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NCA和GBA在帕金森病中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郭丽丽;王咏;王莹;尚冰清;耿德勤;韩旭峰;牛海晨

关键词:帕金森病, SNCA基因, GBA基因
摘要:帕金森病(PD)是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PD相关基因(如SNCA、GBA、LRRK2、SCARB2、LAMP3、RAB29/RAB7L1、MAPT、GAK、SREBF1和GPNMB等)突变增加散发性PD罹患率.α-突触核蛋白基因SNCA和β-葡萄糖脑苷脂酶基因GBA突变是PD遗传危险因素,但二者在PD中的相关性还有待阐明.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CYP19增强脱氢表雄酮抑制高脂诱导的兔主动脉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MP-9的表达

    目的 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为对照组、ox-LDL组(30 mg/L ox-LDL)、DHEA(低或高浓度)干预组(30 mg/L ox-LDL+0.1或1μmol/L DHEA)、DHEA+全反式维甲酸(ATRA)干预组(30 mg/L ox-LDL+1μmol/L DHEA+0.01μmol/L ATRA)及DHEA组(1μmol/L).用real-time PCR和ELISA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及蛋白的表达.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pcDNA3.1-CYP19-GFP真核表达质粒(细胞色素P450芳香酶基因)及pcDNA3.1-GFP空质粒分别转染至HUVEC,给予ox-LDL诱导及DHEA干预,用real-time PCR和ELISA检测转染细胞MMP-9 mRNA及蛋白的表达.将兔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口服1%胆固醇和3%猪油)、DHEA干预组(口服0.27%DHEA)、DHEA+ATRA干预组[口服0.6 mg/(kg·d)ATRA]及单DHEA组.用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兔主动脉MMP-9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ox-LDL组HUVEC MMP-9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DHEA干预组呈浓度依赖性使MMP-9的表达明显回降(P<0.05).高脂组兔主动脉MMP-9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DHEA干预组能明显缓解高脂组的变化(P<0.05).CYP19+ox-LDL+DHEA组较空质粒+ox-LDL+DHEA组MMP-9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DHEA能抑制高脂诱导的兔主动脉及HUVEC MMP-9的表达,过表达细胞色素P450芳香酶基因(CYP19)能增强此作用.

    作者:周颖;赵敏;肖芳;李桃;李晓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MCUR1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调节分子1(MCUR1)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达变化,观察其对MM细胞周期、凋亡的作用,初步分析其内在分子机制.方法 设瞬时转染MCUR1干涉片段1和2的人MM细胞系RPMI 8226细胞作为实验组(命名为siMCUR1-1和siMCUR1-2细胞),阴性干涉片段转染的RPMI 8226细胞(命名为siCtrl细胞)作为对照组;实时定量PCR测定MCUR1在MM患者及正常对照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CUR1沉默效果;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计量术分别测定沉默MCUR1后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 blot检测MCUR1沉默后p53及其下游分子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者相比,MCUR1在MM患者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MM细胞系RPMI 8226中干扰MCUR1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显著减慢(P<0.05),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细胞凋亡比例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干扰MCUR1组细胞内p53、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cyclin D1和cyclin E蛋白表达减少.结论 MCUR1在MM患者中表达上调,MCUR1通过抑制p53通路进而促进MM细胞增殖.

    作者:牟佼;戴进前;雷小茹;宋艳萍;徐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塞来昔布抑制食管癌细胞系ECa109增殖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和发展过程极为复杂,其机制仍不明确. 目前COX-2与MMP-14在乳腺癌等发病中有少量研究,但对食管癌发病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在食管癌发病中, COX-2与 MMP-14 的可能作用机制,旨在为食管癌靶向药物的应用提供新依据.

    作者:蔺茹君;李思源;肖智伟;赵丽颖;赵梦瑶;赵晓伟;李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自噬降低激活β1-AA诱导的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途径

    目的 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β1-AA)诱导的心肌细胞自噬降低是否参与内质网应激(ERS)相关凋亡途径的激活.方法 β1-肾上腺素受体细胞外第二环(β1-AR-ECII)抗原肽段主动免疫大鼠;亲和层析法纯化血清中的β1-AA;SDS-PAGE检测抗体纯度;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和p62的表达;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内质网应激(ERS)诱导的细胞凋亡途径相关蛋白GRP78、CHOP和caspase-12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β1-AA处理H9c2心肌细胞12和24 h后,Beclin1和LC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6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β1-AA作用12和24 h后,GRP78、CHOP和caspase-12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3MA抑制心肌细胞自噬后β1-AA诱导的ERS相关凋亡途径进一步激活;Rapa上调心肌细胞自噬水平后可明显逆转β1-AA诱导的ERS相关凋亡途径的激活.结论 1)β1-AA可以引起心肌细胞自噬降低,并诱导ERS相关凋亡途径激活;2)自噬降低参与β1-AA诱导的心肌细胞ERS相关凋亡途径的激活.

