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张倩如;刘静媛;郭文敏
目的::分析参芪益智散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HS-SPM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 GC-MS)分析复方粉末中的挥发性成分;水蒸气蒸馏法( SD)结合GC-MS对复方挥发油进行分析鉴定。结果:HS-SPME-GC-MS法从复方混合物粉末中检测出挥发性成分117种,鉴定出70种,相对含量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4.46%,其中含量高的为β-雪松烯(19.31%),其次为衣兰烯(15.56%)、β-细辛醚(7.36%);SD-GC-MS法从复方挥发油成分中检测出66种,鉴定出43种,相对含量占总挥发性成分的77.41%,其中含量高的为β-细辛醚(16.73%),其次为丁香酚甲醚(6.74%)、衣兰烯(5.81%)。结论:参芪益智散挥发性成分主要为β-细辛醚、α-细辛醚、β-雪松烯、衣兰烯、榄香素、芳樟醇等。本研究为参芪益智散挥发性成分分析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作者:万丽娟;卢金清;林杰;屠寒;许俊洁;蔡君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川东北地区汉族人群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行支架植入术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批格雷抵抗( CR)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诊断为冠心病并择期行PCI治疗(首次)患者,采取血标本,利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测序检测系统确定基因型,根据不同基因型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于服用氯吡格雷前、后测定ADP诱导的大血小板聚集率(MAP)。结果:入组110例患者中,快代谢组52例(47.3%);中间代谢组42例(38.1%);慢代谢组16例(14.6%)。服药前3组不同代谢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3)。服用300 mg负荷量氯吡格雷后24 h,3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17.74%±5.87% vs 21.44%±8.71% vs 27.05%±8.83%, P=0.044)及降低幅度(20.08%±5.94% vs 18.87%±4.72% vs 11.54%±2.94%, 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间代谢组及慢代谢组血小板聚集率均较快常代谢组高,降低幅度均较快常代谢组小。110例患者中发生CR 21例(19.1%),其中三组代谢型发生CR的例数分别为2例(3.8%)、12例(28.6%)、7例(43.8%),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间代谢组及慢代谢组患者更容易发生氯吡格雷抵抗,尤以慢代谢组为甚。结论:川东北PCI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存在相关性,慢代谢基因型患者常规使用氯吡格雷抵抗风险高疗效较差。
作者:苏强;唐志立;杨思芸;唐捷;王龙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为提高扶正抗瘤丸的质量,现进一步完善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方中虎杖、丹参、黄芪、当归和川芎5味药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黄芩苷在31~310μg·ml-1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11%(RSD=1.26%,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扶正抗瘤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贡磊;唐安福;崔恩忠;汤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我国建立中药临床药学培训基地的重要性和意义。方法:结合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现状、存在问题等,阐述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培训基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明确建立中药临床药学培训基地的重要意义。结果:建立培养专业中药临床药学人才的中药临床药学培训基地,可以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临床药学服务,必将促进中药临床药学发展和药学服务水平提升。结论:建立中药临床药学培训基地迫在眉睫,意义重大,是当前中药临床药学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作者:孙洪胜;曹俊岭;梅全喜;曹广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用HPLC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 CMIA)比较,评价两种测定方法的一致性。方法:分别用 HPLC法和CMIA 法测定230例癫痫患者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测定值用 Passing-Bablok回归法和Bland-Altman法分析,考察2种方法的相关性及差异。结果: HPLC 法(Y)和 CMIA(X)法的回归方程为 Y =1.0697X +2.3382(R2=0.969,n=230),显示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Bland-Altman法分析表明两种测定方法的一致性欠佳,HPLC法测定值偏高。结论:HPLC法和CMIA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一致性欠佳,且存在系统误差,在临床治疗中,两种方法不可以互换,应注意调整和选择。
作者:郭美华;陈岩;钱钊;马妍妍;海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制备苯麻鼻用温敏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胶凝温度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泊洛沙姆407(P407)、泊洛沙姆188(P188)及聚乙二醇6000(PEG 6000)的用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盐酸苯海拉明和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结果:P407、P188及PEG 6000的佳处方量分别为19%、2%和1%;盐酸麻黄碱在1.6000~2.4000 m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6%,RSD为1.02%(n=9);盐酸苯海拉明在0.1600~0.2400 m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7%,RSD为1.10%(n=9)。结论:该制剂处方设计和工艺方法可行,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俊;唐蕾;刘锐锋;李卓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优选炙甘草汤的壳聚糖絮凝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液中人参皂苷Rg1、Re、Rb1的总含量及除杂率为评价指标,考察药液质量浓度、壳聚糖加入量、静置温度对纯化工艺的影响。结果:炙甘草汤壳聚糖絮凝纯化的佳工艺为药液质量浓度0.25 g·ml-1,静置温度25℃,壳聚糖加入量12%。结论:优选的壳聚糖絮凝纯化工艺除杂率高,指标性成分损失量少,为炙甘草汤的剂型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曾庆锋;谭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地榆鞣质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制。方法:采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地榆鞣质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测定胞外碱性磷酸酶( AKP)、钾离子( K+)、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菌体胞内和胞外总三磷酸腺苷酶( T-ATPase)含量;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观察蛋白谱带变化和通过透射电镜( TEM)观察菌体超微结构,从而阐述地榆鞣质的抗菌机制。结果:地榆鞣质能够有效抑制革兰阳性菌,而对革兰阴性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地榆鞣质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后,菌悬液中AKP、K+、可溶性蛋白、DNA和RNA等大分子物质的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增大;胞内和胞外ATP酶浓度发生显著变化;SDS-PAGE蛋白图谱结果表明,经地榆鞣质处理的菌体无明显的蛋白条带形成;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菌体细胞完整性被破坏。结论:地榆鞣质在体外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能够改变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并破坏细胞的完整性。
