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烨祥;徐来荣;舒先定;平建明;李珊燕
目的 为肺炎支原体(Mycoplasmsa pneamoniae,MP)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更准确资料. 方法 采用PCR法和被动凝集法对3 620例临床疑似MP感染者进行双份血清抗体和DNA联合检测. 结果 MP总感染率为13.8%,急性感染率为12.4%,既往感染为1.4%.联合与单一检测相比较,MP的总感染率、急性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联合检测法判断MP感染,能为MP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更准确资料.
作者:何力志;吴佳玲;石国民;胡方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死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2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住院患者80例进行了病死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结果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死率为20.00%.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治疗前的HGB、治疗后的指标(WBC、NEU%、CRP、HGB、ALB)、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机械通气时间均是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越大、治疗后的NEU%越高、合并MODS、机械通气时间越长均是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治疗前的HGB及治疗后的ALB越高是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均P<0.05). 结论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死率比较高,年龄、治疗前的HGB、治疗后的NEU%及ALB、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机械通气时间均是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对可以干预的影响因素积极进行控制处理可以提高治疗疗效并改善预后.
作者:邓朋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参与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的医院和疾控机构工作人员对监测工作的知识、态度与行为现况,为提高监测工作质量及今后开展类似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对上海市和江苏省9家监测试点医院和11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 结果 参与调查的124名监测工作人员中,对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的知晓率为61%,不同地区工作人员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6,P=0.004);对整个监测工作的认同率为59%;63人自觉开展监测工作,行动率为51%.接受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对监测工作的知晓率、认同率和行动率均高于未接受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分别x2 =23.27,P<0.001;x2=15.86,P<0.001;x2=10.96,P=0.001);接受过督导的工作人员对监测工作的认同率和行动率高于未接受过督导的工作人员(分别x2=18.95,P<0.001;x2=6.35,P=0.012). 结论 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医院和疾控机构工作人员对监测工作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有待改善和提高,培训和督导可起一定作用.
作者:杨富强;宣舟斌;张彦平;倪大新;李群;周蕾;冯子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深圳市公共场所中分枝杆菌的污染状况. 方法 于2012年11月采集商场、宾馆和综合性医院中水、土壤、风管积尘和气溶胶样本,巢式PCR方法扩增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IS6110和分枝杆菌Hsp65基因,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 结果 深圳公共场所中水、土壤、风管积尘和气溶胶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阳性率分别为4.68%、0.97%、5.41%和3.85%;分枝杆菌阳性率分别为21.1%、4.85%、17.1%和13.1%. 结论 结核杆菌复合群在宾馆及商场空调积尘、自来水和空调冷却水中阳性率较高,分枝杆菌在空调冷却水、自来水和综合性医院气溶胶及空调积尘中阳性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强化防控措施,保护人群健康.
作者:林爱红;梁焯南;张然;彭朝琼;余淑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直接涂片法和蛋白提取法鉴定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的差异. 方法 收集118株临床分离经VITEK全自动细菌仪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菌株,采用MALDI-TOF MS直接涂片法和蛋白提取法进一步分析基因型,同时比较两种鉴定方法之间的优缺点. 结果 118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经MALDI-TOF MS两种方法只是鉴定结果分数有所差异,鉴定结果一致,分别为:93株Burkhoderia cencepacia(基因型Ⅲ型),11株多嗜伯克霍尔德菌(基因型Ⅱ型),10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基因型Ⅰ型),3株越南伯克霍尔德菌(基因型Ⅴ型),1株吡咯伯克霍尔德菌(基因型Ⅸ型).MALDI-TOF MS直接涂片法鉴定分数均值2.126,仅9株(7.62%)鉴定结果不可信(分值<1.700),准确鉴定至种(t≥2.300)与准确鉴定至属(t≥1.700)的比例分别为38.98%和92.38%;MALDI-TOF MS蛋白提取法仅2株(1.69%)鉴定结果不可信,准确鉴定至种(t≥2.300)与准确鉴定至属(t≥1.700)的百分比均高于直接涂片法,分别为44.92%和98.31%;但是不同分值分组间准确鉴定至种(分值≥2.300)、鉴定至属(分值≥1.700),两种方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ALDI-TOF MS可快速准确地鉴定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至基因型,临床标本鉴定时首选MALDI-TOF MS直接涂片法,对于鉴定结果不可信的菌株可进一步采用蛋白提取法鉴定.
