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X线引导下介入治疗72例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分析

董伟

关键词:X线, 引导, 介入治疗, 子宫肌瘤
摘要:目的:探讨X线引导下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X线引导下介入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及肌瘤体积、月经、激素水平、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每隔3个月复查1次,发现患者术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月经周期、月经量、月经时间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LH、E2、FSH水平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5d内出现短暂闭经、呕吐、血尿各2例,经对症治疗1周后,上述症状均消失,未出现盆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X线引导下介入治疗子宫肌瘤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等优点.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CBI联合TBL在心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病案导入式(Case-Based Instruction,CBI)联合团队基础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联合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问卷调查、理论及操作考核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联合教学组与TBL组比较,前者操作考核、理论考核及总成绩均有提高,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联合组与CBI组比较,前者在理论及总成绩方面均有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操作考核成绩提升上无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联合组的总体满意度达96.1%.结论:CBI联合TBL的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姚玲玲;覃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使用调查及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情况,以促进其合理用药.方法:对2014年2月间内、外、骨科所有住院病例中使用质子泵抑制的患者进行适应症、用法用量、溶媒及疗程等分析.结果:内、外、骨科的质子泵抑制剂平均使用率为35.85%,平均合格率为43.42%,骨科的使用率高但合格率低.结论:住院患者尤其是骨科住院患者存在着质子泵抑制剂滥用现象,医院应加强对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规范,严格把握用药指征与疗程.

    作者:张飞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本科生临床实习施行导师制的研究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的重要性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针对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改革,大家采取了多种办法,而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引入我国的一种教育教学机制,通过分析我国部分院校开展摸索导师制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概括本科生实习阶段施行导师制的方式、方法以及导师制施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

    作者:马磊;赵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合作式CBI应用于护理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

    目的:护理英语课开展合作式CBI教学效果研究.方法:实验班采用合作式CBI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书面英文测试成绩更佳,综合运用“护理英语”的能力极大的高于对照组,对“护理英语”的态度以及学习动机均产生了正向的增长.结论:CBI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并提高其英文的能力.

    作者:楼璐铮;邬维娜;孙丽;刘欣;史必如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提升综合素质的探索与实践

    为使医学生早期树立专业意识,克服传统课程体系造成的基础与临床割裂、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机械被动接受知识、主动学习和探索未知的积极性欠缺等弊端,实现人才培养中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进行了的探索与实践,效果评价表明,实施早期接触临床计划后对加深学生的专业认知度以及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意义.

    作者:张静;王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运用校园网络提高医学生医德教育实效性研究

    随着网络化的逐步深入,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对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广泛影响,使得医学生的医德教育问题显得更加重要而迫切.因此,通过广泛调查,对当前学校医德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网络化对医学生医德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客观分析,并围绕如何运用校园网络提高医学生医德教育实效性进行系统探讨,以期将医学生培养成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学人才.

    作者:李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CMC联合PBL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生带教中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PCMC)联合以问题为基础(PBL)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生带教中应用研究.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6月来我院产科进行实习的护理专科生5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013年9月-2014年6月来我院产科实习的护理专科生63例作为观察组,采用PCMC联合PBL教学模式,两组护生均带教9个月,带教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生的理论、操作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结业后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业后调查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导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生带教采用PCMC联合PBL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生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黄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模式在临床麻醉学实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模式在五年制医学生临床麻醉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模式与LBL教学模式,通过出科考核及问卷调查评估五年制医学生临床麻醉学实习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实习生临床技能得分及实习考试总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对PBL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结论: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学实习教学中具有较明显优势.

    作者:贾梦醒;徐晓梅;孙晓楠;齐敦益;刘金东;刘功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X线引导下介入治疗72例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X线引导下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X线引导下介入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及肌瘤体积、月经、激素水平、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每隔3个月复查1次,发现患者术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月经周期、月经量、月经时间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LH、E2、FSH水平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5d内出现短暂闭经、呕吐、血尿各2例,经对症治疗1周后,上述症状均消失,未出现盆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X线引导下介入治疗子宫肌瘤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等优点.