作者:周本宏;松长青;姜姗;吴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口腔扁平苔藓( OLP)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口腔局部注射曲安奈德;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复方甘草酸苷片。4周为一疗程。采用视觉类比量表( VAS)和REU评分量表评价疼痛和OLP症状体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细胞免疫功能,记录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REU评分均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P<0.05)。观察组CD3+及CD4+T细胞亚群比例上升,CD19+B细胞亚群比例下降,CD4+/CD8+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曲安奈德对OLP对口腔扁平苔藓具有较好疗效,并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作者:马涛;侯宏亮;史建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布鲁菌感染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方法与思路。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布鲁菌感染患者的会诊,针对患者的病情,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职业和接触史,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提出的会诊意见和建议得到了临床认可,对协助医师合理用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明显提高了药物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患者个体化用药,协助临床医生优化抗感染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作者:彭红艳;周慧;黄兴富;刘灵敏;李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姜黄素是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血管粥样硬化、保护肝肾等多种药理作用,但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本文参考大量文献,对提高姜黄素生物利用度的方法进行了综述。总结出姜黄素可通过不同的给药途径、制备成不同剂型等方法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为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作者:孟庆丽;赵婧琳;史丽颖;刘红梅;唐景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测定银花芒果片中绿原酸、芒果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150 mm ×4.6 mm,5μm )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A)-0.2%磷酸水溶液(B)系统,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波长切换时间序列采样:0~8 min为327 nm,8~20 min为258 nm。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140~2.5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2%(n=9);芒果苷进样量在0.042~0.76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1.4%(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唐德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联苯双酯( dimethyl dicarboxylate biphenyl,DDB)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和凋亡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gamma, 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接种HSC-T6细胞于96孔板和6孔板中,分别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浓度联苯双酯作用于细胞24 h后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药物对HSC-T6细胞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的影响。结果:相比于对照组(0μmol·L-1),DDB在实验浓度(8~64μmol·L-1)能明显抑制HSC-T6的增殖(P<0.05),促进HSC-T6的凋亡(P<0.05);药物处理过的HSC-T6细胞PPARγ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DDB可通过上调HSC-T6细胞中PPARγ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
作者:魏丹芸;张洪;张英;彭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制订复方肤清洗剂中赤芍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赤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乙腈-0.01%磷酸水(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ml·min-1,柱温:40℃,进样量:10μl。结果:TLC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芍药苷在0.070~4.5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8.36%,RSD为2.73%(n=6)。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肤清洗剂质量控制。
作者:熊辉;石金敏;周灿;邹青伟;张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氯霉素醋酸曲安奈德乳膏中氯霉素和醋酸曲安奈德的含量。方法:使用ZORBAX SB-C18(250 mm ×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pH 3.0磷酸盐缓冲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柱温:室温,进样量:20μl。结果:醋酸曲安奈德在6.12~48.96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 RSD=1.3%(n=9)。氯霉素在62.1~745.2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RSD=1.0%(n=9)。结论:本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氯霉素醋酸曲安奈德乳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平;曾蔚欣;孙路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阿托伐他汀钙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中两种药物含量的RP-HPLC法。方法:采用Gemini-NX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以20 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至pH至4.0)-乙腈-甲醇(30∶1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阿托伐他汀和氨氯地平浓度分别在0.4~40.0μg·ml-1和0.2~2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两者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和99.7%,RSD分别为0.92%和0.85%(n=9)。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稳定可靠,可用于复方阿托伐他汀钙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中两种药物的含量测定。
作者:果秋婷;张小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妊娠患者处方用药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妊娠期患者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门诊2014年临床诊断中涉及妊娠但不包括“正常妊娠监督”的处方,依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妊娠分级药物使用情况、相关法规及药品说明书等,进行归纳分析及点评。结果:共抽取处方882张,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3±0.1),平均处方金额为(77.7±0.2)元,其中不合理处方31张(3.5%)。结论:需加强临床医师的相关知识培训和药师的处方审核,进一步促进妊娠患者的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房嫣;崔恒菁;杨婉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药药历是中药临床药师临床实践工作的完整记录,也是中药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必备资料。但是,目前尚无关于中药药历统一规范的书写模式,本文从中药药历书写的目的、意义、内容和关注的重点等方面对中药药历的书写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中药药历的书写搭建了初步的框架。
作者:王丽霞;沈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冠心病病例,按应用他汀类药物品种及剂量分为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阿托伐他汀20 mg·d-1),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40 mg·d-1);瑞舒伐他汀低剂量组(瑞舒伐他汀10 mg·d-1),瑞舒伐他汀高剂量组(瑞舒伐他汀20 mg·d-1)。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肝功能指标水平( ALT、AST、AKP、TBIL)、肝功能异常发生时间、处理对策及预后等,比较各组间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评价肝功异常干预对策合理性及干预效果。结果:共收集有效病例269例,其中149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21例患者的ALT高于3倍正常上限。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ALT高于3倍正常上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1)较低剂量组发生严重肝功能异常的风险增加。
作者:梁宇;谈继玉;姜明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炎症细胞因子、肾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肾功能改善作用。方法:60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用百令胶囊。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1)、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ET-1、SCr、BUN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cr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丹参多酚酸盐能降低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炎症反应,保护肾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肾功能,且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王平;万世文;杜新芝;薛艳梅;高会智;闫燕;武艳品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