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尿液中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

杨珍;李乐;孙边成;胡骢;汪琼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马尿酸, 甲基马尿酸
摘要: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检测尿液中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的新方法. 方法 实验采用反相T3色谱柱,以乙腈-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等度洗脱,通过电喷雾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 结果 该方法实现了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的三个同分异构体的基线分离和检测,方法检出限低(马尿酸0.07 μg/L,甲基马尿酸0.1 μg/L),线性范围广(1~10 000 μg/L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结论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尿液中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2-2017年徐州市市售5类食品中5种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徐州市市售食品中5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数据. 方法 2012-2017年采集徐州市市售5类838份食品,采用双孔板滤膜法检测空肠弯曲菌,并按照《江苏省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工作手册》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 结果 2012-2017年,市售838份食品致病菌检出率为10.86%.2015年检出率高(84.00%),其次是2017年(30.00%)、2016年(12.64%),2014年低(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5.87,P<0.05).5种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高(21.89%),其次空肠弯曲菌(5.00%),金黄色葡萄球菌(3.67%),沙门氏菌(2.36%),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低(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10,P<0.05);5类样品水产品检出率高(23.90%),其次肉类(18.75%)、蔬菜类(8.33%),餐饮类低(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34,P<0.05).副溶血性弧菌在生贝类中较生鱼虾中检出率高(x2=9.74,P<0.05),海水较淡水产品高(x2=9.41,P<0.05);生肉较熟肉和血制品致病菌检出率高(x2=86.52,P<0.05). 结论 徐州市市售食品中5种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较高;餐饮食品卫生状况较好;水产品(特别是贝类和海水类)和肉及其制品安全风险高,应加强管理.

    作者:许静静;余峰玲;苗升浩;许猛;张雷;童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线粒体钙超载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在甲基汞致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线粒体钙超载并诱导线粒体凋亡途径活化在甲基汞致神经元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取出生24 h内的新生昆明小鼠,解剖取脑皮质,进行原代神经元培养.细胞发育成熟后,应用含不同浓度甲基汞(methyl-mercury,MeHg,0、0.25、0.5、1μmol/L)的培养液分别处理神经元1、3、6h,测定神经元细胞活力,确定适宜暴露时间后,测定神经元线粒体内钙离子水平,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e factor,AIF)、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3,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率. 结果 神经元经不同浓度MeHg处理后,细胞活力降低.在0.25、0.5、1mol/L MeHg处理组,神经元线粒体内钙离子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Cyt c、AIF、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细胞早期凋亡率升高,且都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在1μmol/L MeHg处理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甲基汞暴露会诱发神经元线粒体钙超载并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进而导致细胞凋亡.

    作者:刘巍;魏兴龙;杨天瑶;邓宇;徐斌;徐兆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2016年北京市顺义区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究北京市顺义区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16年5-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顺义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在其服务半径内招募调查对象,调查问卷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自行设计.由统一培训过的调查员对顺义区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情况、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服药依从性量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量表等.采用x2检验、F/t检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等分析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纳入本研究的有效高血压现患病例590例,其中男性189例,女性401例,平均年龄为(56.0±6.7)岁;高依从性患者占44.3%,中等依从性占35.3%,低依从性30.3%;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感知到障碍得分越高(P<0.001);多因素结果显示性别(OR=1.565,95%cI:0.088~0.809)、自我效能(OR=1.697,95% CI:0.410~0.647)、家庭总月收入、年龄是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60岁以上年龄组服药依从性好(43.0%),是小于50岁组的2.044倍(OR=2.044,95%CI:0.097~1.334),家庭总月收入在5000~10000元组依从性好,是10000元以上组的1.919倍(OR=1.919,95%CI:0.096~1.208). 结论 顺义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不高,年龄、性别、家庭总月收入及患者自我效能是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艳艳;何朝;赵莹颖;胡建功;李征;白如冰;李长青;孙昕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以骨科为特色的三甲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

    目的 明确北京市某三甲医院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医院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医疗安全. 方法 采用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表对医院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风险矩阵量化评估法进行风险评估. 结果 以骨科为特色的某三甲医院所面临的危险事件,按风险排序位居前三的依次是医疗纠纷(43.73%),批量突发意外伤害事件(39.68%),火灾(35.91%). 结论 以骨科为特色的三甲医院具有其特殊性,医疗危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与其他医院有所不同,医疗纠纷为风险高的危险事件,批量突发意外伤害事件和火灾的风险相对较高.同时,治安事件、网络瘫痪等也是医院需要重点应对的突发灾害事件.加强相关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完善,是确保医院医疗安全的前提.

