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勇;江涵
目的 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疗法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支气管肺炎患者2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阿洛西林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前3d采用同等剂量的阿洛西林静脉滴注治疗,4d后改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观察两组发烧、咳嗽、肺部啰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热、咳嗽及肺部啰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浆CRP、IgA及Ig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CRP、IgA及IgG水平均较治疗前低(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生素序贯疗法是相对较为安全、经济且有效的支气管肺炎治疗方案.
作者:戚晓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药师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6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药方给药;观察组药师通过建立健康档案、电话随访与咨询、短信等方法主动进行药物干预指导.结果 干预前,两组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药师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师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过程中主动提供药学服务,促使其改变认知和行为,能够提高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12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组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主要临床症状或体征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腹胀及恶心呕吐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周,两组胃肠道症状总评分、腹痛或腹部不适评分及食欲不振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消化功能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锦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负压封闭(VSD)技术联合游离组织瓣修复对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56例行VSD联合游离组织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行单纯游离组织瓣修复治疗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皮瓣成活率、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皮瓣成活率、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感染、体温升高及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联合游离组织瓣修复治疗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能够有效的增加皮瓣移植成活率,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治疗疗效.
作者:仇灵江;黄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对舌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舌原发血管瘤的术前MRI影像资料,并结合手术或病理活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30例中,海绵状血管瘤26例(86.6%),蔓状血管瘤2例(6.7%),混合型血管瘤2例(6.7%);本研究正确诊断舌血管瘤23例(76.7%),误诊7例(23.3%).舌血管瘤较特征性MRI表现是:(1)舌体部表浅部位常见,表现为沿舌表面分布长条形或类圆形实性肿块;(2)T2WI多为明显高信号,呈“灯泡征”;(3)实性肿块呈明显持续强化,血栓及静脉石无强化;(4)病灶内及周边流空血管常见.结论 MR检查对舌血管瘤定位,提高舌血管瘤诊断率及减少误诊至关重要.
作者:邵军;韩树高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重度肥胖患者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有重度肥胖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切口长度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开腹组,术后肠胃恢复效果优于开腹组,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均P< 0.05).结论 对重度肥胖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作者:王宇昆;朱学群;胡奇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氮平辅助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4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分别给予坦度螺酮单用和联合小剂量米氮平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HAMA评分、TAS评分、PSQI评分和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米氮平辅助坦度螺酮可有效减轻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和述情障碍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改善夜间睡眠,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乐军儿;王建林;张敏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癫痫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每年发病率在50/10万左右,且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于发达国家.抗癫痫药物是癫痫患者基本的治疗措施,大部分癫痫患者有较良好的预后.然而,仍有20%~ 30%的患者会发展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当药物手段无法控制癫痫发作时,医生会考虑使用非药物治疗手段,包括癫痫外科手术、生酮饮食和迷走神经刺激治疗(VNS).VNS作为一种神经调节治疗方法,已作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法.目前,国际上已有超过85 000例癫痫患者被植入VNS装置.
作者:赖其伦;丁美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中晚期帕金森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中晚期帕金森氏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左旋多巴治疗,实验组另加用普拉克索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能够明显改善中晚期帕金森氏病患者病情,同时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褚琴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辅助抗生素治疗高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高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用抗生素单用和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病原菌清除率、二重感染率、30 d内病死率,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病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CRP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均P<0.05);两组二重感染率、30 d内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辅助抗生素可有效缓解高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呼吸道症状,加快病情康复进程,提高病原菌清除效果,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水平,且不增加二重感染和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朱瑶;陈琳;蔡雅卫;刘维波;夏鸿剑;荀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浙江省余姚地区常住居民不同年龄女性25-羟维生素D[25 (OH) D]、甲状旁腺素(PTH)和骨密度状况.方法 选择来院体检的30~90岁符合人选标准的女性常住居民3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25 (OH)D,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PTH,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腰椎1-4和股骨颈骨密度.结果 25 (OH)D平均值为(52.36-±14.58)nmol/L,维生素D严重缺乏患病率6.18%,维生素D缺乏患病率45.70%,维生素D不足患病率94.62%;骨质疏松患病率20.97%,骨量减少患病率32.26%,腰椎1-4和股骨颈骨密度值在50岁以后年龄组中显著下降(P<0.05),入组研究人群PTH与25 (OH)D呈负相关(P=0.001).结论 余姚市不同年龄女性常住居民维生素D普遍不足,不良的生活方式及低维生素D的摄人应引起重视.
作者:张建丰;鲁扬;蔡佳彬;徐园园;徐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逍遥颗粒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2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分成治疗组(逍遥颗粒加帕罗西汀片)和对照组(单纯帕罗西汀片),各61例,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剔除脱落病例后,治疗组59例,对照组57例.治疗前,两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逍遥颗粒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显著.
