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欣;平玉卓;王丹;赵秀芹;杨鸿波
目的 探讨D-二聚体、FDP联合检测对早期DIC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 ~2017年3月收治的32例DIC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21例疑似病例为对照组,另选同期来院体检的28例健康人员为正常组.对三组人员体内D-二聚体、FDP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患者体内D-二聚体、FD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正常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但两组体内的FDP水平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二聚体、FDP联合检测在DIC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真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uL-FABP)对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2月 ~2017年5月武汉长江航运总医院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者102例,依据2012年KDIGO指南对AKI的诊断及分级标准将其分为AKI组40例与非AKI组62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6、24、48 h uL-FABP及血肌酐(Scr)的浓度.结果 两组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的总发生率为39.2%;AKI组术后24 h Scr明显上升,而uL-FABP在2~48 h均出现显著升高,与非AKI组及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KI组uL-FABP水平与血肌酐的水平呈正相关(r=0.82,P<0.01).术后2、6、24 h uL-FABP诊断AK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0.80、0.78.结论 uL-FABP可作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AKI早期诊断的较为可靠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付锴;胡凯;郭爱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肝性脑病是一种由于急、慢性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各种门静脉-体循环分流异常所致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轻重程度不同的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1].肝性脑病是急、慢性严重肝脏疾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肝脏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肝性脑病患者大多在消化内科就诊.也有患者有以典型的神经、精神症状就诊,而消化系统表现不突出,被误诊为其他神经科疾病入住神经内科.2013年1月~2017年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诊断了4例肝性脑病,现就其临床资料作一误诊分析.
作者:张彩霞;王艳;刘素芳;杨清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干扰素联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 ~2016年8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为A 1、A 2、A 33组,每组35例;A1组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的方法进行治疗,A 2组单纯采用干扰素进行治疗,A 3组单纯采用炎琥宁进行治疗.比较3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有效率.结果 A 1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A 2组和A 3组;A 1组有效率明显高于A 2组和A 3组(P<0.05);A 2组和A 3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干扰素联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孟亚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对神经外科肠内营养患者误吸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 ~2016年2月我科收治的250例肠内营养患者,分为观察组150例,对照组10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肠内营养误吸发生率对照组为10%,观察组为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误吸风险.
作者:刘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固定矫正牙龈炎患者应用康复新液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 ~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固定矫正过程中出现牙龈炎的患者,根据用药方式不同,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牙周洁治术清除结石、菌斑、软垢,并常规牙面抛光.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康复新液进行治疗7 d,对照组不再加任何治疗,10 d后复诊.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龈沟液炎症介质(IL-6、IL-8、TNF-α)水平,以及牙周病指数(PLI、GI、PD)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IL-6、IL-8、TNF-α水平及牙周病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IL-6、IL-8、TNF-α水平和牙周病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固定正畸在常规牙周洁治术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治疗,可明显降低龈沟液炎症介质水平和牙周病指数.
作者:许婉卿;范春梅;丁志雄;陈雅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管介入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实验组进行血管介入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 100例中患有静息疼痛症状的患者明显高于其他症状(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80%)高于对照组(74%)(P<0.05).结论 应用血管介入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比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武俊光;姚胜娜;刘红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呋塞米联用多巴胺对重症烧伤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4例重症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清创、补液、抗休克、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呋塞米静脉输注,而观察组给予呋塞米联用多巴胺持续微量泵注,治疗3 d后,观察比较两组的24 h尿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并分别统计两组肾衰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24 h尿量较对照组增多(P<0.01);治疗3 d后:观察组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肾衰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呋塞米联用多巴胺对于重症烧伤患者的肾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朱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咪唑安定联用异丙酚对老年人单侧下肢手术联合镇静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 ~2017年4月收治的108例单侧下肢手术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行异丙酚镇静麻醉者作为对照组(54例),与此基础上联用咪唑安定镇静麻醉者作为研究组(54例),比较两组镇静期Ramasy评分、麻醉起效及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麻醉前、诱导期Ramasy评分无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术中、术毕Ramasy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起效、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人单侧下肢手术应用咪唑安定联用异丙酚麻醉,能够有效提升镇静效果,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水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治疗对直肠癌患者性生活和肿瘤标志物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 ~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手术患者100例,其中对照组45例(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55例(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含量以及性功能指标.结果 术后观察组肿瘤标志物含量及性生活恢复情况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直肠癌行腹腔镜微创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滕达;李松岩;王宇;卫勃;杜晓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肾脏通过恒定血液供应维持正常的再吸收功能.出血休克、创伤、败血症或大手术,可以导致肾脏氧气和营养供应不足,引起缺血性肾损伤并损害肾功能.然而,恢复血液供应虽然对恢复肾功能至关重要,但往往会引发一系列有害反应,对肾血管和肾实质细胞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1],称为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RI).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在预防策略及支持措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并且已经提出了许多治疗策略来改善肾脏 IRI所引起的肾功能损害,但治疗效果往往并不令人满意.临床研究表明,肾脏IRI 是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AKI)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死率大约为40% ~ 50% [2].故如何有效防止肾脏 IRI 的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已成为目前临床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作者:黄卫东;李倩;熊路;沈绍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选择综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6min步行距离和SGRQ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能使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功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史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儿童急性肾皮质脓肿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对其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不典型急性肾脓肿的临床演变过程、辅助检查的特点及治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肾脓肿在小儿的发病率较低,有时表现极其隐匿不典型,易出现误诊,但关注病情细节的变化,借助相关辅助检查,可以做出早期诊断,及时抗感染治疗,一般预后良好.结论 对于发热原因不明确的儿童,尤其是血炎症指标比较高的婴幼儿,应警惕肾脓肿可能,双肾B超及增强CT扫描可协助明确诊断.