作者:孙谦;屈青云;胡燕燕;周宏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产后3d首次贫血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普陀区妇婴保健院产检直至分娩的符合纳入标准产妇2 877名.通过问卷调查、病例回顾,完成数据采集.Epidata建立数据库,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 结果 产后3d首次贫血患病率33.82%.产妇的户籍、产次与产后3d首次贫血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9、8.77,P<0.01).分娩方式、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与产后3d首次贫血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65、6.33、4.26,P<0.05). 结论 产后3d首次贫血较常见.产妇的户籍为非本市、产次>1次、分娩方式为剖宫产或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与产后3d首次贫血患病率有关.建议对具有上述因素的产妇进行产后3d贫血检查.
作者:王春晓;李雯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预防接种短信通知在麻腮风疫苗接种工作中的作用. 方法 对比保定市短信通知儿童和未通知儿童的接种情况. 结果 在调查的457 580名儿童中,短信已通知310 167名,接种率89.95%,短信未通知儿童147 413名,接种率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63.03,P=0.000);在流动儿童中,短信通知儿童接种率57.32%,未通知儿童接种率3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51.16,P=0.000);短信通知可以缩短应种、实种间隔5d左右,间接提高未通知儿童接种及时率. 结论 实行预防接种短信通知可以提高麻腮风疫苗接种率11.53%,在接种通知成熟阶段,接种率提高超高15%以上,在流动儿童中,可以提高接种率25.77%;短信还可以缩短应种实种间隔.建议接种单位提供免费短信通知,提高麻类疫苗接种率,助力消除麻疹目标的实现.
作者:左志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泗洪县近5年手足口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3年泗洪县手足口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9-2013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 391例,男性4 763例,女性2 628例,男女比1.81:1.每年的3-7月为发病高峰,0~3岁儿童是发病重点人群,发病数占91.65%.294份咽拭子病例标本中,EV71阳性182例,CoxA16阳性52例,其他肠道病毒阳性60例. 结论 泗洪县2009-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主要由EV71病毒和CoxA16病毒,同时还有其他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防控重点应放在每年的3-7月和0~3岁儿童.
作者:王以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2004-2013年佛山市孕产妇死亡率和死因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佛山市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应用x2检验对2004-2013年佛山市孕产妇死因变化及死亡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1.2004-2013年佛山市孕产妇死亡率由2004年的34.77/10万降至2013年的10.73/10万,降幅达69.14%,非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下降速度明显快于户籍孕产妇.2.2004-2008年直接和间接产科原因孕产妇死亡分别占65.38%和34.62%,2009-2013年直接和间接产科原因孕产妇死亡分别占33.87%和66.13%,不同时间段的直接和间接产科原因孕产妇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孕产妇死因构成中,2004-2008年前三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34.62%、羊水栓塞12.82%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0.26%,2009-2013年的死因顺位为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17.74%、妊娠合并心脏病11.29%和其他血管疾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9.68%.3.户籍和非户籍死亡孕产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低、多产、无产检、初入医院级别是乡镇医院为非户籍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孕产妇死亡评审十二格表因素分析,发现2004-2008年孕产妇死亡评审第一、第二因素的三个环节中均以个人家庭因素为主,其次是医疗保健系统因素,2009-2013年则相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是0.009和<0.001). 结论 2004-2013年佛山市孕产妇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非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下降速度明显快于户籍.2004-2013年佛山市孕产妇的死因由直接产科原因转变为间接产科原因,主要死因构成由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转变为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和妊娠合并心脏病.文化程度低、多产、无产检、初入医院级别为乡镇医院为非户籍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孕产妇死亡评审十二格表因素由个人、家庭的知识技能问题转变为医疗保健系统的知识技能问题.
