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学研循环互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温州医学院药学教育为例

王怡;梁广;叶发青;李校堃

关键词:教学实验区, 产学研循环互动, 大药学教育模式, 创新能力
摘要:产学研结合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我们前期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充分发挥温州医学院现有条件,初步建立了一套产学研循环互动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学实验区为载体、产学研循环互动的教学体系,尝试将产学研相结合的思想贯彻到药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探讨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对药学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下肢闭合性骨折合并主要血管损伤的修复分析

    目的:探讨下肢闭合性骨折合并主要血管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到2012年12月在我科室接受治疗的46下肢闭合性骨折合并主要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管损伤的修复效果.结果:46例患者中有1例因继发感染性休克死亡,5例下肢坏死截肢.对其余病例做6个月-2.5年随访,4例发生骨不连,行二期植骨后愈合,3例发生下肢体缺血性痉挛,其余病例下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下肢闭合性骨折合并主要血管损伤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在进行修复时应根据血管损伤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修复方式.

    作者:王远平;陈文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实施护理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

    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项人才培养的有力措施目前在国内逐渐兴起,并被各高校所认同和接受.我院为了提高护理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在护理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方面做了初步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范宇莹;李秋洁;沈晓颖;仰曙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校学生卫生经济学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高校学生卫生经济学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某医学院校的学生,获取的数据运用SPSS19.0软件分析.结果:卫生经济学课程的实用性、难易度、学生对教学内容满意度及课堂的师生互动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结论:结合学生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实用性,有效运用课堂互动,采取多种考核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

    作者:于倩倩;尹呈良;张红刚;尹文强;黄冬梅;孙宏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手术室新护士带教的实践与研究

    手术室工作专业性强,新护士毕业上岗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带教培训才能独立工作,在带教中注重培训方法的选择(集中培训和分散带教),关注人文素养的培训,细节化的指导以及良好的教学氛围的营造,均可提高培训效果,使新护士尽快适应手术室环境,掌握手术室各项配合工作,并树立工作的信心.

    作者:朱岚泓;王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普鲁卡因联合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普鲁卡因联合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我院带状疱疹患者10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结果:观察组带状疱疹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水疱消退时间、痊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带状疱疹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鲁卡因联合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良好,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尤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提升烧伤科见习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医疗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基本原则.烧伤科由于患者自身的特殊性,更加需要在采取各种医疗措施以及护理的过程中,重视人文关怀.因此,提升烧伤科的见习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烧伤科见习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并且分析了如何在教育以及见习的过程中,提高其人文素质.

    作者:赵忠芳;董祥林;马少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挖掘医学高职院校德育渗透教学的内容与切入点

    通过分析医学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特点和德育渗透教学的优势,挖掘课堂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内容与切入点.针对专业课教材内容,开发具有高度针对性和教育性的德育内容,使德育与专业知识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思想,掌握好教育要点的切入时机和火候,使德育渗透真正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作者:张红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逐步递进带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逐步递进带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妇产科进行实习的56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带教组)28名和观察组(逐步递进模式组)28名,然后将两组带教前与带教后出科前的妇产科基础护理知识及护理操作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带教后出科前的妇产科基础护理知识及护理操作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步递进模式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显著改善护生的理论与实践双方面的能力.

    作者:杨小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不仅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卓越医生”的重要平台.围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这个核心,在医学教育基础阶段,挖掘学生潜能,实施“一个目标、两种能力、三个结合”的实验教学改革,从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医学教育实验教学新模式作出有益探索.

    作者:王秋威;张鹏霞;蔡连顺;祝丽玲;田国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特点和规律,以科学、客观、全面、完整、可测量为原则,将Mini-CEX和OSCE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评估,建立了科学性、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全程考核评估体系,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董靖竹;张东华;方明;方传龙;周佳;李凌;薄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统合案例教学、专业设计探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问题

    目的:通过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比较,探讨提高流行病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方法:以同专业3个不同年级教学班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教学效果、专业论文撰写规范的作为评价标准.结果:实验组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教学效果、专业论文撰写规范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统合案例教学、专业设计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学与创新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作者:张训保;吴秀娟;孙桂香;金英良;王炳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病理学Sandwich和PBL相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目的:通过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探讨Sandwich和PBL相结合教学模式对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95期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和五年制1-4班的学生为实验组;以相同教师授课的95期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5-8班和五年制13-16班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两组进行比较.结果:病理学Sandwich和PBL相结合教学模式可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结论:病理学Sandwich和PBL相结合教学模式,满足个性化教学需要,通过灵活调整实现多样化教学.

