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T分期的探讨研究

张小宇;杨忠福;曾瑞敏;黄孝王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进展期胃癌, T分期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进展期胃癌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进展期胃癌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周内做MSCT检查,结果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确定,以常规病理结果为标准,将所得MS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常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有10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经MSCT正确诊断,符合率为82.54%。病理分期中的T1期、T2期、T3期在MSCT中均有诊断过低或者过高情况发生,但均有较好的符合度,其中T1期符合度为63.64%、T2期符合度为86.49%、T3期符合度为82.26%。在T4期诊断中,出现2例过低诊断为T3,其符合度为87.50%。经Kappa一致性检验,发现MSCT在不同分期的进展期胃癌中均与病理结果具有良好的符合度。结论 MSCT对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高,可作为进展期胃癌术前分期的首选检查。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定改善高血压患者全麻拔管期RPP和PRQ初步评价

    全麻患者苏醒实施拔管时通常会因较强的机械刺激,从而导致循环剧烈波动,尤其是血管调节功能严重减退的高血压患者,更易诱发心肌缺血、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1~3]。传统镇痛镇静药物效果往往欠佳,还可能导致诸多并发症[4]。如何有效地抑制拔管期应激反应、保证高血压患者平稳过渡,是麻醉界公认的一个难题。新型α2类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具有抑制不良刺激较强、稳定血流动力学。

    作者:林丽;陆元霄;邵秀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电视胸腔镜治疗手汗症随访分析

    手汗症是指不受外界温度影响的手部汗腺过度分泌引起出汗,同时可伴有足,腋窝和腹股沟部出汗为主的一种疾病。近些年来,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成为一种治疗手汗症的微创、便捷、安全的手术,但存在着不同的手术方式[1]。浙江省人民医院应用电视胸腔镜行不同的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2%000例,观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聂良明;王海涛;许林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厚朴排气合剂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治疗体会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ntilator-associated6pneu-monia,VAP),指建立人工气道(气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同时接受机械通气486 h后发生的肺炎。临床中VAP患者由于制动、平卧位、营养不良和多种抗菌药物的运用使呼吸道和胃肠道菌群的平衡遭到破坏,导致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常常合并消化道功能障碍,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无自主排气排便,甚至胃肠道黏膜出血坏死,而胃肠功能障碍也为细菌移位创造条件[1],从而进一步引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6 organ6 dysfunction6 syn-drome, MODS)。本次研究运用厚朴排气合剂,对缓解患者腹胀、恢复排气、排便等有较好疗效。

    作者:郦岳;王业莉;王益斐;张赟华;李国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盐酸氨溴索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观察

    在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帮助患者有效排痰、解除呼吸道堵塞、改善呼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电热恒温湿化器可以加温湿化吸入气道的气体,使气道和肺能吸入足够的水分,达到湿化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从而保持黏液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本次研究观察行气管切开盐酸氨溴索持续气道湿化吸痰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俊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营养干预对有营养风险内科患者住院期间体重变化及摄入量的影响

    营养支持(通过口服、肠内或肠外营养)可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和预后。虽然大多数研究关注人工喂养,但实际上医院膳食仍是避免及改善病人营养不良的第一选择,且大多数有营养风险的住院病人也仅仅是通过医院提供的膳食获得每日所需营养。需要对有营养风险的住院患者进行更全面、详细地营养评估,为其设计营养膳食处方,并确保处方的有效实施,使大多数可以经口进食的病人通过医院膳食达到每日能量需求。如此,有助于拟定出更为恰当的住院病人食谱,减少住院患者进行性的体重丢失[1]。另外,我国2005~2006年的一项对15*098例住院病人的调查显示,发生营养风险的前三位科室分别为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和呼吸内科[2]。因此,本次研究选择本院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中有营养风险的住院患者,观察以医院膳食为干预手段的营养治疗对住院患者体重及摄入量的影响并对营养治疗方案的有效实施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张蕊;谷斌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保存温度、时间、溶血对血清标本中NSE测定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清标本保存时间、保存温度和溶血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测定的影响。方法将正常人血清标本分别置于4℃和-20℃,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放置当天、第3天、第5天的NSE水平,比较不同保存温度、保存时间条件下,非溶血血清与溶血血清中NSE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在相同温度下,放置第3天的NSE检测结果高于当天的检测结果(t分别=2.99、6.90,P均<0.05);而放置第5天检测结果较放置第3天的检测结果进一步升高(t分别=1.97、2.04,P均<0.05)。在相同放置时间下,只有在放置第5天,4℃组的NSE检测结果高于-20℃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7,P<0.05)。不同保存时间、不同保存温度及两者交互效应对于NSE检测结果均有明显影响(P均<0.05)。在相同保存温度、相同放置时间下,当天-20℃、放置第3天4℃和-20℃、放置第5天4℃和-20℃的溶血标本和非溶血标本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16、3.49、2.60、13.66、8.42,P均<0.05)。结论血清NSE含量会因溶血、全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以及保存温度的升高而增高。

