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春红
[目的]分析儿童急腹症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急腹症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80例儿童急腹症临床特点等资料。[结果]180例急腹症原因分别为:肠系膜淋巴结炎39例,占21.7%;急性阑尾炎34例,占18.9%;泌尿系结石6例,占3.3%;胆囊炎胆石症4例,占2.2%;急性胰腺炎2例,占1.1%;肠痉挛45例,占25.1%;肠套叠11例,占6.1%;消化道穿孔4例,占2.2%;肠梗阻18例,占10.0%,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占0.6%;病因不明16例,占8.9%。[结论]急性腹痛是急诊科常见的急诊,应详细询问病史,注意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的病例,充分利用辅助检查,密切观察,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朱仁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强骨饮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质疏松中心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分别应用自拟中药强骨饮1副/d,2次/d;口服钙尔奇D片1片/d。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血清雌激素水平及第二腰椎骨密度值指标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钙尔奇D组相比,自拟中药强骨饮组血清雌二醇(E2)水平显著升高(P<0.05);第二腰椎密度值明显增加(P<0.05)。[结论]自拟中药强骨饮能提升血清雌激素水平、增加腰椎骨密度。
作者:赵稜;汪煌;魏杰;史晓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肝纤维化是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损伤后修复反应,包括炎症及其后的纤维生成。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而肝脏中多种炎性细胞与炎症相关因子是调节HSC激活及其后的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涉及的分子机制亦十分复杂。中医药抗纤维化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中医药抗纤维化机制的阐明也越来越深入。
作者:陶方方;汪丽佩;张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行为学及血和海马内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方法]用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制作VD大鼠模型,将造模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并加以治疗。大鼠跳台检测行为学指标;酶免法检测血清和海马组织ChAT含量。[结果]电针组大鼠跳台检测反应期明显比模型级减少(P<0.05);电针组血清和海马组织ChAT含量比模型级提高(P<0.05)。[结论]电针能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ChAT的含量,对VD大鼠血清和海马内ChAT含量的改善是电针治疗VD的机制之一。
作者:杨春壮;马英;王莹;辛焕中;张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三部推拿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颈性眩晕患者120例,按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三部推拿法组和常规推拿法组,采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在手法质量控制下推拿,观察治疗前后眩晕严重程度积分、持续时间积分、临床综合症状积分和临床综合疗效四项指标比较。[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前三项两组均P<0.01;两组组间比较,分别为P<0.05、P<0.05和P<0.01;临床综合疗效比较,三部推拿法组总有效率为93.3%,常规推拿组总有效率73.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对缓解眩晕程度、缩短眩晕持续时间、减轻临床综合症状和临床综合疗效方面优于常规推拿法。
作者:范炳华;王新华;王鹏;徐泉珍;谷海洋;林咸明;吴国英;张慈;诸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检测CD4、CD25、CD127在佐剂关节炎(AA)大鼠胸腺、脾脏中的表达情况及新风胶囊(XFC)对其的影响,探讨AA大鼠免疫功能改变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新风胶囊、甲氨喋呤、雷公藤多苷片3个治疗组,每组12只,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产生关节炎(正常对照组除外),测量大鼠体重、足趾肿胀度,计算关节炎指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大鼠胸腺、脾脏中CD4、CD25、CD127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差异显著,CD4、CD25及CD127阳性表达率均有所下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均能改善大鼠胸腺、脾脏指数,升高CD4、CD25及CD127阳性表达率;各治疗组相比,在升高CD4、CD25及CD127阳性表达率方面,XFC组优于其余治疗组,在改善AA大鼠胸腺、脾脏指数方面,各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A大鼠的关节病变与胸腺、脾脏指数升高,胸腺及脾脏中CD4、CD25及CD127表达减少,调节性T细胞分泌不足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增多有关;XFC可以降低胸腺及脾脏指数,升高胸腺及脾脏中CD4、CD25及CD127的表达水平,减少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从而改善AA大鼠的关节病变,此为XFC改善AA大鼠关节病变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瑞莲;刘健;潘喻珍;朱怀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干预对并发胆囊破裂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行LC并发术中胆囊破裂病例共196例,筛选出进行术中干预病例共122例为实验组,未行术中干预病例74例为对照组,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比研究两组术后48h平均体温、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腹腔引流液总量及穿刺口感染率等术后恢复指标。[结果]实验组各评价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LC术中采取预防干预措施,可明显减少、减轻因术中胆囊破裂而产生的术后并发症。
作者:钱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拟四金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采用自拟四金排石汤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排石颗粒治疗,2组均30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和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用SPSS13.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四金排石汤对泌尿系结石具有显著的利尿通淋,排浊逐石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傅金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近年来研究显示:中医中药对阻止或延缓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病情发展、防止坏疽发生能起到积极作用,并且具有多途径、多环节的特点,在治疗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作者:李鹏辉;衡先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总结浙江中医药大学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实践经验,提出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前提下,明确培养目标,加强经典学习,强化培养过程,发挥师承优势,严格学位授予以及提高服务水平等改革举措是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说明其工作思路、主要做法以及工作成效,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为深化中医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的创新作出有益的尝试。
