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张春辉;陈士良;刘东卫;张竞文
目的::对后路全脊椎截骨治疗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42例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02±54)ml;总治疗优良率为92.9%;术后患者的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度和 Frankel 分级对比明显优于术前(P<0.05)。结论:采取后路全脊椎截骨治疗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能够提高治疗优良率,可临床推广。
作者:喻锋;王冶;石卫星;吴明;余贵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经皮两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青壮年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经皮两枚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5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8个月。6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无骨不连发生。疗效根据 Harris评分标准评价:优28例,良15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6.0%;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治疗后 Harris评分(86.25±1.26)分明显高于治疗前(43.14±0.21)(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两枚空心钉内固定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骨折端良好的复位及空心钉的置入位置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基础。
作者:刘少华;刘效仿;周观明;卢绍燊;肖可明;陈希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析临床免疫检验的质控控制效果分析。方法:入选某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送检的免疫检验血液标本720份,2014年5月~2015年4月送检的经质量控制的免疫检验血液标本720份,比较两个不同阶段的临床免疫检验质控控制效果分析。结果:2014年5月~2015年4月送检的经质量控制的免疫检验血液标本的癌胚抗原、Ca125、Ca199、甲胎蛋白、甲状腺功能、胰岛素抗体、血清胰岛素等指标的平均变异指数均显著低于2013年5月~2014年4月送检的免疫检验血液标本的变异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的仪器设备、采集标本等因素均可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可提高临床检验免疫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作者:杨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个性化护理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或小于对照组患者,排便功能分级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对采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可显著促进患者康复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吕丹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6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术后随访两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偏瘫肢体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等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实施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病情,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婉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三联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sB7-H3、INF-r及IL-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甲氨喋呤三联疗法;4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对照组,采取甲氨喋呤二联疗法;36例正常人为健康组,采用ELISA(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夹心法检测患者及正常人群血清中 sB7-H3、INF-r及IL-2的表达水平。结果:甲氨喋呤三联疗法的总有效率为96%,具有统计学差异(χ2=8.564,P=0.004)。研究活动组患者血清中 sB7-H3、INF-r及IL-2水平较正常人群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缓解组患者血清中 sB7-H3、INF-r及IL-2水平较正常人群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缓解组较活动组患者血清中 sB7-H3、INF-r及IL-2水平均有显著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及关节压痛指数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01),且各指标在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研究组的皮疹、局部疼痛、胃肠道反应、谷丙转氨酶水平增加的发生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喋呤三联疗法能够降低患者血清中 sB7-H3、INF-r及 IL-2水平,降低症状体征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项光博;李素蘋;陈杨畅;朱小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放射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某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接收入院的患有冠状动脉类疾病的患者,共计60例。60例患者入院后,都实施放射CT血管造影检查,并将其中1例患者的原数据,拿来进行0.625mm以及0.75mm的重建,对比剖析两次重建检查的结果。结果:经重建,在0.625mm 组中,检出钙化斑块,共计60个;检出小钙化斑块,共计53个。而在0.75mm组中,则检出钙化斑块,共计46个;检出小钙化斑块,共计39个。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放射CT血管造影检查法,合理并广泛的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诊断中,能大大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屈光雄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4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开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血肿清除时间,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曾清洲;陈晖;李文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9月期间在某院接受治疗的7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曲安缩松关节腔注射治疗、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对比两组治疗、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7%;观察组复发率为16.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84%,组间差异比较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预后更佳。
作者:谭志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伴抑郁症状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皮质醇(COR)的相关水平。方法:选取 A组(首发精神分裂症伴随抑郁症状患者)30例、B组(首发抑郁症)30例、C组(首发精神分裂症不伴抑郁症状)30例、D组(健康组)30例作为对照组,用免疫发光化学法检测其血清皮质醇(COR)水平。结果:在每一组中,不同时段人体内血清皮质醇(COR)水平有所不同,A、B、C 3组血清皮质醇(COR)水平明显高于D组(P<0.05),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皮质醇(COR)水平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患者血清皮质醇(COR)水平的不同,首发精神分裂症伴有抑郁症状时,患者体内血清皮质醇(COR)水平较不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及首发抑郁症患者明显升高。