    作者:陈美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Ⅱ/Ⅲ期直肠癌患者应用FOLFOX方案后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表现及分析

    化疗方案包括亚叶酸(folinic?acid)、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和奥沙利铂(oxaliplatin)简称FOL-FOX方案。美国癌症协会50周年会的胃肠道癌报告中指出应用FOLFOX方案可明显提高手术治疗后的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1]。但在美国心脏病学会发现抗癌的系统治疗对心血管系统有毒性作用,许多化疗药物均可引起心律失常的发生[2]。同时,也有动物研究表明,奥沙利铂和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有致心脏毒性的作用[3]。为了解不同心功能患者应用FOLFOX方案的心脏毒性反应。本次研究总结应用FOLFOX方案化疗的Ⅱ/Ⅲ期直肠癌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表现。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8例临床分析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gastroenteritis, EG)是以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cell,EOS)异常浸润胃肠道组织为特征的少见良性消化道疾病。1997年至2007年我国共报告173例,但临床特点无特异性,明确误诊70例,占40.46%。本次研究回顾分析18例EG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水平。

    作者:林细州;金指望;郑恩典;郑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胎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是以皮肤瘙痒和胆酸高值为特征,并伴有不同程度肝损害的一种妊娠期疾病,主要发生在妊娠中晚期[1]。可导致早产、羊水粪染、胎死宫内、胎儿窘迫等,影响妊娠结局,增加围生儿病死率[2,3]。目前,因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治疗上无一致公认的特效药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被认为是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在胎盘血管发育的过程中,VEGF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ICP,分析胎盘VEGF在ICP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报道如下。

    作者:张群英;顾玲珠;钱文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T分期的探讨研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进展期胃癌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进展期胃癌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周内做MSCT检查,结果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确定,以常规病理结果为标准,将所得MS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常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有10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经MSCT正确诊断,符合率为82.54%。病理分期中的T1期、T2期、T3期在MSCT中均有诊断过低或者过高情况发生,但均有较好的符合度,其中T1期符合度为63.64%、T2期符合度为86.49%、T3期符合度为82.26%。在T4期诊断中,出现2例过低诊断为T3,其符合度为87.50%。经Kappa一致性检验,发现MSCT在不同分期的进展期胃癌中均与病理结果具有良好的符合度。结论 MSCT对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高,可作为进展期胃癌术前分期的首选检查。

    作者:张小宇;杨忠福;曾瑞敏;黄孝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分层次管理结合情景缺陷教学法在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应用多的一项护理实践活动,也是抢救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其技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日益增加,对执行静脉输液护士的理论和技术要求愈来愈高。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相关理论知识不足,输液技术不够熟练,进入医院工作时间尚短而未积累足够的临床经验[1,2]。因此,加强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技能培训势在必行。本次研究采用分层次管理结合情景缺陷教学法对低年资护士实施静脉输液技能培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曼丽;王枝群;徐倩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情景模拟演练在高压氧科应急预案培训中的应用

    高压氧科作为治疗抢救临床缺氧性疾病的重要场所,已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1,2]。高压氧治疗时,患者处于密闭高压环境下,这就带来了不少潜在风险因素[3],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意外均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应急情况及时有效处理对保证患者治疗安全非常重要。本次研究采用情景模拟演练进行高压氧科12项应急预案培训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秋霞;虞秀敏;张明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分析

    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骨创伤,其中较为严重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多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恢复关节的结构。膝关节的结构及功能复杂,其附着的韧带、肌腱等附属结构较多,因此,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关节容易发生并发症以及遗留功能障碍[1],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术后康复的重点内容。本次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中良;胡海军;范天宏;何丹军;陈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分泌型状态与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浙江汉族人群中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分泌型状态与其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搜集1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组,18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后,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岩藻糖基转移酶FUT2基因上(rs1047781, A385T)和(rs601338, G428A)两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FUT2基因A385T和G428A位点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FUT2基因A385T和G428A位点在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小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43.58%和0.27%。在溃疡性结肠炎组和对照组之间, FUT2基因A385T和G428A位点的突变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0.14、1.35;0.02、1.36, P均>0.05)。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在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FUT2基因A385T和G428A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0.16、1.35;0.01、1.34;1.11、0.57;0.60、0.56,P均>0.05)。此外,在所有研究对象中均未发现导致欧美人群非分泌型状态的G428A纯合型突变。结论 FUT2基因多态性决定的分泌型状态与浙江汉族人群溃疡性结肠炎的易感性无关。

