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荣
目的:总结心肺复苏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36例心脏骤停患者急救过程中的相关护理技术.结果:36例心脏骤停患者中14例复苏成功,成功率38.9%.结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早期迅速的抢救治疗与护理配合是保证复苏成功、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任书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已渐成常识.病人住院后,由于病情反复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可出现致死或致残等意外事件,因而引发医院与患方的法律纠纷.国内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患关系,同时也给医院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思索.护理纠纷的发生给医院及当事人都会造成消极的影响.深入探讨护患纠纷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对于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和保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彭颖;晏美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病情观察、护理方法和预见性病情观察方法.方法:对136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加强临床急救、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观察疗效.结果:136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经过积极治疗护理,痊愈121例,好转出院6例,转外科治疗4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结论:加强临床急救和预见性病情观察有利于提高治愈率,正确有效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英英;周梅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脑组织石蜡切片的染色结果,易出现切片染色不清楚,脱片、假阳性,假阴性出现.免疫组化这些结果的出现,与组织固定,抗原修复,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灭活,抗体质量,显色试剂质量,苏木素质量,时间上的把握及技术人员熟练程度有关,得出了免疫组化的过程的很多细节及各个步骤的主要的注意事项,提高脑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操作技术.
作者:蔡何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寻中药材质量存在哪些问题.方法 从中药材的种植、采收、炮制、药材变质等方面加以分析.结果 中药材质量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结论提高中药材质量是增进中药疗效,确保中药安全有效的关键.
作者:刘向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临终关怀是指,对临终患者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的医护措施,完整的措施包括了为满足临终患者及丧亲家庭的需要而提供的法律、生理、精神和经济方面的全方位服务.可在患者家中、普通医院、专门机构(临终关怀医院)提供临终关怀服务.临终关怀不以治愈疾病、延长生命为目的,而是以通过缓解临终患者身心痛苦,提高其生命质量为宗旨.临终关怀的提出和兴起源于西方,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纷纷出现了为临终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医院.而临终关怀理念的建立是上世纪60年代,以英国桑得斯博士及其创办的圣克里斯多夫临终关怀院为标志[1].
作者:刘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本文将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并分析疗效,以确定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所产生的作用.方法:给予对照组重症神经内科患者常规治疗及护理,营养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对两组患者分别记录病程,治愈人数,病死人数以及并发症和后遗症等情况,并对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重症神经内科患者在病程持续时间上远远大于营养组患者,且治愈率小于营养组患者,而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后遗症发病率却大于营养组患者.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加以肠内营养护理能够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疗效起到积极的作用,使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治愈率提高,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后遗症发病率减少,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肠内营养护理具有全面提供营养、安全、经济等特点,较肠外营养护理而言更有利于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神经系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灵飞;韩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太原市城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现状,排除生活饮用水存在的污染隐患,提高饮用水的卫生质量.方法 对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和居民进行调查并对太原市城区供水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的采样点进行随机抽样,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6GB5749-2006)对采集的水样进行检测与判定.结果 2011年9月-2011年12月检测市区各种水质共220份,合格率为71%.其中供水管网末梢水合格率为70%,二次供水合格率为58%.游离氯、微生物指标等不合格.居民使用饮用水的整体满意率为85.2%.结论太原市城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并未受到周边工业及生活的污染,但是存在的一些卫生问题应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必须加大卫生监督力度,以确保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作者:赵雅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为了更好地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护士的人文素养和服务水平,护士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更要学会合作,要善于沟通,善于讲话,善于把握产妇心理,以便形成舒适、安静、人性化的医疗环境.
作者:王国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笔者于2009年8~12月将赛霉安散粉剂、3%过氧化氢溶液用于110例(86例为外伤新鲜伤口,21例为外伤后感染伤口,2例褥疮,1例患糖尿病足;均不需缝合)患者伤口换药.浅小伤口换药2次愈合,较大伤口换药3~7次愈合.方法介绍如下.1 方法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赛霉安散撒在伤口处,用量以能覆盖伤口为宜,小伤口(长度3cm以内)不包扎,较大伤口或关节处伤口,用上法处理后再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作者:周素美;谢晓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阐述了空气过滤器的发展及应用、选购及更换周期等内容.
作者:魏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做出准确判断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150例患慢性咳嗽的患儿,通过胸片或副鼻窦拍片和血常规检查,分析判断小儿患慢性咳嗽的原因,并以此对因治疗.结果 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主要有咳嗽变异性哮喘、支原体感染、哮喘、呼吸道细茵病毒感染、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等,采用抗生素、阿奇霉素、抗组胺药、局部使用血管收缩荆和普米克令舒、博尼康尼雾化吸入等方式按照病因分别确定治疗方案.结论小儿慢性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病因复杂多样,常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特点,详细病史,结合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在确定病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控制、预防咳嗽的再次发作.
作者:肖剑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寻找比较有效的的缓解中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方法,降低肌张力,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行走能力.方法:以传统的针刺加患者患侧肢体部份特定穴位点刺放血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30例,另选30例仅针刺治疗为对照组.结果 及结论: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放血疗法对缓解肢体痉挛有特定的疗效.
作者:刘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钟山区医疗机构消毒状况,为有效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GB15982-1995<消毒技术规范>标准,对医护人员手指、灭菌用品、物体表面、消毒液和室内空气采样检测.结果:监测各类医疗机构339家,样品2860份,合格2603份,合格率为91.01%;其中医护人员手指样品合格91.50%、灭菌物品93.50%、物体表面92.50%、消毒液94.16%,室内空气84.45%.结论:区直医疗机构消毒好于乡镇卫生院好于村卫生室好于个体医,应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强化责任意识,建立监测长效机制.
作者:周祖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为了预防便秘对老年人健康的不良影响,加强自我调护指导和护理干预措施,改变了不良生活习惯,病人的便秘症状明显得到改善,预防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秀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蓝光照射时长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2月收治入院的新生儿黄疸患者200例,并将所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间歇蓝光照射)和对照组(持续蓝光照射)各100例.对两组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在黄疸消退例数上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总有效率经x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经x2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式相比,间歇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可取得与持续蓝光照射相同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可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李晓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通过对荔波县乡村卫生院患者护理工作的调查;分析在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加强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的措施.
作者:吴文群;覃立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根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细心交流,因人施于健康教育,辅一饮食调理,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进行生活习惯的改正.做好手术前后心里护理,减少手术的风险,加快术后康复.方法:悉心交谈,疼痛的心里护理,饮食调整.结果:本组14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医护人员加强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和饮食护理,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康复快的基础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周登卫;路玉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总结27例新生儿气胸的护理.方法:严密的病情观察,做好减压排气和机械通气的护理.结果:治愈24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发现气胸症状,做好减压排气和高频通气的护理是其主要的护理要点.
作者:何朗朗;朱海虹;叶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舒适型护理在对骨折卧床患者便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4-2010年的97例骨折卧床患者,其中,男性52例,年龄在20-55岁之间,女性45例,年龄在18-65岁之间.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股骨颈骨折15例,腰椎压缩性骨折22例,踝部骨折18例,骨盆骨折7例,颈椎骨折1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采用舒适型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从患者的生理、环境和心理给予支持,排便时进行环境安排和疼痛护理,给予患者全方位的舒适型护理,对照组49例,则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进行.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便秘6例,而对照组患者发生便秘30例.结论:对骨折卧床患者采用便秘舒适型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便秘发生率,而且护理效果显著,是护理骨折卧床患者防止便秘的有效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章谨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