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网络互动教学平台的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韩丽琴;董顺福;赵文秀;曹宏梅;吴先富

关键词:网络互动教学平台, 化学, 设计性实验
摘要: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探究性教学是高校课程体系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化学课程中运用网络互动教学平台进行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有效地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培养学生的团队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文章通过对网络互动教学平台在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中的设计和实践,探讨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模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网络互动教学平台的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探究性教学是高校课程体系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化学课程中运用网络互动教学平台进行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有效地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培养学生的团队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文章通过对网络互动教学平台在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中的设计和实践,探讨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模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作者:韩丽琴;董顺福;赵文秀;曹宏梅;吴先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学资源库建设在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与调查

    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医学人体解剖学交互式资源图库,并应用于自主学习、随堂自测和阶段考试,有效的推进了形成性评价的开展;通过时形成性评价的开展方式和学生意愿等进行调查分析,为更好的开展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益绰;王茜;任博;司道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临床医学专业微生物学实验技能考核方法的改革实践

    通过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的考核实践,探讨医学教育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方法,为更好的培养与达到基础医学学习阶段的培养目标及成绩评价,真正体现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以学生为本,主动学习及终身学习的理念.

    作者:张萃;张菊艳;袁保红;刘晓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我国麻醉护士教育现状及发展调查研究

    通过文献调研和查阅国内护理学专业招生计划,对国内麻醉护士发展与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麻醉护士存在人力资源严重匮乏、缺乏系统学习和规范培训、学历与职称偏低、师资缺乏等问题,认为应提高对麻醉护士重要性的认识,支持和保障他们的权利与义务,同时,加强麻醉护士培训,建立并逐步完善麻醉护士的资格认证体系,为麻醉护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丁新新;李婧;于雯;刘筠;张琰;宋新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CBL教学应用于八年制临床医学生呼吸科见习的利弊

    将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法引入八年制临床医学生在呼吸科的见习教学,通过调查问卷评价其教学效果.研究结果显示,CBL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有效培养学生运用医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自身对CBL教学的总体评价及适应情况较低.初入临床的医学生认同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需要临床带教老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及进度,注意教学方法.

    作者:张静;沈宁;盖晓燕;朱红;贺蓓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药理学PBL教学法实施的体会与思考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在我校逐步得到开展并受到广泛关注.将PBL教学法引入药理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建立完善的PBL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还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

    作者:叶晓龙;孟静茹;李明凯;李杨;王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高校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与学术创新研究

    交叉学科虽然受到很多高校的重视,但其人才培养与学术创新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学科硬性交叉、长效机制匮乏、专业设置不合理、评价机制不规范,因此需要重新定位交叉学科的目标.完善现有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机制,需要提升交叉专业设置级别、建立交叉学科教学梯队、重点培育“复合型人才”.提升高校交叉学科学术创新能力需要搭建交叉学科平台、注重学术团队建设、改革传统学科评价机制.

    作者:王立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在我院诊治的卵巢囊肿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病例资料完整且具有完整随访记录;统计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数据以及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无转开腹手术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手术前后患者E2与P并无明显改变,FSH与LH术后有明显升高;术后随访中,均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有很好的疗效,在患者身体条件符合的情况下,推荐使用.

    作者:陈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形成性评价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对药理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级临床本科生和口腔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前者采用终结性评价,后者采用形成性评价,并以学期末的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卷中两组成绩有显著差异.问卷调查表明80%以上的学生认可形成性评价,认为形成性评价能够增加师生互动、增加人际交往、沟通和团队协作技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结论:相比较与传统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栾海云;杨茗;许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助产过程中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在助产过程中关于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相关护理操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近年来产科阴道分娩足月新生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并根据助产过程中是否有预防锁骨骨折护理为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40例,接受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新生儿40例,在常规助产护理基础上联合预防锁骨骨折相关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发生锁骨骨折事件情况及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发生锁骨骨折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家属满意率77.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足月阴道分娩新生儿在助产过程中注重预防锁骨骨折护理干预,不但能降低新生儿发生锁骨骨折概率且可提高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率,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环境,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丁夏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脑卒中早期认知干预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认知干预对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按入院顺序随机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认知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和治疗1个月后的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1个月后,干预组改良Barthel指数(71.75±18.06);MMSE评分分别为(24.62±6.21),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认知干预治疗能改善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陈晓顶;范录平;杨晓国;林一均;张有超;吴旭才;方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成长探讨

    根据医学技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用性的特点及我国高校教师和医学技术职业从业资格的要求,通过分析医学技术“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内涵特征,梳理医学技术专业师资结构存在的问题,探讨培育医学“双师型”教师的途径及保障措施.

