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宏森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对前列腺电切术后的镇痛效果以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前列腺电切术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5例,在术前、术后24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对照组27例,给予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4、8、24、48 h VAS评分和血尿素氮、肌酐水平的变化,并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48 h内各时间段VAS评分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其中观察组各时间段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48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Cr、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用于前列腺电切术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对患者的肾功能影响较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其春;胡永炜;陈方兰;黄凌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期的药物治疗方案及药学监护要点.方法 以1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例,结合国内外治疗指南及相关研究报道,分析患者的治疗方案,制订个体化的药学监护计划并实施全程药学监护.结果 本例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期治疗方案合理有效,针对性强.结论 药师对治疗过程的全程监护,便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用药合理化.
作者:马阳妹;闻晶;赵庆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比较丙泊酚分别复合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92例人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S组31例,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R组31例,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F组30例,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分别记录三组患者麻醉前后、术中及术后MAP、HR、SpO2,记录三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三组患者清醒时及术后1 h疼痛程度进行评分,严密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后,三组患者MAP、HR、SpO2均降低,R组SpO2明显低于其他两组.R组丙泊酚用量小;S组清醒后1 h VAS评分低.三组患者清醒时间、清醒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一般体动、严重体动、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F组相比,R组低氧血症发生率高(25.81%).结论 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但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术后恢复快,配伍效果佳.
作者:林锋;张雅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并评价联合应用微生态制剂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6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微生态制剂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照组仅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连续治疗4 周为1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3.0% vs.79.1%,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联合应用微生态制剂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秀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0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2例.所有患者在控制饮食、体育锻炼、给予糖尿病教育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在每日三餐前皮下注射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和注射液;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口服磷酸西格列汀100 mg/d,连续治疗3个月.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BG、2hPG、HbA1c等,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hPG和HbA1c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3% vs.78.8%,P<0.05).对照组发生低血糖3例(5.8%),治疗组发生低血糖2例(3.8%).结论 应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莉;官常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为医疗单位更好地使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提供参考.方法 对比药品单剂量分包机使用前后的住院药房的口服药品消耗量、患者药品费用和工作效率的改变.结果 使用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后,所调查疾病的药品费用、日均费用与使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品浪费和污染降低,患者用药准确性、依从性及药师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结论 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有助于提高住院药房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作者:杨建萍;来小英;王莉;刘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物-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COPD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及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2 mL/次,2次/d,连用1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血清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COP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作用机制与下调MMP-9、TIMP-1水平和MMP-9/TIMP-1比值、抑制气道重塑过程密切相关.
作者:王静;凌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依据抗菌药物的PK/PD原理,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对国内外健康人群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利奈唑胺的给药方案进行评价.方法 测定我院2013年1-3月144株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低抑菌浓度(MIC),收集国内外已发表的利奈唑胺的药代动力学资料,利用Crystal Ball软件模拟5 000例患者的目标获得概率(PTA)和累计反应分数(CFR).结果 对于国外健康人群,当MIC=1时,PTA>90%;当MIC=2或4时,PTA<90%.对于国内健康人群,PTA均<90%.对于国外肾功能不全患者,当肌酐清除率在40~80、10~39 mL/min,PTA均<90%;对于肌酐清除率<10 mL/min的患者,当MIC=1时,PTA>90%,当MIC=2或4时,PTA<90%.对于国内重症感染患者,当MIC=1时,PTA>90%;当MIC=2或4时,PTA<90%.各群体的CFR均<90%.结论 当MIC=1时,国外健康人群、国内重症感染患者及肌酐清除率<10 mL/min的患者,给予利奈唑胺600 mg q12h的剂量可达到满意的抗菌活性;而国内健康人群及肌酐清除率在10~39、40~80 mL/min的患者则达不到满意的抗菌活性,应考虑联合用药.
作者:刘晓东;于丹;张智洁;马喆;肇丽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制作小鼠耐药癫(癎)模型,考察耐药蛋白的表达以及实验动物脑损伤情况,为进一步耐药癫(癎)逆转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取10只小鼠,给予戊四氮制作小鼠癫(癎)模型,造模成功后,低剂量持续口服灌胃给苯妥英钠制作耐药癫(癎)模型,试验期间考察小鼠癫(癎)的发作级别和频率,以确定小鼠耐药癫(癎)模型制作是否成功.另取20只小鼠进行后续研究,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及耐药癫(癎)模型组.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耐药癫(癎)模型组按前述方法造模.结束后将全部小鼠处死取脑,采用Western blot法考察小鼠脑内P-糖蛋白的变化,采用HE染色法考察耐药癫(癎)小鼠脑损伤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考察脑内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耐药癫(癎)模型组中10只小鼠有8只造模成功,进入试验.脑组织Western blot试验表明,耐药癫(癎)模型组较阴性对照组小鼠脑内P-糖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脑组织HE染色显示,耐药癫(癎)模型组呈现神经细胞核固缩、变形,神经细胞呈现部分水肿,并有神经细胞变性、死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耐药癫(癎)模型组呈现Caspase-3的表达(P<0.05).结论 耐药癫(癎)小鼠呈现脑内P-糖蛋白高表达,并出现脑组织损伤.
