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醉学专业临床实习准入制度的研究和实践

张蕊;隽兆东;孙丽娜

关键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临床实习, 准入制度
摘要:目的:建立麻醉学专业临床实习准入制度,探索考试方法的改革.方法:对实习前麻醉学专业学生进行多站式临床技能和理论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试行实习前准入制度.结果: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效果好,学生自我评估与实际考试成绩具有相关性.结论:临床实习准入制度是推行“阶段式”考核的有益尝试,有助于提高临床实习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病学实习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初步探索

    目的:探索在精神病学实习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模式.方法:在入科教育、医患沟通技能的教学、书写实习札记以及出科考核等教学环节融入人文教育.结果:93%的实习医生较认可目前的教学模式,出科考核人文成绩90%到达良好,实习札记反映出重视医患沟通、强调人文关怀等多方面人文内容.结论:在精神病学实习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模式是可行的.

    作者:张桦;王韵;吴彦;方华;金友兰;方贻儒;王祖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现状与未来:论我国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

    在不同历史阶段,我国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文章简要回顾了我国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的基本办学现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总体改革与发展思路,厘清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分析和论述了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基于此目标的预期教学效果.

    作者:黄睿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实证分析

    就业质量作为衡量就业状况的核心指标之一,已经成为就业领域里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通过对不同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的比较,结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实际工作情况的评价,实证分析了影响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毕业生择业观念、能力结构和职业认知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就业工作改进建议,为培养社会适用人才、推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人职匹配提供参考.

    作者:王邦田;彭伯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志愿服务在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

    医学生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继承者,将要从事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医生职业,从事关系社会和谐发展进步的医疗卫生事业.因此,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合格医学生是目前医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本文从志愿服务与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入手,探讨志愿服务对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作用,为有效促进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牛启超;仰曙芬;岳凤莲;杨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互动沟通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荟萃分析

    目的:探讨互动沟通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接收的手术室护理实习生78例,对其临床教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实习生在入科室后均采取临床带教方式,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其中观察组采取互动沟通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带教方式,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实习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分析,观察组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护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护理实习生采取互动沟通教学模式,可有效的增进护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护生对理论及操作的掌握程度,并增加护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满意程度.

    作者:林舒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肝门部胆管癌的超声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进展

    B型超声扫描、CT扫描、磁共振胆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是诊断肝门部胆管癌的几种主要方法,各有优劣.为使肿瘤与周围组织显示更清楚,今后的研究方向很可能着重在用造影或增强方法.现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超声影像学诊断及其治疗方法做一综述,以期了解其诊治近况及发展.

    作者:周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等医学院校近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实践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备环节,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通过问卷调查剖析当前高等医学院校近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方面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改善近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建议.

    作者:刘辉;佟矿;王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血管外科教学中引入问题教学法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问题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心血管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90名5年制临床本科生分两组:对照组45名,采用传统教学法;研究组45名,采用PBL教学.采用问卷调查及考试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PBL组学生对知识掌握明显好于对照组,66.7%学生愿意接受PBL教学.结论:PBL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外科教学质量及学生能力培养.

    作者:段玉印;何建超;张桂敏;陶杰;尚学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产前区实习护生小组系统性带教模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产前区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模式及其效果.方法:择取来我院产前区实习的64名护生,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进行学习,实验组予以小组系统性带教模式进行学习,观察两组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效果.结果:在理论、操作及综合素质评分上,实验组依次为(89.2±17.3)分、(91.7±17.6)分、(93.8±17.8)分,对照组依次为(81.8±15.3)分、(80.5±15.7)分、(81.4±16.8)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实习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接受状况而言,实验组总评分为(98.6±1.7)分,对照组为(88.6±2.5)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组系统性带教模式应用于产前区实习护生带教工作中能显著提高临床护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临床操作技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于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TBL在生理学阶段性考核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

