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淑敏;田素青;李秋涛;姚海琳;范京红
目的针对护理文件书写存在的缺陷,进行规范管理,从而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方法规范管理前抽查护理书写病历726份,对缺陷采取的措施有设立护理书写抽查登记本、成立质控小组、制订扣分标准等,规范管理后抽查护理书写病历730份,对缺陷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规范管理后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明显提高(P<0.01),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加强质控管理是保证护理文书质量的关键.
作者:邓彩素;许素芃 刊期: 2005年第18期
我院从2000年开始陆续推出了电话预约、网上预约、热线电话咨询、医学答疑等多种服务形式,已有800多人次通过网上预约挂号来门诊,引起了媒体、公众的极大关注,社会效益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燕燕;王勤美;蒋小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年老体弱、长期卧床、脊柱手术、高位截瘫的患者,极易发生褥疮.为了预防褥疮,临床上采用了许多护理措施,如卧气垫床、水垫、按摩等,但关键在于勤翻身.以前患者翻身我们采取软枕、棉被靠背,此种方法在使用中位置难以掌握,容易滑脱,感觉不适,床上显得杂乱.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自制了翻身靠背架,患者感觉舒适,不易滑脱、移位,均无褥疮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丽萍;王荣君 刊期: 2005年第18期
近年来,助产士大量流失已经成为许多医院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些流失的助产士人群主要是参加工作5~15 a,既富有临床工作经验又年富力强,是助产专业发展及临床工作中的骨干力量.
作者:葛月萍;何真;罗改凤 刊期: 2005年第18期
近10多年来,消化道动力学的研究已成为胃肠病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FGID)是指存在消化道症状,但无法用器质性病变或生化异常来解释的消化道功能性疾病[1].我科于2002年起引进泰士WCH型胃肠起搏仪对FGID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对2002年12月-2004年5月行胃肠起搏治疗的78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进行了疗效评估及护理总结,现将胃肠起搏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疗效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林征;林琳;张红杰;王美峰 刊期: 2005年第18期
在快节奏、高度紧张和人员不足的护理工作中,由于使用非安全型的医疗用品,针刺伤时有发生.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关注血源性疾病在患者中的传播,而对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血液性疾病危险的关注却很少.有关专家指出,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程度取决于人群中血液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率.
作者:王春花 刊期: 2005年第18期
据我国孕妇和儿童生命监测网统计,死于1周以内的新生儿占新生儿病死率的60%,其中以生后第1天第1小时为多,主要死亡原因为窒息[1].为不断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水平,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脏急救护理会议(CPR-ECC)每5~8 a举办1次,其宗旨是在会议中讨论相关的问题并提出新的窒息复苏指南.现就新版(第4版)新生儿窒息复苏教材中的新观点、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赵玉芳;秦瑛 刊期: 2005年第18期
脊柱侧弯是一种脊柱表现为冠状面侧弯、矢状面前凸或后凸、轴状面旋转的在三维空间内发生的结构和形态上的畸形,病变通常为脊柱的多个节段共同向侧方弯曲,青少年多见.
作者:王晋贤;陈超;方煌;陈安民;杜杏利;刘其桃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比较胸腔镜肺切除术与开胸肺切除术的护理异同.方法对比分析我科2003年5月-2004年5月在胸腔镜辅助下经胸小切口完成肺切除术的病例44例及同期行开胸肺切除术的病例4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恢复情况.结果胸腔镜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开胸组,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开胸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均<0.01);胸腔镜组患者留置胸管时间明显比开胸组短(P<0.05);2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及体温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了解两种肺切除术临床护理的异同点,对提高胸腔镜肺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夏梅;廖建梅;徐义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通过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动态测试,早期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方法将1554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均在生后3、5、7 d进行测试,实验组用J-D1型经皮黄疸仪进行测试,同时目测.对照组沿用传统目测.2组阳性者均经血清胆红素测试,对测试值正常足月儿≥205μmol/L,早产、低体重儿≥171 μmol/L者给予干预.结果实验组皮测阳性率大于目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目测阳性率基本一致.干预率进行对比,实验组大于对照组.2组阴性病例中,病理性黄疸发现率(即病理性黄疸漏检率)对照组高于实验组.结论新生儿胆红素经皮测试,与传统目测方法相比更科学、更准确,利于早期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
