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盐酸坦索罗辛口腔崩解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黄蓓蓓;卢建宏;肖佳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坦索罗辛口腔崩解片, 含量测定, 有关物质
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坦索罗辛口腔崩解片含量及其有关物质.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250 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2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0.2 mol·L-1磷酸溶液(5∶7∶7),检测波长:225 nm,流速:1ml·min-1,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盐酸坦索罗辛在2.523~15.138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 =0.3%).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中国药师杂志相关文献
  • 炎可宁片质量标准的建立

    目的:建立炎可宁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炎可宁片中的大黄、黄芩进行定性鉴别;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采用HPLC法测定炎可宁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0.079~0.792 μg(r =0.999 9),回收率为99.79%,RSD=1.29%(n=6).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可有效地控制炎可宁片的质量.

    作者:宋冬梅;顾承刚;吴宁;李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微乳液相色谱法测定金益排石颗粒中大黄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金益排石颗粒中大黄酚含量的微乳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以微乳2.5%(w/v)十二烷基硫酸钠(SDS)-0.1%(v/v)正辛烷-10.0%(v/v)正丁醇-0.5%三乙胺(v/v)(磷酸调pH至3.0)为流动相,色谱柱采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250 mm×4.6 mm,5n),柱温28℃,流速1ml· 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大黄酚在3.9 ~39.0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6%,RSD为0.64%(n=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金益排石颗粒中大黄酚的含量测定.

    作者:何素珍;张忠义;张守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我院2009年9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9年收集的9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ADR出现时间、ADR涉及药品种类、抗菌药类别、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具体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ADR中,抗菌药引起的ADR为多见,占42.7%,其次为抗肿瘤药.以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为主;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占47.92%.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孙山;樊新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荆花胃康胶丸对老年胃溃疡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荆花胃康胶丸对老年胃溃疡(GU)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88例老年G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po,bi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荆花胃康胶丸160 mg,po,tid.两组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加服抗菌药.8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清中TNF-α、IL-8、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结果:治疗组Hp感染和未感染患者治愈率分别为34.1%和15.9%,总有效率分别为68.2%和22.7%;对照组Hp感染和未感染患者治愈率分别为18.2%和9.1%,总有效率分别为63.6%和18.2%.两组Hp感染和未感染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8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6-keto-PGF1α和EGF含量明显增高(P<0.05或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荆花胃康胶丸明显降低攻击因子TNF-α、IL-8含量,升高防御因子6-keto-PGF1α、EGF含量,可用于老年胃溃疡的治疗.

    作者:俞高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硫普罗宁注射液引起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实验

    目的:研究硫普罗宁注射液静脉给药对豚鼠引起的全身过敏反应.方法:对硫普罗宁原料、注射液、敷料进行豚鼠的全身主动过敏试验.结果:硫普罗宁原料、注射液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均产生阳性反应.结论:硫普罗宁注射液对豚鼠有致敏作用.

    作者:李昇刚;朱爱民;扆雪涛;王露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疏肝补肾方药对疲劳大鼠海马CA1区中蛋白激酶C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疏肝补肾方药对于疲劳大鼠海马CA1区中蛋白激酶C(PKC)水平的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pargue-Dawley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MG)、对照组(CG)和疏肝补肾组(LK).应用大鼠游泳运动结合睡眠剥夺建立疲劳大鼠复合模型,以Y迷宫实验评定其学习记忆能力.取大鼠海马CA1区以Western Blot定量检测,并以Real-time PCR技术分析海马CA1区PKC的mRNA表达.结果:Y迷宫实验显示,用药后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优于模型组,疏肝补肾组大鼠在正确反应率和达标所需训练次数皆与模型组有差异(P<0.01或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PKC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疏肝补肾组高于模型组(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在mRNA水平上模型组及疏肝补肾组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明显差异(P<0.01),疏肝补肾组PKC 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疲劳引起大鼠海马CA1区的PKC水平下调,而使用疏肝补肾方药可改善之,提示可能籍由疏肝补肾法对抗疲劳引起的学习记忆损伤.