作者:邓艳华;陈璐佳;周男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病毒或细菌侵犯儿童的鼻部、鼻咽及咽喉等部位,引起的患儿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及发热等一系列症状.由于儿童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使其呼吸道炎症极易向邻近组织扩散,如不及时治愈,往往会进一步扩散,侵犯整个呼吸系统乃至全身,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目前临床上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抗病原体的病因治疗,可选药物众多,但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输液率、抗生素使用率仍居高不下.因此,在合理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问题上,如何把握用药时机,选择适当药物,如何有效控制症状,缩短患儿病程,一直是广大医药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作者:陈盈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320排CT血管成像技术在血管性耳鸣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及手术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320排CT对血管性耳鸣的患者进行CTA+CTV检查,根据320排CT血管成像结果是否有明显血管异常进行相应处理,有血管异常组则进行责任血管的处理,无血管异常组行颈内静脉高位结扎,对术前、术后耳鸣症状评分并随访.结果 血管畸形组在术后1个月、术后1年耳鸣评分显著低于术前(均P< 0.01);无血管畸形组在术后1个月、术后1年耳鸣评分也显著低于术前(均P< 0.01).在治疗前,血管畸形组略高于无血管畸形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畸形组术后第1天、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耳鸣评分均低于无血管畸形组(均P< 0.05).血管畸形组中有2例颢骨CT平扫显示无明显乙状窦优势,但CTA+CTV检查病变侧乙状窦优势,行乙状窦整复术疗效佳,另有1例患者颞骨CT无特殊发现,而CTA+CTV检查动静脉瘘行介入栓塞治疗后疗效佳.结论 320排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作为血管相关性耳鸣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能为血管搏动性耳鸣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欧阳天斌;陈星;李春林;王耀文;朱华麟;王越;陆徐;张立涛;唐世雄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颈前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例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施行甲状旁腺全切除加颈前移植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10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监测血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及血磷较术前均显著降低.结论 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颈前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以达到缓解临床症状、控制钙磷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丁朦燕;赵罕胤;郭新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沐舒坦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ALI)的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ALI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18例.在综合治疗和无创机械通气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沐舒坦450mg(ivvp,q12h)和30 mg(iv,q8h),疗程7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 (APACHE Ⅱ)评分、肺不张发生率和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结果 治疗后,两组PaO2和PaO2/FiO2均较治疗前高,APACHEII评分较治疗前低(均P<0.05);两组PaO2、PaO2/FiO2和APACHEI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肺不张发生率和入住ICU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大剂量沐舒坦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明显纠正ALI患者低氧血症,改善肺功能,缓解病情,缩短ICU停留时间,降低肺不张发生率.
作者:黄志平;高捷;陆志峰;邱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疾病综合管理干预对社区慢性疾病老年人群的健康促进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式抽取60岁及以上的社区老人,根据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的诊断标准筛选出慢性疾病患者.对筛选的慢性疾病患者实施为期半年的慢性疾病综合管理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 354名受访者中192例患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等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检出率为56.14%.其中高血压153例(43.22%),糖尿病62例(17.51%),超重和肥胖54例(15.25%).干预后空腹血糖(FPG)、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BMI)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均P< 0.05),用药依从性、健康知识(疾病知识、合理膳食、合理运动)知晓率较干预前显著提升(均P<0.05).结论 社区慢性疾病综合管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社区慢性病患者的临床指标.
作者:秦刚;叶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牙周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炎症因子、脂联素(APN)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2型糖尿病规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牙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龈沟出血指数(BI)、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APN及HbA1c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PD、CAL及BI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两组CRP、IL-6、TNF-α、APN、HbA1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牙周治疗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炎症因子,改善牙周炎症,升高APN水平,降低HbAlc.
作者:张杰;梁伯贵;王柏灿;陈立云;俞六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CRCC)的CT影像特征,为术前诊断提供影像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M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肿物周围脂肪间隙情况、囊壁、分隔、结节、钙化及强化方式等.结果 8例囊壁菲薄,4例近肾实质侧囊壁毛糙,12例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清晰,肿瘤间隔菲薄型(<1 mm)3例,间隔毛糙且不均匀增厚型(≥1 mm)9例,3例含壁结节,壁结节较小且均≤5 mm,动态增强菲薄型间隔渐进性中度强化,壁结节呈快进快出型强化,不均匀增厚间隔呈中度渐进性强化或快进快出型强化,2例增厚囊壁可见新月形钙化,1例增厚间隔可见毛糙线样钙化.结论 MCRCC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根据肿瘤周围脂肪间隙情况、囊壁情况、间隔形态及强化方式、钙化等特征,多数MCRCC术前可以确诊.
作者:闫明辉;王君广;黄宗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中低分子肝素与局部枸橼酸抗凝方案对危重症患者凝血及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区组法将80例CRRT治疗危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与局部枸橼酸抗凝.比较两组患者抗凝有效性、血滤器使用寿命、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抗凝有效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滤器使用寿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肌酐及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局部枸橼酸抗凝方案可有效提高CRRT治疗危重症患者的抗凝效果,延长APTT时间,并未影响脏器功能和增加出血事件发生风险,价值优于低分子肝素.
作者:荀凯;许兆军;陈童恩;何盛;乐元吉;丁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