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军儿;王建林;张敏涛
脑内大动脉密度增高是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在头颅CT平扫上出现的早期影像学表现,称之为动脉高密度征(HAS),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国内外报道较多的是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而对后循环研究的相对要少.随着溶栓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开展,对时间窗的控制成为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常规CT平扫作为影像学诊断的首选,用CT上后循环动脉的高密度征预测早期后循环急性脑梗死的价值显得更为重要.基底动脉是后循环的主要供血动脉,基底动脉闭塞(BAO)是后循坏脑梗死中预后差、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主要原因,对基底动脉高密度征(HBAS)诊断价值的认识是改善该病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将宁波市第二医院近期收治的基底动脉闭塞早期出现HBAS,经静脉溶栓和血管内取栓治疗后获得良好预后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再探讨HBAS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慧敏;姚银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手卫生作为一种基本、简便易行的预防与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是降低医院感染重要的措施[1].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的手带有大量的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提高手卫生水平可降低30%的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2].实习护士作为护理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他们能否有效的执行手卫生规范,对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3].本研究拟探讨PDCA循环法对提高实习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郑玲珍;陈萍;孙霖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双向转录因子-8(KLF-8)的表达与并发症及新生儿体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患者67例,根据病情分轻度子痫前期组35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2例;另选择正常孕妇30例为正常妊娠组与之对照.根据有无并发症将其分有并发症组14例,无并发症组53例.检测分析各组Cys C、MMP-9、KLF-8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Cys C、MMP-9、KLF-8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ys C值为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正常孕妇组,MMP-9和KLF-8水平均为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正常孕妇组.有并发症组的Cys C水平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有并发症组的MMP-9值和KLF-8值均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新生儿体质量为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并发症组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患者新生儿体质量与Cys C呈负相关(产-0.313,P< 0.01),与MMP-9、KLF-8呈正相关(r=0.886、0.718,均P< 0.01).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Cys C、MMP-9、KLF-8值与病情程度相关,可作为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并与新生儿体质量存在相关性.
作者:蔡安利;朱珍珍;林琳;曹华妹;吕杰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中晚期帕金森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中晚期帕金森氏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左旋多巴治疗,实验组另加用普拉克索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能够明显改善中晚期帕金森氏病患者病情,同时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褚琴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为持续性、慢性气道炎症反应,具有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1],会严重弱化患儿的生存质量.浙江省宁波慈溪市妇幼保健院对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措施进行探索,在对患儿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辅以中药穴位敷贴+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脑梗死已成为目前中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的多发病.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流供应障碍,从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神经功能缺损[1],具有发病迅速、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2].
作者:邵利敏;黄泽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87例老年AECOPD患者,按血氧分压(PaO2)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比较各组PCT和hs-CRP水平的差异,分析PaO2与PCT、hs-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根据动脉血气分析标准,低危组老年AECOPD患者30例,中危组26例,高危组21例.3组P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PCT及CRP水平显著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均P<0.05),中危组PCT及CRP水平显著高于低危组(均P<0.05).PaO2与PCT、hs-CRP均呈正相关(均P<0.05).所有组别ROC曲线显示PCT及hs-CRP有较高的诊断效能,PCT的诊断价值更高.结论 检测血清PCT和hs-CRP水平对老年AECOPD患者的评估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姜轶飞;杨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BACTEC MGIT 320分枝杆菌检测系统在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BACTEC MGIT 320分枝杆菌检测系统对本地区临床痰标本进行检测,同时采用中性改良罗氏培养基法(L-J法)进行平行对照,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及检出时间.结果 BACTEC MGIT 320系统对临床痰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34.0% (204/600),其中采用该系统的涂阳痰标本的阳性检出时间和药敏检出时间平均为10.2 d和7d,低于L-J法的34d和27d.以L-J法为金标准,BACTEC MGIT 320的耐药检测总体符合率>98.0%.结论 与传统L-J法相比,BACTEC MGIT 320分枝杆菌检测系统极大提高了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并有效缩短了阳性报告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泓宇;胡朝辉;邬硕平;应晟;陈志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代谢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将7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血压及空腹三酰甘油(TG)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BMI、FBG、血压及空腹T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BMI、FBG、收缩压、舒张压及空腹TG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控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各项指标和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依从件.
作者:李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作者:章静;冯敏萍;范美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的盐酸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仪祛痰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比较两组预后指标和治疗前后的血气、炎症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较治疗前高,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均较治疗前低(均P<0.05);观察组PaO2/FiO2高于对照组,WBC、PCT、CR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发生率、28 d病死率小于对照组,呼吸机带机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能降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反应,利于患者血气恢复和预后.