    作者:董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实践研究

    目的:了解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急诊护理带教的效果.方法:对来我院急诊科室实习的护理人员进行抽样,选取68名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带教,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带教,观察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后学习兴趣评分、操作考试得分、理论考试得分、沟通能力考核及教学满意度变化.结果:实验组学习兴趣评分、操作考试得分、理论考试得分、沟通能力考核及教学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急诊护理带教中可显著增强急诊护理带教效果,大限度地满足临床带教需求,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胡琴节;任海瓯;苏少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诊危重患者应用风险管理策略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应用风险管理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48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7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74例患者采用风险管理策略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急诊停留时间、抢救成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有效降低护理差错和护理缺陷的发生率,缩短急诊停留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任海瓯;胡琴节;林海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四方联动评价护生实习效果的探索与研究

    目的:有效评价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的综合素质.方法:改变以往抽签决定单项考核项目,用典型案例考核学生出入院护理、常见疾病、危急重症处理的综合能力,由学校教师、临床老师、患者或家属、实习学生四方共同组成评价小组.结果:该评价方法更贴近护理工作,可以更多的了解学生、患者或家属需求.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后期实习采用四方联动评价方法更切合实际.

    作者:王丽华;吴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低年资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对患者健康教育认知及技巧的调查

    目的:了解低年资全科医生和专科住院医生对患者健康教育的认识及掌握的技巧.方法:采用全科医生或专科住院医生自评,带教老师评价,所管病人对其医生的评价进行调查.比较两组医生在意愿,技巧,及患者接受情况方面的不同.结果:低年资全科医生在健康教育的主动意愿,沟通技巧及患者接受情况方面低于专科住院医生.结论:应加强全科医生的毕业后教育,并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技巧的培训.

    作者:苏琳;张庆文;李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BL教学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我院医学专业25年教学改革回顾与总结

    文章回顾总结了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类专业群在解剖学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开展教学的历程.在此过程中,通过“四改”即——改小组讨论为小班讨论,改教师不讲课为“小讲课”,改“全讨论”为“选择性讨论”,改“大病例”为“小病例”.较好地解决了传统PBL教学运用中对人力、物力、时间要求的瓶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利宏;姚荣中;马乾;徐健;崔波;郭继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于“转化医学”时代背景探索大学教学医院科研管理创新模式

    文章通过对转化医学基础概念与内涵发展的回顾,结合目前大学附属医院科研管理现状,探讨基于“转化医学”时代背景下大学教学医院科研管理的创新模式,旨在建立科学的“转化医学”科研管理模式,突破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的体制瓶颈,使转化医学从一种概念演变为推动医院科研和临床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引擎,使患者更快地受益于基础研究的成果,实现医院科研生产力水平提升和转化医学核心价值.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甲状腺激素在重症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探讨甲状腺激素在重症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感染脓毒症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低下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状腺激素鼻饲治疗,观察两组休克时间以及脏器功能改善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休克时间(3.5±0.5)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T4、FT3、FT4、TSH等甲状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在重症脓毒症休克患者中具有缩短休克时间和改善脏器功能的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建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共青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途径、机制研究

    就业是民生之本.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不断进行,就业创业工作的压力也不断加大,而青年群体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力,其就业创业成为社会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调研分析广东省广州地区青年群体就业创业的现状,深入剖析共青团组织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途径,后对共青团组织促进青年就业创业长效机制进行了探索.

    作者:李树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学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择业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择业效能感量表和职业成熟度量表对670名医科院校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以及择业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医学生主动性人格与职业成熟度、择业效能感均呈显著正相关;(2)择业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和职业成熟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白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药学类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创新性实践是药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由环节.以药学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三模块、两结合、一体化”的创新性实践教学新体系,解决确保新体系实施成效的三个关键问题,构筑创新性实践教学新体系的五个高水平支撑平台,取得初步成效.

    作者:侯雪莲;夏焕章;宫平;毕开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影响军校护生知人能力因素的定量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军队院校护生知人能力的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武警后勤学院护理专业三个学员队,共计212名学员进行测试.采用的主要测试工具是王进礼教授等人编制的知人能力测验.结果:智力、年龄、情绪、家庭所在地等因素与知人能力有相关性.结论: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提高学员的知人能力.

    作者:胡国瑾;冯晓莉;郝占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