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傲;金玉霞
目的 观察大黄素甲醚对胰腺癌SW 1990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estern印迹检测不同浓度大黄素甲醚干预后PI3 K/Akt信号通路蛋白水平,MTT检测不同浓度、时间下,大黄素甲醚对SW 199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黄素甲醚对SW 1990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与NC组比较,Physcion组mTOR及p-Akt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下降,Akt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上升,其中5、50 μmol/L组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yscion组细胞存活率呈时间依赖性下降,在48、72、96 h时,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yscion组SW1990存活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其中0.5、5、50 μmol/L组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比较,Physcion组停留在G1、G2期细胞比例减少,S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Physcion组凋亡率高于NC组(P<0.01).结论 大黄素甲醚通过抑制Akt磷酸化,调控PI3 K/Akt通路,降低胰腺癌细胞存活率,促进其凋亡.
作者:杨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苯酚消毒液和复方薄荷脑醑中苯酚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AgilentZorBax SB-C18(150 mm ×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mL/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 苯酚在10.08 ~101.6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9.515X +0.288 9(r=1.00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8%、99.29%,RSD分别为0.79%、0.66%.结论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能较好地控制苯酚消毒液和复方薄荷脑醑的质量.
作者:冯倩倩;陈飞;安靖霏;刘皈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药及其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多糖类、皂苷类、生物碱类及其他类,在降血糖方面具有优势.本文检索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资料,对中药活性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作者:鲁利平;廖文娟;李全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疑似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病例分析,协助临床医师评价药物性肝损伤的可能性,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供个体化的药学服务.结果 DILI虽然内涵清晰,概念明确,但由于患者及药物等因素的复杂多变,在很多情况下DILI难以准确判断;其临床诊断既需要考虑患者疾病状况、用药情况,甚至生活习惯,又要结合患者肝、肾功能相关指标,所用药物特性等多因素综合评判.结论 临床药师应充分发挥在药物药理作用、代谢、不良反应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为保证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有力保障.在引发DILI药物难以准确判断的情况下,明确具体诱发药物并非第一要务;重要的是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及对症处理,改善患者预后;适时为患者提供DILI事前预防、事后合理的药学监护等个体化药学服务.
作者:边原;裴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治疗手段,随着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抵抗现象的出现,氯吡格雷抵抗的机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方法层出不穷,本文对2例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探讨氯吡格雷抵抗的正确定义及检查方法.
作者:李冰;戴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ICU护士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2015年我院ICU收治的510、520例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干预期间ICU护士采取常规用药管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干预.观察两组不合理用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不合理用药事件的发生率(0.39%)低于对照组(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安全改进、行为规范、主动服务与护理技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99.62%)高于对照组(9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ICU护士用药安全管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保证用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闵静;李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高脂饮食诱导NAFLD大鼠肝脏脂联素和SIRT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 将34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C组,12只,给予普通饲料)、高脂组(HF组,22只,给予高脂饮食),喂养8周后两组各随机抽取6只;证实NAFLD模型建立后,将剩余HF组大鼠随机分为二甲双胍干预组(HF+M组,8只)、高脂组(HF1组,8只)及对照组(NC1组,6只),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及肝脏TG含量,测定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肝组织脂联素、SIRT1、AMPK-α mRNA表达.结果 高脂喂养8周后,HF组大鼠NAFLD模型建立,伴明显胰岛素抵抗.HF+M组大鼠血清TC、TG、FFA、FBG、ALT、AST、肝脏TG含量及HOMA-IR低于HF1组(P<0.05),血清脂联素较HF1组升高(P<0.05),肝脏脂肪变较HF1组有所改善;与HF1组比较,HF +M组肝脏SIRT1、AMPK-α 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减轻NAFLD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肝脏TG沉积,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进而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申甜;雷涛;徐碧林;陈琳;章志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内分泌科合理用药干预的类别和内容,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按照干预类别和涉及的药物类别以及临床医师的接受率,统计和分析2013-2015年临床药师对内分泌科的用药干预记录.