    作者:高放;李爽;田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2010-2016年我国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质量评价

    目的 评价2010-2016年国内公开发表的重症手足口病病例对照研究的质量. 方法 检索四个主要中文数据库重症手足口病病例对照研究文献;采用Newcastle-Ottawa-Scale (NOS)量表对纳入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文献44篇.研究质量评价得分在4~7☆之间;平均得分(5.41±0.787)☆;其中得分4☆为4篇(9.09%,4/44)、5☆为22篇(50.00%,22/44)、6☆为14篇(31.82%,14/44)、7☆为4篇(9.09%,4/44).在条目“暴露因素的确定”和“无应答率”上得分较低. 结论 近年重症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质量相对较高;病例对照研究报告的撰写建议参考STROBE声明.

    作者:徐兴兴;高红梅;黎桂福;徐秋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IL-8、TNF-α、ICAM-1水平的表达及与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1,ICAM-1)水平的表达情况及与新生儿神经行为(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月间张家港澳洋医院收治的HIE患儿9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于该院分娩的足月健康新生儿51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健康新生儿与HIE患儿血清中IL-8、TNF-α、ICAM-1水平和NBNA评分,同时比较不同程度和不同患病时期HIE患儿血清中IL-8、TNF-α、ICAM-1水平和NBNA评分,并分析HIE患儿血清中IL-8、TNF-α、ICAM-1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 研究组患儿血清IL-8、TNF-α、ICAM-1水平分别为(16.29±3.17)pg/L、(129.05±28.26) pg/L、(145.09±24.37) pg/ml,高于对照组的(12.01±2.85) pg/L、(105.39±23.18)pg/L、(88.18±7.32) pg/ml,研究组NBNA评分为(34.85±1.52)分,低于对照组的(38.65±0.83)分(均P<0.05);随着HIE病情的加重,患儿血清1L-8、TNF-α、ICAM-1水平均明显升高,而NBNA评分显著下降(P<0.05);急性期HIE患儿血清IL-8、TNF-α、ICAM-1水平分别为(18.82±4.23) pg/L、(142.21±31.02) pg/L、(191.68±35.19) pg/ml,高于恢复期HIE患儿的(14.24±3.02) pg/L、(118.37±26.07)pg/L、(107.29±20.83)pg/ml,急性期HIE患儿NBNA评分为(31.43±1.76)分,低于恢复期HIE患儿的(37.62± 1.53)分(P<0.05);HIE患儿血清1L-8、TNF-α和ICAM-1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r=-0.415、-0.522、-0.428,P<0.05). 结论 血清IL-8、TNF-α和ICAM-1参与HIE患儿脑损伤过程,且与NBNA评分密切相关,可以辅助用于临床诊断HIE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作者:张蕾;贾秋平;黄长缨;徐云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活性碳管解吸效率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活性碳管解吸效率的影响因素. 方法 以测定丙酮为例,用活性碳管吸附一定量色谱纯丙酮,平衡一段时间,经二硫化碳解吸30 min,在佳的色谱条件下分析. 结果 测得的活性碳管解吸效率为81.0%;向活性碳管中加入丙酮后平衡时间不同,分别解吸后测定,结果平衡2h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的活性碳管测定丙酮的解吸效率结果不同. 结论 在优仪器运行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活性碳管、正确的吸附和解吸过程是得到解吸效率满意结果的必要条件.

