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梦醒;徐晓梅;孙晓楠;齐敦益;刘金东;刘功俭
目的:探讨“双导师”制度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对专业学位硕士学习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经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至我校的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0人为观察组,进行“双导师”带教制,与同年入我校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30人进行比较.结果:与普通带教模式相比,观察组硕士生的综合考核成绩显著提高(P<0.05).结论:“双导师”制度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卢青;蔡虎志;陈青扬;陈新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时联合少量舒芬太尼在新生儿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新生儿70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5人.使用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和持续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切皮前缓慢静注少量舒芬太尼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患儿各项指标及术后苏醒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和苏醒时间,两组患儿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儿术后躁动情况少于对照组,且苏醒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手术使用七氟醚进行麻醉时合用少量舒芬太尼可以明显提高患儿的苏醒质量,并不降低麻醉效果.
作者:狄华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耳鸣治疗中联合使用盐酸氟桂利嗪与卡马西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确诊收治的耳鸣患者共计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传统治疗方法,即单用盐酸氟桂利嗪,此为观察组.另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联合用药方案,即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卡马西平.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耳鸣具有很好的疗效,但同时也有增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需谨慎使用.
作者:洪丽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X线引导下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X线引导下介入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及肌瘤体积、月经、激素水平、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每隔3个月复查1次,发现患者术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月经周期、月经量、月经时间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LH、E2、FSH水平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5d内出现短暂闭经、呕吐、血尿各2例,经对症治疗1周后,上述症状均消失,未出现盆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X线引导下介入治疗子宫肌瘤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等优点.
作者:董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遵循PBL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在设置问题、讨论形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加以改良,用于医用化学脂类化合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近两年的问卷调查、近四年考试成绩及后续课程教师反馈意见.结果显示,改良PBL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了相关题目得分率及总成绩,改善了后续课程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
作者:林晓辉;王玉民;董建;姜洪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的重要性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针对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改革,大家采取了多种办法,而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引入我国的一种教育教学机制,通过分析我国部分院校开展摸索导师制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概括本科生实习阶段施行导师制的方式、方法以及导师制施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
作者:马磊;赵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高等医学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备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然而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学习者的需求,高等医学教育必须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实施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变革.以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为例,分析高等医学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探讨以连接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教学模式变革等方面促进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策略.
作者:焦金金;张建勋;马云伟;于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为了探讨CBL教学法在留学生妇产科实习课中的优势,将在妇产科实习的109例留学生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及CBL教学组,比较两组教学效果.CBL组学生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学习兴趣均高于传统教学组.CBL教学法在留学生妇产科实习中对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临床思维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雪;王宇彤;薛凤霞;穆荣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高等医学院校的内收公文是下级机关上报的诸如请示、报告等反映学校工作状态的重要文书,其处理水平直接反映了学校公文处理的基本状况.近年来,北京大学医学部内收文的上报、批示、转办等程序不断完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之处.进一步规范公文处理流程、提高公文流转效率是提高医学部内收文处理水平的关键,也是提升医学教育管理水平的举措之一.
作者:张雪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室护士采用新的带教方法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近期一年内在院进修学习的血液透析室护士30名为特殊组,选择一对一分组新式带教;另取上一年度在院进修护士30名为普通组,应用传统培训方法.学习结束后特殊组进行成绩考核与上一年度普通组成绩做对比.结果:两组在考核成绩后比较结果,在实践与语言表达中都有明显优势,继而整体护理水平较普通组得到提升.在问卷调查中各指标均得到满意结果.结论:特殊组采用一对一小组新式带教,在血液透析室护士中产生良好效果,大大提高了护士的理论技能水平.