作者:荣强全;黄婷;王静;郝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拔针后第一时间局部压迫联合硫酸镁持续湿敷处理老年患者钢针输液渗出的效果.方法 100例钢针穿刺输液后发生渗出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拔针后第一时间局部压迫15 min后,使用50%硫酸镁持续湿敷;对照组拔针后第一时间使用50%硫酸镁持续湿敷.结果 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压联合硫酸镁湿敷对老年患者钢针输液渗出的处理效果优于硫酸镁湿敷.
作者:沈端端;胡聂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儿咳嗽给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小儿咳嗽患儿进行研究,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79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糖浆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0%、8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咳痰、啰音吸收、喘息、腹胀、纳差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小儿咳嗽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儿症状改善.
作者:潘阳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胸痛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肌钙蛋白T(cTnT)以及B钠尿肽(NT-proBNP)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5年11月8日 ~2016年12月7日胸痛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以AMI发生情况均分为两组.两组均实施cTnI、cTnT、NT-proBNP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联合检测阳性率高(97.22%),依次为NT-proBN(83.33%)、cTnI(66.67%)、cTnT(63.89).联合检测与NT-proBNP比较,P<0.05;NT-proBNP与cTnI、cTn T比较,P>0.05.结论 在胸痛性AMI诊断中,cTnI、cTnT、NT-proBNP联合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宁;王喆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正常情况下,促成排便动作需要有:肠内有能够刺激肠壁产生正常蠕动的内容物;正常的神经反射,即直肠黏膜受粪便充盈扩张的机械性刺激,产生冲动,经盆腔神经、腰骶脊髓传入大脑皮层,又经传出神经将冲动传出,使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松弛,腹肌及膈肌收缩而将粪便排出肛门.以上排便过程的任何环节发生障碍时,均可发生便秘[1].
作者:董丽梅;张君钦;林美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指行胆囊切除术后 2 年,持续存在或重新出现右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黄疸等消化道症状的症候群[1],经全面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内镜检查后,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胆囊切除术后有5% ~ 40%的患者会出现以上症状,这些症状在不同患者可呈暂时、持续和终身的表现[2,3],其中约 10%被确诊为 PCS.
作者:任宏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TVS)对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并对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110例患者中45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5 mm,均无子宫内膜癌;69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5 mm,其中13例为子宫内膜癌.良性病变患者与恶性病变患者的表现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良性病变者通常无明显血流,RI在0.53~0.67间;而恶性病变者则可见丰富血流信号,且RI<0.50.结论 子宫内膜厚度以5 mm为临界值,采用TVS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当RI<0.5时则需考虑为子宫恶性病灶.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帆状胎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5月 ~2016年5月我院确诊的帆状胎盘产妇33例,对所有产妇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判断.结果 彩超检查显示为帆状胎盘的共有23例,符合率达到69.70%,漏诊5例,误诊5例,15例合并血管前置;其中较为典型的声像图特征为脐带胎盘入口距离胎盘较远,脐血管在胎膜下延伸进入胎盘实质等;25例剖宫产,8例经阴道分娩,1例新生儿死亡.结论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帆状胎盘产妇进行诊断可详细判断实际胎盘情况,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丁元欣;平玉卓;王丹;赵秀芹;杨鸿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