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手术室实习护生护理安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李益

关键词:情景模拟, 手术室, 护理安全
摘要:目的:观察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手术室实习护生护理安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级本科护理1、2班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实习结束前由带教老师负责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知识与操作规范考察,并进行医生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生护理安全知识平均成绩与操作技能与规范平均成绩明显均高于对照组护生(P<0.05);手术医生对观察组护生手术配合满意程度(97.8%)高于对照组(81.2%)(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安全教学效果,使护生较好的完成实习任务,值得推广使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

    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专业学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前期酝酿、制度确立、试点工作和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四个阶段,开创了医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局面,为国家建设高素质的临床医疗队伍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针对相关问题给出意见建议,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松鹤;蔡志华;李海涛;郭奕君;田丹;张英梅;苏景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关于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在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中提出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应用心理学专业知识特点、社会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所提供的社会基础以及医学院院校应用心理学发展困境.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确定为培养“完整的人”、“独特的人”和“有用的人”.

    作者:王健;宋玉萍;孙延超;王胜男;程乐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挖掘医学高职院校德育渗透教学的内容与切入点

    通过分析医学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特点和德育渗透教学的优势,挖掘课堂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内容与切入点.针对专业课教材内容,开发具有高度针对性和教育性的德育内容,使德育与专业知识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思想,掌握好教育要点的切入时机和火候,使德育渗透真正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作者:张红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眼科专业研究生显微手术基本技能培训模式初探

    眼科专业研究生显微手术基本技能培训由理论培训、视频教学、操作培训和考核系统四部分组成,是让研究生尽快适应临床工作的重要步骤,弥补了眼科临床显微手术实践机会欠缺的不足.理论培训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动物实验和实际手术相联系,使眼科专业研究生更快地掌握显微手术基本技能,为眼科专业研究生手术技能培训提供了新的模式.

    作者:胡旭颋;张宗端;郑斌;陈鼎;徐栩;沈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护理专业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通过对本科护理学专业双语教学的授课形式、授课内容、考试办法等项目的调查分析及对双语教学班与非双语教学班专业课成绩的比较分析,阐明双语教学对专业课学习的影响,探讨护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指出目前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崔淑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合作性学习模式在新护士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合作性学习模式在新护士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级新护士32名作为实验组,采用合作性学习模式培训,以实施传统培训方法的2009级新护士35名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的10项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除院内CPR、无菌技术操作考核成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操作考核成绩及达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大部分被调查护士对合作性学习模式持认可态度.结论:合作性学习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效果,促进新护士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尽快适应临床环境,完成角色转换.

    作者:周红娣;盛芝仁;柳春波;祝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学教育认证背景下的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以医学教育认证标准为基础,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通过课程整合、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实习基地建设、学业成就评价、课程考核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建设等六个方面,构建“六位一体”的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新模式.旨在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本科人才.

    作者:吴红燕;程益群;孙业桓;张蔚;卜娟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手术室新护士带教的实践与研究

    手术室工作专业性强,新护士毕业上岗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带教培训才能独立工作,在带教中注重培训方法的选择(集中培训和分散带教),关注人文素养的培训,细节化的指导以及良好的教学氛围的营造,均可提高培训效果,使新护士尽快适应手术室环境,掌握手术室各项配合工作,并树立工作的信心.

    作者:朱岚泓;王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国内外全科医师培养模式比较

    全科医学是一门综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的新型医学科学分支,它以现代医学模式为基础,以预防医学为主导,防治与保健一体化,为人们提供主动的、综合的、连贯的、协调的和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全科医学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经济、适宜”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模式.文章系统的阐述了几个国家的全科医师基本概况,从在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三个方面介绍了几个国家全科医师培养模式,并对我国全科医师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短分析.

    作者:王鹏鹏;韩冰;仰曙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药房口服药物退药管理现状及风险分析

    目的:加强基层医院口服药物退药管理、降低口服药物退药风险.方法:总结我院近五年退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与防范措施.结果:医务人员经过业务学习、提高退药风险意识,多方努力可以使退药比例下降.结论:院方加强管理,开药医生、药剂师、信息科多方严格把关,设立药事咨询专窗,规范退药流程能有效降低退药率.

