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顾若兵
目的 了解南充市某地农村老人营养状况. 方法 采用简易营养评价精法对南充市某地农村老人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 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的分值≥11分者有267人(60.5%),<11分者有174人(39.5%).且牙齿缺失较多者的营养状况较差. 结论 该地农村老人存在营养不良的现象,应重视农村老人营养健康教育并改善老人的营养状况.
作者:邓波;饶安举;张学锋;潘池梅;周政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1,3)-β-D-Glucan,BDG]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430例疑似病例的BDG结果及其临床特征,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2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BDG的含量,结合患者血液、痰或中段尿标本的真菌培养,用统计学方法计算BDG试验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同时连续检测血清BDG浓度变化,观察其与疾病进展和预后间的关系. 结果 BDG检测法阳性135例,阳性率为31.4%;真菌培养法116例阳性,阳性率为26.9%.真菌培养阳性组的BDG含量为(91.85±25.26)pg/ml,真菌培养阴性组BDG含量为(30.69±10.95)pg/ml,两组血浆BDG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9,P<0.05).以真菌培养结果作标准,BDG的灵敏度为90.9%,特异性为77.4%.抗真菌治疗过程中,血清BDG水平在感染恶化患者持续升高,在治疗好转患者中明显下降. 结论 血浆BDG试验结果与临床侵袭性真菌诊断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与传统的真菌培养法相比,BDG检测简便、快速、阳性率高,可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及疗效判断指标.
作者:蒋伟;周峥;李少增;于勇;洪炜;胡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早期干预对缺血缺氧脑病新生儿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及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的影响. 方法 选择唐山市玉田县医院2009年6月-2011年10月小儿科住院的60例缺血缺氧脑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及NBNA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NGF水平、NBNA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NGF水平、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干预对缺血缺氧脑病患儿提高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及改善NBNA评分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彩英;李雅秋;孟宪萍;韩勇;张华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我国HIV/AIDS报告现患率与宏观社会因素的关联. 方法 收集各省份经济、人口和卫生等社会因素数据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以上社会因素的综合指标;收集截至2011年底各县区分性别、年龄组的报告现存活HIV/AIDS病例数及人口数,利用两水平负二项分布模型分析县区HIV/AIDS报告现患率与省份宏观社会因素的关系. 结果 我国男性HIV/AIDS报告现患率(3.56/万人)显著高于女性(1.70/万人),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岁以下年龄组HIV/AIDS报告现患率低(0.24/万人),而20~ 39岁年龄组高(4.84/万人).两水平负二项分布模型分析发现,水平2(省份)单位下各水平1(县区)单位的HIM/AIDS报告现患率存在聚集性,即调整性别和年龄因素后,各省份间HIV/AIDS报告现患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σ2uo=2.612,P<0.05).纳入水平2宏观社会因素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发现,人口流动水平高或经济生活水平低(N3)、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M4)、HIV筛检人次数多(M5)与HIV/AIDS报告现患率呈正相关(P<0.05). 结论 我国各地区艾滋病流行形势与其宏观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制定艾滋病防治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地区的社会背景,做到有的放矢.
作者:钱莎莎;郭巍;邢健男;王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Kessler10量表调查了解白领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2009年1-5月在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体检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白领人员利用自制调查问卷和凯斯勒量表(Kessler10,K10)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访谈式调查,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调查白领人员共278人,其K10分值总体分布为(14.88±5.47),67.6%的白领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Kessler10量表评分在10~15分);文化程度低和高两端、有健康问题或症状、自觉健康状况较差、自觉有心理问题、有自杀念头、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无业余爱好、遭遇重大挫折、有心理疾病家族史的白领K10得分较高. 结论 白领的心理健康状况受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生活行为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马佳;李双飞;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新邵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生物型,生物型与产β-内酰胺酶及耐药基因的关系,生物型与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 方法 收集新邵县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013年8月24株成人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临床分离株,采用V因子、X因子、V+X因子试验做卫星试验及嗜血杆菌生化鉴定卡鉴定并进行生物学分型;头孢硝基酚纸片法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用嗜血杆菌药敏试验卡和K-B法同时进行药敏试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方法进行耐药基因检测. 结果 24株流感嗜血杆菌共检出Ⅰ、Ⅱ、Ⅲ、Ⅴ、Ⅵ、Ⅶ、Ⅷ型7种生物型,以Ⅱ、Ⅲ型为主,分别为10株(41.7%)和7株(29.2%),未检出Ⅳ型生物型;共有22株检测出TEM基因(91.7%),其中9株为β-内酰胺酶阴性,受试菌株仅2株未检出TEM基因,分别为生物Ⅱ型和Ⅲ型各一株;所有菌株未检测出ROB基因;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分别为54.2%和58.3%,所有菌株对头孢克洛、亚胺培南、氨曲南敏感. 结论 流感嗜血杆菌生物Ⅱ和Ⅲ型是新邵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流行生物型,对氨苄西林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呈现出严重耐药性,TEM-1型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本地区流感嗜血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头孢克洛、亚胺培南、氨曲南可做为产酶菌株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隆丰厚;艾文卫;唐孝志;龚小省;李武莲;陈烨;袁璐;刘友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我国输入性疟疾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疟疾的快速检测和分型,在低密度疟原虫感染水平的检测更为敏感.荧光探针法是利用探针与靶序列特异杂交来指示扩增产物的增加,特异性高,但试剂价格昂贵,而且对样本处理有特殊要求.荧光染料法是利用它结合到双链DNA发射荧光信号指示扩增产物的增加,简便易行,相对便宜,但是不能用于多重检测.随着荧光定量PCR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标本处理、标记技术等领域有了新的进展,并在疟原虫耐药性监测方面有广泛应用.