作者:张策;陈淑良;刘向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杨黄总黄酮分散片的处方,并对其进行质量研究.方法 以崩解时限为主要指标,采用正交法对杨黄总黄酮分散片的处方进行筛选.结果 主药含量10%,填充剂为MCC与乳糖(6:2),粘合剂为5% PVP K17乙醇溶液,湿法制粒,外加7%立崩为崩解剂,压力选择3 kg,为制备杨黄总黄酮分散片的佳处方工艺.结论 该法制备杨黄总黄酮分散片工艺简单,崩解快,性质稳定,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张怡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190例老年DPN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9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对照组加用甲钴胺.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血糖及肝肾功能.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采用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的TSS对患者DPN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采用KEYPOINT型肌电图测定患者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并密切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PG及2hPG均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刀割样疼痛、烧灼痛、针刺样疼痛及麻木4项评分、DPN症状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肝功能及血常规等指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3例因输液过快致输液局部疼痛,在调整滴速后疼痛感消失,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α-硫辛酸治疗老年DPN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郑卫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暖胃止痛贴缓解静滴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肺炎中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2年6-12月12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在阿奇霉素治疗的同时给予暖胃止痛贴防治胃肠道不良反应,对照组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暖胃止痛贴可以有效防治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在治疗小儿肺炎中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梅向阳;张爱雪;潘少华;苏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的临床疗效,并探讨黄体酮有效治疗后对继续妊娠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170例早期流产患者分为2组,85例予以口服黄体酮胶丸(口服组),85例予以肌注黄体酮(肌注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孕酮水平和临床疗效;经有效治疗并继续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我院无早期流产症状的妊娠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围生儿妊娠结局.结果 口服组与肌注组治疗后血清孕酮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组与肌注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91.8%(P>0.05);在早产儿率、低体重儿率、Apgar低分儿率、新生儿畸形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的临床疗效良好,口服黄体酮胶丸与肌注黄体酮的疗效相当,黄体酮有效治疗后对继续妊娠的围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周小英;张幼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用于甲状腺手术术后临床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ASA Ⅰ~Ⅱ级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146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73例.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g吗啡、10 mg地塞米松调至10 mL;治疗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g地佐辛、10 mg地塞米松调至10 mL,于手术结束后静脉推注.比较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流动力学指数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4、8、12、24、48 h VAS分值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佐辛应用于甲状腺术后镇痛效果确切,能有效缓解术后切口疼痛,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安全性、耐受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杨方涛;王珏;郑海燕;蔡华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对氨水杨酸颗粒剂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依从性状况及心理干预对策.方法 选择采用对氨水杨酸颗粒剂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48例,分析依从性状况及原因,总结心理干预对策.结果 48例患者中,依从性良好22例(45.8%),依从性差26例(54.2%).患者依从性状况与患者年龄、对耐多药肺结核的了解程度、患者经济状况、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文化程度有关.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患者的依从性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护理工作人员需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对氨水杨酸颗粒的疗效.
作者:沈轶群;张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根据临床用药相关问题,探讨用药指导师在确保用药安全方面发挥的核心作用.方法 结合急诊科工作特点,针对药品使用过程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发挥指导师专业特长,整理总结指导师工作范畴.结果 从药品培训、管理制度、执行医嘱环节、安全意识等方面,指导师通过科学方法,系统管理模式的开展,找到科室在药品管理中应发挥的作用.结论 用药指导师参与临床药品管理,通过科学管理药品,制订统一药品规范,对于用药安全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韩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加味桂枝葛根汤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确诊为颈椎病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加味桂枝葛根汤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牵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2.5% vs.77.5%,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加味桂枝葛根汤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芸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0.03%他克莫司软膏外用和得宝松注射液皮损内注射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方法 选择口腔扁平苔藓患者60例并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用0.03%他克莫司软膏2次/d皮损处外用,连续4周;对照组皮损局部应用得宝松2周1次连续注射4周治疗.按REU评分评价4周后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6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9.31%;治疗组复发率为5.26%,对照组复发率为4.37%,两组疗效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13.33% vs 34.48%,P<0.05).结论 0.03%他克莫司软膏外用与得宝松注射液皮损内注射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他克莫司乳膏更为安全.
作者:陈诚;程绍航;狄正鸿;许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2006-2011年我院环丙沙星用药频度与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2011年环丙沙星使用强度的年用量进行汇总,计算抗菌药物的年用药频度(DDDs),并对DDDs与常见5种革兰阴性菌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006-2010年环丙沙星用药频度呈下降趋势,2011年略有提高.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均超过60%,但未超过75%.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约为30%,均未超过40%.阴沟肠杆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除2007年超过50%,其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亦较低,约为30%,均未超过40%.鲍曼不动杆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呈上升趋势,2008年耐药率高,超过75%.耐药率与用药频度相关性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与用药频度存在负相关(r=-0.933,P<0.01).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无相关关系.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与用药频度存在高度相关.
作者:张芫;黄玉斌;李赞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外周血代替肿瘤组织进行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首诊为结直肠癌且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26例,术前未接受任何化学治疗,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MTHFR C677T的基因多态性,比较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相关基因型的一致性.结果 2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MTHFR 677CT基因型、TT基因型、CC基因型一致的病例数分别为7、7、4例.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MTHFR C677T的基因型一致率为69.2%.结论 外周血中MTHFR C677T的基因多态性可以反映肿瘤组织中相关基因型的突变.
作者:杨玲;邵锁;王常丽;任天舒;赵庆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