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化检测对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的临床价值分析

徐芳

关键词:生化检测, 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 血脂检测
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测中血脂检测对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3例耱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生化检测,并与同期糖尿病酮症患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血脂检查结果中,其CHOL、TG、Apo-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HDLC和Apo-B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生化检测能够辅助医生对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患者给予诊断.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4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的效果及安全性,探析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92例胃溃疡患者的诊治资料,随机分为2组,外科组(n=46采用近端胃或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内科组(n=46)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外科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内科组(P<0.05);内科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外科组(P<0.05);、内科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外科组(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有效、安全,可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周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一例晚期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护理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成年后起病的散发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两个亚型:MSA-P型和MSA-C型,前者是黑质纹状体变性,以帕金森样症状为主,后者是橄榄体脑桥小脑变性,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1].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但可以采取多种综合方法改善病情,起到治标目的[2].我科2011年8月份收住一例晚期多系统萎缩患者,该患者具备了两个亚型的临床表现,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尹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格帕沙星与氧氟沙星体外抗生素后效应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格帕沙星与氧氟沙星体外抗生素后效应.方法:采用标准微量平板法测定MIC;采用光密度发测定PAE.结果:GPF对粪肠球菌和金葡菌的MIC较OPLX低,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MIC与OPLX相似.在0.5MIC和1MIC时,两种药物对大肠杆菌和粪球杆菌的PAE基本相似,GPF对金葡菌的PAE明显较OPLX长( P<0.05).结论:GPF与OPLX均具有较明显的体外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后效应是评价抗生素药效学的重要指标,在临床给药方案的设计时,也应考虑PAE.

    作者:冯士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人类健康与肢体共振运动——献给人类好的健身方式

    肢体共振运动的产生及命名.1、产生的时机.我在步人中年时,因父母相继在花甲前提早离开人世精神陷入极度痛苦,长期工作繁重及作息不规律,饮食无拘等,致身心不堪重负,引起胃病恶化,食道癌性病变.左胸处食道持续穿刺性疼痛,上下腹部持续胃肠胀痛,频繁胃镜及多次从食道切取活检肉粒的疼痛,长期伏案工作引起的左侧肩周疼痛、颈椎增生病变性头痛,先天性多囊肾、多囊肝引起的腰部疼痛,伴随其他原因引起的长期感冒、大脑缺氧、失眠多梦、口腔溃疡、前列腺炎、便秘出血等,让我难以入眠又总在睡梦中痛醒.

    作者:张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谈谈老年脑血管病的预防与护理

    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计划生育国策的有效实施,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的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而脑血管病又堪称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大原因.近几年来,我院收治的老年脑血管病人已经占据了总住院人数的30%.结合临床实践和书本理论,针对老年脑血管病的治疗护理,我总结了如下几点:1.脑血管病的预防脑血管病的预防主要跟年龄、饮食、血压、锻炼等方面有关.年龄是每个人都不能阻挡的.但在其他方面,我们可以适当的延缓、减少、减轻它的发生以及发生后的严重程度.

    作者:王彩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肺癌化疗患者并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情况,从而为下一步治疗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436例肺癌患者给予铂类为主的化疗,大部分接受4 ~ 6个疗程,个别接受6个以上疗程.结果:全组肺癌患者共436例,其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123例,感染发生率为24.2%.且症状不典型.X线特征为小片状或大片浸润样阴影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结论: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几率高,且与化疗次数相关联,故在肺癌化疗期间应及早加强免疫支持治疗.

    作者:容正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1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气体栓塞的护理对策

    腹腔镜手术以其微创的特点在妇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以气体为透视介质实施手术的方法之一[1].但妇利腹腔镜手术的两大因素:二氧化碳(CO2)人工气腹和手术体位对循环和呼吸系统均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气体栓塞是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可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在建立气腹的过程中要正确操作,进气的判断要准确,在手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监测好各项指标,保障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唐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农牧区孕产妇瘢痕性子宫与正常子宫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农牧区瘢痕性子宫与正常子宫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农牧区2006年12月~2010年12月43例妊娠7周以内的孕妇.根据孕妇的子宫情况,分为瘢痕性子宫组13例和正常子宫组30例,观察对比两组孕妇的药物流产效果、流产期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瘢痕性子宫组孕妇的完全流产率较低,其孕囊排除的时间更长,出血量较大,与正常子宫比较,p<0.05.两组孕妇的药物不良反应、转经时间、阴道出血时间等无明显差异.结论:孕产妇瘢痕性子宫使用药物流产具有较好的效果,其安全有效,医生要注意掌握其适应症,观察其流产的情况.