作者:李欣;薛坤喜;万静;杜宝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自拟代谢调节I号方联合生活方式重塑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某院2015年6月~2016年2月期间的12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60)给予单纯生活方式重塑治疗,治疗组(n=60)予以自拟代谢调节 I 号方联合生活方式重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腹围、体重指数、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腹围、体重指数、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等指标,两组治疗后的数据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53例,占该组总人数的88.3%;对照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28例,占该组总人数的46.6%,组间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代谢综合征患者施行自拟代谢调节 I 号方联合生活方式重塑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治疗的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黄劲增;邝开安;梁杏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查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建立Microsoft Excel数据库,对本次研究数据采取 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对常规止血、抑酸、补充血容量治疗(对照组n=49)与加用治疗(观察组n=49)效果差异加以分析。结果: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取纤维胃镜检查,导致患者出血的原因主要有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的胃出血54例,占比55.1%;食管静脉曲张破裂16例,占比16.3%;重症胃粘膜疾病12例,占比12.2%;消化道溃疡11例,占比11.3%;消化道肿瘤5例,占比5.1%。两组不同方法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治中纤维胃镜为常用手段,应对出血程度、部位及原因作出准确及时的判断并对此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及细致的监护。
作者:罗素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通过对广州某重点医科大学医学非临床专业毕业生进行数据调查,利用路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自我概念对大学生毕业去向的影响,发现社会认知、学术认知及学术目标两两显著正相关;学术认知及社会认知通过专业成绩显著影响毕业去向,而学术目标对毕业去向有着显著的直接影响。
作者:庄严;张春辉;陈士良;刘东卫;张竞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及时准确的糖尿病预测及生活干预对延缓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发病进程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分析T2DM和PDM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本地区T2DM和IGR的流行情况,制定糖尿病危险评分量表开展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并对高危人群予以为期2年的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预,评估干预前后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知晓率以及相关健康指标。结果:糖尿病模型测试筛查和生活干预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血糖平均下降1.53mmmol/L,有效率为85.3%。结论:以社区为单位的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预测并实施干预,可以延缓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发病进程,并提高高危人群生活质量,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作者:左银花;夏杰;李启强;余道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明确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7,FGF7)在肝硬化肝大部切除术后肝脏再生的作用。方法:建立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硬化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行70%肝切除术,门静脉注射 FGF7,检测术后残余肝重量及增殖指数。结果:大鼠四氯化碳诱导12周后,术中见肝脏表面呈小结节样改变,镜下见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被假小叶取代。对照组与实验组残余肝第3、5、7d重量(g)分别为(3.2±0.2 vs.3.6±0.3)、(3.4±0.3 vs.5.8±0.5)、(4.0±0.4 vs.6.9±0.6),其中两组第5、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残余肝第3、5、7天增殖指数(%)分别为8.2±1.3vs.12.4±1.6、10.4±1.5vs.21.3±2.1、15.8±1.4vs.29.9±2.7,其中两组第5、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GF7促进肝硬化肝切除术后肝脏再生,为肝硬化患者行肝切除术提供了理论支持。
作者:朱柱;张韩静;罗礼炳;李果;罗加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屈曲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重度屈曲畸形患者共12例,本组患者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给予患者平均随访1年,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徒手肌力检查、Muller膝关节稳定评分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等临床指标,评价患者手术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徒手肌力检查、Mull-er膝关节稳定评分、HSS评分相较术前均有明显进步,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者4例、良者5例、可者2例、差者1例,患者膝关节稳定优良率81.8%。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屈曲畸形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相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后,排除50篇不符合标准的文献;经全文阅读后,排除65篇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再次选择,将数据混乱或重复发表的35篇文献排除,终选入5篇进行数据提取。研究资料中使用预防抗生素组与使用安慰剂组患者总例数及病例选择标准的要求较为明确,主要包括治疗依从性好及严格执行治疗方案等。
作者:丁水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老年人牙髓塑化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全部患者的年龄都超过60岁,并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塑化治疗,乙组采用根管治疗,每组50例(50颗牙),术前全部都进行X线片的拍摄,根据樊明文主编的《牙体牙髓病学》的治疗方法为标准。结果:甲组的治愈率明显低于乙组,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3年治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老年人牙髓塑化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不佳。
作者:严杰文;叶华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舒必利联合西酞普兰治疗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舒必利联合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HAMD、HAMA评分变化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必利联合西酞普兰治疗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效果较单纯西酞普兰治疗更好,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汪锦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维生素D(VitD)缺乏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 VitD 缺乏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同时实验组给予补充 VitD治疗,疗程1个月。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25-(OH)D3及IgA水平,1个月后复查25-(OH)D3及IgA水平。记录两组各项指标(患儿喘憋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患儿喘憋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较非对照组明显缩短(t=2.03、2.49、3.23,P 均<0.05)。治疗前两组血清25-(OH)D3及IgA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治疗后实验组25-(OH)D3及 Ig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8.28、9.57,P 均<0.01);治疗后实验组25-(OH)D3及IgA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t=8.28、9.57,P 均<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及IgA水平低下,补充 VitD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示 VitD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进而影响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庄哈娜;刘海英;刘瑜;赵宏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