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雷;李志浩;刘菁;李鹏;郑芳;朱雪松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菌药物治疗高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高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常规使用抗菌药物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痰热清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7~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WBC、C-反应蛋白(CRP)、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WBC、中性粒细胞比例、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菌药物治疗高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指标改善率明显优于单纯抗菌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樊美红;殷少军;陆卫东;林桦;张毅琴;李微;祝炜;李瑾;董福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胃痛消痞方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血清及胃窦组织中NT、SP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血清及胃窦组织中NT、SP含量及阳性纤维的平均灰度值.结果 各治疗组NT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但高于正常组(P<0.01);中药治疗组NT含量低于西药治疗组(P<0.05).各治疗组SP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1),但低于正常组(P<0.01);中药治疗组SP含量高于西药治疗组(P<0.05).结论 胃痛消痞方可以降低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血清及胃肠组织中升高的NT,并使降低的SP升高.
作者:吴艳慧;于文靖;陈苏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对急诊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方法 对我院2010年1-12月的急诊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所审核处方的1.07%.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自然项目、皮试、规格剂型、用法用量、处方选择、相互作用、诊断与用药不符、禁忌证等方面.结论 药师审核处方可为医师和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促进急诊合理用药.
作者:高扬;崔琪;姜德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对照组A单纯口服厄贝沙坦,对照组B单纯口服氨氯地平,观察组服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以12周为1个疗程,对比三组的总有效率以及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同时监测心率、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对照组A和对照组B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三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高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阿德福韦停药后反弹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情绪状态,比较分析心理干预前后的变化.方法 对52例阿德福韦停药后反弹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Zun9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心理治疗后1周再次评分.结果 96.2%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焦虑发生率为53.8%,抑郁发生率为42.3%;心理治疗后患者的情绪障碍发生率下降至75%,焦虑发生率为36.5%,抑郁发生率为38.5%.患病后女性焦虑、抑郁情绪较男性明显.情绪障碍:≤40岁35例,>40岁17例.结论 临床上心理干预对阿德福韦停药后反弹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情绪状态有良性作用,且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与恢复.
作者:涂振东;彭占荣;陈卫华;付梅梅;王小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椎管内注入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因其高效持久的镇痛效果得到临床广泛应用,但应用吗啡存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阿片类不良反应.为了平衡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近年来,研究者针对剖宫产术后镇痛,对椎管内吗啡的用法、用量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总结椎管内吗啡的给药方法与存在的问题,并列举影响镇痛效果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作者:邵春莹;孟凌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行上肢手术患者臂丛神经阻滞时间的影响和术中镇静效果.方法 拟B型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实施臂丛阻滞后,右美托咪定组(D组):静脉注射1 mL生理盐水后按0.5 μg/kg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0 min后以0.2 μg/(kg · h)维持.对照组(F组):静脉注射1 mL氟芬合剂后,按D组输注方法输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评价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效果,记录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观察并记录患者麻醉前(T0)、输注负荷量即刻(T1)、持续输注10 min(T2)、20 min(T3)、30 min(T4)、60 min(T5)及手术结束(T6)的MAP、HR、SpO2及BIS值.观察并记录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头晕等不良反应.术中主诉疼痛的患者静脉注射氟芬合剂1 mL,仍因疼痛不耐受手术的患者改为全麻.结果 无一例患者使用补救用药或更改麻醉方式,D组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F组(P<0.05);在T2~T5时间点,两组MAP、HR、BIS值、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输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不仅可以为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提供充分镇静,而且明显延长臂丛神经感觉和运动阻滞的持续时间.
作者:王奕皓;董有静;刘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6例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6例),对照组给予诺和灵N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糖达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胰岛功能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餐后2 h C肽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2.7% vs.41.7%,P<0.05).结论 与诺和灵N相比,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降血糖效果更为理想,可改善胰岛功能,且安全性好.
作者:王燕芬;邬晓岚;赵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和比较单独使用氯胺酮预注射、利多卡因与异丙酚混合注射、氯胺酮与利多卡因联合3种方法减轻异丙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150例3~10岁择期行外科手术的患儿为实验对象,共分成3组,每组50例.L组接受盐水3 mL,15 s后给予混合有2%利多卡因的异丙酚(容积比1:19);K组给予0.4 mg/kg的氯胺酮3 mL,15 s后给予1%异丙酚;KL组给予利多卡因+氯胺酮.实验由一名不知分组情况的麻醉师依据4分法给注射痛评分.结果 KL组注射痛发生率(8%)显著低于K组(28%,P<0.05)、L组(32%,P<0.05).三组之间异丙酚诱导用量、意识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呕吐、喉痉挛、苏醒期躁动、苏醒延迟和注射部位水肿皮疹)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氯胺酮与利多卡因联合可显著降低异丙酚注射痛,完全消除重度疼痛,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诱导平稳.