作者:何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在孝道的认知、人际关系方面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孝道认知问卷、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27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男女大学生在养亲尊亲、护亲荣亲、顺亲延亲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 =2.87,2.50,-2.43,P<0.05).城市、乡村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总分及交谈、交际与交友、异性朋友交友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t =-2.43,-2.16,-2.14,-2.26,P<0.05).(2)养亲尊亲、护亲荣亲分别与交谈、待人接物、异性朋友交往及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总均分呈显著负相关(r=-0.16,-0.19,-0.16,-0.17,P<0.05,P<0.01;r=-0.13,-0.15,-0.14,-0.13,P<0.05);丧葬纪念与待人接物呈现显著负相关(r=-0.14).结论:大学生对孝道认知越认同,则在人际关系上的困扰则越少,正确的孝道认知可以改善人际关系.
作者:冯辉;张小培;杨昕岳;雒保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就业是民生之本.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不断进行,就业创业工作的压力也不断加大,而青年群体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力,其就业创业成为社会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调研分析广东省广州地区青年群体就业创业的现状,深入剖析共青团组织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途径,后对共青团组织促进青年就业创业长效机制进行了探索.
作者:李树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为了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药疗护理技能,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对护用药理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通过将实践内容与工作任务对接,实践形式与工作流程对接,实践成绩纳入课程成绩,以此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护生的临床岗位技能.
作者:陈妙茹;赖文思;饶静云;闫莉;保泽庆;石凤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端粒酶荧光定量检测在鉴别诊断CIN和宫颈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正常女性组26例,CIN Ⅰ-Ⅱ组28例,CINⅢ组21例,宫颈癌组24例;采集宫颈粘膜脱落细胞标本以293细胞为阳性标准进行端粒酶TRAP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结果:CINⅢ组、HPV阳性CIN组及宫颈癌组的宫颈粘膜脱落细胞端粒酶定量值明显高于正常女性组,P均<0.05.结论:宫颈粘膜脱落细胞端粒酶荧光定量测定,可作为鉴别诊断CIN和宫颈癌的手段,尤其可作为女性妇科对宫颈癌的有效筛查和早期诊断手段之一.
作者:傅祝能;孙海芳;孙兰青;王贤芳;陈林海;吴荣辉;方海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网络化的逐步深入,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对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广泛影响,使得医学生的医德教育问题显得更加重要而迫切.因此,通过广泛调查,对当前学校医德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网络化对医学生医德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客观分析,并围绕如何运用校园网络提高医学生医德教育实效性进行系统探讨,以期将医学生培养成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学人才.
作者:李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PTC教学模式在急救技能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TC教学方式——讲座+小组讨论+教授技能+场景演练,分8期培训163名学员,培训前后均考核相同的理论内容,培训结束后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以评价PTC培训的效果.结果:所有学员培训后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87%的学员均认可这种开放式教学方式.结论:PTC教学方式新颖独特,理念科学又有特色,值得在技能教学中广泛推广.
作者:李燕;卢彩兰;窦伟;刘鸿;刘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宗旨,针对医学类高职框架下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培训等方面对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诸多思考,进行改革探讨,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整体素质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作者:张建标;吴昌;金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留学生已成为继汉语言专业后第二大来华留学群体,这一群体来华的目的是用英语学习医学知识和技能,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明显缺乏.针对这一特点,创新开放式合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医学留学生汉语言文化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国家“软实力”,这既是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人性化带教模式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急诊科实习护生112人随机分为实验组60人和对照组52人,分别采用人性化带教模式和传统带教模式带教.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笔试、实践即理论、操作成绩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教学管理、教学内容、带教老师和教学质量满意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教学模式能让护生更快适应急诊工作,融合急诊团队,护生对实习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和尊重,增强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人文关怀,提高急诊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汤昌春;陆燕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总结探讨甲状腺激素在重症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感染脓毒症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低下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状腺激素鼻饲治疗,观察两组休克时间以及脏器功能改善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休克时间(3.5±0.5)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T4、FT3、FT4、TSH等甲状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在重症脓毒症休克患者中具有缩短休克时间和改善脏器功能的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建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