    作者:陈录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影响脊柱损伤患者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探究

    目的:了解影响脊柱损伤患者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为护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96例脊柱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中有精神症状的21例作为研究组,另75例无精神症状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年龄、麻醉情况、基础疾病等情况进行分析并比较,寻求影响精神障碍发生的有关因素.结果:两组性别、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受伤部位及镇痛泵使用率差别不明显(P>0.05);两组年龄、基础疾病、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术后疼痛、不良情绪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脊柱损伤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多与年龄、吸入麻醉时间、基础疾病、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术后疼痛、不良情绪有关,建议针对上述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作者:单礼旦;胡卫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学特色在医事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课程中的体现

    为了实现医事法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当在知识产权法课程中体现医学特色,突出讲授涉及医学的知识产权制度,选取医学领域的案例讲解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法的基础性教学与医学特色并重,通过医学知识与知识产权法学知识的交叉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王国柱;曹险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学院校青年教师项目支持体系构建研究——以四所高校青年基金项目资助情况为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储备.通过对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4所独立设置医学院校青年基金项目资助数、学部及学科分布的比较分析,探索从加强政策引导、科研梯队建设、学科协调发展、科技支撑平台建设等入手,构建青年教师项目支持体系.

    作者:舒珺;叶颖;黎小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学院校高年级学生辅助教学在现场应急救护中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探索适合医学院校公共任选课现场应急救护的授课模式,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方法:选取2014级选修现场应急救护大一新生200名为研究对象,2011级高年级学生在实训课上为其实施辅助教学.结果:辅助教学后选修课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明显好于实训前(P<0.05),选修课学生对辅助教学授课模式给予高度评价.结论:高年级学生辅助教学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此种授课模式能圆满完成教学目标,值得推广.

    作者:吴冬梅;李伟;刘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形成性评价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构建及应用效果初探

    目的:构建生物化学形成性评价的教学评价模式并评估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基于小组学习、多阶段测试和设计课外作业等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入形成性评价模式.与对照班进行对比,评价两种评价模式的效果.结果:形成性评价观察班在掌握专业知识、团队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班(P<0.05),在沟通交流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方面,观察班的优势特别显著(P<0.01).结论: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改革,能明显提高学生的知识的水平和综合素质.

    作者:宾晓芸;银联飞;李朝敢;王金花;黄秀峰;韦建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案例式教学法在指导研究生规范化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神经内科医生日常工作中常面临的病种之一,为了提高神经病学临床型硕士研究生综合防治IS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案例式教学方法临床诠释新的国内外IS防治指南,定期予以考评、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文献复习并汇报学习心得等一系列教学实践,为培养他们成为高素质的脑血管病医生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徐武华;吴婉霞;钟思琳;常铉;陈海山;庞兆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氢氧化钙糊剂在老年人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评估

    目的:分析研究氢氧化钙糊剂在老年人根管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将86颗行一次法根管治疗的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氢氧化钙糊剂治疗)50例和对照组(碧兰糊剂治疗)36例.两组病例在根管预备、干燥后,立即用两种糊剂分别充满根管,用侧方加压法紧密充填牙胶尖,摄片确定后再行永久性充填.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封药后疼痛率为8.0%和30.6%,封药后肿胀率为0%和5.6%,根充后疼痛率为4.0%和13.9%,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氢氧化钙糊剂可以有效的提高根管治疗的效率,降低患者疼痛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郑华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儿童口腔科实习教学中PBL结合CBL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及实践

    收集儿童口腔科常见病的典型病例建立素材库并编制教学病例、学生实习指导和教师参考用书.以此为基础,结合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的原则设计综合教案并应用于儿童口腔医学的实习教学,并与传统实习带教模式相比较,探讨PBL结合CBL教学法在儿童口腔医学实习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教学效果.

    作者:杨婧;卢佳璇;赵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