    作者:宁娜;侯晓鸿;李杨;何金玲;燕子;王晓晖;王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下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WERI-Rb-1转染siRNA对照和IGF-1R siRNA;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IGF-1R水平;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磷酸化的p38MAPK(p-p38MAPK)水平.结果 转染IGF-1R siRNA后细胞中IGF-1R mRNA和蛋白水平下降(P<0.05).转染IGF-1R siRNA后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Bax、p-p38MAPK水平升高(P<0.05).结论 下调IGF-1R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增殖,促进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cleaved caspase-3、Bax和p-p38MAPK有关.

    作者:周小芬;蒋光愉;杨会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在人体细胞中逆转阿尔兹海默病

    据英国《BBC新闻》( BBC NEWS) 2018-04-04报道,阿尔兹海默病一直是医学界难以攻克的难题,即使科学家们早已发现一种叫做ApoE的载脂蛋白是老年痴呆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多年来的药物研发努力却常常以失败告终. 但近期科学家首次在人类细胞中扭转老年痴呆获得成功.

    作者:刘晓荻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外医学生临床实习身份问题调查及对比分析

    目的 对中国医学生临床实习身份问题的现状进行调查,并通过中外对比,探索可能的解决方式.方法 以中外两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医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经历的身份相关的负面经历,医学生对待身份问题的态度与应对方式.结果 国内组有效问卷402份,国外组有效问卷74份,2组医学生在人口统计学特征无显著差异.国外医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由于实习医生身份遭遇患者不信任与被患者拒绝操作的负面经历均显著低于国内医学生.国外医学生在诊疗过程中更倾向于明确表明自身实习医生身份(77.0%vs 30.9%).国外医学生中认同患者知情权的比例显著高于国内医学生(97.2%vs 88.8%).结论 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面临的身份问题更加突出,负面经历更加频繁,亟待规范化的制度保障.

    作者:宋爽;曹逸涵;傅麒宁;赵峻;车璐;张硕;赵一;赵冰彬;潘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单核巨噬系统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

    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系统介导的慢性炎性反应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靶器官损害过程.其中单核巨噬系统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组分,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部分单核来源的树突样细胞等,可通过介导血管炎性反应、调节中枢交感神经系统和肾脏水盐代谢参与血压调节.

    作者:郎珈馨;陈丽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前列腺素E受体在抑制人肺巨噬细胞炎性反应中的作用

    前列腺素E2(PGE2)是花生四烯酸的环氧合酶-2代谢产物,在不同组织中具有多种生物功效;而这些功能主要由4种特异的膜G蛋白偶联前列腺素E受体( EP1、EP2、EP3 和EP4)调控发挥作用[1]. PGE2具有抑制肺巨噬细胞释放炎性因子的作用[2] ,但究竟通过哪个EP 受体信号通路调控尚不清楚.

    作者:姚懿雯;李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肿瘤标志物及血管新生因子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分期及肿瘤转移相关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及血管新生因子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及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及同期来医院健康体检者各100例静脉血肿瘤标志物与血管新生因子水平,并分析其与肿瘤不同TNM分期及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癌患者CEA、CA19-9、Ang-2、VEGF及IGF-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TNM分期间CEA、CA19-9、Ang-2、VEGF及IGF-1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随着肿瘤进展,CA19-9、Ang-2及IGF-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Ⅳ期CEA及VEGF水平较Ⅰ、Ⅱ与Ⅲ期显著升高(P<0.05);肿瘤转移组患者的CEA、CA19-9、Ang-2、VEGF及IGF-1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转移(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存在肿瘤标志物及血管新生因子水平异常升高,其指标水平检测对评估肿瘤分期及转移预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朱攀;雷蜜;高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调节性B细胞对肿瘤发展促进作用的研究进展

    调节性B细胞(Bregs)是新近发现的B细胞子集,其在抑制肿瘤免疫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Bregs可通过分泌IL-10、IL-35和TGF-β等细胞因子抑制多种细胞亚型,从而抑制抗肿瘤免疫应答.

    作者:欧洁;吴红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型与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比较

    目的 观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与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区别.方法 SD大鼠分组,每组各10只,腹腔注射STZ建立1型糖尿病(T1DM)模型;高脂高糖饲养6周后按体质量35 mg/kg单次腹腔注射STZ建立2型糖尿病(T2DM)模型;设立正常对照(Con)组.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的体质量、血糖水平.成模8周后,电子Von Frey仪检测机械痛阈值,热水甩尾试验检测甩尾潜伏期,并取坐骨神经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 成模后第1、8周,与对照组及T2DM组相比,T1DM组大鼠的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T1DM组与T2DM组的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M组的甩尾潜伏期均较对照组延长(P<0.01),T2DM组较T1DM组延长更显著(P<0.05).DM组的机械痛阈值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T2DM组较T1DM组降低更明显(P<0.01);DM组大鼠的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排列紊乱,轴索肿胀或皱缩,髓鞘密度不均匀,空泡变性,部分神经纤维髓鞘脱失;T2DM组的神经损害程度较T1DM严重.结论 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的周围神经病变程度严重于1型糖尿病大鼠.