    作者:顾理;孙冬杰;段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对分娩方式、分娩过程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对分娩方式、分娩过程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300例产妇资料.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价其心理健康状况,并统计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母乳喂养情况. 结果 300例中有128例(42.67%)产妇出现焦虑或抑郁心理.焦虑/抑郁产妇SAS、SDS评分显著高于未出现焦虑/抑郁的产妇(均P<0.05).焦虑/抑郁组产妇剖宫产率(66.41%)显著高于未出现焦虑/抑郁组(3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429,P<0.05).焦虑/抑郁组新生儿体重(2.58±0.14 kg)小于未出现焦虑/抑郁组(3.39±0.15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85,P<0.05),Apgar评分低于未出现焦虑抑郁组(t=22.810,P< 0.05).焦虑抑郁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低于未出现焦虑/抑郁组(x2=3.946,P<0.05). 结论 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母乳喂养情况.临床工作者要积极制定有效心理疏导措施帮助产妇渡过孕产期.

    作者:周丹;丁海燕;安晨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选取NAFLD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按临床分型标准将入选病例分为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NASFL)组(147例)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组(40例),并根据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标准将人选病例分为轻度94例、中度58例、重度35例三组,同时选取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入选病例及对照组外周血CD4+、CD8+T细胞. 结果 NAFLD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39.74±2.32)较对照组(30.94±2.65)明显升高(t=22.026,P<0.05),而CD8+T细胞较对照组(23.01±2.56 vs 30.31±2.17)明显降低(t=17.656,P<0.05).NASH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明显高于NASFL组(t=13.899,P<0.05),而NASH组患者CD8+T细胞明显低于NASFL组(t=12.084,P<0.05).重度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较中、轻度组显著升高(P<0.05),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而重度组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明显低于中、轻度组(P<0.05),且中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P<0.05). 结论 NAFLD患者存在细胞免疫紊乱,且随着病情进展及脂肪肝程度的加重,细胞免疫紊乱逐渐加重,表现为外周血CD4+T细胞逐渐增加及CD8+T细胞的逐渐减少.

    作者:王彦丽;郝礼森;张铁强;赵立军;柴丽丽;李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2017年社区老年人照料者抑郁症状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人照料者的抑郁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17年1-3月,采用横断面方便抽样的方法在中国东部和中部5个省10个市选取老年人家庭照料者1000人作为研究对象,以面对面访谈和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工具使用结构性问卷,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客观护理资料、抑郁自评量表、照料者反应评估量表和社会支持. 结果 照料者的抑郁症状患病率较高(51.8%),照料者一般情况、老年人一般情况、护理情况、压力值、社会支持对抑郁症状总变异的解释力分别为12.5%、3.3%、1.1%、16.3%、6.0%.照料者的年龄(β=-0.118,95%CI:-0.220~-0.056)、慢性病(β=-0.155,95%CI:-0.454-0.178)、生活帮助(β=0.116,95% CI:0.006~0.285)、健康问题(β=0.259,95%CI:0.178~0.341)、家庭支持缺乏(β=0.133,95%CI:0.056~0.210)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P<0.05),社会支持(β=-0.299,95%CI:-0.371 ~-0.227)是抑郁症状的保护性因素(P<0.05). 结论 老年人照料者抑郁症状明显,社会支持有助于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

