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安洪亮;孙厚婷;杜晓明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比较我院药学服务对呼吸内科2013年1-10月诊断COPD患者54例(对照组)和55例(干预组)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显著提高(P<0.05),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P<0.05),患者满意度较高(P<0.05),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分值较低,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COPD患者进行规范化的药学服务,可改善COPD患者的健康状况。
作者:马海明;凡炼炼;朱昆;周慧琴;顾福莉;刘玉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戈舍瑞林联合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前及围绝经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选择我科2008-2012年采用戈舍瑞林联合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前及围绝经期激素受体阳性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20例。戈舍瑞林3.6 mg皮下注射,4周1次;依西美坦25 mg,1次/d口服。研究终点为:临床缓解( CB)、客观缓解率( ORR)、无进展生存期( PFS)、总生存( OS)和毒性反应。结果1例患者达到CR,5例患者达到PR,9例患者达到SD,其中6例SD≥6个月,5例患者达到PD。中位PFS为12.3个月(3~62个月),中位OS为40个月(3~72个月)。 ORR为30%,CB为60%。戈舍瑞林联合依西美坦及作为一线解救治疗的PFS高于作为二线解救治疗(P=0.012)。无内脏转移患者的PFS高于内脏转移的患者(P=0.025),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戈舍瑞林联合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前及围绝经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确切,耐受性良好,可以作为绝经前及围绝经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理想选择。
作者:刘洋;田欣;吴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评价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 LEF)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9月收治的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小剂量泼尼松联合LEF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显效33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2%。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口腔溃疡、白细胞减少、肝损害和血糖升高。结论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辅以有效的处理措施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
作者:孙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stoperation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指患者在手术及麻醉后出现的认知功能下降,在老年人群的发病率较高。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明确,但普遍认为,年龄、手术以及麻醉是POC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证实,许多麻醉药物都能够提高POCD的发病率。 POCD还没有诊断的“金标准”,现在主要依靠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变诊断,其中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和一系列神经心理试验是应用广泛的测试方法。
作者:程莉莉;范琳;董有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局部应用肾上腺素与垂体后叶素在瘢痕妊娠阴式病灶切除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81例瘢痕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7例,A组采用阴式病灶切除术联合肾上腺素局部注射,B组采用阴式病灶切除术联合垂体后叶素局部注射,C组直接行阴式病灶切除术,观察三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B组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C组(P均<0.01),与B组比较,A组术中出血量更少(P<0.01),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局部应用都可以明显减少瘢痕妊娠阴式病灶切除术中的出血量,但肾上腺素更安全有效。
作者:朱楠;欧阳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评价硫化氢对老龄急性脑梗死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青岛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提供)68只,月龄18~20个月,体重500~7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n=17):对照组( C组)、模型组( M组)、NaHS组( N组)和生理盐水组( S组)。 N组于制作模型前25 min给予大鼠腹腔注射H2 S外源性供体NaHS(14μmol/kg);S组于制作模型前25 min给予大鼠腹腔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C组不行任何处理。采用线栓法致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致急性脑梗死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M组、N组和S组急性脑梗死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T2、T3、T4各点血清S-100β及NSE浓度明显升高( P<0.05);与M组比较,N组急性脑梗死后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T2、T3、T4各点血清S-100β及NSE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N组比较,S组急性脑梗死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T2、T3、T4各点血清S-100β及NSE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第1天比较,M组、N组和S组各组第2~5天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与T1比较,M组、N组和S组T2、T3、T4各点血清S-100β及NSE浓度升高(P<0.05)。结论硫化氢可减轻急性脑梗死后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S-100β和NSE浓度有关。
作者:刘志成;章以杰;宋晓丽;夏连春;常国江;刘涛;林俊;田苗苗;王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建立一种用水溶助长剂从酸藤果中提取摁贝素的方法。方法酸藤果经干燥,粉碎,加入异丙苯磺酸钠( NaCS)水溶液,搅拌,滤过。滤液加酸水稀释到小助溶浓度( MHC)以下,静置60 min使摁贝素沉淀,悬液离心分离富含摁贝素提取物。结果佳提取条件如下,提取温度:25~30℃,药材粉粒度:100目,水溶助长剂浓度:2.0 mol/L,搅拌提取时间:60 min。本法提取率>90%,摁贝素纯度>85%。结论采用本方法从酸藤果制备富含摁贝素提取物,方法简单,提取率高,NaCS可重复使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作者:曾宪彪;韦宝伟;韦桂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后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4(TLR4)-p38蛋白激酶(p38MAPK)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体外培养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感染0、30、60和90 min 时收集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TLR4和p38MAPK蛋白表达的变化;在另一实验中,分为对照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60 min组及p38MAPK 抑制剂SB2035805 mg/mL干预组、SB20358010 mg/mL干预组,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TLR4和p38MAP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TLR4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加;给予SB203580抑制剂后,TLR4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U937细胞可引起TLR4-p38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而SB203580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证明TLR4-p38MAPK信号通路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U937细胞密切相关。
作者:王佳贺;岳冬梅;何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硫辛酸注射液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条件以及在木糖醇和果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600 mg硫辛酸注射液与250 mL的木糖醇注射液及果糖注射液配伍,测定溶液的pH值、硫辛酸的含量,定时观察溶液的颜色及澄明度。结果本实验所建立的色谱条件对硫辛酸注射液的检测专属性好,硫辛酸在0.06~2.0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9997)。硫辛酸注射液与木糖醇配伍后,在避光条件下硫辛酸含量、溶液的pH值、澄清度均无明显的变化,24 h内稳定性好。而与果糖注射液配伍后溶液的颜色澄清度有明显的变化,且硫辛酸降解快,4 h后的含量为89.89%,配伍稳定性不好。结论硫辛酸注射液可以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不宜与果糖注射液配伍。
