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莫沙比利联合路优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临床观察

姜飞军

关键词:FD, 抑郁症, 莫沙比利, 路优泰, 功能性消化不良
摘要:目的:观察对伴有抑郁症的FD(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盐酸路优解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5月-2011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伴有抑郁症的F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患者40例,对B组患者应用盐酸路优解与多潘立酮以及奥美拉唑进行联合治疗,对A组患者应用莫沙比利与路优泰进行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对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其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4周治疗后,A组在缓解FD其症状方面以及治疗效果方面均优于B组,差异明显(P<0.01),并且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对伴有抑郁症的FD患者合理加用盐酸路优解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应予临床推广.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60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发病机制,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卡托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左室舒张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后E峰,A峰,E/A,DT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肌细胞钙稳态的异常、能量代谢障碍和心肌僵硬是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卡托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林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针对老年男性的特点,对18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局部护理至关重要.对于溶栓治疗及使用血管扩张剂的观察也是必不可少.

    作者:韩彩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个体化期待治疗对中央性前置胎盘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个体化期待治疗对中央性前置胎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0月住院收治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78例,将期待治疗方案的39例设为观察组,常规治疗方案的39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终止妊娠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感染、婴儿体重、Apgar评分、病死率、呼吸窘迫综合征(RDS)项目.结果:采用个体化期待治疗的观察组分娩时孕周、婴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产后出血量、RDS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褥感染率(2.6%)与对照组(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B超检查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中,无致命性活动性阴道出血者,可选择个体化有针对性的期待治疗方案,可有效减少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鹤;王春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用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加对症治疗,对照组周口服利巴韦林颗粒加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颗粒.

    作者:陈永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过氧化氢冲洗胆道致心搏骤停1例报告

    过氧化氢作为一种优良的增氧剂和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近年来,其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也逐渐增加.本例患者在胆道手术中,使用过氧化氢冲洗时,突发心搏骤停,经积极抢救终痊愈出院.该病例提示,过氧化氢作为一种常用的清创消毒剂,虽无很大毒副作用,但使用不当也会出现致命的严重后果.

    作者:彭毅梅;赵倩;谭红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沙棘种子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种子的化学成分,为沙棘作为药食两用资源的开发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光谱分析法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沙棘种子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山奈酚-3-O-芸香糖苷(1),儿茶素(2),表儿茶素(3),没食子儿茶素(4),表没食子儿茶素(5),6,9-di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 (6),山奈酚(7),槲皮素(8),异鼠李素(9),(-谷甾醇(10),葫萝卜苷(11).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刘江;徐硕;宋秋月;贺晓艳;韩力;黄学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二氢杨梅素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二氢杨梅素为蛇葡萄科藤茶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血栓、护肝、调节血糖、血脂以及抗癌等药理活性.目前二氢杨梅素结构修饰研究主要是利用前药原理及拼合原理,改善其脂溶性和水溶性,引入一些基团以提高药效和稳定性,且也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二氢杨梅素的3种结构修饰的目的及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朱哲;杨悟新;强烈应;王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并探讨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7年5月-2010年2月收治HBsAg阳性孕妇10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孕妇产前常规体检,新生儿出生后常规全程乙肝疫苗接种免疫;实验组50例,孕妇于孕28,32,38周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新生儿于出生时及产后两周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同时常规全程乙肝疫苗接种免疫;产后随访12个月,抽取婴儿外周血检测血清中HBsAg及抗-HBs.结果:血清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婴儿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婴儿,同时免疫保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婴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新生儿HBsAg阳性率,对于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乙肝疫苗,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苏菊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关于直肠癌三种摆位方式误差对治疗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摆位方式误差对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54例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8例.A组患者采取大真空袋固定,B组患者采取头架及小真空袋固定,C组采用体板与体模固定,测量并计算3种摆位方式误差.结果:A组摆位在X、Z轴误差为(0.53±0.46)mm和(0.46±0.33)mm与C组的误差(1.57±0.64)mm和(1.43±0.62)mm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实用性强、精密度高的真空袋固定方式对提高直肠癌患者的放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苏忠德运用血府逐瘀汤经验

    武汉第一人民医院苏忠德老中医认为疑难杂病常有气结络淤存在,而血府逐瘀汤通络解郁之功正适于此病机.列举苏老之鼻衄、脱发、失眠验案各一例,皆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化裁得良效,说明血府逐瘀汤通络解郁功效在治疗疑难杂病方面值得引起重视和选一步研究.