    作者:刘慧;李新月;丁嘉琳;杨小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肺转移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0月,于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后并发肺转移的患者78例记为转移组,另取同期于该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后未并发肺转移的患者100例记为未转移组.分别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宫旁或切缘阳性与否、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情况.并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转移组患者肿瘤直径>4 cm、非鳞癌、间质浸润深度达至外膜层人数占比分别为61.54%(48/78)、21.79% (17/78)、38.46%(30/78),均明显高于未转移组的23.00%(23/100)、6.00%(6/100)、12.00%(12/100),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转移组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人数占比为44.87%(35/78),明显高于未转移组的16.00%(16/1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患者宫旁或切缘阳性人数占比为12.93%(10/78),明显高于未转移组的2.00%(2/100),而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正常人数占比为29.49%(23/78),明显低于未转移组的57.00%(57/100),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影响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肺转移的因素包括肿瘤直径(OR=1.657)、非鳞癌(OR=1.723)、间质浸润深度(OR=2.375)、盆腔淋巴结转移(OR=1.983)、宫旁或切缘阳性(OR=1.844)、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异常(OR=2.057). 结论 肿瘤直径>4 cm、非鳞癌、间质浸润深度达至外膜层、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或切缘阳性、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异常均是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作者:姬峰;尹虹;陈兆文;金华;刘翠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2015-2016年沈阳市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2015-2016年沈阳市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数据,为食源性疾病暴发及食品安全隐患的早期预警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5-2016年沈阳市62家哨点医院的所有食源性疾病病例的监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5-2016年共监测14 584例病例,男性7 124例、女性7 460例;病例主要集中在6-9月;临床症状以消化系统(71.49%)及全身症状与体征(24.09%)为主;共检测病例的生物样本1 007份,诺如病毒阳性率9.73%,致病菌检出总阳性率为5.06%.病例的进食场所主要分布在家庭(66.01%)、饭店(酒店)(9.82%)、街头(5.42%),病例的主要暴露食品为肉与肉制品(16.26%)、水产动物及其制品(13.72%). 结论 夏秋季是沈阳市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时段,本地区的食源性疾病主要的致病微生物是诺如病毒.应根据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诊疗、开展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及监管,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陈慧中;刘博;刘雪梅;刘丰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洛阳地区妊娠女性妊娠压力与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并了解在妊娠期女性的心理健康与压力相关程度,分析和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孕期妇女到产科进行检查的符合排除和纳入标准的312名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妊娠压力量表以及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孕妇的总体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得分为(1.68±0.43);其中“为确保母子健康和安全而引发的压力感”得分高,为(2.13±0.70);不同文化程度在心理健康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105,P<0.05),在压力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74,P>0.05)、不同妊娠计划在压力和心理健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压力=3.261,t心理健康=4.065,P<0.05),不同职业的孕妇在压力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69,P>0.05),而在心理健康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29,P<0.05),是否接受试管婴儿对妊娠期女性妊娠压力和心理健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压力=1.364,t心理健康=0.087,P>0.05);孕妇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抑郁、偏执以及精神病这三项外(t=0.567、0.000、0.295,P>0.05),其余各项均值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t=6.160、2.855、3.683、3.521、3.122、4.996,P<0.05);压力的总均值以及各因子与心理健康的总均值以及各项目均值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即孕妇的压力越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结论 洛阳地区妊娠压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多种因素都对妊娠压力水平对女性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因此需要及时对孕妇进行压力评估和心理疏导,改善孕妇心理健康,使妊娠质量提高.

    作者:李小莉;李莉莉;习红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尿液中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检测尿液中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的新方法. 方法 实验采用反相T3色谱柱,以乙腈-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等度洗脱,通过电喷雾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 结果 该方法实现了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的三个同分异构体的基线分离和检测,方法检出限低(马尿酸0.07 μg/L,甲基马尿酸0.1 μg/L),线性范围广(1~10 000 μg/L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结论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尿液中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杨珍;李乐;孙边成;胡骢;汪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闽江流域福州段水体中抗生素残留污染调查

    目的 调查闽江流域福州段水域水体中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水平和分布特征. 方法 用大体积水专用柱固相萃取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水中抗生素的含量.结果 在闽江流域福州段水体中,检出了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3类13种抗生素,其高浓度是磺胺类(磺胺氯哒嗪)为60.9 ng/L,喹诺酮类(恩诺沙星)为15.1 ng/L,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为40.5 ng/L.平均浓度高的分别是磺胺甲噁唑31.6 ng/L,恩诺沙星3.12 ng/L和红霉素14.1 ng/L. 结论 闽江流域福州段水体已受到抗生素的污染.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应加强对水体的定期监测,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以减少水体抗生素残留污染.

