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义;赵少华
目的 了解昆山市慢性病常见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现状及变化规律,为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危险因素的流行,控制慢性病的发展提供依据. 方法 按户籍人口数6‰的比例,随机抽取居民户,每户选择1名18~69岁之间的成年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在SPSS中用多种统计方法对结果做描述和分析. 结果 昆山市吸烟率为31.3%,男性(OR=24.3)、教育程度低(OR=1.3)、轻视吸烟危害(OR=1.6)、过去30 d饮酒超过15次(OR=2.5)的人更容易吸烟;饮酒率为31.2%,男性(OR-11.3)、目前吸烟(OR=4.0)、肥肉摄入多(OR=1.4)的人更容易经常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现患率分别为27.4%和7.1%,患者中定期测量血压/血糖的比例分别仅有84.0%和71.5%;69%的人每天仅轻度或无体力活动,其它危险因素(超重、重盐喜油腻饮食、睡眠不足与质量差等)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各类卫生知识知晓率较高. 结论 在较高的知晓率基础上,应进一步落实开展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一些行为危险因素之间有伴行性,因此健康教育和支持环境建设应瞄准重点人群;对高血压、糖尿病认识充分但落实不足,故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患者要积极推进新的慢性病社区管理办法.
作者:仝岚;张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检测深圳居民血清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了解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提供有效科学依据. 方法 随机选取480位深圳居民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血凝抑制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检测.并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6.0软件对血清抗体水平与不同流行病学指标之间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年龄和甲流疫苗接种史与血清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显著性相关.6~15岁人群与已接种甲流疫苗人群血清中的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显著性高于其它人群,阳性率分别是34.1%和48.1%.所有调查对象中,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仅为11.25%,6~15岁人群的疫苗接种率高,为41.76%. 结论 青少年为甲型H1N1流感高危人群,加强对该人群的免疫接种,可对甲型H1N1流感的疫情控制起到显著成效.
作者:黄福新;吕星;程小雯;吴春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湘西州狂犬病疫情流行现况,探索有效的防控措施. 方法 对2005-2012年湘西州狂犬病疫情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8年累计报告狂犬病117例,年平均发病率5.21/10万,高达10.74/10万,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x2 =38.14,P<0.01).病死率100%.各月份均有病例发生,暴露高峰在4月(16.82%).发病高峰在5月(15.89%).8县市均有病例报告,花垣县发病率高(10.14/10万,x2=27.59,P<0.01).病例以农民为主(70.1%),男性81例,女性36例,性别比为2.25∶1,年龄以50岁以上多(44.4%).潜伏期短4d,长31年,潜伏期在1个月以内的占24.30%,1年以上有19例,占17.76%.95.7%的病例为犬只咬伤,且伤人动物100%未接种过狂犬疫苗.伤口三种暴露级别均有病例,三度伤口占70.1%,暴露后82.9%的伤口未做任何处理,88.9%的患者未接种疫苗. 结论 湘西州狂犬病疫情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形势依然严峻,加大防病知识宣传力度,提高暴露人群的处置质量是控制狂犬病的关键所在.
作者:熊立球;吴戈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本站使用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ELISA试剂的批内和批间变异,以评价ELISA试剂在本站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方法 室内质控品与血液检测标本在相同的检测条件下进行检测,按相同批次的试剂盒计算其批内CV;按相同批次的室内质控品不同批次的试剂盒计算其批间CV. 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每种试剂均采用进口试剂与国产试剂同时进行检测.国产试剂的批内变异为:8.1%~17%,批间变异为:6.6%~19%;进口试剂的批内变异为:5.7% ~12.2%,批间变异为:6.5%~8.3%. 结论 所使用的国产与进口试剂的批内和批间差异均控制在20%以内,能满足《血站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
作者:梁佩贤;梁惠兰;郭如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本文探讨早产儿出院后两种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对其体重、身长的影响,分析相关不良反应. 方法 将出院早产几分为PDF组(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粉组)和对照组(母乳喂养和足月儿配方奶粉混合喂养组),比较两组喂养方式对早产儿体重、身长的影响. 结果 出院后3个月,PDF组早产儿体重(4.15±0.82 k)及身长(52.8±1.47 cm)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体重(3.55±0.66 kg)及身长(51.4±1.3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5.42,P<0.01);两组在喂养不耐受、低血糖发生的风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配方奶是早产儿出院后营养支持的首选,可促进早产儿体重、身高等的增长,促进追赶性生长,因此,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远期健康.