    目的:探讨TBL模式在阶段性考核中应用的可能性和效果评估.方法:将桂林医学院2011级临床、口腔医学本科535名学生随机分组,进行个人和小组测试,并分析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小组测试的成绩明显高于个人测试.65.58%的学生认同这种考核方式.结论:TBL模式应用于考核,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作者:黄文君;郭艳红;辛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港台地区全人教育对内地卫生类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启示

    20世纪70年代从北美兴起的一种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全人教育,在港台地区学生教育中取得了明显成效.文章梳理了全人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内涵,分析了港台地区和内地全人教育的现状,探索了学习借鉴港台地区全人教育理念和方法:树立全人教育理念、实施全人教育教学、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发挥社会实践作用,促进内地卫生类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崔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职高专院校医学生临床能力内涵要求的调查研究

    为了解面向基层就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具体内涵,采用《高职高专院校医学生临床能力要求调查表》对临床教学人员、医学专家及基层医疗单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在对临床能力的具体要求上对临床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非常重视,而对临床交流沟通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提出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学应加强临床能力的培养,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

    作者:简亚平;陈晓育;李祖祥;刘美红;张文军;徐琼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CT与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对CT与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对比性的研究.方法:选择本医院58例(72髋)ANFH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T检查和MRI检查对ANFH诊断的敏感性.结果:CT阳性检出率为69.4%;MRI阳性检出率为100%;2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于ANFN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CT,是ANFH检查的可靠影像学手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良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新旧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营养学教学中的比较研究

    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营养学应用性强的特点,在临床医学专业营养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结果显示对照组(传统教学法)和实验组(案例教学法)学生的营养学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无差别,但实验组学生的临床营养案例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胜一筹.

    作者:周敏;漆光紫;银联飞;庞雅琴;梁芸;张彩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在临床专业学生的心内科见习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及评价

    目的:设计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BL),并在心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进行验证和评价.方法:在教学中引入CBL,经教师引导,进行小组讨论,对比在传统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师生反映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体系.结果:该教学法深获师生好评,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结论:该教学方法切合临床心内科实践教学实际,有效可行.

    作者:郭守玉;钱琦;朱舒舒;龙明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内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方法:选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肿瘤方向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学生在必修课临床肿瘤内科学大课授课和临床实习中分阶段开展案例教学法.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前后均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统计授课学期期末考试和实习后临床肿瘤内科出科考试成绩.结果:通过一学期的案例教学法授课,研究组学生对肿瘤专业的兴趣有明显增加;两次期末考试研究组学生成绩较对照组学生成绩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临床肿瘤内科学的授课有促进作用;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内科学教学中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沈丽达;谢琳;龙庭凤;李科;邓明佳;李云霞;杨继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TBL教学模式在肝胆外科专业人才体系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探讨TBL教学模式在肝胆外科专业人才体系培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间在我院肝胆外科实习的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TBL组和LBL组,对比分析两组培训前后的操作考核及理论考试成绩.结果:TBL组实习后成绩均优于LBL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L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的积极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卢景宁;杨红;彭民浩;肖开银;彭金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计算机辅助的个性化教学系统的介绍及启示

    以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生物化学专业为例,介绍西方的计算机辅助的个性化教学系统(CAP-SI)的内容和特点,分析其能够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热情的原因,并对该系统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加以展望.

    作者:黄晓华;左云飞;刘纯清;赵岩;刘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分离鉴定94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段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对阳性结果进行病原菌及主要抗生素耐药性况进行分析.结果:94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尿培养阳性率为14.01%,居前四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链球菌、奇异变形杆菌;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100%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100%敏感外,病原菌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均显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引起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与普通尿路感染及结石相关性感染原菌种类相似,临床应注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琚国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围手术期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我院在2008年3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78例肝癌行介入治疗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及效果.结果:通过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介入疗法.均未出现不能恢复并发症.且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降低.结论:对肝癌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来说,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且能够提高对疾病等相关知识的理解,进而对治疗效果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泽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