作者:余丹青;章建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疾病综合管理干预对社区慢性疾病老年人群的健康促进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式抽取60岁及以上的社区老人,根据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的诊断标准筛选出慢性疾病患者.对筛选的慢性疾病患者实施为期半年的慢性疾病综合管理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 354名受访者中192例患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等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检出率为56.14%.其中高血压153例(43.22%),糖尿病62例(17.51%),超重和肥胖54例(15.25%).干预后空腹血糖(FPG)、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BMI)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均P< 0.05),用药依从性、健康知识(疾病知识、合理膳食、合理运动)知晓率较干预前显著提升(均P<0.05).结论 社区慢性疾病综合管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社区慢性病患者的临床指标.
作者:秦刚;叶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MM)及鳞状细胞癌(SCC)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鼻腔鼻窦MM及S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分析肿瘤的部位、范围、邻近结构侵犯、MRI信号特点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MM14例,年龄(63.1±9.5)岁;SCC 20例,年龄(54.4±14.2)岁.鼻腔鼻窦MM,T1WI等信号10例(71.4%),T2WI稍高信号12例(85.7%),其中13例(92.9%)肿块可见出血.鼻腔鼻窦SCC,T1WI等信号20例(l00%),T2WI稍高信号16例(80%),其中14例(70%)肿块可见坏死囊变.两者在T1WI平扫信号、肿块出血及囊变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鼻腔鼻窦MM的ADC值低于SCC(P=0.004).结论 3TMRI对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及鳞状细胞癌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且联合ADC值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黄红艳;黄文虎;舒锦尔;王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随着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于2010年1月在卫生部的号召下启动,意在以“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护理工作的目标[1],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2],同时,信息技术广泛地与医院医疗护理工作相结合将是21世纪医院发展的一个特征[3].宁波市第二医院结合护理工作的这两个发展趋势,在各科开展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无线移动护理查房车和终端掌控电脑系统[4],形成新型的移动护理工作站模式,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成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红;杨爱玲;庞清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ECG)前壁导联ST段压低程度对左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6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体表18导联ECG同步记录及冠状动脉CT造影(CTA)检查,测定ECG胸前导联ST段压低程度与CTA显示的左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ECG前壁导联ST段压低程度与左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541,P<0.05).CTA轻度和中度狭窄患者ECG的ST段压低在V4导联所占比例明显高于V3导联和V5导联(P<0.05).结论 胸导联ECG变化有助于预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左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且V4导联ST段压低在轻度和中度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更具有预测价值.
作者:郑易;岑镇波;史习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甲钴胺联合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方法 将92例DPN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木丹颗粒治疗,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监测两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多伦多评分量表评分(TCSS),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并在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s-CRP及TC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MCV,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SCV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木丹颗粒治疗DPN能明显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子情;程时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极其复杂的高级神经活动,其功能损害会导致个人生活能力的严重退步,因此在DSM-5诊断标准中已将语言障碍列为痴呆的六项主症之一.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理改变累及不同脑区时可出现一组症状不尽相同的临床亚型,进而产生原发性或者继发语言障碍.因此,本文针对近些年关于AD的语言障碍研究进行总结,探讨AD各亚型语言障碍的特点、评估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作者:陈涵丰;罗本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干预高脂饲养动脉硬化SD大鼠的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变化.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分为脉硬化大鼠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各10只.采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测定大鼠骨密度,三点弯曲试验测定大鼠股骨的骨生物力学指标.结果 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大鼠的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指标高于动脉硬化模型组(均P< 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有助于改善动脉硬化所致的骨质疏松.
作者:姚麒;刘婷;夏叶子;余晶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早由Hinchey等[1]在1996年首次提出近才被明确定义的一种临床-放射学综合征[2]: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头痛、意识障碍或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及视觉障碍,神经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损害.RPLS的病因复杂,与产科相关的常见于先兆子痫或子痫患者中,其孕产妇病死率高.发病机制是各种原因引起脑血流自动调节受损,终导致的都是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及血脑屏障破坏,引起血管内液体外渗,形成血管源性水肿[3].由于本病的临床和影像学改变的可逆性,及时确诊、迅速控制血压或停用引起发病的药物十分重要.相反,也可能转为不可逆性的细胞毒性脑.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在经过恰当有效的治疗后,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完全恢复,而影像学异常可持续数周.如病情较重或治疗不当,则可导致后循环区域内的梗死或出血.
作者:林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12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组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主要临床症状或体征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腹胀及恶心呕吐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周,两组胃肠道症状总评分、腹痛或腹部不适评分及食欲不振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消化功能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锦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