    作者:马佳美;李峰;宋月晗;范新六;王丽晔;郭思媛;关冰河;李思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附桂骨痛颗粒中桂皮醛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附桂骨痛颗粒中桂皮醛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柱(150 mm×4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35∶65);检测波长:285nm.结果:线性范围0.56~135.58 μg·ml-1(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100.11%(RSD =0.97%,n=9).结论: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桂皮醛含量,准确、快速、重复性好.

    作者:王伟影;范蕾;刘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武汉地区2007~2009年硝咪唑类药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硝咪唑类药的临床使用情况及应用趋势.方法:对长江流域药品监测网提供的武汉地区2007~ 2009年硝咪唑类药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其药品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及排序情况.结果:硝咪唑类药中以奥硝唑注射液销售金额高,DDDs也较高.结论:需加强硝咪唑类药品评价工作,进一步促进药品合理使用.

    作者:汪震;刘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康艾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

    目的:探讨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对康艾注射液进行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凝胶法,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鲎试剂,通过灵敏度复核试验和干扰预试验,用鲎试剂灵敏度为0.25 EU·ml-1和30倍稀释液进行干扰试验和内毒素检查.结果:康艾注射液对鲎试剂与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无干扰作用.结论:康艾注射液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原有的家兔热原检查法.

    作者:朱爱民;李昇刚;杨晓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鸦胆子油乳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2010年相关文献,对有关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原始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40~79岁的患者(87.02%),并以男性为主(70.23%),发生时间为用药后30 min内(26.72%),不良反应主要有全身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和神经系统反应等,值得注意的是其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结论:临床应加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监测,警惕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宋晓勇;刘瑜新;杨磊;张永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的非索非那定及其药动学研究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非索非那定的LC-MS/MS测定方法,并研究其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以格列吡嗪为内标,血样经甲醇沉淀法提取,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100 mm×2.1 mm,3.5 μm),以甲醇-10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70∶ 30)为流动相,流速0.20 ml·min-1;质谱选择性检测非索非那定和内标格列吡嗪离子对分别为m/z 502.1 →466.2,446.0→321.1.20名健康受试者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低、中单剂量和多剂量给药的药物动力学试验.结果:非索非那定的线性范围为1.0 ~ 600.0 ng· ml-1(r=0.997 6,n=5),定量下限为1.0 ng·ml-1,提取回收率>87.6%,日内和日间RSD≤8.5%.非索非那定的t1/2为(9.29~ 11.14)h,MRT为(7.95 ~8.24)h;多剂量给药后Css.max为(206.89±123.23)ng·ml-1,AUCss为(1122.98±646.60)ng·h·ml-1,DF为(1.81±0.36).结论:该法灵敏、简便、快捷、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非索非那定血药浓度测定及人体药动学研究.

    作者:王蓉;周建成;谭洁;程俊霖;胡云芳;杨昆;樊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滴强灵胶囊中3组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滴强灵胶囊中3组分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以COSMOSIL C18(250 mm×4.6mm,5μm)为色谱柱,以醋酸铵溶液[0.25 mol·L-1醋酸铵溶液-0.05 mol·L-1 EDTA-2Na溶液-三乙胺(100∶10∶1),用醋酸调pH至7.5]-乙腈(88∶12)为流动相测定甲硝唑和土霉素的含量,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测定醋酸泼尼松的含量,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0℃.结果:建立的HPLC法能排除辅料对主药中3组分的干扰,甲硝唑、土霉素、醋酸泼尼松的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0.80mg·ml-1(r =0.999 9),0.02~0.40 mg·ml-1(r=0.999 9)和0.02~0.40 mg· 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4%(RSD=0.07%)、99.85%(RSD =0.09%)、98.16(RSD=1.58%)(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可靠,可用于滴强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良永;张志权;阎文强;郑江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国产他克莫司胶囊对肾移植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他克莫司胶囊对肾移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接受肾移植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移植术后给予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甲泼尼龙三联免疫抑制药治疗.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国产及进口他克莫司,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2组血药浓度变化、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人/肾存活率、感染发生率、肾功能、肝功能、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在同剂量范围内无显著差异,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在术后2周左右达到稳态浓度.术后3、6、12个月比较,2组间他克莫司浓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证实在联合应用吗替麦考酚酯+甲泼尼龙的情况下,国产他克莫司防治肾移植排斥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杨广庭;姜伟;刘彦斌;禹猛;裴向克;龙伟;杨其顺;高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广藿香油掺伪的检查

