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引产I号”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阎北风

关键词:引产, 临床资料, 现报道如下, 鲜鸡蛋, 蓖麻油, 应用, 食盐, 配方, 搅拌
摘要:自1997年12月至1998年10月,我科应用“引产I号”在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引产Ⅰ号”配方  蓖麻油30ml,鲜鸡蛋3个,加食盐少许,搅拌均匀,炒熟后立即食用。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日本血吸虫31/32kDa抗体的检测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纯化日本血吸虫31/32kDa抗原(Sj31/32)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疗效考核价值。方法:利用纯化Sj31/32与可溶性虫卵抗原(SEA)ELISA方法检测急、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结果:急、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抗Sj31/32抗体检出率为100%和95%,与正常人、肝吸虫和肺吸虫病患者血清未出现交叉反应;抗SEA抗体检出率为97.4%和90%,与正常人和肠道吸虫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血吸虫病人治疗后3 个月、半年和1年抗Sj31/32抗体的阴转率分别为52.5%、72.5%和82.5%,而抗SEA抗体的阴转率则分别为15%、37.5%和50%。结论:Sj31/32抗原诊断血吸虫病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并且具有较好的疗效考核价值,可用于血吸虫病现场和临床应用。

    作者:罗金萍;沈定文;陈喜圭;覃金红;彭胜国;王松茂;陈爱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保留肛门括约肌的直肠癌切除术

    目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肿瘤专家的重视。这不仅因为直肠癌生物学特性较为良好,癌灶下侵的距离较短,淋巴结转 移少见,还由于吻合操作技术的改进,使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技术有了广阔的前景,各种保肛术式也应运而生。我院近5年来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16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王汉良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胞二磷胆碱加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0例报告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是临床上严重的新生儿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新生儿期死亡及远期致残的重要疾病之一。1992年3月至1999年3月,我院收治新生儿HIE 120例,对其中的60例采用胞二磷胆碱加脑活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两种固定法的比较与选择

    目的:就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对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241例病人,共256侧肢体,均为Ⅲ度胫腓骨骨折。用钢板内固定174侧,用外固定架66侧,一期截肢16侧肢体。结果:钢板内固定组一期创面感染率12.9%,二期创面感染率21.05;外固定架组一期创面感染率13.64%,二期创面感染率18.18%。两种固定法二期创面肉芽长满时间,钢板内固定组(n=19):3周以内6例,占31.58%,3周以上13例,占68.42%,外固定架组(n=22):3周以内17侧,占77.27%,3周以上5侧,占22.73%。钢板内固定组平均愈合时间120±8.4天,畸形愈合率5.17%;外固定架组平均愈合时间180±9.3天,畸形愈合率18.18%。结论:可一期闭合创面的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首选钢板内固定;不能一期闭合创面的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则以外固定为佳。

    作者:林博文;肖德明;黎伟凡;谢伟平;曾纪葵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上矢状窦破裂9例报告

    我院自1997年12月~2000年5月共收治颅脑损伤导致上矢状窦破裂9例,通过急诊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江;王钧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椎间盘炎1例分析

    患者女,33岁,于1999年6月7日因腰痛伴右下肢放射性疼痛,以“腰5骶1椎间盘突出”收入院。入院查患肢直腿抬高小于50度,跟腱反射减弱,于1999年6月11日在硬膜外麻下行腰5骶1髓核摘除术。术后第一天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疼痛症状消失,第二天晚上出现腰骶部剧痛,腰背肌痉挛,体温40℃,血沉65mm/h,行抗菌素和对症治疗疼痛无缓解。诊断为“椎间盘炎”,于6月19日在局麻下行椎管探查术,术中见椎间隙及陷窝处有脓性液被包裹,术中吸出脓液并冲洗,置引流管。脓液细菌培养为大肠杆菌,术后应用敏感抗菌素。4周后体温恢复正常,6周后腰腿痛明显减轻,血沉恢复正常,8周后疼痛症状基本消失。住院71天出院,随访半年无异常,恢复正常工作。  椎间盘炎是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一种严重手术并发症,临床上极少见。我科从1994年~1999年共行腰椎间盘手术535例,发生术后椎间隙感染1例,发生率为0.19%。椎间盘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骶部剧痛,腰背肌痉挛,伴有高热,血沉增高。由于病程长,症状重,病人常有焦急、悲观、消极情绪等表现。其治疗措施为:①术前对一般情况较差的病人,给予高蛋白饮食,增加机体抵抗力,并给予抗菌素预防感染。②做好手术器械消毒,严格遵守无菌操作。③将破坏的椎间盘组织彻底清除,避免损伤软骨结构。④术后常规使用大剂量有效抗菌素。⑤加强护理, 主要包括卧硬板床休息,重视心理护理,超短波,TDP灯照射,进行腰背功能锻炼和早期活动患肢等。

    作者:赵坚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引产I号”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自1997年12月至1998年10月,我科应用“引产I号”在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引产Ⅰ号”配方  蓖麻油30ml,鲜鸡蛋3个,加食盐少许,搅拌均匀,炒熟后立即食用。

