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蔡捷
目的对不同生境和不同采收期的苏州荠苧挥发油含量进行考察,并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结果不同生境和不同采收期的苏州荠苧挥发油含量变化范围为0.40%~1.21%.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龙脑烯(bornene)、侧伯酮(thujone)、二氢香芹酮(dihydrocarvon)、香荆芥酚(carvacrol)、橙花烯(nerolidene)、α-石竹烯(α-caryophyllene)、γ-杜松烯(γ-cadinene).结论苏州荠苧在香精香料、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作者:吴巧凤;熊耀康;陈京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改进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西尼地平的合成工艺.方法以肉桂醇为原料,经酯化、氨化和缩合-环合而得.结果所得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确证,总收率57.3%.结论改进后的合成工艺简单、合理可行.
作者:辜正一;朱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与方法合成了未经报道的3,4-二甲氧基苯甲醛缩乙醇胺席夫碱,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与结论初步确认了其组成,抑菌实验表明该席夫碱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发荧光Q67) 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作者:田华;李琳;黄锁义;王麟生;朱文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得生片中葛根素的含量,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柱为Agilent EclipseXDB-C18 (4.6×250mm,5μm);以水-甲醇-乙腈溶液(76:20:4)为流动相;流速 1.0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方法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0%,RSD=0.62%(n=9).葛根素在0.032~2.031μg进样量范围内,进样量与吸收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结论本方法测定脑得生片中葛根素的含量,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沈春香;杨兵勋;陈立钻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患者男,年龄62岁.因痛风于2005年12月29日到医院就诊,医生给予别嘌呤醇(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50401,规格:0.1g×36片/盒)以降低血中尿酸浓度,服用方法为0.1g /次,3次/d,当日即服,服用12d后出现全身红斑样皮疹伴瘙痒,且皮疹颜色由淡红色逐渐变为鲜红色再变为紫红色,病人于1月10日再次到医院就疹.查体:面、颈、胸、腹、双上肢散有绿豆大小红斑、丘疹,按之不褪色,右足稍有肿,右足第一拇指关节肿怅,X光双侧胸部增厚,医生诊断为药物性皮炎,且是一起严重的超敏反应,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故当即住院治疗.
作者:阚连娣;吴美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三种抗生素治疗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309例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治疗组A(na=32),采用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对照组B和C(nb=30,nc=247) 分别采用头孢他啶及依替米星连续静脉滴注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中小成本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三组有效率分别90.6%、90.0%、88.3%,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 A组同B及C组相比每例可节省直接药费7545元及2039元左右.结论开展药物经济学分析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和选用佳治疗方案,以小成本获得大效益.
作者:王玉和;夏同霞;杨建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不同的促渗剂对氟比洛芬体外经皮渗透的促渗作用.方法采用TK-6A型透皮扩散仪,用人皮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考察不同的促渗剂[二甲基亚砜、月桂醇、丙二醇、月桂氮酮(氮酮)、尿素、油酸]及其组合对氟比洛芬体外透皮吸收的促渗作用,以HPLC法测定各时间点接受室中药物浓度,求算透皮吸收的有关参数,比较各促渗剂的促渗作用.结果 15%二甲基亚砜、3%氮酮、1%尿素可使氟比洛芬经皮渗透速率分别提高1.8,1.5,1.1倍, 促渗剂联用取得的促渗效果更佳,5%油酸+20%丙二醇+1%尿素可使该药物的经皮渗透速率提高6倍.结论单用促渗剂对氟比洛芬经皮渗透促渗效果有限,促渗剂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氟比洛芬经皮渗透速率.
作者:陈刚;梁文权;饶跃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奥硝唑栓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以PEG400,PEG6000为基质,熔融法制备奥硝唑栓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本品为淡黄色鱼雷型栓剂;重量差异及熔变时限符合药典要求;含量测定方法方便、准确、精密度好.结论所得制剂工艺简便易行,质量可控,有望用于临床.
作者:邢政渭;叶轶青;虞和永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选择156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组治疗方案的有效率分别为93.60%和91.00%,而左氧氟沙星组的成本效果比优于加替沙星组.结论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为左氧氟沙星组的成本效果比优于加替沙星组.