结果 临床药师干预的药物问题的类别主要是治疗不足、药物选择、相互作用和药物剂量,所占比例分别为20.43%、17.74%、17.20%和16.13%.干预涉及的药物种类主要是心血管系统药物和内分泌系统药物,所占比例分别为46.77%和18.28%.临床医师对药学干预的接受率为82%.结论 临床药师对内分泌科临床用药的监护应结合主要病种和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提高干预的成功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石卫峰;徐红冰;范国荣;刘皋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戊酸雌二醇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促进医院用药咨询服务的发展.方法 围绕患者咨询的问题,以“戊酸雌二醇”、“宫腔黏连”、“宫腔镜”的中英文为关键词,组合查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截止时间为2016年3月,对戊酸雌二醇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共检索210篇文献,药师分析文献内容后,对患者进行答疑,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结论 药师应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探索创新用药咨询服务模式,以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作者:吉柳;李晓军;武文慧;阎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抗肿瘤及辅助用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24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中药注射液使用情况、实验室检查、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肿瘤及辅助用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比例为94.2%(226/240),共涉及8个品种,其中两药以上联用率为73.5% (166/226),缺乏适应证用药率为36.7%(83/22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5%(13/226).香菇多糖注射液及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剂量过大问题,艾迪注射液存在溶媒量偏小问题.结论 我院抗肿瘤及辅助用中药注射液使用率及联合用药率偏高,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用药不对症、剂量偏大、溶媒量偏小、安全性不够重视等问题.
作者:黄敏燕;陈霞;陈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l2月确诊为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 分离出的23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64株,占69.8%,革兰阳性球菌47袜,占20.0%,真菌24株,占10.2%;病原菌排位前5位的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占24.7%),肺炎克雷伯菌(占14.9%),铜绿假单胞菌(占11.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9.8%),白色假丝酵母菌(占8.1%).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其他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 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谱差异较大,建议医生根据病原学监测资料及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金懿;张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抗甲状腺药物(ATD)是治疗Graves病(GD)基础和安全的方法,其缺点是高复发率.其中,甲巯咪唑(MMI)的不良反应少于丙硫氧嘧啶(PTU),MMI的不良反应多具有剂量依赖性,而PTU的不良反应与剂量没有显著相关.妊娠期ATD治疗应该使用小有效剂量,以小化母体疾病和ATD对胎儿的损害.儿童GD对ATD治疗有较低的缓解率,对ATD的毒性较敏感,131碘和ATD均可以作为10岁以上儿童GD一线治疗的选择.本文就近年来ATD治疗G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齐秀萍;王勤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考察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和咪达唑仑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咪达唑仑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变化.结果 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和咪达唑仑注射液配伍溶液在室温条件下24 h内外观、pH值未见明显变化,芬太尼注射液和咪达唑仑含量均>98%.结论 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和咪达唑仑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放置24 h内性质基本稳定.
作者:洪振贤;林淑瑜;陈志民;王佳坤;甘惠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重症哮喘患者肺功能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71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及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氧疗、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 mL稀释后静滴,1次/d,疗程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疗效、肺功能、血气指标及血清SOD、GSH-Px浓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2.86% vs.57.57%,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占预计值%、FEV1/FVC%、血气指标及血清SOD、GSH-Px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FEV1占预计值%、FEV1/FVC%、PO2及血清SOD、GSH-Px浓度较对照组升高(P<0.05或P<0.01),PCO2下降(P <0.05或P<0.01).血清SOD与FEV1占预计值%、FEV1/FVC%及PO2呈明显正相关(r=0.632、0.756、0.706,P<0.01),与PCO2呈明显负相关(r=-0.878,P<0.01);血清GSH-Px浓度与FEV1占预计值%、FEV1/FVC%及PO2呈明显正相关(r=0.721、0.747、0.699,P<0.01),与PCO2呈明显负相关(r=-0.733,P<0.01).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重症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其可能通过抗氧化、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发挥作用.
