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渗漏的教训及护理

王玉霞

关键词:静脉滴注, 垂体后叶素, 静脉渗漏性损伤, 教训, 上消化道大出血, 曲张静脉压力, 持续静脉点滴, 门静脉压力, 治疗量, 输液渗漏, 内脏, 门脉高压, 毛细血管, 血流量, 血管床, 括约肌, 方法及, 常用药, 收缩, 临床
摘要:垂体后叶素是治疗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用药,持续静脉点滴可直接收缩内脏血管床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使内脏血流量减少,降低门静脉压力及曲张静脉压力[1],大治疗量可达0.2~0.4 U/min.临床中多种原因可导致静脉输液渗漏,从而造成静脉渗漏性损伤[2].1996年5月-2003年12月我科共发生垂体后叶素渗漏引起的局部损伤13例,现就护理方法及教训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胆红素经皮动态测试与早期干预

    目的通过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动态测试,早期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方法将1554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均在生后3、5、7 d进行测试,实验组用J-D1型经皮黄疸仪进行测试,同时目测.对照组沿用传统目测.2组阳性者均经血清胆红素测试,对测试值正常足月儿≥205μmol/L,早产、低体重儿≥171 μmol/L者给予干预.结果实验组皮测阳性率大于目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目测阳性率基本一致.干预率进行对比,实验组大于对照组.2组阴性病例中,病理性黄疸发现率(即病理性黄疸漏检率)对照组高于实验组.结论新生儿胆红素经皮测试,与传统目测方法相比更科学、更准确,利于早期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

    作者:张亚军;顾彩霞;杜立丛;贺秀丽;刘春洁;徐桂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渗漏的教训及护理

    垂体后叶素是治疗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用药,持续静脉点滴可直接收缩内脏血管床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使内脏血流量减少,降低门静脉压力及曲张静脉压力[1],大治疗量可达0.2~0.4 U/min.临床中多种原因可导致静脉输液渗漏,从而造成静脉渗漏性损伤[2].1996年5月-2003年12月我科共发生垂体后叶素渗漏引起的局部损伤13例,现就护理方法及教训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回顾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特点,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37例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病情好转,1例因基础病多伴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重要的在于充分认识到低血糖反应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护理过程中,勤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帮助患者提高识别、处理低血糖反应的能力,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苏海丹;刘霜梅;冯秀珠;崔梅清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持续教育对鼻咽癌康复锻炼及效果的影响

    鼻咽癌患者在做张口锻炼、颈部康复锻炼的过程中往往不能持之以恒,我们通过改进健康教育模式,实施持续专项教育的方法,稳固并提高了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有效地减少了放射晚期损伤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萍;戴勤;刘丽华;尤国美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1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动静脉瘘的救治与护理

    动静脉瘘(AVF)是指穿刺针同时穿透动脉和静脉并使两者之间产生一个通道,动脉流出的血液进入临近静脉腔内.AVF多在数天内出现并有不断增大和破裂的危险,经直接用手压迫或超声引导下按压修复治疗,多数AVF可自行闭合,对上述处理无效者应及时行外科手术修补[1].近年来,血管径路并发症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动静脉瘘的发生率很低仅为0.15%~0.87%[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常用的穿刺部位是股动脉,AVF常见的血管是股动脉、股静脉及其分支,这与其解剖位置有关.2004年12月,我科收治1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动静脉瘘患者,经救治患者痊愈出院,现将其治疗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于艳青;杨捷;柏颖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1例萘丁美酮致严重过敏反应

    病例介绍患者,女,52岁,护士.因颈椎病、肩周炎于2004年10月6日遵医嘱口服萘丁美酮(nabumetone,NAB),4粒/晚.用药至第7天服后30min,手指、足趾侧面皮肤奇痒,潮红,随后四肢远端开始水肿,并呈向心性蔓延,约20min后上肢水肿达肘关节,下肢到踝关节上2~3 cm,两侧对称,皮肤有紧张感,屈肘、足背屈时有障碍,别无不适.疑为NAB过敏,随即呼叫120,约10 min到达本院急症科.患者述周身瘙痒,指缝、鼻孔、耳道、眼睑尤甚,稍感胸闷.查心率96次/min,血压正常,四肢远端水肿,双眼睑高度水肿.立即给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吸氧3 L/min,约5 min后奇痒减轻,30min后消失,无明显不适感.2 h后水肿全部消失,无功能障碍.

    作者:赵淑萍;赵建东;程贤香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甘露醇全自动控温溶化保温箱的制作与应用

    甘露醇注射液为饱和灭菌溶液,常温下存放一段时间易析出结晶,温度越低存放时间越长,结晶越严重,临床用药前需溶化结晶,传统的溶化方法存在诸多弊端.1999年10月,我们研制了甘露醇全自动控温溶化保温箱(简称溶化箱),很好地解决了甘露醇易结晶的问题,方便了临床用药,有效地预防了静脉炎的发生,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赛小珍;柳晓静;刘勤朴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进行胃肠起搏的护理

    近10多年来,消化道动力学的研究已成为胃肠病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FGID)是指存在消化道症状,但无法用器质性病变或生化异常来解释的消化道功能性疾病[1].我科于2002年起引进泰士WCH型胃肠起搏仪对FGID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对2002年12月-2004年5月行胃肠起搏治疗的78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进行了疗效评估及护理总结,现将胃肠起搏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疗效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林征;林琳;张红杰;王美峰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216例

