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东;李毅;吴满辉;黄子通
目的: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需求,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方法:对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需求较为集中,仅在教材形式和口语练习方式方面,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注意循序渐近使用英文比例、利用网络平台丰富教学资料、改进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参与度、注意与专业课相结合等手段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作者:刘彩;梁丽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在助产过程中关于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相关护理操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近年来产科阴道分娩足月新生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并根据助产过程中是否有预防锁骨骨折护理为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40例,接受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新生儿40例,在常规助产护理基础上联合预防锁骨骨折相关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发生锁骨骨折事件情况及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发生锁骨骨折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家属满意率77.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足月阴道分娩新生儿在助产过程中注重预防锁骨骨折护理干预,不但能降低新生儿发生锁骨骨折概率且可提高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率,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环境,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丁夏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实习档案在护理实习教学中的作用,以提高护理实习教学效果.方法:将实习护生分为档案管理组和普通实习组,比较两组实习护生在实习成绩、对实习教学评价和实习自我感受方面的差异.结果:档案管理组实习护生在实习成绩、对实习教学评价方面均明显优于普通实习组护生;在实习自我感受方面,档案管理组实习护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目标更明确.结论:实习档案是提高护理实习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步国敏;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医学人体解剖学交互式资源图库,并应用于自主学习、随堂自测和阶段考试,有效的推进了形成性评价的开展;通过时形成性评价的开展方式和学生意愿等进行调查分析,为更好的开展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益绰;王茜;任博;司道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神经内科医生日常工作中常面临的病种之一,为了提高神经病学临床型硕士研究生综合防治IS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案例式教学方法临床诠释新的国内外IS防治指南,定期予以考评、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文献复习并汇报学习心得等一系列教学实践,为培养他们成为高素质的脑血管病医生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徐武华;吴婉霞;钟思琳;常铉;陈海山;庞兆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现场急救情境教学在急诊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急诊科实习护生8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带教,观察组采用现场急救情境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测试评分及优良率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生临床带教中应用现场急救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高护生临床应变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作者:王英;董志英;张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认知干预对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按入院顺序随机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认知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和治疗1个月后的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1个月后,干预组改良Barthel指数(71.75±18.06);MMSE评分分别为(24.62±6.21),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认知干预治疗能改善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陈晓顶;范录平;杨晓国;林一均;张有超;吴旭才;方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TCD微栓子监测(MES)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219例,进行脑动脉微栓子监测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123例有颈动脉斑块,96例无颈动脉斑决.有颈动脉斑块、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以及颈动脉内膜增厚症状患者的MES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无症状患者的MES阳性率;随着颈动脉硬化及狭窄程度的增加,MES的阳性率也呈上升趋势;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MES阳性率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论: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和TCD微栓子监测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钱平安;冯红静;王碧炯;陈芙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对药理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级临床本科生和口腔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前者采用终结性评价,后者采用形成性评价,并以学期末的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卷中两组成绩有显著差异.问卷调查表明80%以上的学生认可形成性评价,认为形成性评价能够增加师生互动、增加人际交往、沟通和团队协作技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结论:相比较与传统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栾海云;杨茗;许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目标教学法联合阶段性实习在手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手外科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1月至12月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护理带教实习的3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2014年1月至12月采用目标教学法联合阶段性实习进行护理带教的3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各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各项出科考核得分及对教学工作的满意率(96.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外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教学法联合阶段性实习,不仅可增强护生对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及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具有提高护生评价等积极作用.
作者:郭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根据理论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医学专业青年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思考、再探索的行为不仅可以促进自身授课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医学教学事业的发展.
作者:范志刚;符怀艺;芦亚君;常彩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研究采取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术中配合要点以及临床护理要求.方法:将近两年内在本医院确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方法治疗,总结术中配合要点以及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结果:100例患者有97例患者一次性成功,2例患者进行2次手术后成功,1例患者在行1次手术治疗后,转外科治疗.结论: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治疗胆总管结石不仅风险小,而且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正确的术中配合以及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术后胆道继发感染、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作者:许海英;金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对办在地方的独立设置医学院校,目前存在政策支持不够、财政投入不足、人才汇聚不多、办学资源不优等问题,影响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积极面对困难、正视不足,抢抓机遇、强化内涵,多措并举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作者:王有涛;李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医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现根据临床医学本科生课程开设特点,探讨阶段性科研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考核方法,旨在探索新形势下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作者:张贵海;王章琴;岳国军;李冉;苟小霞;马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医学教师专业成长有赖于有效机制的构建.国际化背景下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机制包括五方面内容:以先进教育理念为引领,强调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国际化方向;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依托,创设医学教师个性化、多样化的培训机制;以积极心理学为基调,构建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医学教师管理机制;以教学团队为基点,构建医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文化机制;以教师专业标准为标杆,构建医学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
作者:邱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贯穿本科4年的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任丽平;郑锴;王柳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为了实现医事法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当在知识产权法课程中体现医学特色,突出讲授涉及医学的知识产权制度,选取医学领域的案例讲解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法的基础性教学与医学特色并重,通过医学知识与知识产权法学知识的交叉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王国柱;曹险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系统分析我国PBL与L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医学生对神经病学学习效果的影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数据库中PBL与LBL教学在我国神经病学课程应用的文献,截止时间是2014年7月31日.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资料,采用R3.0.2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符合条件文献9篇,其中以综合成绩为考核指标6篇,以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为考核指标的3篇.在以综合成绩为考核目标的6篇文献中,PBL组检测样本量436人,对照组为435人,PBL组在综合成绩的标准均数差SMD=7.39,95% CI(4.34,10.45);在以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为考核目标的3篇文献中,PBL组样本量170人,对照组为166人,理论成绩的标准均数差SMD=9.94,95% CI(0.29,19.59)、操作成绩SMD=11.07,95% CI(-2.29,24.44).提示,PBL教学在神经病学教学效果在综合成绩及理论考核优于LBL教学法.
作者:杜爱玲;张三强;杨世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在医学研究生课程设计中探索和实践了以“以学习者为中心,启发创新思维为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了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为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王磊;贾耀朋;王斌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模型化教学在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内蒙古医科大学2011、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每届选择6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植入模型化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综合考核成绩,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考核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实验组调查问卷综合分析,96.13%的学生认为模型化教学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结论:模型化教学法可提高胚胎学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胚胎学教学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耿世佳;任明姬;崔明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