作者:梁颖;吴雪丽;郑寒龙;罗伟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越秀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特点和探讨影响其治愈的因素. 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确诊治疗的57例属于越秀区常住人口的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症状、X线表现、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类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治疗情况、既往病史以及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等.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是否治愈进行分组,分别以性别、年龄、菌型、病变部位、病变范围、有(无)空洞、病变吸收情况、初(复)治、规则治疗、是否调整治疗方案、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有不良反应和11种药敏试验的结果作为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将调整治疗方案的五种组合形式进行比较. 结果 57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发病中位年龄40岁,男女比例(29/28)接近1:1.菌种以Ⅳ组为主,57.9%(33/57)为龟、脓肿分枝杆菌及龟脓肿复合群分枝杆菌.链霉素(S)、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阿米卡星(Am)、克拉霉素(Clr)、左氧氟沙星(Lfx)、莫西沙星(Mfx)、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Pa)、利福布汀(Rfb)、丙硫异烟胺(Pto)的耐药率分别为86.8% (46/53)、94.3%(50/53)、81.1%(43/53)、67.9%(36/53)、39.6%(21/53)、3.8%(2/53)、75.5%(40/53)、75.5%(40/53)、96.2% (51/53)、71.7%(38/53)、75.5%(40/53).初治、规则治疗、调整治疗方案、RFP敏感是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治愈的有利因素(分别x2=7.695,P=0.006;x2=10.367,P=0.001;x2=10.262,P=0.001;x2 =6.723,P=0.010). 结论 广州市越秀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菌种以Ⅳ组为主,耐药比较严重;第一次治疗、规则用药、依据药敏结果或结合既往治疗情况及时进行治疗方案调整、细菌对利福平敏感是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治愈的有利因素.
作者:唐惠红;何志青;罗春明;龚芳;资青兰;胡贵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流行特征. 方法 对2010年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的乳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城乡之间年龄别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标准人口按照全国2000年人口普查人口结构为标准计算调整率. 结果 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为20.35/10万,中标率为18.00/10万,累积率(0~74岁)为1.80%;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死亡率为4.48/10万,中标死亡率3.90/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0.40%.安徽省乳腺癌病理诊断比例为74.01%,只有死亡证明书比例为2.22%,死亡发病比为0.22. 结论 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粗率及中标率均低于全国发病水平,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40岁以上年龄段,需要加强乳腺癌发病前的预防工作和发病后早期诊断工作.
作者:戴丹;吴刚;张小鹏;谢建嵘;查震球;陈叶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男性吸毒者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 测定153例男性吸毒者和65例男性健康对照者血小板聚集率(PAR)和vWF水平,并问卷调查吸毒者的吸毒年限,吸毒类型和吸毒方式. 结果 吸毒组PAR和vW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吸毒>1年者PAR和vWF水平显著高于≤1年者(P<0.001),吸毒>1年者二者水平与吸毒年限呈高度正相关(R2=0.4993、0.5870,P<0.001).在吸毒≤1年者中,不同吸毒类型各组之间和不同吸毒方式各组之间PAR和vWF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吸毒年限>1年者中,吸食传统毒品者、传统与新型毒品均吸者PAR和vWF水平均显著高于吸食新型毒品者(P<0.01),注射吸毒者、注射与非注射吸毒均有者PAR和vWF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注射吸毒者(P<0.01). 结论 吸毒年限增加、吸食传统毒品以及注射方式吸毒是导致男性吸毒者PAR和vWF水平增高的主要因素.
