的降低了,两者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单纯性颅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实施小剂量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可以有效的改善并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作者:陈奇翰;周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AO-C3型 Pilon 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2例 AO-C3型 Pilon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组(观察组)和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对照组),对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率、踝关节功能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及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满意,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少,骨折愈合时间短,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可作为治疗AO-C3型Pilon骨折的理想术式。
作者:王臻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肝外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肝外肝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均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而观察中的患者采用LC联合ERCP的微创手术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其整个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中专开腹比例以及术后并发症,以及结石残留的情况进行统计记录分析。然后对其术后卧床时间、整体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情况进行统计记录。结果两组患者整个的手术过程中其手术指标均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观察组中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是其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观察组中的患者其上述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结石残留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起来没有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主要有术后出血、急性胰腺炎、胆漏以及术后感染等情况,但是就发生率来讲两组相比不具有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虽然对手术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但是患者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俞学军;陈方志;张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棘板螺钉内固定系统(Laminar screw dynamic system,LS)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9具新鲜成人的尸体标本,取腰椎(L1~L5节段)作为研究对象。将标本固定于生物力学试验机。手术节段为L4-5,两个椎体植入金属标记体,记录运动范围。根据标本的先后的不同处理方法分为完整组(NS组:保留关节突及韧带)、失稳组(IS组:切除双侧黄韧带及小关节内侧1/2部分)、棘板螺钉固定组(LS组:即L4双侧下关节突内侧1/2切除,黄韧带切除+L4、L5棘板螺钉固定)、Coflex固定组(CS组:L4双侧下关节突内侧1/2切除,黄韧带切除+Coflex植入)和坚强固定组(PS组:L4双侧下关节突内侧1/2切除,黄韧带切除+椎弓根螺钉植入)等5组,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个方向加载生理载荷,测试椎体(或椎间盘)的刚度、强度以及各个方向的运动范围。结果 LS组和CS组的椎体(或椎间盘)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两者均高于IS组(P<0.05)。 LS、CS、NS组垂直位移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NS相比,LS和CS组的轴向和剪切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PS组刚度显著增高(P<0.05)。结论棘板螺钉内固定和Coflex能够良好的恢复腰椎的即刻稳定性并保留活动度。
作者:林军;钟玉平;胡正平;吴云刚;袁健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析顺式阿曲库胺在超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入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手术麻醉用顺式阿曲库胺的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血常规、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外,还给予心超、动脉血气分析检查。麻醉方法均选择气管插管全麻。入室常规EKG、HR、NBP、SPO2后,予右颈内静脉穿刺测CVP,对侧桡动脉穿刺直接测压,常规尿量检测。麻醉诱导:咪唑安定1~2mg、依托咪酯3~6mg、舒芬太尼15~20μg、待患者意识消失入睡后,启动肌松检测仪进行监测,于5秒内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0.1mg/kg的顺式阿曲库胺,给予对照组静脉注射0.15mg/kg的顺式阿曲库胺。当4个成串刺激(TOF)的的第1个刺激T1消失时,由富有经验的麻醉时行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并接麻醉机控制呼吸。麻醉维持: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吸入七氟醚,丙泊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胺微泵注入。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条件的优良率为97.22%,高于观察组的91.67%,但两组间的气管插管条件优良率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的阻滞起效时间较观察组的起效时间明显缩短,阻滞维持时间延长,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对照组的麻醉剂量较观察组大,但对照组的TOF无反应期、体内起作用时间、肌松恢复时间均稍有延长,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的组间比较与组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顺式阿曲库胺用于超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麻醉中能有效缩短麻醉诱导起效时间,气管插管条件良好,不影响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且在咪唑安定、依托咪酯、舒芬太尼麻醉诱导下,剂量为0.15mg/kg顺式阿曲库胺的肌松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至临床应用。
作者:胡晓萍;邵军进;郑益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贝复舒滴眼液联合典必殊滴眼液滴眼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临床效果观察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且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角膜水肿的白内障患者128例(213眼),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112眼)、对照组60例(101眼),对照组给予典必殊滴眼液治疗、观察组联合运用贝复舒滴眼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0天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角膜水肿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0天后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85.