作者:万向阳;孙菲;李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不同标本及其组合在手足口病诊断中的作用,为保定市手足口病标本采集提供实验依据并提高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 方法 用实时荧光RT-PCR对咽拭子、肛拭子、口腔溃疡溃面拭子及疱疹液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EV71型和CoxA16的检测. 结果 在单一标本检测中,咽拭子阳性检出率(50.77%)高;在多标本组合检测时,随着标本种类增加,阳性检出率逐步提高. 结论 在手足口病大规模流行时,优选咽拭子;日常监测中,对于轻症病例,应根据不同临床表现进行两种类型标本检测,对于重症病例,建议进行两种类型以上标本组合检测.
作者:李娟娟;苏明;王玉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检索国外儿童肥胖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当前该主题的研究热点. 方法 对PubMed数据库中发表的有关儿童肥胖国外文献进行分析,下载这些文献的主题词并统计主题词出现的频次,截取频次>66次的主题词作为高频主题词.两两统计高频主题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形成主题词共现矩阵,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矩阵做聚类分析,通过分析各类的文献内容,得到该主题的研究热点. 结果 共检出有关儿童肥胖的论文8 324篇,出现频次超过66次的主题词为64个,其中出现频次高的主题词为肥胖/流行病学,出现频次为1 735次.通过对这64个高频主题词聚类得到8个研究热点. 结论 目前国外对儿童肥胖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卫生政策、儿童肥胖病因及治疗方法、心理因素、诊断指标以及与儿童肥胖相关的疾病等方面.
作者:贾悦;贾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以WTCCC工期公开发表的高血压SNPs数据作为实际数据,展开基于MAX的生物学通路分析,完成该方法的实现过程,并探讨其优势. 方法 运用Python语言和PLINK软件对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应用MAX方法进行单个SNP位点的关联分析,通过i-GSEA4GWAS网络分析平台进行通路分析,寻找疾病的差异表达生物学通路.结果 共筛选出6条差异表达通路,查阅文献发现2条差异表达通路与高血压有直接关系,2条差异表达通路与高血压有间接关系. 结论 在疾病的遗传模型未知的情况下,基于MAX的生物学通路分析综合考虑了多个遗传模型的信息,是一种高效且稳健的分析方法.
作者:温琪;李昂;佟海龙;郑娟娟;孙远洁;顾星博;焦辛妮;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常德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分布特征及对人群寿命的影响,为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常德市2010-2012年各年度死因登记资料及人口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计算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及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 结果 2010-2012年常德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36.31/10万,标化死亡率为118.30/10万,居全死因顺位第1位,男女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50.99/10万和83.84/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01).主要恶性肿瘤中排名前五位的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肠癌和白血病,其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50岁以后增加明显.恶性肿瘤造成的潜在减寿率(PYLL率)为9.85人年/1 000,平均每位死者损失(APYLL) 7.89人年.常德市居民的期望寿命为78.79岁,去恶性肿瘤后期望寿命增加2.47岁. 结论 恶性肿瘤是危害常德市居民的首位死因,严重危害居民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的潜在寿命和期望寿命损失.肺癌、肝癌和胃癌是主要癌种,50岁以上的人群高发.应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肿瘤的特点,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作者:罗迪丽;聂俊雄;周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深圳福田区符合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以探讨对治疗依从性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福田区所有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基本情况及接受治疗后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福田区累计174名患者需接受治疗,目前134人在治,治疗覆盖率77.0%.以中年为主,男女性别比2.3∶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3.2%,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途径(占87.4%).开始治疗前无明显临床症状的人仅占12.1%,84.5%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进入治疗中35.1%会出现药物副反应,9.7%出现机会性感染或者新疾病. 结论 艾滋病感染者需探讨更有效的早发现及治疗的模式.
