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内外全科医师培养模式比较

王鹏鹏;韩冰;仰曙芬

关键词:全科医师, 培养模式
摘要:全科医学是一门综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的新型医学科学分支,它以现代医学模式为基础,以预防医学为主导,防治与保健一体化,为人们提供主动的、综合的、连贯的、协调的和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全科医学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经济、适宜”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模式.文章系统的阐述了几个国家的全科医师基本概况,从在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三个方面介绍了几个国家全科医师培养模式,并对我国全科医师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短分析.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法在普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法在普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位普外科护理实习学生,将他们随即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带教,观察组则实行临床路径法.实习前后分别测试100位学生的成绩,包括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能力两部分,分析对比两组学生的成绩,总结采用临床路径法带教的特点.结果:对比两组学生的成绩可得在教学中结合临床路径法的观察组学生实习后的成绩优于对照组,尤其是临床操作能力有显著的提高.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临床路径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培养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还提高了护理临床带教的质量,值得在临床教学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建设有效率、效果的评估策略促进中医骨伤科教与学

    中医骨伤科是一门重要的临床课,提高质量,渗透全人教育理念是教学目标.建立合理的评量表,使老师与学生有了明确的教学方向,同时两者都参与评估.通过有效率、效果的评估策略,多元评估形式,在本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促进了教学改革,得到了良好的教学结果.

    作者:涂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改良PDG教学法在西医内科学见习讨论课中的应用

    目的:为提高“西医内科学见习讨论课”(简称“讨论课”)的教学效果而尝试改良PDG教学.方法:选择2009级和2008级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在“讨论课”行改良PDG教学.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住院病历书写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学生反映教学效果良好.结论:改良PDG教学,值得在中医院校的本科生临床各科见习课中进行推广.

    作者:王灵聪;许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手术室实习护生护理安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手术室实习护生护理安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级本科护理1、2班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实习结束前由带教老师负责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知识与操作规范考察,并进行医生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生护理安全知识平均成绩与操作技能与规范平均成绩明显均高于对照组护生(P<0.05);手术医生对观察组护生手术配合满意程度(97.8%)高于对照组(81.2%)(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安全教学效果,使护生较好的完成实习任务,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培养国际型医护人才交际技能的医学英语课程的研究

    依据现代外语教学理念和医学英语教学特点,基于任务教学法模式中的做中学原则,根据不同专业选择教材;遵循阶梯形任务原则,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医学生,了解实际的交际技能;构建“以任务教学法为基础,以交际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全新医学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作者:王菊;孙强;孙适;王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军队院校学员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强、学习积极性高,对学习的自我要求高,对学习环境要求高.通过讨论与分析,文章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改革建议:一是改革教学模式,开展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二是丰富校园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三是增加硬件投入,建设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

    作者:张永亮;宋立新;牛丽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a125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临床上(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Ca125的浓度与心功能之间的,系,从而探讨Ca125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方面更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的)80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测定血清中Ca125的浓度.另外选取正常人20位,用同样的方法测定血清中Ca125的浓度.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血清中的Ca125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且进一步研究发现Ca125的浓度越高心功能越差.结论:经一系列数据的分析比较后发现,血清中Ca125的浓度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正相关,因此可认为Ca125的水平可作为判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功能的一项指标.

    作者:毛昌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BL教学与PBL教学在重症医学科进修医师培训中的运用及比较

    目的:比较CBL与PBL教学法在重症学科进修医师培训中效果.方法:200名进修医师被分为CBL组及PBL组,分别采用CBL教学法及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培训;采用问卷调查,理论与实践操作及综合病例分析能力对各组进修医师进行考核评估及比较.结果:对于CBL教学法,进修医师表现出现更高的兴趣及认可度;在理论及综合病例分析能力考核中,CBL组得分明显优于PBL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实践操作能力考核中,CBL组与PBL组无差异,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单的CBL教学法结合1-2次PBL教学,在我科对进修医师培训中具有可行性及好的效果.

    作者:谢富华;徐米清;熊旭明;刘卫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眼科专业研究生显微手术基本技能培训模式初探

    眼科专业研究生显微手术基本技能培训由理论培训、视频教学、操作培训和考核系统四部分组成,是让研究生尽快适应临床工作的重要步骤,弥补了眼科临床显微手术实践机会欠缺的不足.理论培训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动物实验和实际手术相联系,使眼科专业研究生更快地掌握显微手术基本技能,为眼科专业研究生手术技能培训提供了新的模式.