    作者:孙丽梅;邱雪杉;王恩华;沙宪政;曲波;孙宝志;闻德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口腔医学实习生社会适应性与患者拒绝诊疗率的关系研究

    目的:为培养和谐医患关系,研究口腔医学实习生的社会适应性与患者拒绝治疗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对54名大学生进行研究,计算实习期间被患者拒绝诊疗的概率.结果:口腔医学实习生的社会适应性总体状况良好;口腔医学实习生在被患者拒绝诊疗的概率上没有性别、生源地等的差异,却与自我评判身体健康相关:身体状况良好的被试在被患者拒绝诊疗的概率上显著低于身体状况一般的被试;结论:口腔医学实习生的社会适应性的各个方面与被患者拒绝诊疗的概率之间没有显著关系.

    作者:李超伦;刘建榕;刘大力;葛琳华;束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军队院校学员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强、学习积极性高,对学习的自我要求高,对学习环境要求高.通过讨论与分析,文章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改革建议:一是改革教学模式,开展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二是丰富校园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三是增加硬件投入,建设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

    作者:张永亮;宋立新;牛丽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药房口服药物退药管理现状及风险分析

    目的:加强基层医院口服药物退药管理、降低口服药物退药风险.方法:总结我院近五年退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与防范措施.结果:医务人员经过业务学习、提高退药风险意识,多方努力可以使退药比例下降.结论:院方加强管理,开药医生、药剂师、信息科多方严格把关,设立药事咨询专窗,规范退药流程能有效降低退药率.

    作者:郑翰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面向农村服务的临床医学(乡村医生)专业实训课程建设

    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临床医学(乡村医生)专业建设定位面向农村,实践课程设置打破了学科界限,教学内容的设置突出职业的定向性和实用性.将课堂集体教学改革为小组教学、模拟教学,增加了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疾病控制中心的临床见习.实践教学过程渗透执业准入标准,培养执业思维.毕业后与执业助理医生培训合理衔接,以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对医学人才培养需要.

    作者:白纯;陈芳;许有华;方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国医学生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了当前我国医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的主要问题,包括医学生自我定位、归属感、理论与实习脱节以及因为医学生报考研究生、就业压力、老师监管不到位和少数临床医生忽视教学等因素导致医学生实习效果不佳等.提出:(1)所有的理论课程在前3年学完、取消见习、第4年开始实习,即实习时间2年;(2)重视教学查房;(3)增加实习生工作量;(4)学习与患者沟通;(5)加强临床实习质量监控、改进教学方法等措施.

    作者:苏震;周琦;张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BL教学与PBL教学在重症医学科进修医师培训中的运用及比较

    目的:比较CBL与PBL教学法在重症学科进修医师培训中效果.方法:200名进修医师被分为CBL组及PBL组,分别采用CBL教学法及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培训;采用问卷调查,理论与实践操作及综合病例分析能力对各组进修医师进行考核评估及比较.结果:对于CBL教学法,进修医师表现出现更高的兴趣及认可度;在理论及综合病例分析能力考核中,CBL组得分明显优于PBL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实践操作能力考核中,CBL组与PBL组无差异,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单的CBL教学法结合1-2次PBL教学,在我科对进修医师培训中具有可行性及好的效果.

    作者:谢富华;徐米清;熊旭明;刘卫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劳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中的疲劳状况,提出护理策略.方法:对2010-2011年在我院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08名患者的疲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采用深入访谈法调查血液透析患者的疲劳状况,并与同期急性短期透析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中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 108例患者全部存在疲劳现象,疲劳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中急性短期透析患者有疲劳现象19例,疲劳发生率为35.8%.二组患者的疲劳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87.8,P<0.01.另外,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治疗CRF患者共存在三种疲劳状况:体力疲劳、情感疲劳、认知疲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劳发生率较高,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疲劳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楼爱仙;章友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病理讨论会中的PCMC教学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在临床病理讨论会中采用PCMC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从而为教师和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提供依据.方法:以牡丹江医学院2010级本科临床、麻醉学专业29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即传统教学组,149人)和实验组(即PCMC教学组,149人).课程结束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表来调查学生对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并对理论课和实验课考试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在临床病理讨论会中采用PCMC教学模式评价较高,两组学生理论课和实验课考试成绩有明显差别(P<0.01).结论:在临床病理讨论会中应用PCMC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我校教学改革推出一条新路,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安锦丹;赵洪涛;冯华;王洪伟;颜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