作者:方水晶;张慧华;张慧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医院信息系统(HIS)建设情况及其在传染病及症状/症候群监测情况的现况调查,为基于HIS系统的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项目开展可行性研究. 方法 2012年1-6月,对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采用自填式问卷方式,对医疗机构HIS系统概况、系统在病例、症状/症候群监测中的利用、开展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项目前景进行调查. 结果 上海市399家公立医疗机构HIS系统由39家软件公司开发,10个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系统由相同软件公司开发;各医疗机构HIS系统字段设置、筛选排序、导出构成、编码方式不同;38家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症状/症候群监测,其中32家机构症状采集界面嵌入HIS系统;从全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HIS系统开发公司覆盖面、系统基础、监测经验以及参与项目意向进行综合评价,选取项目试点区(县)及机构. 结论 选取杨浦区中心医院、上海市同仁医院、闵行区吴泾医院作为基于HIS系统的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项目监测点,项目开展可行性较高.
作者:冯玮;陶芳芳;何永超;张放;吴寰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概述了鹅膏肽类毒素质谱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适用于鹅膏肽类毒素的各种质谱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液相色谱质谱、毛细管电泳质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方法.
作者:李启;雷永良;宋瑞强;梅少林;章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随州市气象因素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发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0-2013年随州市每月SFTS发病资料和气象资料(月平均气温、气压、降水量、日照小时数),使用SPSS17.0对SFTS和气象因素资料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 结果 SFTS发病与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和日照小时数呈正相关(P<0.01),与月平均气压呈负相关(P<0.01).逐步回归法筛选出回归方程为:Y(月发病数)=688.81-0.68X2(月平均气压),决定系数R2=0.708. 结论 气象因素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有重要影响.
作者:何卫华;郭芳;刘晓辉;李月;聂丹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通过研发基于医疗机构的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技术,研究建立基于危险因素疾病预测预警技术和方法,通过结构化电子病历对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病例进行数据处理、传输和交换,实现数据共享.
作者:夏天;戚方圆;张诚;陶芳芳;冯玮;张放;吴寰宇;徐聪;袁政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生态移民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状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移民103人,原住民114人,利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两组人群进行调查,比较两组人群得分情况. 结果 移民组在社会支持总分、支持度利用及主观幸福感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移民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各维度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2=0.567). 结论 移民组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低于对照组,且社会支持状况影响移民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周运生;高广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对孕产妇和围产儿结局的影响. 方法 收集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近两年来收治的ICP合并GDM孕妇1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住院号相近的单纯ICP、单纯GDM患者各112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 结果 ICP合并GDM组中有107例(95.54%)经剖宫产分娩,与GDM组、IC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91,P<0.05).ICP合并GDM组患者产后出血、早产、羊水粪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均较ICP组、GDM组高,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并发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死胎死产、围产儿畸形、新生儿窒息、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并发产后出血、早产、羊水粪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较大,临床需积极治疗,选择合适分娩方式及适时终止妊娠,改善孕产妇及围产儿结局.
作者:李博;吴晓丽;胡赛男;游一平;周绍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系统半年运行情况,提出系统改进建议,促进系统不断完善. 方法 三家试点医院采用不同的数据采集和上传方式,实现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通过监测系统,采集2014年1-6月间医院电子病历中满足条件的病例信息,形成监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析,实现早期发现和预警. 结果 系统运行半年,共采集监测病例116例,其中肺炎症候群病例73条,13条为发热伴出疹,30条为异常病例,经核实无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 结论 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系统运行顺利,为提高新发、不明原因疾病发现能力提供了公共卫生保障.
作者:陶芳芳;夏天;冯玮;庄建林;田霞;何翠芬;吴寰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通过对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餐饮具集中消毒监管法规体系、现有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管理模式分析,结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关健控制点决定树的原理,确定餐饮具集中消毒主要危害因素,建立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HACCP管理体系.并在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推广实施该体系可提高餐饮具集中消毒产品的卫生质量.
作者:王浩;王友水;周长宝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