作者:舒彬;牛姬飞;张胜男;郭聪锐;刘莹;庄厚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北京海淀区户籍与流动儿童少年家庭用餐及饮食教育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二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原则,选取北京海淀区969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少年家庭就餐分别以“家里做饭”、“到餐馆用餐”、“购买外卖”、“热剩饭菜”和“吃方便面等方便食品”为主的比例分别为92.9%、3.0%、1.2%、1.4%和1.1%.58.1%的家庭用餐时“一家人都轻松自在地谈话,气氛活跃”(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家庭的比例高于流动儿童少年家庭,P=0.001);8.7%的家长“常利用进餐时间对孩子进行说教”(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家长的比例低于流动儿童少年家长,P<0.05);5.6%的家长“用餐时谈自己的事,不管孩子”(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家长的比例低于流动儿童少年家长,P<0.01);20.2%的家庭“边吃饭边看电视”;4.9%的家庭“进餐时气氛严肃,很少交谈”;而67.9%的儿童少年表示在意用餐的环境和气氛(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的比例高于流动儿童少年,P=0.001).户籍和流动儿童少年家庭食物的主要制作人均为母亲.32.2%的家长“当孩子考试成绩好或表现好时给予某些食物当作奖励或安慰”;10.8%的家长“在孩子吃了某些食物后,才会答应孩子别的请求或允许孩子做某件事”(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家长的比例低于流动儿童少年家长,P<0.01);33.3%的家长“经常提示或教育孩子吃某些食物”(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家长的比例低于流动儿童少年家长,P<0.05);21.1%的家长“喜欢、经常吃某些食物”. 结论 海淀区户籍与流动儿童少年家庭在用餐及饮食教育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应积极采取措施对儿童少年及其家长进行干预,改变不合理行为.
作者:朱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有害因素越来越多,有害因素风险评估的范围,重点和方法等也随之不断扩大、促进了暴露研究的发展,其已由过去的暴露评估拓展到了暴露科学.本文阐述暴露科学的基本概念、评价方法等,以飧读者.
作者:姜允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娄星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和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娄星区范围内2006-2012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娄星区2006-2012年共报告突发事件18起,发病964人,死亡1人,平均罹患率为2.76%,病死率0.10%;事件类型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占83.33%),传染病事件以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53.33%),其次为肠道传染病(占46.67%),食物中毒主要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占66.67%);事件发生地点主要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占83.33%);发病人群以监狱服刑人员为主(占51.04%),其次是学生和托幼儿童(占48.86%);发生时间以9月、12月为高峰. 结论 娄星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发生频繁,形势不容乐观,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重点场所.
作者:成国辉;钟琳;严红玲;谢小琴;邓业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珠海市西部地区2010 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情况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评价监测系统运转灵敏性及预防接种疫苗的安全性. 方法 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整理珠海市西部地区2010-2012年报告的AEFI个案,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珠海市西部地区2010-2012年共报告AEFI个案103例,发生率为11.47/10万.AEFI个案以一般反应为主,共72例,占69.90%,异常反应27例,占26.21%,偶合症3例,占2.91%,心因性反应1例,占0.97%. 结论 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良好,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疫苗的安生性较高.
作者:赵泳瑜;黄燕玲;欧春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国产高精度磁珠法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检测试剂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病毒载量检测中的应用. 方法 收集219份HIV-1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血浆样本,同时采用国产磁珠法试剂和罗氏COBAS TAQMAN48系统进行病毒载量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所得数据间的关系. 结果 两种不同试剂检测出的病毒载量结果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在高中低三个域值内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log3~4范围内,偏差较大. 结论 这种新型国产试剂在低载量的检测敏感性和中载量的稳定性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但在检测性能上与国际上常用的罗氏试剂之间的差异在逐步缩小.
作者:丁莉莎;陈曦;熊晓燕;邓中平;章洪建;贺健梅;赵俊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日本血吸虫性别特异性候选基因SJCHGC06309(登录号为AY813032)进行分析,为该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利用“数据库消减杂交”(Digital Differential Display,DDD)方法筛选出在日本血吸虫雄虫中特异表达的候选基因AY813032,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细胞定位、蛋白序列等特征,并预测该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结果 AY813032蛋白由287个氨基酸编码,属于Cwf15/Cwc15结构域家族,定位于细胞核,有8个磷酸化位点,理论等电点(pI)为5.10,分子量为32.17 kDa,该蛋白在日本与曼氏血吸虫之间具有较高保守性. 结论 AY813032基因为日本血吸虫性别特异性候选基因,可能与日本血吸虫性别发育相关.
作者:胡君健;贺佩;王媛园;周杰;喻鑫玲;何永康;任光辉;易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某钨矿职业危害状况,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职业健康体检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工作场所中钨及其不溶性化合物、钼及其无机化合物、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铜烟、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硫化氢、二硫化碳和二氧化硫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粉尘、二氧化碳、砷及其无机化合物、砷化氢、铅及其无机化合物和噪声等超标. 结论 该企业职业病危害较为严重,需采取综合防护措施,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作者:刘江辉;彭仁和;聂云峰;董吉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成都市居民家庭内死亡情况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政策提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成都市2012年居民家庭内死亡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2012年成都市报告死亡数为72 632例,其中发生在家庭内的死亡为44 182例,占总死亡数的60.83%.男性家庭内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x2=804.59,P<0.01).男女性前3位的死因分别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和肺癌.各年龄组均有家庭内死亡发生,0~14岁组以淹死为主,15~39岁组以其它恶性肿瘤为主,40~64岁组以脑血管病为主,65岁以上组以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为主. 结论 老年人群是家庭内死亡的主要人群,慢性病和肿瘤是成都市居民家庭内死亡的主要死因,应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作者:彭中;廖江;冯曦兮;何燕;张孟群;王琼;夏劲节;姚思君;魏咏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