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正超
手术室护士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工作中经常接触大量沾有病人血液,体液的锐利器械,是传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高危人群.可通过针刺伤传染的血源性传播疾病有20多种,常见,危险的是乙肝,丙肝,艾滋病,一次即可感染.有资料显示[1],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针刺伤占80%.因此,对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对保障自身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润玲;丁晓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现将本组病例中老年高血压病人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陈德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和护理质量的要点,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方法: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009年1月~2011年9月的临床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主要的护理工作,分析心血管内科的主要护理内容和护理要点.结果:心血管内科中主要的护理内容为:病情观察、治疗性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其中以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基础护理相对薄弱.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在保证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更好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并为患者提供生活照顾.
作者:冯海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本文重点分析兰州市11年间四种常见恶性肿瘤的自费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现状,揭示其规律.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和调查问卷进行资料收集,住院总费用的现状.结果:西北地区肿瘤病人在自费住院期间的住院费用增长迅速.结论:癌症患者住院的经济负担提示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如扩大医疗保障制度的报销比例等,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张荣强;白亚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临床资料,探讨剖宫产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进行分娩的产妇166例,将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进行产后出血的预防,评价两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产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为( 224.5±59.1) ml,24小时平均出血量(297.9±72.4) ml,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观察组患者共发生产后出血15例,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8.07%,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 01).讨论:欣母沛在剖宫产中起到了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显著减少出血量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不影响安全性,在产后出血早期诊断、提前预防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劲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手术室是对病人实施手术治疗、检查和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也是手术室护理质量高低的直接体现.因此,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树立安全观念,确保病人安全,是护理工作者需探索的课题.针对手术室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我们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有效地杜绝了差错事故,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保证医院的医疗效果.现将体会小结如下.
作者:刘玲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证的发病率连年增加.长期失眠容易引起机体功能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的工作和学习及生活质量.本文笔者通过参阅大量中医药治疗失眠症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辩证论治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入手,归纳总结了失眠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以便找出失眠的治疗规律,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钱超;姜亚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抗生素在临床的应用选择,合理应用,给药方法,疗效观察及防止滥用抗生素.
作者:范建秀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本文采用全国血压抽样调查协助组调查表,对150例体检血压偏高的20-40岁人群进行调查,分析该抽样人群心理状况,并给出相应的健康教育处方.三个月后再次对患者进行随访,以了解健康教育的落实情况.结果显示,中青年人群对血压偏高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有待加强,健康教育对帮助患者规范化治疗,控制血压,提高治疗依从性,预防并发症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冷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改进帕金森病晚期患者留置胃管的方法和护理.方法:将48例患者按住院号的奇偶数进行分组,奇数组20例为观察组,偶数组2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用改进的方法,对照组用传统方法.结果:改进的方法提高了帕金森病晚期患者留置胃管的成功率,减少病人反复插管的痛苦.结论:帕金森晚期患者由于颈肌僵硬,口、舌、鄂及咽部肌肉的运动障碍,出现颈项强直,吞咽困难,进食水易、呛咳,传统的方法在帕金森晚期患者中应用成功率较低,宜采用改进的方法在晚期帕金森患者中应用.
作者:尹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通过分析临床实验教学对象的特殊性,结合多次考察各兄弟院校临床实验教学经验,总结长期从事临床实验教学的实践和体会,尝试提出新颖的临床实验教学理念和建设思路,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临床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谋求对临床实验教学进行创新改革.同时,对临床实验教学手段进行研究和探索,以推动临床实验教学健康有序的发展.
作者:孙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DTI)评价高血压左室肥厚及高血压无左室肥厚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并与脉冲多普勒(PW)技术检测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参数进行比较.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五组,30例正常对照组,高血压无左室肥厚及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各35例,先用PW测量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计算E/A,高血压无左室肥厚及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中E/A<1,E/A>1各分为一组,再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测定各组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Ea、Aa,计算Ea/Aa,并对2种检测方法和各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无论E>A或E<A组,Ea/Aa均<1,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DTI技术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北较PW检测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参数而言,可以更准确估测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郑芳;罗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近年来,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呈逐渐上升趋势.很多国家已经建立了体质量指数-年龄图表来定义儿童肥胖,大于相应年龄体质量指数95%被认为是肥胖,>85%被认为是超重[1].已有众多研究表明.肥胖儿童中约80%将继续发展为肥胖成人,成人期发生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均与肥胖有密切关系[2].成人采用的药物减肥、手术去脂、饥饿疗法和快速减重等措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不利影响,合理的解决办法是以科学合理的饮食为基础,改变引起儿童肥胖不良生活习惯.仅就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原因,饮食调节等综述如下.
作者:何少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总结28例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急救护理.认为重点是抢救休克、合并伤的观察、骨盆制动、心理护理.急救治疗护理24h后,1例合并全身多脏器损伤抢救3.5h死亡,另1例伴肝脾破裂失血性休克于入院后6.5h死于剖腹探查术中,其余均抢救成功.
作者:徐仙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是应用反相HPLC法,建立阿嘎日-10含量测定方法.本制剂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0.0168 ~ 0.0.168mg/ml浓度范围内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8.20%,RSD为0.50%( n=6).证实了该方法具有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作为本品的质控方法.
作者:姚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就100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08年6月-2011年3月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患者.男62例,女48例,对100例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的治疗中,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100例患者经正确指导佩戴鼻、面罩,治疗中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无一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患者满意度达到100%.结论:做好护理工作,不仅能拉近护士与患者空间上的距离,更可以拉近护士与患者情感上的距离,是促进医患和谐的重要途径.
作者:周瑜琼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作为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之一,我科在原来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并重的基础上,细化和规范了重症患者基础护理项目,通过试行分层管理模式,制定了各层级护士的工作内容,规范了护理行为.方法根据床位数及护士人员数,将护士按照高低年资搭配分成两组,各设组长一名,每个护士分管一定床位,实施护士长领导下的分组护理责任制.结果实施专业化分组后,全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护理工作做的更细、更精,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崔慧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绝经后难取性宫内节育器的类型及取取出方法.方法:对我站2009年9月-2011年8月41例绝经后难取性宫内节育器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1例患者,32例常规手术取环,嵌顿严重9例用取环器将环牵至宫口,再用止血钳夹节育器,将环丝拉直剪断,然后抽出拉直端环丝,无1例发生子宫穿孔和感染,给予一定药物配合手术取环.结论:妇女绝经后,随着绝经年限延长和年龄增长,取环困难增加,建议在绝经后一年内取环.
作者:高青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步深入,影响医院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逐渐成为改革的重点,其中服务流程再造已由企业界引入医学界而备受关注[1].做为中小型医院囿于布局、人力、就诊量,就诊人员身份复杂等因素,整合就医流程更有显著意义.近二年,医院结合实际,在整合门诊就医流程的同时,重组了出入院一站式服务流程,不仅为患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也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实现了医患双赢[2].
作者:王佩;李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严重腹部外伤采用损伤控制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 1年4月收治的32例严重腹部外伤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损伤控制术,总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32例患者经过我院的积极治疗和护理,30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死亡,治愈率达93.75%.结论:严重腹部外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术,需要护士给予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包括评估患者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保暖、控制出血、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
作者:尹世萍;季晓云;车爱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