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目的: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疼痛患者PVP与PKP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意义。方法随机的选择于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共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进行治疗的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期前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而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低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VAS评分进行比较后显示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椎体后凸高度比较显示无明显的差别,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椎体后凸角度恢复情况明显低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术后椎体恢复情况进行比较显示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后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治疗后效果更佳明显,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林成尧;杨平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破裂的早期影像表现,提高早期破裂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46例经手术证实胃肠道破裂的表现及分布情况。结果本组46例,胃溃疡穿孔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4例,外伤引起小肠破裂穿孔32例,小肠憩室内异物穿孔2例,乙状结肠异物穿孔1例,腹股沟嵌顿疝后小肠绞窄破裂穿孔1例,其中小肠多段穿孔5例。结论综合应用多层螺旋 CT的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的后处理技术,分析各种征象对胃肠道破裂的总诊断正确率达86.9%(39/46)。腹膜腔游离气体是诊断胃肠道破裂的可靠依据,“哨兵”气泡症是早期诊断胃肠道穿孔的重要征象。
作者:高智琴;占敏;楼江华;徐亦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辅助下应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及体会。方法本研究中的180例肠套叠患儿均于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相关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中的180例肠套叠患儿在腹腔镜辅助下空气灌肠复位均获得成功,其中一次性复位成功174例,成功率为96.67%,二次复位成功6例。本研究全部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腹腔镜辅助下应用空气灌肠复位婴幼儿肠套叠成功率较高,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优势,是诊疗小儿肠套叠的科学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志南;胡东来;陈俊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总结急诊无痛胃镜取上消化道尖锐异物的经验,探讨尖锐异物麻醉内镜下取出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上消化道尖锐异物在急诊无痛胃镜下取出的临床资料。结果85例上消化道尖锐异物均在急诊无痛胃镜下成功取出,操作成功率达100%,无1例出现出血、穿孔、外科手术等严重并发症和麻醉意外。术中视野清晰,容易发现尖锐异物并顺利取出,手术时间10~32分钟,术后3~8分钟苏醒,清醒后对手术过程均无记忆,且无不适反应。结论急诊无痛胃镜取上消化道尖锐异物是一种安全有效、及时准确、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患者易于接受的好方法,无痛胃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姚海芳;毛吉波;陈永兴;邓江红;黄秀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Ⅰ~Ⅱ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本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82例Ⅰ~Ⅱ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其中41例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为对照组;另41例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为观察组。统计与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围手术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术后切口长度、术后胸管引流量>100 ml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术前两组患者各实验室指标(GLU、WBC及PA)比较,P>0.05;术后两组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均较术前显著增加或下降,然观察组变化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相比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来说,应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显著且安全,值得推荐。
作者:黄华奇;闻剑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憩室应用宫腹腔镜下剖宫产切口疤痕切除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自2008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本院接受诊治的剖宫产切口憩室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宫腹腔镜下剖宫产切口疤痕切除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阴式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观察项目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剖宫产切口憩室愈合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腹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憩室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痛均取得了明显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切口憩室应用宫腹腔镜下剖宫产切口疤痕切除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明显,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雪;徐琴燕;赵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产妇应用欣母沛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的抢救效果,探究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1年5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产妇作为研究病例,简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子宫按摩联合欣母沛进行治疗,研究组产妇采用欣母沛联合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产妇手术期各项指标及术中出血量情况;并比较两组产妇抢救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天总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成功抢救率稍微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后病率、子宫切除率、尿量、血压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欣母沛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产妇的抢救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术中出血量少,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祝巧阳;范伟荣;王春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行术式,分为保乳组和根治组,随访患者术后5年的生存状况,观察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保乳组术中出血量(186.04±9.22)ml、手术时间(168