作者:甘惠贞;林淑瑜;潘丹婷;杨昌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AECOPD抗感染治疗中监测PCT的价值。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研究组为PCT指导组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以血清PCT含量0.25μg/L作为启用或停用抗菌药物的截断点可显著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而且与常规治疗比较,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以血清PCT含量0.25μg/L作为AECOPD患者启用或停用抗菌药物的截断点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延鸿;朱怀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药师是专业的健康服务者,应着手开展对公众的药学服务而不仅仅是调配药品。由于药师的作用越来越偏重于药学服务,对药师参与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制定和负责药物治疗效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作为门诊咨询药师,阐述药师在参与患者教育个体化中的实践与管理。无论是对癌痛、哮喘还是癫疒间患者,教育和管理的模式是相同的,让患者认识自身疾病以及用药的重要性,向患者发放用药教育材料,对患者疾病控制状况进行评估,开展个体化用药指导。药师通过参与患者教育个体化的实践与管理,探索为患者提供优质药学服务新模式,不仅对患者的药物治疗结果负责,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另外,药师还可以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成就感。
作者:王海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考察盐酸小檗碱对大鼠肝微粒体的蛋白含量、CYP450酶总量和主要 CYP450酶亚型(CYP1A2、CYP2D6、CYP3A4和 CYP2C19)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溶剂为空白对照灌胃给予盐酸小檗碱250 mg/(kg·d),连续7 d,测定其肝微粒体蛋白含量、CYP450蛋白含量以及 CYP1A2、CYP2D6、CYP3A4和CYP2C19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盐酸小檗碱给药组大鼠肝微粒体蛋白含量及肝微粒体CYP450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盐酸小檗碱给药后,给药组大鼠的平均CYP3A4活性是空白对照组的1/2;而两组之间CYP1A2、CYP2D6和 CYP2C19的活性相当。结论盐酸小檗碱对大鼠 CYP3A4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对CYP1A2、CYP2D6和CYP2C19的活性没有影响。
作者:谭文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本文从长QT间期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机制与影响因素、药物相关性长QT间期综合征及临床对其防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提出临床药师需要关注易致QT间期延长的药品使用,预防临床发生药物致急性心律失常事件,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程敏;安洪亮;孙厚婷;杜晓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硒酵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T2DM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降糖等正规治疗措施)和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硒酵母片治疗,至少应用3个月)。治疗1年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C肽水平、餐后2hC肽、餐后2hC肽较空腹C肽倍数、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PPG)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别评估硒酵母疗程与空腹C肽水平、餐后2hC肽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两组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空腹C肽水平、餐后2hC肽、HbA1c、FPG与PPG显著改善(P<0.05),而两组餐后2hC肽较空腹C肽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硒酵母疗程与空腹C肽水平(r=0.613, P=0.021)、餐后2hC肽(r=0.574, P=0.038)均存在正相关。结论硒酵母可提高T2DM患者空腹及餐后2hC肽水平,改善血糖控制程度。
作者:张高芝;黄晓燕;林宏献;吴玉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随着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他汀相关性肌病尤其是他汀类药物导致的致命性横纹肌溶解,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对他汀类药物的肌肉毒性进行整理分析和综述,探讨他汀相关性肌病的临床表现、致病机制和防治方法,以促进他汀类药物的合理用药,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杜晓明;肇丽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进行为期1年的PDCA循环科学质量管理,考察某院外科围手术期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某院2013年1-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例611份,并与2012年数据进行对比,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考察PDCA循环管理的合理性。结果2013年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合理性明显改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46.55%下降至19.48%(P<0.05);人均抗菌药费用、抗菌药物占总药品费用、抗菌药物消耗量明显下降( P<0.05);药物选择及术前、术中、术后用药时间的不合理用药频次较去年同期明显减少(P<0.05);在卫计委要求的7种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的Ⅰ类切口手术均控制在5%以下(冠脉造影术要求不用抗菌药物预防);基本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得到改善。结论通过PDCA循环管理,该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好转,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边原;肖洪涛;杨勇;吴越;李刚;龙恩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按2010版《中国药典》的要求探讨他克莫司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方法选取5种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菌悬液,用常规法、稀释法、膜过滤法或其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他克莫司胶囊进行微生物验证试验。结果细菌总数用膜过滤法稀释1∶10,霉菌和酵母菌用膜过滤法稀释1∶1000,检测后回收率均能达到70%以上。结论避免采用单一常规法或膜过滤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测,使实验科学合理,提高工作效率,更加规范性。
作者:占景华;石鹤坤;钟渊福;董智聪;胡永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缬沙坦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胰岛素降糖,应用缬沙坦减少尿蛋白,观察组采用西格列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平均动脉压(MAP)、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BMI、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HbA1c、CysC、mAlb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的HbA1c、CysC、mAlb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结论西格列汀联合缬沙坦治疗不仅能降低HbA1c,同时也能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肾功能。
作者:赵春云;郭洪涛;代红沙;田敬荣;赵玉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加红生化汤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Agilent TC-C18(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用甲醇-0.3%冰醋酸溶液(30∶70)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3 nm,进样量10μL。结果阿魏酸在浓度9.88~98.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形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57765 X-47.898(R2=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07%,RSD为1.4%(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加红生化汤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赖水容;陈行愉;韩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普伐他汀( Pravastatin,PV)是一种β-羟-β甲戊二酸单酰CoA(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目前作为调血脂药物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作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PV具有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保护肾脏、防治先兆子痫、免疫调节、防治复发性流产、防止或减少辐射引起的皮肤损伤等多种非调血脂作用(多效性作用)。本文就近年来PV多效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刘海霞;李全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