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新
目的:探讨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辖区内管理的0~3岁儿童6~8月、18月、30月龄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对致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354名各月龄儿童血常规检测中发现有42例儿童缺铁性贫血,其中中重度缺铁性贫血2例。儿童贫血与家庭收入,监护人职业及受教育程度,科学喂养均有关系,与生产方式及性别关系不大。结论:针对缺铁性贫血的原因进行干预,效果明显。
作者:曾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二重积分换元法,包括极坐标换元法为例,阐述“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基本模式。同时为这一重要高等数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提供一种新的参考。
作者:王红勇;廖茂新;杨德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采取护理干预对缩短患者首次下床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随机排序将选取的64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患者提供常规基础护理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24h内首次下床活动率达到了96.88%,而对照组只有75.00%。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帮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是提高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恢复效果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探讨相关预防措施。方法:以某院2013年3月~9月收治的8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以其抑郁状态分为健康组45例与抑郁组35例,并对两组患者的家庭观念、分娩方式、生育观念、新生儿Apgar评分和生育观念等方面进行调查与统计。结果:健康组患者在各个方面都优于抑郁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做好产前分娩知识教育,疏导产妇不良情绪,保持家庭和睦关系,可以有效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
作者:李海杰;马小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整个过程非常繁杂,对其技术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但是其中关键的还是实用病理学诊断技术。任何一个技术操作流程出现疏忽和失误都会影响终产生的结果。
作者:邓学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提高临床诊断质量。方法:本组抽取某院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45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35例患者蛋白含量≥10×109/L,占71.11%,19例白细胞数(WBC)≥500×106/L,占42.22%。37例多形核细胞数(PMN)≥0.5,占82.22%。本组患者中,22例腹水细菌学检查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48.89%,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较为常见,分别占17.78%、8.89%、11.11%。结论: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期间,可将PMN作为病情确诊的重要观察指标。临床治疗期间,可根据患者的腹水细菌学培养结果取抗生素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作者:杨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精神康复工作治疗小组在工作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的因素和安全管理。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模式。结果:精神康复工作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是可以减少和预防的。结论:加强精神康复过程中病人和环境的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
作者:王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5例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气胸患者再手术的护理方式。方法:择某院于2010年1月~2011年11月期间进行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气胸患者再手术的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专职医师护士对此5例患者的心理、术后引流管以及患者的疼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干预,并对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后对于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5例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气胸患者再手术的患者在经过全面护理之后,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均康复出院。结论:对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气胸患者的围手术期间积极地进行护理,可以使得在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缩短,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更广泛的推广。
作者:卢华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在门诊输液护理室中使用人性化护理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某院进行门诊输液室护理的患者共计60例,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患者的门诊输液室的护理过程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如环境护理、输液护理等。在患者接受护理服务结束后对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投诉人数。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的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86.67%,而投诉率达到了13.33%;采用了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程度为96.67%,投诉率仅仅为3.33%。结论: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极大地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减少患者的投诉率,大大避免了医患纠纷的出现,能够提高医院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度与和谐度,有着较为实用的意义。
作者:吴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无柄人工髋关节临床应用近期疗效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29例髋部关节疾病患者,对其采用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进行治疗,并对取得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手术1~2.5年之间对患者进行随访,按照关节功能相关标准将治疗效果分成优、良、中和差四个等级,发现22例为优,5例为良,1例为可,1例为差,优良率为93.1%。结论:采用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对髋部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保留患者的股骨颈、颈干角和前倾角,这样有利于治疗,获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但是远期疗效仍待观察。
作者:梁英军;孟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西乐葆治疗Graves’眼病(Graves’ophthalmopathy,GO)的近期疗效。方法:取Graves’眼病(GO)患者30例52只眼做为研究对象。环氧酶2(COX-2)抑制剂西乐葆(Celebrex)治疗3个月。观察和记录治疗前后其泪液前列腺素E2(PGE2)、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以及眼病指数ophthalmopathy index(O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泪液PGE2、血清IL-1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1),眼病指数OI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西乐葆治疗降低了泪液PGE2和血液IL-1的浓度,对改善Graves’眼病有一定效果。