.44±26.37)分钟、住院时间(6.16±0.796)天明显少于根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2/45)、远处转移率2.2%(1/45)明显低于根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总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应严格、充分掌握保乳手术的适应征情况下采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小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及分析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产后舒适度与胃肠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于本院进行剖宫产的66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66例产妇根据镇痛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肌内注射哌替啶组)33例和观察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33例,然后将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点的BCS评分与手术前后的胃肠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后不同时间的BCS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正常慢波节律比、胃电频率及血清GAS、MTL水平也均显著地好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产后舒适度与胃肠功能的影响更为积极,更有助于患者术后不适感的缓解及胃肠功能的尽快改善。
作者:杨国庆;武鹤立;宋少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贝复舒滴眼液联合典必殊滴眼液滴眼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临床效果观察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且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角膜水肿的白内障患者128例(213眼),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112眼)、对照组60例(101眼),对照组给予典必殊滴眼液治疗、观察组联合运用贝复舒滴眼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0天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角膜水肿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0天后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85.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角膜水肿消退时间比较,在1级角膜水肿消退时间上,两组患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级、3级角膜水肿患者,观察组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见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贝复舒滴眼液联合典必殊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其疗效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溶栓胶囊治疗对血液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接诊的12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全血中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全血中超敏蛋白的水平,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C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I)。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在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率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血液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分析比较中,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超敏蛋白水平的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比较分析中,观察组血液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与本组治疗前后的比较分析中,治疗前 CSS评分、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后CSS评分、B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来看,观察组不良情况的发生率较低,总发生率仅为6.67%,而对照组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总发生率为36.67%,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胶囊可以有效降低缺血性中风患者体内超敏蛋白的水平,可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生活能力评分得到改善。
作者:王健;邵晓莉;洪文忠;赖卫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农村老年人健康检查和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高频线层探头对老年体检人群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二维超声观察颈动脉血管内径、血管壁和血管内异常回声情况,采用彩色多谱勒血流及频谱成像进行可疑血管腔内超声回声区确定,并进行血流速率的测量和记录,分析老年人群中颈动脉血管病变情况及与老年慢性病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病组颈动脉内径增宽、内-中膜厚度(IMT)增厚、斑块形成明显增多,与非慢性病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超声能客观反映颈部血管病变情况,还可间接分析冠状动脉硬化进展情况,对老年人健康风险评估及临床早期干预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叶少军;王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和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脑膜瘤10例,均行CT及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多发脑膜瘤2例,侧脑室脑膜瘤1例,完全钙化性脑膜瘤1例,脑实质内脑膜瘤1例,嗅区脑膜瘤1例,囊性脑膜瘤2例,颅底脑膜瘤2例。结论不典型性脑膜瘤仍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仔细寻找肿瘤的脑外生长征象是不典型脑膜瘤定位诊断的重要依据,充分认识脑膜瘤的不典型影像表现对定性诊断有重要的补充作用,以提高不典型脑膜瘤的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
作者:娄纪祥;沈江潮;鲁君敏;屠传建;鲁家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共计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听阈值、THI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听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听阈值均有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THI评分和C-反应蛋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HI评分和C-反应蛋白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范围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1.79%,明显高于对照组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35.9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μ=1.9730, P<0.05)。两组患者在入院治疗后不良反应(头痛、头晕、肝肾功能损害等)的发生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副作用相对较小,因此患者的预后较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徐隽彦;刘春丽;倪丽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颈后路单开门centerpiece内固定结合单侧侧块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6月至2014年2月绍兴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应用颈后路单开门centerpiece内固定结合单侧侧块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成人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36~61岁,平均年龄48.6岁。