    放射性粒子临床治疗肿瘤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早期放射性粒子释放高能射线,防护、操作难以进行,发展非常缓慢,80年代起,新的低能核素研制成功,B超、CT、三维治疗计划的应用,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发展很快[1].我们肿瘤中心于2001年12月完成国内首例粒子植入治疗肿瘤,至2004年11月,已完成216例粒子植入.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患者痛苦小,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亦起重要作用,正确合理的护理是放射性粒子植入的重要环节,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米淑敏;田素青;李秋涛;姚海琳;范京红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人工气道阻塞的护理干预

    人工气道的阻塞问题已成为当今呼吸治疗和危重症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内外护理同行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往文献对人工气道的阻塞问题报道很多,但大多仅侧重于某一方面的探讨,缺少对人工气道阻塞的原因、人工气道效能的评估和人工气道阻塞干预进行一个完整的、综合的论述.本文拟通过对当今各种文献所报道的解决人工气道内阻塞方案进行简单、综合的评述,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莉;张素秋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护理学基础》实验考核的改革

    <护理学基础>是高等护理教育中的重要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其中实验教学占总学时的50%以上,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课,实验成绩只占该课程总成绩的10%~30%,且考核方法单一,成绩评定不合理,从考核成绩中不能够反映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高低,因而使得学生轻实践、重理论,对实验课不重视.鉴于此,本院近2年在尝试建立<护理学基础>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的同时,不断对实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使之更客观实际[1],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习积极性,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邹凌燕;王克芳;李峰;王翠丽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对照研究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71例有攻击行为和85例没有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住院资料、BPRS、入院态度和治疗态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2组患者在BPRS、住院态度、治疗态度、既往攻击行为史、诊断亚型和EEG结果等因子上差异存在显著性,其中既往攻击行为史、诊断亚型、BPRS的敌对猜疑因子和治疗态度能够预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有精神病理学和生物学基础,及早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可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作者:李庆霞;翟爱玲;詹来英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头孢菌素类属β-内酰胺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同样可发生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因此,我们自2002年1月起对使用头孢类药物者选择拟用药物进行皮试[1],以确保医疗护理安全.为探讨头孢类药物皮试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我们对2002年12月-2004年11月接受头孢类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皮试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裕珍;陆莹;陆培新;樊俭;江菊;姚美华;陈瑛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游泳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的影响

    我院在2004年开展了婴儿游泳项目,本研究对参加游泳的23例新生儿与未参加游泳的28例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情况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夏凤仙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颅内电极埋藏监测致痫灶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手术配合

    癫痫是一种常见病,人群患病率约为0.4‰,特别是难治性癫痫患者,约占癫痫患者总数的20.0%~25.0%[1],对这类患者药物控制难以奏效,好的方法就是进行手术治疗.我院2004年1-10月国内首家采用国际著名癫痫外科中心术前评估方法与手术方法,率先应用颅内电极精确监测技术,并建立多学科密切协同,科学正规治疗难治性癫痫1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颅内电极埋藏监测致痫灶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姜雪;马建军;陈素兰;王红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肝移植术后胆道铸型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胆道铸型综合征(biliary cast syndrome,BCS)是肝移植术后(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一种少见并发症,国内报道发生率达18%[1],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由于供肝灌注不良及再灌注损伤,引起胆管内膜损伤,发生剥离甚至脱落,混合胆管内其他物质,在水分吸收后,固体成分沉积在胆道,铸成与胆管走向吻合的树状结构.现将137例原位肝移植术后17例并发BCS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张向兰;孙萍;张莉莉;李洪苓;杨欣欣;刘振文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门诊预约服务模式的实施体会

    我院从2000年开始陆续推出了电话预约、网上预约、热线电话咨询、医学答疑等多种服务形式,已有800多人次通过网上预约挂号来门诊,引起了媒体、公众的极大关注,社会效益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燕燕;王勤美;蒋小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新进展

    据我国孕妇和儿童生命监测网统计,死于1周以内的新生儿占新生儿病死率的60%,其中以生后第1天第1小时为多,主要死亡原因为窒息[1].为不断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水平,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脏急救护理会议(CPR-ECC)每5~8 a举办1次,其宗旨是在会议中讨论相关的问题并提出新的窒息复苏指南.现就新版(第4版)新生儿窒息复苏教材中的新观点、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赵玉芳;秦瑛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BNP值与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预见性护理

    B-型钠尿肽(BNP)主要从心室分泌的心脏激素,反映心室负荷过重及左心功能,BNP与左室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NYHA分级密切相关,是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强标志物,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心力衰竭的指标[1].2003年2月-2004年10月,我科对42例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BNP检测用于指导心力衰竭治疗,在护理工作中,我们高度重视BNP检测值,并根据BNP检测结果按心功能分级进行预见性护理,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英;邵乐文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作用的研究

    WTO倡导精神病患者的非住院化及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CBR)[1].为了探讨健康教育这一干预措施对社区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我们于2002年2月-2004年11月,在实施社区医疗服务(家庭病床)的同时,对入选的有能力接受教育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主要照料者)开展了有关精神卫生康复知识教育,以探讨健康教育这一干预措施在CBR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显示,患者社会功能残疾量表及复发率均显示较教育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与家属的精神卫生康复知识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王济华;刘红岩;李鑫 刊期: 2005年第18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