    作者:杨丹;崔雅忠;张倩;王超;张改丽;梁晓春;吴群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启发式临床医学与以问题为基础的联合教学模式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PCMC)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在急诊病房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108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并按不同教学模式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对照组)和联合教学模式组(实验组)即PCMC与PBL的双重模式联合进行护理带教.分析在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合格率(理论+操作)以及对实习生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实习生成绩总合格率均为100.00%,优于对照组的77.78%(P<0.05);实验组实习生护理的满意程度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 与对照相比,实验组对急诊病房护理实习生进行带教,不仅能够帮助其取得良好的成绩,并且还能提高急诊科患者对实习生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静敏;叶磊;邹利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脑屏障损伤诱发神经病变的评估方法及机制研究进展

    血脑屏障(BBB)是人体的生理屏障结构,发挥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的重要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颅脑创伤、颅内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等均可以引起血脑屏障的损害.此外,血脑屏障损伤可以诱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目前,缺乏简明精确的血脑屏障评估手段成为中枢神经病变临床实践和研究的一个限制性因素.因此,血脑屏障评估技术及其完整性对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意义十分重要.

    作者:陈亦豪;吴昊;魏俊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LSD1在人直肠腺癌组织中高表达

    目的 分析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SD1)在直肠腺癌中的高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q-PCR检测在直肠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LSD1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LSD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直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直肠腺癌组织中LSD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其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LSD1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P<0.05).结论 LSD1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了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抑制LSD1可能是直肠腺癌靶向治疗的潜在分子靶点之一.

    作者:顾晨文;刘现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miR-145抑制人肝内胆管细胞癌细胞增殖

    目的 研究miR-145调节人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收集标本ICC癌组织和癌旁胆管组织,共38对;2种ICC细胞系:HuCCT-1和RBE;对其进行miR-145及NUAK1的表达调控.通过RT-qPCR检测miR-145和新式激酶家族1(NUAK1)的表达及两者相关性;检测细胞周期观察细胞增殖变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认miR-145的靶基因;Western blot观察AKT通路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miR-145在癌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NUAK1在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两者具有相关性(P<0.05).miR-145过表达组和NUAK1干扰组细胞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HuCCT-1细胞系转染miR-145 mimics后,G1期的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野生型的荧光信号明显被抑制(P<0.05);过表达miR-145或抑制NUAK1后,pAKT和pFOXO1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miR-145可能通过抑制NUAK1及其下游通路抑制ICC细胞增殖,它有可能为ICC临床诊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作者:熊新魁;杜也牧;刘雨亭;顾殿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思维导图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辅助思维导图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随机选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其中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法授课,实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辅助思维导图教学法授课.课程结束后就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知识领会力、学习效率、积极主动性、满意度、知识脉络结构清晰度、融会贯通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辅助思维导图教学法可显著提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武辉;房志鑫;王晓娜;王祎丽;周德江;申荣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外泌体在脓毒症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是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细胞释放的内吞微小囊泡(直径30~150 nm),具有转运细胞之间蛋白质、脂质、小RNA,信使RNA或DNA的潜力,可调节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包括免疫反应和炎性反应、肿瘤以及感染等,在细胞通信中发挥核心作用.

    作者:黄敏;贾宝辉;杨少龙;刘艺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过表达骨形成发生蛋白4降低人胶质母细胞瘤系U251的侵袭

    目的 探讨骨形成发生蛋白4(BMP4)对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251)侵袭的影响.方法 通过转染过表达BMP4的质粒及敲低BMP4的siRNA,将U251细胞分为myc组、myc-BMP4组、siCtrl组、siBMP4组;用划痕实验、荧光定量PCR与免疫印迹技术,检测高/低表达BMP4后,细胞侵袭E-cadherin及Snail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过表达BMP4降低细胞侵袭(P<0.01),低表达BMP4增加细胞侵袭.过表达BMP4后,Snail1信号通路靶基因E-cad-herin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低表达BMP4后,E-cadherin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过表达BMP4时,Snail1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BMP4可以通过负性调节Snail1信号通路调节细胞侵袭.

    作者:王璨;喻军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FOXO1在肝脏糖脂代谢中的作用

    FOXO1作为叉头转录因子家族中的成员,受到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和磷酸化、乙酰化、泛素化等翻译后修饰.FOXO1能够促进糖异生基因G6Pase和PEPCK的表达,同时可结合到ApoC-Ⅲ启动子上,促进ApoC-Ⅲ的表达,加重高三酰甘油血症.FOXO1的磷酸化有助于促进肝脏微粒体三酰甘油转运蛋白MTP表达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产生.FOXO1在肝脏的糖脂代谢中的作用提供了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治疗的新的靶点.

    作者:赵航;张运佳;树林一;宋光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北京生理科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