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角膜水肿消退时间比较,在1级角膜水肿消退时间上,两组患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级、3级角膜水肿患者,观察组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见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贝复舒滴眼液联合典必殊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其疗效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分析罗哌卡因联合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全程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接收的95例头位足月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所选产妇分为观察组(n=48例)和对照组(n=47例),其中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处理,不采取硬膜外措施;观察组产妇给予罗哌卡因联合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分级、各产程分娩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疼痛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对比差异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麻醉在产妇分娩中能够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见效较快,药效维持的时间长,能够明显缩短产程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芳;章良;王均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亚低温配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亚低温配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比两组术后疗效、颅内压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24、48及72小时的颅内压均显著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亚低温配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能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降低死亡率,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作者:周雪华;余功建;徐伟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搜集并分析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接受本院治疗的1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将其进行整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康艾辅助化疗治疗86例,对照组为不用康艾辅助化疗84例。对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疗程(21天为一个疗程),在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的近期的疗效及其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完全缓解人数(11.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人数,观察组的的新进展人数(37.21%)比对照组的新进展人数(52.38%)低,且观察组的临床获益率(62.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62%),且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治疗改善人数(60.47%)明显的高于对照组(45.24%),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治疗改善有效率(93.02%)明显的高于对照组(64.29%),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毒副反应发生人数较对照组的低,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肺癌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能够较好的减轻化疗中减轻毒性作用。
作者:孙乐天;卢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药物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与观察组(41例,给予萘哌地尔胶囊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平均排石时间及其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85.37%)高于对照组(67.57%),有显著差异(χ2=21.012,P<0.05);观察组患者排石时间(5.25±3.52)天低于对照组(7.58±3.04)天,有显著差异(t=16.541,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76%)低于对照组(24.32%),有显著差异(χ2=21.458,<0.05)结论萘哌地尔胶囊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可取得显著疗效,可提高结石清除率,缩短排石时间,降低肾绞痛、腰酸、感染及梗阻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嗣平;林友岳;蔡邦联;王玉珠;翁志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眼球内异物伤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62例眼球内异物(异物直径≤3 mm,62眼)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其中1例患者采用扁平部巩膜切口,并采用磁铁吸出异物,其余均采用玻璃体手术治疗。统计患者术后视力改善及手术成功情况;统计患者术后所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其中眼内炎患者10例,占16.13%;非眼内炎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眼内炎患者,P<0.05。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手术治疗成功率为80.65%(50/62),其中非眼内炎患者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眼内炎组,P<0.05。62例患者脱盲为53.23%(33/62),其中非眼内炎组脱盲率明显高于眼内炎组,P<0.05。本次术后总并发症率为14.52%(9/62),眼内炎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为50.00%(5/10)明显高于非眼内炎组7.69%(4/52),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可较好地治疗眼球内异物损伤患者,同时还需及时实施手术或采取药物针对性治疗,以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何锐;胡美君;叶响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医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治疗组(47例)和保守治疗组(39例),手术治疗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保守治疗组采用保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CRP、IL-6、TNF-α、MBP和血肿量以及血肿周围水肿量之间没有明显差别(P>0.05);治疗1周、2周两组血清中CRP、IL-6、TNF-α、MBP、血肿量以及血肿周围水肿量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MIHSS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两组神经功能缺损MIHS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医治的疗效确切,可以快速减少颅内血肿以及减轻血肿周围水肿,能够明显降低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减少大脑的损伤程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术后检查血清炎性指标以及髓鞘碱性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可以作为对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手术效果以及预测预后的重要参数。
作者:马一骏;单华;朱岁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对胰体尾部良性肿瘤行保脾的胰体尾切除术的手术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21例行腹腔镜保脾胰尾切除术病例。结果其中17例行全腹腔镜下保脾胰尾肿瘤切除术,4例行手助腹腔镜下保脾胰尾肿瘤切除术。肿瘤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有2例胰腺假性囊肿形成。保脾术后患者3个月后B超及免疫功能检查均正常。结论腹腔镜下保脾对于胰尾独立肿瘤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丁琼;虞武斌;高明;夏欢舞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