    作者:郑翰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病理讨论会中的PCMC教学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在临床病理讨论会中采用PCMC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从而为教师和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提供依据.方法:以牡丹江医学院2010级本科临床、麻醉学专业29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即传统教学组,149人)和实验组(即PCMC教学组,149人).课程结束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表来调查学生对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并对理论课和实验课考试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在临床病理讨论会中采用PCMC教学模式评价较高,两组学生理论课和实验课考试成绩有明显差别(P<0.01).结论:在临床病理讨论会中应用PCMC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我校教学改革推出一条新路,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安锦丹;赵洪涛;冯华;王洪伟;颜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儿科见习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法的初步探索

    作为当前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优势,是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敏;张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恶性脑胶质瘤手术后采用现代三维立体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07年-2009年就诊于某三甲医院,高度恶性脑胶质瘤的患者共102例.根据手术后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化疗;B组:单纯放疗.收集两组病例生存率、无瘤生存时间和生存时间的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平均无瘤生存时间和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平均生存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较B组均有明显延长.结论:采用现代三维立体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放疗.

    作者:裴冲;汪美岐;姚永华;安莲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效果与分析

    目的:通过转岗培训全科医生,为社区服务中心培养合格全科医生并取得上海市住院医师全科医学科合格证书.方法:通过分析学员的基本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加强过程管理,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强化学员临床技能,培养学员科研及综合素质.结果:上海市全科医师转岗培训考核合格率81.4%,不合格18.6%,青浦区社区服务中心五名全科医师考核全部合格.讨论:医学是不断进步科学,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应具有持久性,应定期组织社区服务中心医师到大医院进行一年以上的培训.

    作者:黄蔚;朱凤;周朝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军队院校学员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强、学习积极性高,对学习的自我要求高,对学习环境要求高.通过讨论与分析,文章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改革建议:一是改革教学模式,开展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二是丰富校园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三是增加硬件投入,建设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

    作者:张永亮;宋立新;牛丽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BL教学与PBL教学在重症医学科进修医师培训中的运用及比较

    目的:比较CBL与PBL教学法在重症学科进修医师培训中效果.方法:200名进修医师被分为CBL组及PBL组,分别采用CBL教学法及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培训;采用问卷调查,理论与实践操作及综合病例分析能力对各组进修医师进行考核评估及比较.结果:对于CBL教学法,进修医师表现出现更高的兴趣及认可度;在理论及综合病例分析能力考核中,CBL组得分明显优于PBL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实践操作能力考核中,CBL组与PBL组无差异,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单的CBL教学法结合1-2次PBL教学,在我科对进修医师培训中具有可行性及好的效果.

    作者:谢富华;徐米清;熊旭明;刘卫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a125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临床上(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Ca125的浓度与心功能之间的,系,从而探讨Ca125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方面更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的)80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测定血清中Ca125的浓度.另外选取正常人20位,用同样的方法测定血清中Ca125的浓度.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血清中的Ca125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且进一步研究发现Ca125的浓度越高心功能越差.结论:经一系列数据的分析比较后发现,血清中Ca125的浓度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正相关,因此可认为Ca125的水平可作为判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功能的一项指标.

    作者:毛昌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统合案例教学、专业设计探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问题

    目的:通过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比较,探讨提高流行病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方法:以同专业3个不同年级教学班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教学效果、专业论文撰写规范的作为评价标准.结果:实验组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教学效果、专业论文撰写规范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统合案例教学、专业设计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学与创新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作者:张训保;吴秀娟;孙桂香;金英良;王炳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生化颗粒防治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新生化颗粒防治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药物流产并出现产后子宫出血症状的患者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加用新生化颗粒,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完全流产率为89.3%,明显高于对照组76.5%(x2=5.86,P<0.05).治疗组清宫率为1.9%,对照组清宫率为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7,P<0.05);治疗组子宫出血平均时间(10.83±3.33)d短于对照组(18.07±5.21)d.结论:新生化颗粒可缩短子宫出血时间、减少子宫出血量,用于防治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试析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现状及出路

    首批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院校已完成一届八年制学生的培养,11所院校在第七届全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峰会上进行了大会交流,代表了现阶段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在对交流院校调研并掌握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现状基础上,提出八年制医学教育存在的不足和出路,期望能对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邹丽琴;黄建军;黄继东;罗长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