    作者:胡旭颋;张宗端;郑斌;陈鼎;徐栩;沈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口腔医学实习生社会适应性与患者拒绝诊疗率的关系研究

    目的:为培养和谐医患关系,研究口腔医学实习生的社会适应性与患者拒绝治疗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对54名大学生进行研究,计算实习期间被患者拒绝诊疗的概率.结果:口腔医学实习生的社会适应性总体状况良好;口腔医学实习生在被患者拒绝诊疗的概率上没有性别、生源地等的差异,却与自我评判身体健康相关:身体状况良好的被试在被患者拒绝诊疗的概率上显著低于身体状况一般的被试;结论:口腔医学实习生的社会适应性的各个方面与被患者拒绝诊疗的概率之间没有显著关系.

    作者:李超伦;刘建榕;刘大力;葛琳华;束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产学研循环互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温州医学院药学教育为例

    产学研结合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我们前期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充分发挥温州医学院现有条件,初步建立了一套产学研循环互动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学实验区为载体、产学研循环互动的教学体系,尝试将产学研相结合的思想贯彻到药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探讨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对药学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作者:王怡;梁广;叶发青;李校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生化颗粒防治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新生化颗粒防治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药物流产并出现产后子宫出血症状的患者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加用新生化颗粒,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完全流产率为89.3%,明显高于对照组76.5%(x2=5.86,P<0.05).治疗组清宫率为1.9%,对照组清宫率为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7,P<0.05);治疗组子宫出血平均时间(10.83±3.33)d短于对照组(18.07±5.21)d.结论:新生化颗粒可缩短子宫出血时间、减少子宫出血量,用于防治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面向农村服务的临床医学(乡村医生)专业实训课程建设

    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临床医学(乡村医生)专业建设定位面向农村,实践课程设置打破了学科界限,教学内容的设置突出职业的定向性和实用性.将课堂集体教学改革为小组教学、模拟教学,增加了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疾病控制中心的临床见习.实践教学过程渗透执业准入标准,培养执业思维.毕业后与执业助理医生培训合理衔接,以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对医学人才培养需要.

    作者:白纯;陈芳;许有华;方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试析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现状及出路

    首批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院校已完成一届八年制学生的培养,11所院校在第七届全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峰会上进行了大会交流,代表了现阶段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在对交流院校调研并掌握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现状基础上,提出八年制医学教育存在的不足和出路,期望能对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邹丽琴;黄建军;黄继东;罗长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挖掘医学高职院校德育渗透教学的内容与切入点

    通过分析医学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特点和德育渗透教学的优势,挖掘课堂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内容与切入点.针对专业课教材内容,开发具有高度针对性和教育性的德育内容,使德育与专业知识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思想,掌握好教育要点的切入时机和火候,使德育渗透真正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作者:张红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效果,旨在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实习的84名护生,随机分为传统带教组和分层带教组,每组各42名,实习结束后对所有护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及教学质量满意度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的带教效果.结果:分层带教组护生的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操作技能的分数明显高于传统带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带教组护生的对教学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带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护生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静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劳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中的疲劳状况,提出护理策略.方法:对2010-2011年在我院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08名患者的疲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采用深入访谈法调查血液透析患者的疲劳状况,并与同期急性短期透析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中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 108例患者全部存在疲劳现象,疲劳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中急性短期透析患者有疲劳现象19例,疲劳发生率为35.8%.二组患者的疲劳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87.8,P<0.01.另外,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治疗CRF患者共存在三种疲劳状况:体力疲劳、情感疲劳、认知疲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劳发生率较高,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疲劳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楼爱仙;章友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

    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专业学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前期酝酿、制度确立、试点工作和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四个阶段,开创了医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局面,为国家建设高素质的临床医疗队伍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针对相关问题给出意见建议,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松鹤;蔡志华;李海涛;郭奕君;田丹;张英梅;苏景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学生应对灾害事件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培训方式初探

    目的:调查医学生应对灾害事件能力的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医学生对于灾害事件的处理能力.结果:对于国内外灾害事件的关注程度67.34%是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通过网络途径获取信息的占76.73%;结论:医学生应对灾害事件知识的普及和能力的提高既是一种健康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

    作者:李淑兰;吴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护理专业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通过对本科护理学专业双语教学的授课形式、授课内容、考试办法等项目的调查分析及对双语教学班与非双语教学班专业课成绩的比较分析,阐明双语教学对专业课学习的影响,探讨护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指出目前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崔淑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