    作者:李文最;陈高水;郑艳影;邱凤金;林侃;张秋;周权;罗赟;王倩芸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进一步有效控制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在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系统的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库中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医院感染病例1 983例,其中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病例215例作为观察组,在余下的l 768例医院感染非多重耐药菌中随机抽取215例病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x2检验与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 结果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观察组感染前平均住院时间为(12.74±55.85)d,非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对照组感染前平均住院时间为(25.81±59.35)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2,P<0.05).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插导尿管、深静脉插管、插胃管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暴露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使用数量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暴露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种类和数量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暴露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侵袭性操作(OR=2.452)和抗菌药物使用(OR=2.077)是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侵袭性操作和抗菌药物使用是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医院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对于患者留置的管道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同时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张隐妹;潘春予;黄柳娇;齐小玲;朱秀兰;杨宇峰;杨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膳食诱导肥胖小鼠睾丸JAK2/STAT3蛋白表达变化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膳食诱导肥胖小鼠血清中瘦素水平及睾丸中JAK2/STAT3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探讨睾丸JAK2/STAT3通路在肥胖影响雄性生殖中的作用. 方法 5周龄的C57bl/6雄性小鼠,共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12只和实验组36只,对照组予以普通饲料,实验组予以高脂饲料,饲养19周后,将实验组小鼠按体重增加分为两组:肥胖倾向组(DIO)和肥胖抵抗组(DIO-R).采集下腔静脉血,剥离睾丸、睾周脂肪、肾周脂肪并称重记录,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瘦素,Western blot检测睾丸中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量. 结果 DIO组和DIO-R组小鼠肾周脂肪、肾周脂肪系数、睾周脂肪、睾周脂肪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IO组和DIO-R组小鼠之间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O组和DIO-R组小鼠血清瘦素显著高于CON组(P<0.05),而DIO组和DIO-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O组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ON组(P<0.05),DIO组小鼠睾丸中p-JAK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DIO-R组小鼠(P<0.05),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同DIO-R组小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膳食诱导肥胖可导致雄性小鼠血清瘦素水平升高,而睾丸JAK2/STAT3蛋白表达降低.

    作者:柳成荫;刘倩男;赵剑;翟玲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2013-2017年济南市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对济南市2013-2017年职业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济南市近5年新发职业病谱及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13-2017年济南市报告职业病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 结果 2013-2017年济南市新发职业病病例1 201例,尘肺病居济南市辖区职业病之首,为1 053例,占总职业病病例数的87.68%;其次是噪声聋100例,占总数的8.33%.职业病报告病例来自于11个行业,76.85%的病例来源于采矿业;来源于公有经济企业的病例数为744例,占总病例数的61.94%;来源于大中型企业的共计907例,占总病例数的75.72%. 结论 济南市职业病病谱以尘肺病、噪声聋为主,应加强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综合治理,积极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工作,有效保护职业人群的健康.

    作者:彭秀苗;李新伟;王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与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及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发病风险. 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孕产妇的一般情况,既往生育史、孕期异常状况及精神分裂症患病等资料,根据其妊娠结局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使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嵌入回顾性队列研究,将孕产妇以是否患有精神分裂症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两组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 结果 共收集到686名孕产妇的资料,其中不良妊娠结局者102例,发生率为14.87%.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OR=0.747,95% CI:0.558~0.998),早孕反应(OR=1.381,95%CI:1.136~1.678),流产史(OR=1.617,95%CI:1.009~2.591),合并精神分裂症(OR=6.655,95%CI:3.155~14.036).队列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47.22%,明显高于非暴露组13.08%(P<0.001,RR=3.611,AR=34.14%). 结论 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尽早采取综合性控制措施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患有精神分裂症是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女精神分裂症患者孕前及孕期,咨询精神科及妇产科专科医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作者:谭梅娟;李靖;张艳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2015年湖南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湖南省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现状,揭示分布规律,探寻高风险区域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湖南省2015年食源性疾病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食源性疾病三间分布、可疑暴露食品、致病微生物种类等指标进行分析.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统计量分析食源性疾病的空间聚集规律,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分析食源性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15年湖南省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为3.25/万人,不同市州的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不同(x2=2441.46,P<0.05),以株洲市发病率高(5.77/万人);主要可疑暴露食品种类为粮食类及其制品;发病的主要进食场所是家庭;致病菌检出率高的是沙门菌.不同地区病致病菌阳性检出率不同(x2=155.30,P<0.05),以长沙市致病菌阳性检出率高(30.35%).食源性疾病高发区域主要聚集在湖南东南部、西部山区和北部平原地区.高风险聚类区有石鼓区、蒸湘区、雁峰区、天元区、芦淞区.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与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与地区GDP、人均GDP呈负相关,回归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015年湖南省食源性疾病散发病例存在空间聚集性,受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气温、地区GDP、人均GDP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梁进军;欧阳艳昊;赖天兵;柳恒卓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