    作者:李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红芪和黄芪对老龄小鼠免疫调节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研究红芪和黄芪水煎剂对老龄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60只老龄小鼠用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字表编号,随机分成6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左旋咪唑,黄芪高、低浓度,红芪高、低浓度30日.观察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结果:红芪、黄芪水提物能提高老龄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P<0.05),可以增强老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P<0.05),但同浓度的红芪与黄芪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芪和黄芪水提物均能提高老龄小鼠的免疫作用,且两者作用相似.

    作者:崔芬芬;丁婷婷;蒙礼娟;蒋晓丽;张李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夹竹桃天蛾排泄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采食长春花叶的夹竹桃天蛾排泄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化学成分.方法:采用MTT法测定采食长春花叶的夹竹桃天蛾排泄物的抗肿瘤活性,并采用LC/TOF MS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采食长春花叶的夹竹桃天蛾排泄物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活性,根据精确分子量初步鉴定出22个生物碱成分.结论:采食长春花叶的夹竹桃天蛾排泄物的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对各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有较大差异.采用LC/TOF MS法分析鉴定其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保留了液相色谱与质谱兼具的微量、快速的优点,结合了前者的高分离效能与后者的准确性及选择性的特点.方法稳定可靠,可为该排泄物的选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善书;杨涛;吴娇;梅文莉;戴好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了141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24h)的首次空腹血糖,并按血糖值分为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糖尿病组和血糖正常组.结果:血糖正常组发生脑梗死急性期预后好于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P<0.05);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糖尿病组脑梗死死亡率比血糖正常组高(P< 0.05).结论:检测血糖值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评估病情、选择治疗方法的重要手段.

    作者:曲艳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异氟烷的发育期神经毒性及干预研究进展

    异氟烷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之一,其对发育期神经元可能存在毒性作用包括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凋亡增加、影响神经突和突触联系以及对远期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都已初步得到证实.对近十年来发现的异氟烷发育期神经毒性的特点、机制和药物干预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项传卫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皮下置引流管对切口愈合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在伤口愈合障碍的患者皮下放置引流管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存在伤口愈合障碍相关因素的剖宫产手术妇女42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每组210例.治疗组,进行腹壁缝合时,在脂肪层放置自制的引流管引流;对照组切口和缝合部位相同,只是不放置引流管.术后比较两组患者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210例患者中,伤口愈合为甲级者176例,乙级30例,丙级4例,没有发生伤口感染的患者;对照组伤口愈合情况,甲级116例,乙级70例,丙级20例,丁级4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所用的时间和手术完成后住院的天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存在切口愈合障碍相关因素的行剖宫产术的患者,在其皮下置引流管引流可以促进切口的愈合.

    作者:梁淑君;陈解萍;邓丽芳;胡建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42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并与同期行单纯胬肉切除术治疗的36例(42眼)作对照,通过1~2年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1~2年发现,治疗组38眼治愈,治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52.4%,对照组20眼术后出现复发,复发率为47.6%,两组临床疗效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角膜创面愈合恢复时间为4~8天,平均5.2天,对照组愈合恢复时间为6~13天,平均8.7天,两组角膜创面愈合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手术操作简便,对眼部损伤小,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降低了复发率,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丁莉;刘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改进CTAB法提取红豆杉毛状根DNA

    目的:寻求提取高质量红豆杉毛状根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进CTAB法提取发根农杆菌R1000诱导的红豆杉毛状根的基因组DNA,进行紫外分光检测、电泳分析及特异PCR扩增.结果:提取的DNA质量较好,纯度较高,可以满足进一步实验的要求.结论:运用改进CTAB法提取红豆杉毛状根基因组DNA,比传统方法更好地减少了基因组DNA中多糖、酚及次生代谢物的污染,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提取方法.

    作者:王颖芳;贾真;韩彬;李钟;戴王强;李军;陈艳芬;胡旭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43例临床分析和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方法:对4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23例好转,病情严重或者无好转患者16例,病死4例.结论:在现有技术下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除了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外,并没有十分有效的疗法.早期诊断可以提高糖尿病人生存质量,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降低其死亡率.

    作者:汤英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四磨汤促进剖宫产术后肠蠕动恢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四磨汤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3月于许昌市中医院妇产科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于术后6h口服四磨汤;对照组按剖宫产术后常规处理,未干预肠功能恢复.结果:治疗组产妇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四磨汤有利于剖宫产术后产妇肠蠕动的恢复.

    作者:张燕南;李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异帕米星联合头孢哌酮治疗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类革兰阴性杆菌,属于非发酵糖类,是医院类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如何降低ICU患者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及如何控制感染的进展成为ICU医师面临的重大课题.研究结果证明,异帕米星联合头孢哌酮治疗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安全性高,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抗菌组合.

    作者:史振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