作者:孙丹;赵广翊;陈培红;董云霞;陈亮;孟凌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与丙泊酚联合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以此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拟行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B组(单用丙泊酚组)和D组(丙泊酚复合地佐辛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吸宫时和手术结束时MAP、SpO2、HR、RR的变化、术毕苏醒时间、苏醒期的不良反应、疼痛分级及丙泊酚总用量等.结果 与B组比较,D组患者的呼吸和血流动力学(MAP、HR、SpO2、RR)变化更为平稳,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术后疼痛程度更轻微,但苏醒时间略延长.结论 与单用丙泊酚相比,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联合麻醉更能满足无痛人流的手术要求,且不良反应少,术后疼痛减低.
作者:周广俊;顾平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喜辽妥软膏联合硫酸镁冰敷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因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而引起静脉炎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3组,喜辽妥+硫酸镁冰敷组(联合组)32例,硫酸镁湿敷组(硫酸镁组)32例,生理盐水组(盐水组)34例.对比观察三组疗效.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100%,硫酸镁组为86.7%,盐水组为26.7%,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喜辽妥软膏联合硫酸镁冰敷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疗效确切,优于传统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将地佐辛用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后替代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40例在静脉麻醉下行乳腺肿块单纯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地佐辛组(A组,20例),术毕前15 min予地佐辛0.1 mg/kg静脉推注;芬太尼组(B组,20例),术毕前15 min予芬太尼1 μg/kg静脉推注.结果 两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A组低于B组(P<0.05);苏醒至送出手术室时间段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苏醒后即刻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0 min~3 h,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地佐辛用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后的痛觉过敏效果确切.
作者:刘奕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对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时,易发生渗漏肿胀的部位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1-12月在我科住院的45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的肿胀部位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易发生肿胀的部位为腕部静脉(27例),其次为手背静脉(14例),肘窝部静脉通常不易发生肿胀(4例).结论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部位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同时对肿胀部位进行有效的处理,能达到防止静脉留置针发生渗漏肿胀,从而达到使用的佳效果.
作者:韩枫 刊期: 2012年第10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53岁,因间歇性上腹部隐痛10余年,症状加重伴咽部不适、心烦、失眠10 d于2011年12月3日入院.查体:慢性病容,心、肺阴性,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墨菲氏征阴性,肝脾肋下未及,腹水征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既往体健,有青霉素药物过敏病史.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乙肝三对、CEA、CA199均正常,腹部B超、胸部X线、心电图均正常,上消化道钡餐提示:慢性胃炎,胃下垂.
作者:王珍香;刘峰;王静;解放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邓老冠心胶囊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5周龄雄性ApoE小鼠30只,饲以含脂肪21%(wt/wt)胆固醇0.15%的饲料,喂养13周后,将小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各15只.给以同样高脂饲料喂养,同时实验组给以0.25 g邓老冠心胶囊(可拌于饲料),连续喂13周.眼球取血后处死,验血脂水平;无菌条件下取出心脏及主动脉,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结果 在斑块面积/管腔面积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脂指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邓老冠心胶囊组在减少斑块面积与管腔比例及稳定纤维帽方面较对照组疗效好,在对血脂的影响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新梅;毛炜;吴焕林;陈秋雄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离鉴定宝华玉兰(Magnolia zenii Cheng.)种子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气相色谱共分离出25个色谱峰,鉴定出其中19种化合物,占该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9.60%.结论 宝华玉兰种子的挥发性成分以tomentosin(95.48%)为主.
作者:宋晓凯;李靖;李志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胎盘植入及胎盘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胎盘部分植入以及胎盘粘连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84例,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静滴缩宫素20 U治疗.记录产后12、24、72 h及7 d阴道出血情况、胎盘排出情况与子宫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产后12、24 h阴道内的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72 h观察组阴道内的流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阴道内流血逐渐停止的患者例数与胎盘自子宫内排出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胎盘部分性植入及胎盘粘连方便,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长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金天格胶囊与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随机将2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114例,给予金天格胶囊治疗,同时配合牵引;对照组111例,仅给予单纯牵引.治疗后60 d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35%)高于对照组(71.17%,P<0.01);两组疼痛程度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疼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异常或不良反应.结论 联合应用金天格胶囊与腰椎牵引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亓英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单独使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12月入院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只进行甲氨蝶呤的注射治疗.20 mg/次肌肉注射,1次/d,治疗5 d.实验组为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米非司酮采取空腹口服的方式,100 mg/次,2次/d.甲氨蝶呤的使用方法同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有效117例(97.5%),平均治疗天数为(14.8±5.07)d; 对照组有效109例(90.8%),平均治疗天数为(21.17±5.8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疗效优于单用甲氨蝶呤.
作者:潘九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联合奥曲肽与奥美拉唑在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奥曲肽和奥美拉唑对SGC-7901细胞生长的影响,根据中效原理判断联合用药的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联合用药对SGC-7901细胞的细胞周期、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在体外能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联合用药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单独用药,两药联合应用在高水平效应合用指数小于1,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联合用药能使SGC-7901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下调Bcl-2且上调Bax蛋白的表达.结论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在体外可以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具有协同效应,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和上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李春雷;李志浩;刘菁;李鹏;郑芳;朱雪松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