作者:郑加辉;万国仕;郑元秀;黄芳芳;王珠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胆维丁乳对酵母多糖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小鼠肾脏的作用.方法 选取C57BL/6源性的野生小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胆维丁乳组、酵母多糖组、胆维丁乳+酵母多糖组,每组9只,室温饲养,按组别分别自由饮水或添加胆维丁乳喂养14 d.2周后,酵母多糖组、胆维丁乳+酵母多糖组腹腔注射酵母多糖混悬液,对照组、胆维丁乳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18h后处死各组小鼠,分别进行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变情况;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炎症因子蛋白表达;用TRizol法按照试剂说明书提取总RNA,用反转录试剂盒将RNA反转录成cDNA;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胆维丁乳+酵母多糖组小鼠炎症因子IL-6、IL-18蛋白及mRNA的表达、尿素及肌酐水平高于酵母多糖组(P<0.05),且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较严重.结论 对于正常生长的小鼠,给予胆维丁乳不会加重小鼠的肾脏负担;对于已经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小鼠,胆维丁乳的摄入会加重肾脏损伤.
作者:孙灿;刘凯;赵晴;孔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医序贯疗法联合胸腔内灌注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胸腔灌注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应用中医序贯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44.2% vs.3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胸水总引流量显著多于对照组[(5 308±1 620) mL vs.(4 436±1 310) mL,P<0.01].经过4个疗程治疗,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62.8%vs.39.5%,P<0.05),中医症状评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5.1% vs.41.9%,P<0.05),CD3+、CD4+及CD4+/CD8+值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消化道反应及胸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序贯疗法联合胸腔内灌注化疗临床疗效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李秋华;刘兆喆;潘淑云;刘玉辉;谢晓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双倍剂量氯吡格雷治疗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PCI治疗的氯吡格雷抵抗患者120例,按所使用氯吡格雷剂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剂量氯吡格雷,试验组给予双倍剂量.比较两组不同时点血小板聚集率(PAR)、术后1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术后1、3、6个月试验组PA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对照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7%、2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出血事件,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分别有4例、3例出现牙龈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及临床缺血事件发生,且不会明显增加出血风险.
作者:刘纯丽;王彬;王怀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丹参饮水提液絮凝纯化产物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SP Extend C18(250 mm×4.6 mm,5.0μm).乙腈为流动相A,0.5%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0 ~ 20 min,5% ~15% A;20~60 min,15% ~ 45%A.检测波长为281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结果 丹参饮水提液絮凝纯化物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9个共有峰,指认8号峰为丹酚酸B,18批样品的相似度均>0.990.结论 建立的丹参饮絮凝纯化物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潘美云;邹艳君;李帆帆;林勉;麻淑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曲马多对全麻术后躁动、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纳入132例择期单纯性肾切除术患者,均接受全身麻醉,年龄18 ~65岁,ASA Ⅰ ~Ⅱ级.随机分为2组:单纯曲马多组(对照组,66例)、曲马多联合右美托咪定组(试验组,66例).分别记录拔除气管导管前(T0)、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T1)、术后1 h(T2)和术后2 h(T3)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在拔管前评估患者躁动评分.在术后2、12、24、48 h各时点评估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24 h、48 h曲马多消耗量,评估患者术后24 h、48 h的镇痛总体满意度和总体睡眠质量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在T1时的心率及T0时的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试验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及术后2h、24h,试验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48 h,试验组的曲马多消耗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试验组的镇痛总体满意度和总体睡眠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马多和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的循环功能较单独应用曲马多更稳定,镇痛和镇静效果更完善,并且明显降低了恢复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金春姬;许霁虹;周锦;朴永奎;崔小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药在体内对代谢酶可产生诱导或抑制等作用,增加或减少不良反应,甚至发生毒性反应.笔者通过检索近年文献,归纳研究方法、相互作用机制,探讨中药对肝药酶活性的影响,预测可能的药物间相互作用,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策略.
作者:高森;汤新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