    目的:完善广藿香油质量标准以杜绝掺伪.方法:采用炽灼方法检查油中的非油物质.结果:以Fe3+盐为着色剂溶入有关有机溶剂后掺入广藿香油中.结论:所采用方法简单、可靠,可作为广藿香油现行质量标准的补充.

    作者:罗汉宇;罗尚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臭氧联合复方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臭氧联合复方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臭氧联合复方曲安奈德局部行肩周痛点阻滞或肩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仅复方曲安奈德行肩周痛点阻滞或肩关节腔内注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4、12周时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12周时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治疗1、4、12周时,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12周时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臭氧联合复方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肩周炎,镇痛效果满意,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朱红;李安学;王新;蔡云亮;李文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山楂叶总黄酮滴丸的制备工艺优化

    目的:确立山楂叶总黄酮滴丸的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滴丸的外观质量、溶散时间以及滴丸的重量差异系数为评价指标,优选药物与基质的配比、混合基质配比、药液的温度以及冷却剂温度,确定佳滴制条件.结果:佳条件为山楂叶总黄酮与基质比为1∶5,混合基质配比PEG 4000∶PEG 6000=1∶2,药液温度为85℃,冷却剂温度为10℃.结论:本方法确定的山楂总黄酮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张芳向;崔升淼;杨红;罗德凤;邱双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环孢素和他克莫司对肾移植后发生糖尿病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药对肾移植患者术后发生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496例使用环孢素(CsA组)和他克莫司(FK506组)的肾移植患者,分析其血糖变化和PTDM发病情况,并比较PTDM患者(PTDM组)和非PT-DM患者(对照组)环孢素和他克莫司剂量、血浓度差异.结果:CsA组和FK506组PTDM发病率分别为23.0%(69/300)和28.9%(28/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0),但FK506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空腹血糖均明显高于CsA组(P<0.05).PTDM组患者术后第1,3,6,12,24个月的环孢素剂量和术后第1,3,6个月的环孢素血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他克莫司剂量和血浓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肾移植患者术后服用大剂量环孢素和他克莫司是导致移植后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余爱荣;辛华雯;吴笑春;李罄;李高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芙蓉抗流感胶囊中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芙蓉抗流感胶囊中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 min-1;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25℃.结果: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3.4 ~634.0 μg(r =0.999 9),70.8~708.0 μg(r =0.999 8),45.8 ~458.0μg(r =0.9998);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45%、98.79%与99.16%.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芙蓉抗流感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亚利;孙平川;卢生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颠胃酸口服液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颠胃酸口服液中硫酸阿托品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Diamonsil-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0.01 mol·L-1庚烷基磺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pH为3.3)-乙腈-无水乙醇(66∶28∶6),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10 nm,进样量20μl,柱温30℃.结果:硫酸阿托品在4.0~60.0 μg·m1-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A=1.344 1C+0.269 9(r =0.999 7),回收率为98.3%,RSD=1.48%(n =6).结论:所建方法便捷、重复性好,适用于颠胃酸口服液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测定.

    作者:常明泉;黄良永;郝新才;陈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盐酸坦索罗辛口腔崩解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坦索罗辛口腔崩解片含量及其有关物质.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250 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2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0.2 mol·L-1磷酸溶液(5∶7∶7),检测波长:225 nm,流速:1ml·min-1,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盐酸坦索罗辛在2.523~15.138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 =0.3%).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蓓蓓;卢建宏;肖佳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药师杂志

中国药师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