    作者:保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加强护生的法律思想的重要性

    护生的毕业前实习是把在校所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的过程,是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保护自己就医权力的意识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更加重视,从而意味着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实习护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对其进行恰当的心理指导和管理,成为迫切需要、探讨及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卫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要点.重视心理护理,加强围术期护理,密切观察精心护理,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成功率.

    作者:曹世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重视中西药物联用的相互作用

    通过阐述中药与西药联用时所发生的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阐明不恰当的中西药物联用会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增加毒性反应.建议临床医师在合用中西药物治疗疾病时,应对其相互作用充分了解,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联合用药.[1]

    作者:郭越衡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用化痰清热平肝潜阳法治疗“三高血症”的经验

    本文开题明义,用化痰清热、平肝潜阳法,可治疗“三高血症”,其所对证型为痰热中阻、肝阳上亢型眩晕.病机特点为平素情志不畅,嗜酒肥甘,胆胃不和,痰热内生,血脉郁滞,肝阳化风,风挟痰火上蒙清空,流窜四肢所致.立论依据是痰为百病之母,化痰亦可降血粘、降血脂、通血脉;清热可断肝阳化风之路,又可避其燥痰发生;平肝潜阳可直折风火之势,风火降血脉静,血压自平.文后举一案例证治的全过程,旨在佐证开题立论的可靠性.

    作者:任顺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冷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下行冷极射频消融术( RFA)治疗肝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其中18例先行TACE术,术后2-3周在CT引导下行RFA术;12例患者仅行TACE术.30例患者平均每例行TACE术1.86次.肿瘤病灶1---4个,其中直径≤3cm的肿瘤6例,3--5cm的肿瘤14例,5-10cm的肿瘤10例,共行RFA术28次.所有患者术后3、6个月行增强CT扫描评价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CR4例,PR16例,SD7例,PD3例,总有效率(CR+PR)66.7%.术后3个月AFP值与术前比较,70%患者降低.结论:对于原定性肝癌失去外科手术切除机会的患者,TACE联合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行冷极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张计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入关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体会

    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是指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迅速引起心排量的降低,导致组织器官低灌注和急性淤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我院从2008年1月~2010年6月共抢救了98例AHF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永贵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D一二聚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期间收治AECOPD118例和COPD稳定期100例的住院患者资料及健康体检者40例,抽空腹静脉血检测其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OPD加重期组D-二聚体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呈显著性增高(P<0.01);与COPD稳定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高,处于血栓前状态,D二聚体定量检测对临床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黄星;周明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缺血性卒中早期康复手段的探讨

    通过对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措施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卒中后康复手段对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预后.结果提示康复治疗是改善缺血性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有效措施,早期康复训练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常青;曹晓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 CSEA)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两者之优点,起效快,肌松好,镇痛完善,麻醉药用量少,并发症少.我院自2007年引进腰-硬联合麻醉技术,4年来用于妇产科手术,麻醉效果良好,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2007年6月~2011年6月的剖宫产病人460例,年龄19 ~ 39岁,平均25 8岁:以23 ~ 30岁年龄段居多(72%),19 ~ 23岁占20%,31~39岁占8%;平均体重63±5kg,少数达85kg以上;身高平均158±5cm.ASA Ⅰ或Ⅱ级.

    作者:邵天庆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9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2月-2010年5月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3例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眼压明显下降,同时前房深度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例出现角膜水肿,1例出现角膜萎缩;无视网膜脱落,后囊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视力,降低眼压,改善房角功能,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龙福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用滋阴潜阳化瘀降脂法治疗“三高血症”的经验

    本文开题明义,用滋阴潜阳、化瘀降脂法,可治疗“三高血症”,其所对证型为阴虚阳亢型眩晕.病机特点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风、痰、火、瘀上扰清窍,神明失主,脉络不通,诸症横生,属本虚标实之证.立论依据是滋水涵木,风火熄,血热平,血压能降;滋水降粘,燥痰消,瘀血除,血脉自通;再辅以化瘀降脂专药,则相得益彰,诸症可愈.文后举一案例证治的全过程,旨在佐证开题立论的可靠性.

    作者:任顺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如何检查、治疗青光眼

    青光眼是我国的主要致盲病种之一,以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系因眼内生成的水不能正常排出所引起,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青光眼与一些如近视、眼压、家族史、年龄、种族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有关;继发性青光眼多由于外伤、炎症、出血、肿瘤等所引起,因破坏房角的结构,使房水排出受阻而导致眼压升高.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发生青光眼,40岁以上的中年人是比较常见的.严重的青光眼会引起失明,且无可挽回,因此,如何在疾病的早期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是防治青光眼的关键所在.

    作者:吴晓京;杨树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