作者:张亚军;顾彩霞;杜立丛;贺秀丽;刘春洁;徐桂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甘露醇注射液为饱和灭菌溶液,常温下存放一段时间易析出结晶,温度越低存放时间越长,结晶越严重,临床用药前需溶化结晶,传统的溶化方法存在诸多弊端.1999年10月,我们研制了甘露醇全自动控温溶化保温箱(简称溶化箱),很好地解决了甘露醇易结晶的问题,方便了临床用药,有效地预防了静脉炎的发生,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赛小珍;柳晓静;刘勤朴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为探索海水浸泡休克伤员有效的救治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创伤性休克患者分为海水浸泡组(31例)与陆地创伤组(243例)2组,针对2组特点分别实施急救护理措施,通过优良率、伤残率、病死率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陆地组优良率77.0%,伤残率15.2%,病死率7.8%;海水浸泡组优良率61.0%,伤残率19.5%,病死率19.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海水浸泡组中出现海水淹溺性肺水肿患者伤残率37.5%,病死率50.0%,明显高于陆地组(P<0.01).结论针对海水浸泡休克的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是降低死残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惠贞;余庆英;朱晖;常大川;黄超红;陈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动静脉瘘(AVF)是指穿刺针同时穿透动脉和静脉并使两者之间产生一个通道,动脉流出的血液进入临近静脉腔内.AVF多在数天内出现并有不断增大和破裂的危险,经直接用手压迫或超声引导下按压修复治疗,多数AVF可自行闭合,对上述处理无效者应及时行外科手术修补[1].近年来,血管径路并发症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动静脉瘘的发生率很低仅为0.15%~0.87%[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常用的穿刺部位是股动脉,AVF常见的血管是股动脉、股静脉及其分支,这与其解剖位置有关.2004年12月,我科收治1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动静脉瘘患者,经救治患者痊愈出院,现将其治疗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于艳青;杨捷;柏颖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病例介绍患者,女,52岁,护士.因颈椎病、肩周炎于2004年10月6日遵医嘱口服萘丁美酮(nabumetone,NAB),4粒/晚.用药至第7天服后30min,手指、足趾侧面皮肤奇痒,潮红,随后四肢远端开始水肿,并呈向心性蔓延,约20min后上肢水肿达肘关节,下肢到踝关节上2~3 cm,两侧对称,皮肤有紧张感,屈肘、足背屈时有障碍,别无不适.疑为NAB过敏,随即呼叫120,约10 min到达本院急症科.患者述周身瘙痒,指缝、鼻孔、耳道、眼睑尤甚,稍感胸闷.查心率96次/min,血压正常,四肢远端水肿,双眼睑高度水肿.立即给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吸氧3 L/min,约5 min后奇痒减轻,30min后消失,无明显不适感.2 h后水肿全部消失,无功能障碍.
作者:赵淑萍;赵建东;程贤香 刊期: 2005年第18期
<护理学基础>是高等护理教育中的重要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其中实验教学占总学时的50%以上,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课,实验成绩只占该课程总成绩的10%~30%,且考核方法单一,成绩评定不合理,从考核成绩中不能够反映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高低,因而使得学生轻实践、重理论,对实验课不重视.鉴于此,本院近2年在尝试建立<护理学基础>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的同时,不断对实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使之更客观实际[1],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习积极性,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邹凌燕;王克芳;李峰;王翠丽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回顾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特点,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37例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病情好转,1例因基础病多伴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重要的在于充分认识到低血糖反应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护理过程中,勤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帮助患者提高识别、处理低血糖反应的能力,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苏海丹;刘霜梅;冯秀珠;崔梅清 刊期: 2005年第18期
上消化道大出血部分是由胃Dieulafoy病即胃恒经动脉损伤引起,临床上以突发性、反复发作性大量呕血,常伴有休克而无相关病史为特点,且病死率高.目前对胃Dieulafoy病治疗主要以内镜检查为主,内镜检查不仅是诊断的重要手段,也是治疗的重要方法[1],内镜直视下应用金属钛夹止血能迅速截断血流封闭创口,利于创口愈合,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止血快.1999年2月-2005年1月,我院采用金属钛夹法治疗胃Dieulafoy病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8例,止血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田素香;王慎菊;范传玲 刊期: 2005年第18期
护理床旁移动信息系统定位于以患者为中心,能使执行医嘱的准确时间、执行者签名、生命体征测量及录入等护理文书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我院于2004年4月在某病区安装了该系统,经过3个月试运行,效果比较好,现将系统组成与主要功能介绍如下.
作者:黄顺;马学革;王瑞兰 刊期: 2005年第18期
胆道铸型综合征(biliary cast syndrome,BCS)是肝移植术后(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一种少见并发症,国内报道发生率达18%[1],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由于供肝灌注不良及再灌注损伤,引起胆管内膜损伤,发生剥离甚至脱落,混合胆管内其他物质,在水分吸收后,固体成分沉积在胆道,铸成与胆管走向吻合的树状结构.现将137例原位肝移植术后17例并发BCS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张向兰;孙萍;张莉莉;李洪苓;杨欣欣;刘振文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癫痫是一种常见病,人群患病率约为0.4‰,特别是难治性癫痫患者,约占癫痫患者总数的20.0%~25.0%[1],对这类患者药物控制难以奏效,好的方法就是进行手术治疗.我院2004年1-10月国内首家采用国际著名癫痫外科中心术前评估方法与手术方法,率先应用颅内电极精确监测技术,并建立多学科密切协同,科学正规治疗难治性癫痫1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颅内电极埋藏监测致痫灶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姜雪;马建军;陈素兰;王红艳 刊期: 200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