    作者:阎北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尼莫地平加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脑血管性痴呆50例疗效观察

    我院对脑血管性痴呆患者用尼莫地平加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并与传统治疗方法对照,近期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作咏;谢模英;夏澍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川芎嗪佐治小儿哮喘45例疗效观察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时明显影响小儿正常生活,其特点是反复发作,难以根治,气道高反应性。为提高临床疗效,我们应用川芎嗪静滴治疗45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彭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内镜高频电治疗大肠大息肉18例报告

    我院1990年4月至2000年4月,从内镜检查的2968例患者中,发现大肠息肉387例次(716颗),其中经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直径>2.5cm以上较大息肉18例(20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兵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硫贲妥钠和琥珀胆碱静脉麻醉在无抽搐电休克中的应用体会

    电休克作为精神科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过去由于是在病人清醒状态下进行治疗,且电刺激引起肌肉抽搐,牙关紧闭,易导致缺氧等并发症的发生,病人对此治疗有恐惧感。1998年底我院利用美国的治疗仪,开始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继发窝囊肿的诊治(附8例报告)

    我院于1988年8月至1999年12月间,收治了8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继发窝囊肿的患者,术中同时行窝囊肿摘除及膝关节滑膜切除术,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波;王以强;冯华明;黄笃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改良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

    目的:探讨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并对克氏针进行改良。方法:将克氏针针头1cm加工成螺纹状,再将针头做轻度弯曲,治疗锁骨骨折病人。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治疗锁骨骨折病人37例,优良率为97.3%。结论:改良克氏针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改良后增加了摩擦力,减少退针,增加了稳定性,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且操作简单,易推广。

    作者:张晓明;肖德明;代成甫;徐忠世;陈基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肝总管粗大伴右侧副肝管1例

    男尸,身高166cm,年龄约50岁。  肝左管与肝右管汇合成肝总管时,发现汇合处膨大,压扁径为12mm,距肝门8mm。肝总管粗大,走行在肝固有动脉的右前方。中段压扁径为12mm,末端压扁径为11mm,全长25mm。在与肝囊管汇合形成胆总管时,发现有右侧副肝管存在。右侧副肝管起于肝门右侧,在胆囊深面和胆囊管外侧走行,于胆囊管末端从后方注入胆总管的后壁。右侧副肝管起始处压扁径为8mm,中段压扁径为8mm,末端压扁径为7mm,全长30mm,与肝总管成50夹角注入胆总管。其营养由胆囊动脉分支供应。胆道其余部分未见异常。

    作者:李敏才;胡圣望;胡振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同时检测二种弧菌的探讨

    目的:建立一种敏感、快速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tiple PCR)同时检测二种弧菌基因。方法:对72份腹泻患者粪便进行了常规培养和生化鉴定,同时进行PCR法检测。后者在实施中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在一次PCR反应中同时扩增副溶血性弧菌的热稳定直接溶血素(tdh)基因和01群霍乱弧菌的霍乱毒素A亚单位(ctxA)基因。结果:在11份培养阳性标本中经PCR法检测,ctxA基因8份,tdh基因3份,而常规培养为阴性的61份标本,经PCR法检测获得tdh基因5份。结论:该法具有简便、快速、特异和不需要培养等特点,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郑曦;肖先清;梅同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葛根素对奎尼丁转复慢性房颤的影响

    现代研究认为,对所有房颤患者应尽可能地给予复律治疗。除直流电复律外,药物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的药物维持依然是常用而有效的措施,奎尼丁是应用得多的药物之一。葛根素是葛根(Pueraria pseudohirsata)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它不但能扩张冠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还能显著降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人血浆中儿茶酚胺的含量。为了观察葛根素对奎尼丁转复慢性房颤的影响,我们对两组慢性房颤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

    作者:杨沙宁;程芳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成人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我院自1995年2月至1999年6月对31例成人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进行手术治疗,随诊6个月至4年,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华;邹伟民;谢伟坚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虎杖煎剂对大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虎杖煎剂对大白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急性CCl4肝损伤模型,实验设虎杖煎剂大、中、小剂量治疗组、对照组和正常组,观察各组大白鼠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山梨醇脱氢酶(SDH)活性变化。结果:虎杖煎剂三个剂量治疗组均能降低血MDA含量和SDH活性,增加SOD活性,减轻肝损伤程度。中剂量效果佳。结论:虎杖煎剂具有良好的保护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尤以中剂量疗效佳,其机理可能与抑制体内的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罗德生;郑红花;刘琴;罗丽芳;李映红;王梅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256名健康大学生血清丙二醛的水平

    目前,对自由基的研究揭示出脂质过氧化反应与人类疾病和衰老密切相关。为了研究健康大学生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水平,我们测定了256名健康大学生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艳萍;熊永革;周天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医科类成人教育实验课教学的特征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场所,是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主要教学活动,是开展直观教学、理论联系实践的必修课程,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实验课与普通高校教育同一专业的实验课有一定的不同,具有如下特征。

    作者:胡娟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