作者:郑红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疏降饮在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前后血浆中血管活性肠肽(vasoaetive intestional peptide,VIP)及胃动素(motilin,MTL)含量的变化,探讨VIP、MTL在RE中的发病机制及疏降饮治疗RE患者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选择30例符合肝胃不和型RE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疏降饮治疗组,并在疏降饮治疗组治疗前、后根据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进行评分;利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检测疏降饮治疗组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血浆VIP、MTL含量。[结果]疏降饮治疗组治疗后、健康对照组分别与疏降饮治疗组治疗前比较,血中VIP明显降低(P<0.01)、MTL明显增高(P<0.05);疏降饮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各主要症状积分及症状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疏降饮治疗组治疗肝胃不和型患者,临床症状愈显率(治愈率+显效率)为73.33%,总有效率达86.67%;胃镜愈显率(治愈率+显效率)达66.67%,总有效率达83.33%。[结论]肝胃不和型RE患者的发病与VIP含量的升高、血浆MTL含量的降低有关;调节VIP分泌减少、MTL分泌增加,从而促进胃肠运动、收缩食道下括约肌,防止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可能是疏降饮治疗肝胃不和型RE的作用机制之一;疏降饮治疗肝胃不和型RE患者疗效可靠,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吴晖;陈朝元;何顺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治疗宫颈LEEP刀术后创面渗血的疗效。[方法]200例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用药组止血后取云南白药粉剂覆盖创面,口服抗生素5~7d,云南白药口服3d。常规组:止血后碘伏棉球覆盖创面,口服抗生素5~7d。[结果]术后7~20d用药组有6例少量阴道流血来院复诊,经再次用药后无复发;常规组有23例阴道流血复诊,3例经压迫止血无效再次电凝。术后3个月用药组恢复良好。[结论]云南白药是预防LEEP刀术后出血的良药,值得推广。
作者:刘希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提示血液和血管在老年病发生和防治中具有重要地位,收集血和脉与老年病关系的证据,提出中医养血护脉防治老年病的研究思路,为全面阐明和发掘防治老年病方药作用机制提供思路,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李志强;王志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愈溃灵和溃疡膏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5月~2010年12月期间中药制剂愈溃灵和溃疡膏在60例压疮患者中的应用,并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30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愈溃灵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经、通窍止痛、消肿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压疮Ⅰ期;溃疡膏具有祛风熄风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作用,适用于压疮Ⅱ期和压疮Ⅲ期,在使用过程中无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傅文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orrhaphy,TAPP)与普理灵疝装置无张力疝修补术(Prolene Hernia System,PHS)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0年5月共90例腹股沟疝修补术病例资料,TAPP组36例,PHS组54例。[结果]二者术后并发症均低下;与PHS组相比,TAPP组平均住院时间更短(P<0.05),手术时间及手术费用相对较高(P<0.05),TAPP另具探查对侧及隐匿疝的独特优势。[结论]TAPP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尤其对复发性疝、双侧疝及隐匿疝更具优势。
作者:金海敏;黄海;李晔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笔者从图书馆索引编纂的应具备的条件、工作步骤,以及索引编纂和文献编纂的功能探讨,以有效提高读者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
作者:汪蓉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颗粒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高脂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疏肝健脾颗粒和安慰剂。[结果]经过三个月治疗后,治疗组降脂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健脾颗粒治疗高脂血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严正松;宋康;徐素美;王苗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周期性麻痹特征及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24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男性22例,女性2例,年龄16~47岁,平均31.8岁;18例有明显诱因;发作时血钾低于正常低值;补钾后3~24 h肢体瘫痪大多数缓解,确诊为甲亢后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随访1年20例患者无周期性麻痹发作,有4例自行停药后甲亢症状加重,又有下肢无力发作,再次抗甲亢治疗好转。[结论]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临床比较常见,具有其特殊性,注重原发病的积极治疗,避免诱因可以减少其发病率。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肾阴虚五脏失养,五窍失充,复感于邪,邪气稽留,生痰生瘀,化火蕴毒,外阻五窍,内侵五脏,津液不行,变生干燥。故其治应以补肾阴为主,兼补五脏,并根据病因、病理产物的不同,随证治之。
作者:张艳;黄继勇;王新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确定不同程度肾损伤患者的合理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1例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针对不同肾损伤患者分别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后的即时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Ⅰ~Ⅱ级轻度肾损伤患者165例,采用保守治疗均获得成功;Ⅲ~Ⅳ级中度肾损伤患者68例,保守治疗60例获得成功,8例后又行急诊手术;Ⅴ级重度肾损伤患者18例,11例行急诊肾切除术,7例行肾修补术中5例后又行肾切除术。[结论]对于肾损伤患者,Ⅰ~Ⅱ级的应采用保守治疗,Ⅲ~Ⅳ级的应首先采用保守治疗,Ⅴ级的应积极采用肾切除术。
作者:周本初;卢国军;陈凌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