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敏燕
中医学术是盛开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上的一朵璀璨之花,直觉与悟性、整体与辨证、比类与运筹,这些传统特具的思维模式,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学术的创建与传承。《国医大师何任翰墨文化选集》一书,再一次告诉人们:广博深厚的学养、精诚崇高的德艺,造就了何老这样一位国医大师。
作者:彭益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端提捺正法治疗枕寰枢因素引起的颈性眩晕的作用机制和即时疗效。[方法]45例因枕寰枢部位组织病变引起的颈性眩晕均采用端提捺正法治疗。[结果]45例患者首次治疗,其即时疗效,显效30,有效13例,无效2例。[结论]端提捺正法治疗枕寰枢部位组织病变引起的颈性眩晕即时疗效明显。
作者:黄炎洪;王仁灿;潘伟江;徐小恩;张良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活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疗效、病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56.7%,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胃镜检查、血液流变学等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热化湿活瘀法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理想的治法,能逆转其病理变化,值得研究和推广。
作者:周慧芬;徐安妗;徐首航;徐华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黄连素抑制HUVEC中TNF-α引起的细胞炎症的发生。[方法]分别培养HUVEC和A7r5细胞,不同药物浓度处理后,提取HUVEC mR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VCAM-1表达水平;用虎红染色法检测HUVEC和人单核细胞(THP-1)的黏附性;用细胞迁移和MTT增殖实验分别检测黄连素对A7r5迁移和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黄连素预处理能有效阻止TNF-α诱导的VCAM-1mRNA增高,并减弱由其导致的THP-1对HUVEC的黏附性增加,同时抑制由TNF-α诱导的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值作用。[结论]黄连素对炎症及心血管疾病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作者:柴惠;余军伟;马建龙;江婷婷;陈茜;胡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配合硬膜外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硬膜外侧隐窝注射治疗。[结果]临床治愈42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有效率98.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硬膜外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友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本文介绍了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的中医理论基础,适应症和禁忌症,归纳了对应不同痛症所采用的穴位处方,并分析了其中的原理和功效,同时列举了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可为临床开展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提供疗效确切的穴位处方。
作者:陈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按就诊先后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服用自拟益气活血方,随证加减;1剂/d;对照组按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分别采用不同西医方式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将2组治疗的总显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90例患者治疗中,显效率95.56%,治愈率71.11%。对照组89例显效率79.78%,治愈率53.93%。治疗组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有良好疗效。
作者:徐贤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120例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30例,分别予以0.075%、0.1%、0.125%、0.15%罗哌卡因+0.2μg·mL-1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镇痛,记录各组产妇术后2、4、8、12、24、48 h的镇痛VAS评分、运动阻滞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组间进行比较。[结果]A组镇痛效果欠佳,术后2、4、8、12、24、48hVAS评分与其他3个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3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有1例发生运动阻滞。[结论]0.1%~0.15%罗哌卡因+0.2μg·mL-1舒芬太尼能够为产妇提供安全可靠的术后镇痛。
作者:尉明洋;胡弘毅;王培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送检的863份标本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类总结。[结果]863份标本共检出552株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类耐药率较高,对环丙沙星、妥布霉素丁胺卡那耐药率较低;革兰氏阳性球菌除对万古霉素无耐药外,对青霉素、奎诺酮类耐药率较高;真菌耐药性较低。[结论]ICU患者感染严重,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次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及真菌。应加强ICU感染病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耐药菌在医院传播及流行。
作者:沈美萍;王良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一种常见的由于黄斑部位的退行性改变而引起的眼衰老疾病,该病能逐渐地破坏中心视力并且终导致失明[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AMD已成为西方55岁以上人群主要的视力损害和致盲原因[2].
作者:刘雪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制全蝎膏治疗压疮的疗效,探讨治疗Ⅱ~Ⅳ度压疮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随机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压疮患者分成两组,其中40例采用自制全蝎膏换药治疗,20例使用龙血竭粉剂换药治疗。[结果]40例用全蝎膏的压疮患者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100%;20例用龙血竭的患者,有效率为80%,治愈率为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蝎膏具有良好的去污、生肌和抗感染的作用,在有效的护理下,能缩短病程,降低费用,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刘建芳;孙晓芬;赵晓利;虞伟力;马惠仙;方华谨;俞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肾阴虚五脏失养,五窍失充,复感于邪,邪气稽留,生痰生瘀,化火蕴毒,外阻五窍,内侵五脏,津液不行,变生干燥。故其治应以补肾阴为主,兼补五脏,并根据病因、病理产物的不同,随证治之。
作者:张艳;黄继勇;王新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提示血液和血管在老年病发生和防治中具有重要地位,收集血和脉与老年病关系的证据,提出中医养血护脉防治老年病的研究思路,为全面阐明和发掘防治老年病方药作用机制提供思路,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李志强;王志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在温病发展过程中,温热与阴伤可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温病发展的阶段不同,养阴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其方法及运用规律是邪在卫分宜辛凉清宣兼护阴,邪在气分宜清热兼保阴,邪在营分宜清营兼增阴,邪在血分宜凉血兼救阴。
作者:冯贤荣;杨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中医七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内5家厂企约的828名情志正常劳务工,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与全国青年组常模(简称常模)对比;同时将SCL-90的90项内容分别归类于怒(肝)、喜(心)、思、忧(脾)、悲(肺)、恐、惊(肾),得出劳务工七情常规测定值。[结果]828名情志正常劳务工经SCL-90与常模统计比较只有阳性症状均分、偏执因子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CL-90调查表进行中医七情分类归属用于情志疾病调查,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
作者:郭洪波;谭毅;王振华;罗玉梅;李峭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应用黄连解毒汤合枇杷叶丸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黄连解毒汤合枇杷叶丸治疗60例寻常痤疮患者,记录其服药前后局部和全身症状的变化,并评价其疗效,强调饮食禁忌。[结果]6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9例(15%),显效39例(65%),好转7例(11.67%),未愈5例(8.33%)。显效率80%,总有效率91.67%,复发率11.1%。[结论]黄连解毒汤合枇杷叶丸是治疗寻常痤疮的有效方剂之一。治疗期间禁食奶制品,减少糖类摄入,有益于本病的治愈。
作者:李春生;赵铭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肝纤维化是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损伤后修复反应,包括炎症及其后的纤维生成。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而肝脏中多种炎性细胞与炎症相关因子是调节HSC激活及其后的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涉及的分子机制亦十分复杂。中医药抗纤维化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中医药抗纤维化机制的阐明也越来越深入。
作者:陶方方;汪丽佩;张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治疗宫颈LEEP刀术后创面渗血的疗效。[方法]200例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用药组止血后取云南白药粉剂覆盖创面,口服抗生素5~7d,云南白药口服3d。常规组:止血后碘伏棉球覆盖创面,口服抗生素5~7d。[结果]术后7~20d用药组有6例少量阴道流血来院复诊,经再次用药后无复发;常规组有23例阴道流血复诊,3例经压迫止血无效再次电凝。术后3个月用药组恢复良好。[结论]云南白药是预防LEEP刀术后出血的良药,值得推广。
作者:刘希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笔者从图书馆索引编纂的应具备的条件、工作步骤,以及索引编纂和文献编纂的功能探讨,以有效提高读者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
作者:汪蓉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多糖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大量研究证明其具有广泛的药理及生物活性,已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本文就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庞春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