    作者:蓝德云;李平;焦军强;王永波;蒋益;陶学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代谢指标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总1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t-P1NP)、N-端骨钙素(N-MID)、B-胶原特殊序列(B-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VD)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75例为骨质疏松症组,选择同期无骨质疏松者48例为无骨质疏松组,严格控制各项可能影响采样标本变异的因素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的t-P1NP、N-MID 、B-CTX 、25-OH-VD水平和组内不同性别各项指标水平。并对骨质疏松组血清t-P1NP、N-MID、B-CTX与25-OH-VD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骨质疏松症组25-OH-VD的水平明显低于无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5),但骨质疏松症组血清中t-P1NP、N-MID 、B-CTX水平与无骨质疏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91、0.82、1.13,P均>0.05)。在骨质疏松症组中,男性骨密度明显高于女性,女性血清N-MID水平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39、2.92,P<0.05),女性与男性在t-P1NP、B-CTX、25-OH-VD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19、-0.84、0.07,P均>0.05)。骨质疏松症组的血清t-P1NP、N-MID 、B-CTX与25-OH-VD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0.04、-0.16、-0.14,P均>0.05)。结论血清t-P1NP、N-MID、B-CTX的检测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有限,25-OH-VD可能与保护骨质的作用有关。

    作者:阙琦宏;万双林;马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改良漂浮体位在三踝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三踝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常为踝部严重外力损伤导致,如临床对内、后、外踝均需复位、固定时,常常需要在术中多次变换体位,术野多次变化后可引起无菌区域的污染,并且对患者的情绪产生较大的波动,延长手术的时间,影响手术的质量。本次研究采用术中改良的“漂浮”体位治疗三踝骨折5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科良;谢建新;赵勇;喻烨;丁俞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肠内营养集束化护理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

    近年来,营养支持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肠内营养临床营养支持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国外应用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比例已由8∶2转变为2∶8。肠内营养是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但若实施不当,易发生腹泻、腹胀、呕吐、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其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而易导致胃肠功能障碍,实施肠内营养时更易发生肠内营养的不良反应[2],因此,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规范化实施肠内营养、防止肠内营养不良反应的发生是胃肠内营养支持的关键环节。本次研究对1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不同的肠内营养护理措施,比较不同的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不良反应、营养指标、临床预后等的影响,旨在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肠内营养护理能力。

    作者:林相彬;陈仁辉;陈云娥;江荣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的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以及人群存在碘缺乏或碘过多现象,因此甲状腺疾病也日益增多[1,2]。临床上有多种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形成等,上述甲状腺疾病临床都可以表现为结节,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病,由于超声具有准确、无创、可重复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3]。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的851名体检者的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美丽;李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冷刀与单极电刀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照研究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发生率约20%~50%。随着生育年龄的推迟及二胎政策的开放,有许多病人在子宫肌瘤剔除后仍有生育需求。子宫肌瘤剔除后的疤痕子宫存在妊娠期破裂的风险,手术中的广泛电凝导致的子宫肌层损伤被推测是子宫破裂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1,2]。因此,有学者提倡采用低功率单极电切开子宫壁,以利于子宫创面的愈合[3]。然而,低功率单极仍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电热损伤,可能影响子宫愈合。而且低功率的电凝也达不到良好的止血效果。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中广泛使用的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可以诱发子宫肌层和血管的剧烈收缩,减少出血。因此,考虑使用冷刀方法剔除肌瘤,即在肌瘤剔除过程中直接使用剪刀剪开肌瘤表面肌层及肌瘤和假包膜之间的连接而剔除肌瘤。本次研究通过比较腹腔镜下冷刀和单极电刀子宫肌瘤剔除术来评价腹腔镜下冷刀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赵小峰;王晏鹏;王芳芳;曾文杰;陈莉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ISSN:1672-3686 CN:33-1311/R)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列入浙江省卫生厅评审高级卫技职务资格二级医学卫生刊物名录。稿件范围: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预防和诊治、全科医学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新进展、全科医学临床或教育领域的科研成果或阶段性报告、临床诊治经验、医学教育实践总结、急诊急救、相关药物与药理、社区健康教育、疾病监测和社区卫生管理等,尤其欢迎跨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与总结。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