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庭;姜伟;刘彦斌;禹猛;裴向克;龙伟;杨其顺;高建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吡菲尼酮片的溶出度.方法:采用中国药典附录XC第二法,以900 ml水为溶出介质,转速50 r·min-1,经30 min取样,在311 nm.波长处检测.结果:吡菲尼酮在7.56~22.68 μg·m1-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7,n=5),平均回收率98.43%(n =6),主药溶出90%以上.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有效检测其质量.
作者:刘和凤;高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荆花胃康胶丸对老年胃溃疡(GU)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88例老年G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po,bi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荆花胃康胶丸160 mg,po,tid.两组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加服抗菌药.8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清中TNF-α、IL-8、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结果:治疗组Hp感染和未感染患者治愈率分别为34.1%和15.9%,总有效率分别为68.2%和22.7%;对照组Hp感染和未感染患者治愈率分别为18.2%和9.1%,总有效率分别为63.6%和18.2%.两组Hp感染和未感染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8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6-keto-PGF1α和EGF含量明显增高(P<0.05或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荆花胃康胶丸明显降低攻击因子TNF-α、IL-8含量,升高防御因子6-keto-PGF1α、EGF含量,可用于老年胃溃疡的治疗.
作者:俞高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对HPLC法测定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方法照测量步骤,并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中有关规定评估其不确定度.结果:量化各不确定度分量出了该法的合成不确定度评估结果.结论:计算出扩展不确定度U=1.8%(k=2).
作者:屈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对康艾注射液进行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凝胶法,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鲎试剂,通过灵敏度复核试验和干扰预试验,用鲎试剂灵敏度为0.25 EU·ml-1和30倍稀释液进行干扰试验和内毒素检查.结果:康艾注射液对鲎试剂与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无干扰作用.结论:康艾注射液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原有的家兔热原检查法.
作者:朱爱民;李昇刚;杨晓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克林霉素使用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对门诊2010年1~3月所有使用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的处方进行回顾性专项处方点评.结果:我院门诊处方中克林霉素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为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高质量的专项处方点评可以全面揭示克林霉素用药现状,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张林祥;王大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公藤多苷片中雷公藤内酯甲的含量.方法:样品以甲醇提取后直接测定,使用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32∶6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室温.结果:雷公藤内酯甲线性范围为18.0~90.0μg·ml-1(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2.61%,RSD为0.83%(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雷公藤多苷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农凤鸣;陆兴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制备奥扎格雷鼻用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无毒、无刺激的壳聚糖为凝胶基质制成奥扎格雷凝胶剂,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所制制剂为淡黄色、半透明状凝胶;奥扎格雷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46~83.68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88%(RSD=1.10%),3批样品经留样试验考察,质量稳定.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含量测定准确,制剂质量稳定
作者:刘珠;郭毅;高振强;安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颠胃酸口服液中硫酸阿托品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Diamonsil-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0.01 mol·L-1庚烷基磺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pH为3.3)-乙腈-无水乙醇(66∶28∶6),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10 nm,进样量20μl,柱温30℃.结果:硫酸阿托品在4.0~60.0 μg·m1-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A=1.344 1C+0.269 9(r =0.999 7),回收率为98.3%,RSD=1.48%(n =6).结论:所建方法便捷、重复性好,适用于颠胃酸口服液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测定.
作者:常明泉;黄良永;郝新才;陈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方法:以一位心脏术后患者为例,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分析患者所用相关药物,跟踪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对药物治疗过程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患者的各项指标趋于正常.结论:临床药师的参与使药物治疗更趋合理,在达到治疗目标的同时,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临床的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陈岷;童荣生;黄晓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全方位、全程化临床药师培养工作模式.方法:总结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临床药师培训基地3年的培训工作.结果:在临床药师的培训过程中要明确教学先育人的思想,注重实践为主,培养能力的教学理念,以带教药师清晰的思路和持续扎实的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结论:带教药师应在临床药师心态培养、学习能力、沟通技巧、药学技能及工作思路等方面给学员以帮助,为临床和患者提供药学专业差异性服务.
作者:齐晓涟;王育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吸附纯化黄精小分子糖的佳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小分子糖保留率和纯度为考察指标,比较四种大孔树脂对黄精小分子糖的吸附性能,考察上样浓度、上样量、洗脱流速和洗脱剂用量等因素对优选树脂纯化工艺的影响,确定佳工艺参数.结果:佳工艺条件为选用AB-8大孔吸附树脂,上样浓度36.32 mg·ml-1,大上样量4倍柱床体积,以蒸馏水8倍柱床体积洗脱,洗脱流速为1.0 ml·min-1.通过本工艺纯化的黄精小分子糖保留率达97.56%,纯度达90.93%.结论:大孔吸附树脂对黄精小分子糖有较好的纯化作用,该工艺简单可行,适合干工业化生产.