其中6例在伤后1周内进行手术,1例在伤后1月内进行手术。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价均采用ASIA即美国脊柱损伤学会制定的神经损伤ASIA标准分级。结果对7例病例都进行了短至1个月、多至1年的随访,随访时间平均半年,治疗后1年进行X线及CT检查:颈椎曲度均存在比例不等的趋向生理曲度的改变,没有任何病例存在开门推板向原位复位或者颈椎不稳,病人出现的神经压迫征象也随之获得解除,有一些在治疗后接受MRI检查的患者其结果显示椎管有效矢状径明显增加,硬膜囊不再处于受压状态。6例患者都实现多少不等的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效率占85.7%。结论颈后路单开门centerpiece内固定结合单侧侧块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避免术后颈椎失稳及关门及轴性疼痛等并发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路磊;朱大安;方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改善作用,并观察和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84例97只眼,均合并黄斑水肿。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49只眼)和对照组(42例48只眼),对照组患者应用激光光凝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3周后进行评估,主要评估治疗前、后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黄斑水肿的变化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视力(4.69±0.70),高于对照组治疗后(4.37±0.81),两组治疗后不同视力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为(292.61±19.36)μm,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38.49±18.5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水肿减轻91.84%(45/49),高于对照组75.00%(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眼部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患者眼底出血8.16%(4/49),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眼部高压24.49%(12/49),高于对照组14.58%(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能够促进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黄斑水肿的吸收,提高患者视力,减少视网膜出血,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周纯;牛佳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外侧联合入路多钢板固定微创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期间49例获得6个月以上时间随访的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多钢板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循序功能锻炼。术后定期复查并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关节活动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4.9±1.2)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屈膝达80°~120°,平均(94.2±8.7)°;伸膝为0°~20°,平均(4.2±2.1)°;所有患者术后双侧肢体长度差值小于1cm,下肢力线均恢复正常;术后出现骨折畸形愈合4例,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或坏死2例。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显示治疗有效率为87.8%。结论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多钢板固定微创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能够更好地获得视野,恢复下肢长度、力线和关节面的平整,能够有效地提高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长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析顺式阿曲库胺在超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入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手术麻醉用顺式阿曲库胺的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血常规、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外,还给予心超、动脉血气分析检查。麻醉方法均选择气管插管全麻。入室常规EKG、HR、NBP、SPO2后,予右颈内静脉穿刺测CVP,对侧桡动脉穿刺直接测压,常规尿量检测。麻醉诱导:咪唑安定1~2mg、依托咪酯3~6mg、舒芬太尼15~20μg、待患者意识消失入睡后,启动肌松检测仪进行监测,于5秒内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0.1mg/kg的顺式阿曲库胺,给予对照组静脉注射0.15mg/kg的顺式阿曲库胺。当4个成串刺激(TOF)的的第1个刺激T1消失时,由富有经验的麻醉时行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并接麻醉机控制呼吸。麻醉维持: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吸入七氟醚,丙泊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胺微泵注入。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条件的优良率为97.22%,高于观察组的91.67%,但两组间的气管插管条件优良率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的阻滞起效时间较观察组的起效时间明显缩短,阻滞维持时间延长,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对照组的麻醉剂量较观察组大,但对照组的TOF无反应期、体内起作用时间、肌松恢复时间均稍有延长,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的组间比较与组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顺式阿曲库胺用于超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麻醉中能有效缩短麻醉诱导起效时间,气管插管条件良好,不影响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且在咪唑安定、依托咪酯、舒芬太尼麻醉诱导下,剂量为0.15mg/kg顺式阿曲库胺的肌松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至临床应用。
作者:胡晓萍;邵军进;郑益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阿托伐他汀保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本科于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考虑不能耐受麻醉手术或及手术后复发害怕再次手术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共4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CSS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C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大刚;屠传建;顾志伟;柳建生;郑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统计嵊州市3年来颅脑创伤的住院病历资料,以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治颅脑创伤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全市所有入住脑外科的创伤病例进行颅脑创伤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3年来嵊州市共有2370例颅脑创伤住院患者,年均发病率为116.21/10万·年;年病死率为9.22/10万·年(按2010年常住人口统计全市67.98万人);平均年龄41.12岁,交通意外占58.27%;平均住院日15.62天;平均住院费用15507.47元人民币。结论颅脑创伤是创伤中严重的损伤,交通事故是第一位原因,青中年男性是易发生伤害的人群。
作者:章国海;张铖;过宓;杨松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