作者:何晓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解毒救肝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将l36例乙肝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解毒救肝汤联合拉米夫定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均以48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eAg转阴率及HBV-DNA转阴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及血清HBeAg、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解毒救肝汤联合拉米夫定用于慢性乙肝的治疗,疗效显著,且耐药性低,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张育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寻求一种相对简易的柳酸毒扁豆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查阅国内文献,查到一种未公开发表,可用而又相对简易的铋量法。结果:经实验,铋量法是一种相对简易而又可行的方法。结论:铋量法是一种可用于药房制剂和制药企业中间体控制质量的方法。
作者:孙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在当前康复医疗领域中,体感交互技术广泛应用于患者的家庭个性化训练和康复评估中。由虚拟仿真与体感技术相结合的康复评估系统中,需要对患者的手势动作进行准确的识别,获取患者手势运动中的速度、距离和角度等信息。并以此为基础,为患者设计不同层次的训练模式,以帮助患者的早日康复和重返社会。本文针对体感交互技术中的手势识别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用DTW(Dynamic Time Warping,动态时间规整)算法来完成手势识别任务。
作者:张志常;郑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某院在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疾病知识中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根据1:1的分组方法将选取的66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个性组,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其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测评。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知识掌握程度并不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知识掌握程度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个性组患者掌握程度更佳。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中,通过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可针对性为患者提供疾病知识的宣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郑定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探究腹腔镜疝修补血清肿发生原因,减少血清肿术后发生率,促进血清肿的吸收,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分析以往患者血清肿发生率,总结查找并发原因,通过改良手术操作及术后进行术区加压,再加上围手术期的积极护理。结果:实施上述治疗护理干预后,血清肿的发生率从2012年的15.03%下降到了2013年的5.01%。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发生,与患者疾病性质有关,通过手术方式的改进,术后的积极预防及治疗护理,能全面有效地预防血清肿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张秀银;吴庆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氯胺酮复合七氟醚行非气管插管全麻在儿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满足非气管插管全麻条件的患儿共120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法,观察组采取氯胺酮静脉麻醉复合七氟醚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期、手术切片期以及苏醒期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同时就不良症状研究两组患儿用药的安全性。结果:麻醉诱导期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出现6例不良症状,包括呼吸道分泌物增多2例、呼吸抑制1例、苏醒期躁动2例、苏醒延迟1例,不良反应出现率为10%;观察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10例,呼吸抑制4例,苏醒期躁动7例,苏醒延迟8例,不良反应出现率48.33%,观察组不良症状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复合七氟醚应用于儿科手术可以保证患儿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抑制不良反应的出现,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苏文婷;黄庆;廖燕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胶囊内镜在基层医院不明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收治的33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胶囊内镜检查方式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将患者的检查结果和病理证实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13例正常,小肠粘膜隆起糜烂5例,小肠多发性点状出血4例,食管下段糜烂或溃疡2例,空肠息肉1例,小肠粘膜多发性溃疡或糜烂(考虑克罗恩病)3例,糜烂性胃炎及急性小肠炎症2例,空肠息肉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同病理诊断结果一致率为86.21%。结论:胶囊内镜在基层医院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安全可靠,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蓝艺明;王施君;黄美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认知功能是脑的记忆、注意、语言及视空间技能等高级功能,其是人们适应周围环境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1]。随着脑卒中发病率不断上升,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日益增多,约1/2的患者可能出现卒中后认知障碍,约1/3的患者可发展成痴呆[2]。因此如果在轻度阶段识别并进行早期干预,则有可能延缓甚至阻止痴呆的发生[3]。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一种测定体内化学物质的无创性检查,对脑部疾病的诊断及其病理生理过程的阐述起着重要的作用[4]。近年来MRS的相关研究发展迅速,现就MRS在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杜远敏;杜柏林;梁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验证浒苔多糖粗提物上调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功能,并初步探讨其是否通过PI3K/PTEN/Akt/mTOR通路实现。方法:以不同浓度浒苔多糖粗提物干预RAW264.7细胞,干预不同时间后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率;ELISA法测定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TORmRNA的表达水平;以100nmol/L雷帕霉素、500μg/ml浒苔多糖粗提物、500μg/mL浒苔多糖粗提物+100nmol/L雷帕霉素干预RAW264.7细胞,测定细胞因子IL-6、TNF-α分泌水平。结果:500μg/mL浒苔多糖粗提物干预12h,可获得佳增殖率53.47%;RAW264.7细胞分泌IL-6的水平随着浒苔多糖粗提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在24h达到分泌高峰,TNF-α分泌水平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F=311.63,P<0.001),同时随着干预浓度的提高而增加(F=51.80,P<0.001);浒苔多糖粗提物干预12、24h后,mTOR表达水平增高(F=4.256,P=0.029;F=20.606,P<0.001);较之500μg/mL浒苔多糖粗提物组,500μg/mL浒苔粗提物+100nmol/L雷帕霉素组IL-6水平下降44.58%,TNF-α水平下降65.96%(P均<0.001)。结论:浒苔多糖粗提物促进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调节其细胞因子释放,可能与PI3K/PTEN/Akt/mTOR通路有关。
作者:陈洁;吴小南;陈榕芳;黄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