作者:李晓坤;董晶晶;贺海花;杨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雷公藤制剂中雷公藤红素快速提取方法,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并比较市售5个不同生产厂商6个批次的雷公藤制剂中雷公藤红素含量.方法:样品以甲醇溶解后超声提取直接上样检测,采用Aglient Zorbax Eclipse XDB-C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1%醋酸(83∶17);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425 nm.结果:雷公藤红素保留时间在6.7 min左右,线性范围为6.33 ~202.60 μg·ml-1(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99.33%,RSD为2.04%(n=6);雷公藤制剂中雷公藤红素含量每片在17.67~400.62 μg.结论:本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适合于雷公藤制剂中雷公藤红素快速定量分析.不同生产厂商、不同批次的雷公藤制剂中雷公藤红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张军;陈玟;许美娟;居文政;熊宁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硝咪唑类药的临床使用情况及应用趋势.方法:对长江流域药品监测网提供的武汉地区2007~ 2009年硝咪唑类药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其药品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及排序情况.结果:硝咪唑类药中以奥硝唑注射液销售金额高,DDDs也较高.结论:需加强硝咪唑类药品评价工作,进一步促进药品合理使用.
作者:汪震;刘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77例,对照组103例.在同样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 mg,qd,对照组加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mg,qd.观察两组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异甘草酸镁与甘草酸二铵降低ALT、AST、TBIL均有效,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尤其是降低中度患者异常肝功能指标.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
作者:顾秋君;陈志高;窦文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咪唑片的含量.方法:色谱柱:Dikma-C18(150 mm ×4.6 mm,5μm)柱;流动相: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乙晴(65∶3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5 nm.结果:阿司咪唑在5.04~100.76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4%,RSD=0.17(n=9).结论:本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孙洪刚;徐骞;杨永田;卢刚;李大岩;陈笑强;张杰;贾首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排石颗粒中总黄酮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并依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999)中有关规定评估其不确定度.结果:扩展不确定度为7.99%,含量测定结果可表示为(9.94±0.79)mg·g-1.结论:紫外测定总黄酮含量的不确定度主要由标准曲线的拟合、对照品与样品的配制和稀释引入.
作者:方海红;吴杰连;何梦情;饶毅;李新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紫硇砂中硫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6 nm处测定紫硇砂生品及其3种不同炮制品中硫的含量.结果:硫在1 ~ 30 μg· ml-1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1.09%,RSD =2.37%(n=6).紫硇砂生品中硫的含量为111.05 μg·g-1,3种不同炮制品中硫的含量分别为:水煮法为14.37 μg·g-1,隔水醋制浮霜1法为21.11μg·g-1,隔水醋制浮霜2法为36.90 μg·g-1,直火醋制法为42.40μg·g-1.结论:紫硇砂隔水醋制浮霜2法炮制品和直火醋制炮制品中硫的含量显著低于生品,但明显高于水煮法炮制品,这可能与降低紫硇砂的毒性,又保留紫硇砂治疗作用有一定的关联性.
作者:杨全伟;韩建伟;姜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硫普罗宁注射液静脉给药对豚鼠引起的全身过敏反应.方法:对硫普罗宁原料、注射液、敷料进行豚鼠的全身主动过敏试验.结果:硫普罗宁原料、注射液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均产生阳性反应.结论:硫普罗宁注射液对豚鼠有致敏作用.
作者:李昇刚;朱爱民;扆雪涛;王露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滴强灵胶囊中3组分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以COSMOSIL C18(250 mm×4.6mm,5μm)为色谱柱,以醋酸铵溶液[0.25 mol·L-1醋酸铵溶液-0.05 mol·L-1 EDTA-2Na溶液-三乙胺(100∶10∶1),用醋酸调pH至7.5]-乙腈(88∶12)为流动相测定甲硝唑和土霉素的含量,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测定醋酸泼尼松的含量,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0℃.结果:建立的HPLC法能排除辅料对主药中3组分的干扰,甲硝唑、土霉素、醋酸泼尼松的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0.80mg·ml-1(r =0.999 9),0.02~0.40 mg·ml-1(r=0.999 9)和0.02~0.40 mg· 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4%(RSD=0.07%)、99.85%(RSD =0.09%)、98.16(RSD=1.58%)(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可靠,可用于滴强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良永;张志权;阎文强;郑江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附桂骨痛颗粒中桂皮醛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柱(150 mm×4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35∶65);检测波长:285nm.结果:线性范围0.56~135.58 μg·ml-1(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100.11%(RSD =0.97%,n=9).结论: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桂皮醛含量,准确、快速、重复性好.
作者:王伟影;范蕾;刘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