作者:王建平;蔡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来的292例ADR报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中女性患者大于男性,40~69岁年龄段发生率高;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例次中,以抗生素、中成药占首位;ADR临床表现上,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加强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姜建芳;王思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婴儿健脾散中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条件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UV检测波长为225nm;酸碱滴定法测定碳酸氢钠的含量.结果此方法可靠,稳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5%,98.66%和98.94%,RSD分别为1.28%,1.51%和0.81%(n=6).结论该方法测定灵敏,结果准确,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骆军;黎旸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了用HPLC法测定三七片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A相(乙腈)-B相(0.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程序为0min(88:12)-30min(60:40)-60min(20:80);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本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三种皂苷的线性范围宽,R值均大于0.999,方法学总回收率为100.4%,RSD为1.6%(n=3).结论建立的梯度洗脱HPLC法测定三七总皂苷专属性强,准确性好,可用于三七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小平;徐世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西迪林)为β内酰胺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腹泻,面部潮红等.我院一患者在青霉素皮试阴性后使用西迪林而致过敏性休克,实属少见,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忠忠;刘亚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介绍散瘀消肿膏的制备方法,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以凡士林为基质,用融和法制备,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和皮肤刺激试验及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所得制剂工艺简便易行,质量可控,疗效确切,稳定性好,无刺激性.结论该制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玉木;杨秀斐;刘尚平;张挺;刘成炯;马春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叶酸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致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方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流式细胞仪检测VSMC周期,[3H]TdR参入测定VSMC 的DNA合成.结果同型半胱氨酸以剂量依赖关系使VSMC周期中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多,增加VSMC的[3H]TdR参入.叶酸可明显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作用.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能诱导VSMC增殖,叶酸能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VSMC增殖.
作者:陈雯;陈颖;许国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枸橼酸钾溶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根据枸橼酸钾具有2-羟基-1-羧酸的结构,与CuSO4络合显蓝色,具有紫外吸收的特点,采用CuSO4比色法测定枸橼酸钾含量.结果枸橼酸钾在0.010 29~0.061 74 mg·mL-1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A=0.006 275C(mg·mL-1)-0.016 0,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23%(n=6).结论该方法稳定、简便易行、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方崇波;龚燕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Iressa)在体外对鼻咽癌CNE-Ⅰ细胞系的抑制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Iressa对CNE-Ⅰ细胞的吸光度A550值并计算抑制率;培养瓶克隆形成率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CNE-Ⅰ细胞在10,30μg/mL的Iressa作用后24,48h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变化.结果 MTT数据显示CNE-Ⅰ细胞的抑制率与Iressa浓度成正相关,随Iressa浓度升高,抑制作用越明显,经计算IC50=13.155μg/mL.培养瓶克隆形成率实验,对照组克隆形成率为33.2±1.8%,而10μg/mL Iressa组、30μg/mL Iressa组均为0,提示Iressa能明显抑制CNE-Ⅰ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Iressa处理48h使CNE-Ⅰ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且随浓度升高凋亡率升高越明显(P<0.001),细胞周期结果显示Iressa使细胞周期G0-G1期比例升高,S期和G2-M期比例下降,但除10μg/mL Iressa组G2-M期比例下降明显以外(P=0.042),其他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Iressa在体外对鼻咽癌CNE-Ⅰ细胞有显著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作用.
作者:毛中萍;周翔;冯建国;马胜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评估尿促性素(HMG)序贯低剂量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耐克罗米芬(CC)无排卵不孕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5例耐CC的 PCOS不孕症患者进行66个周期HMG序贯低剂量方案促排卵治疗,以阴道B超和血雌二醇(E2)水平作为监测卵泡发育的指标.结果除3例因卵泡发育数目大于10个而中止、1例卵泡不发育而放弃外,余周期均排卵,15个周期为单卵泡发育.其中20例单胎妊娠,4例双胎妊娠,1例多胎妊娠而减胎成双胎.无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无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HMG序贯低剂量方案是治疗耐CC的PCOS无排卵不孕症有效而安全的排卵选择.适时准确的阴道B超是适时调整剂量减少治疗中止、防止OHSS的有效措施.
作者:郑彤彤;陈丽君;冯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适合于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薄膜包衣粉中As,Pb含量的前处理方法.方法采用干法和消解器法两种消解方法对薄膜包衣粉中As,Pb含量分别进行检测,通过回收率的对比,确定佳的前处理方法.结果通过干法消解,Pb的回收率约为43%;通过消解器法消解,Pb的回收率约为90%,As的回收率约为80%.结论薄膜包衣粉的消解方法以消解器法为合适、可行.
作者:贾毅;邱湘龙;张育胜;黄葛琳;仇佩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阿魏酸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造成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阿魏酸(0.8,1.6 g·kg-1·d-1)对小鼠全脑缺血30min及再灌注60min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活性、MDA含量的影响. 大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8mg·kg-1),共2次,间隔4h,在第一次注射后2h将大鼠浸入4℃冰水5min,造成血瘀模型,观察阿魏酸(50~200mg·kg-1·d-1)对血黏度的影响.结果阿魏酸(0.8g·kg-1·d-1)可显著提高脑组织LDH活性、可明显降低MDA含量、可显著提高SOD活性;阿魏酸(1.6g·kg-1·d-1)可显著降低MDA/SOD比值;对大鼠血黏度无明显影响.结论预防性应用阿魏酸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对大鼠血液流变性无明显影响.
作者:姜科声;赵飞;阮琴;胡燕月;陈勤;余袁龙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