作者:蹇涵;邵红梅;叶丽霞;王(王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洪江市某乡中心完小幼儿园一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查明中毒的致病因子,为救治患者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进行现场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并采集可疑食物、生活饮用水、患者呕吐物等样品进行相关项目的实验室检测. 结果 洪江市某乡中心完小幼儿园2013年10月14日午餐后发生食物中毒,共发病41人,罹患率为21.58%.从患者呕吐物、剩饭中均检出同一型别的蜡样芽胞杆菌,生化分型为9型. 结论 本起食物中毒事件是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食堂等餐饮业的监管,有效防控集体单位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作者:周逞丽;向丽琼;向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建立一种基于云服务的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系统. 方法 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及云计算的相关理念,以职业健康体检机构技术服务为中心,围绕用人单位委托、受检者体检、行政监管部门等结果查询设计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系统. 结果 成功实现针对职业健康检查特有的、符合《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云服务,为用户提供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er,S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er,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er,IaaS);快捷的职业健康检查客户端,实现检查数据的便捷录入、体检报告的自动生成、维护和打印,建立系统、完善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结论 该系统能方便、有效地为用户提供职业健康信息云服务,建议在职业健康监护中推广应用.
作者:雷义;赵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对贵阳市2006-2012年疑似麻疹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贵阳市2006-2012年麻疹疑似病例监测资料,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2006-2012年贵阳市麻疹网络实验室共检测1 029例合格血标本,检出麻疹IgM阳性162例,占15.74%,1-12月每月均有麻疹阳性病例,2月为麻疹IgM阳性率高峰(34.09%);麻疹IgM阳性以<8月龄和8月龄~1岁人群多,风疹IgM阳性以7~14岁人群多,有明确免疫史的疑似病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免疫史不详和0剂次的病例. 结论 免疫史不详和0剂次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提示要继续加强适龄儿童常规免疫,进而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
作者:罗月雪;蒋巧英;白敏;王秋云;韦继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江阴市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政府制定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阴市2个街道和3个镇下的五个社居委或行政村的18岁及以上且居住满6个月以上的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共调查5 000人,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获取有效问卷4 922份.江阴市2012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2.08%,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高呈上升的趋势(P<0.001);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BMI、腰围、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结论 江阴市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重点针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在全社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干预和纠正人们的不良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
作者:潘少聪;朱爱萍;刘娟;洪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血栓抽吸对急性心梗患者血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 方法 急性心梗患者5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血栓抽吸+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和对照组(仅行急诊PCI治疗).分别于入院即刻,急诊PCI术后72 h检测患者血IL-6、hs-CRP及NT-ProBNP的水平,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间的差异. 结果 急诊PCI术后72 h实验组的IL-6、hs-CRP及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栓抽吸联合急诊PCI治疗能较单纯PCI治疗显著降低急性心梗患者血炎症因子及NT-ProBNP水平.
作者:刘欢;马小峰;章若涵;蒋长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白银市社区居民主要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 在白银市城区4个街道居委会中按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腰围等体格检查. 结果 本次共有效调查2 650人,调查对象高血压患病率为25.74%,糖尿病患病率为5.09%.吸烟率25.74%,其中男性吸烟率49.77%,女性吸烟率0.31%,男性被动吸烟率高于女性(P<0.01).饮酒率31.40%,其中男性饮酒率62.63%,女性饮酒率46.74%,男性饮酒率高于女性(P<0.01).有22.98%的人饮食口味偏咸,女性摄入盐量高于男性(P<0.01).41%的居民超重或肥胖.只有8%的人听说过体重指数(BMI). 结论 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控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减少和控制慢性病发生.
作者:万国生;周红;高维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指数平滑法对深圳市宝安区未来几年的肺结核病人数进行预测,从而为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流行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1993-2012年宝安区确诊的结核人数,通过SPSS17.0进行指数平滑法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 结果 经过简单模型、Holt线性趋势模型、Brown线性趋势模型和阻尼趋势模型的分析,R值分别为0.84、0.85、0.81和0.85,其中简单模型的Alpha值为1.000,P值为0.000,表示有统计学意义,Holt线性趋势Alpha为1.000,P值为0.001,Gamma值为0.001,P值为0.995;Brown线性趋势Alpha为0.500,P值为0.000;阻尼趋势的Alpha值为1.000,P值为0.001.三种趋势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未来3年的结核病发病人数仍将呈上升趋势. 结论 结核病在深圳市宝安区仍有上升的趋势,应进一步加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作者:张磊;刘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分析石门县乙型病毒性肝炎HBsAg(+)携带率及抗-HBs流行率分布情况,199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和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实施情况,为乙肝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按照全省统一部署,采用多阶段系统抽样法,抽取夹山镇、白云乡、磨石镇1~59岁以上常住人口526人,采取问卷调查、抽取静脉血查HBsAg和抗-HBs,再将调查和检测数据输入有关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石门县全人群抗-HBs流行率为67.11%,远高于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抗-HBs(+)携带率50.1%的水平,抗-HBs流行率在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地区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年龄段、职业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县HBse(+)携带率为5.33%. 结论 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乙肝免疫取得了良好的预防效果,现阶段需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工作.
作者:梅文清;占代红;张秀梅;占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Th17细胞因子IL-17A水平与乙肝疫苗免疫无/弱应答发生的关联. 方法 在1 481名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的年轻成人中筛选出无/弱应答者30人,根据无/弱应答者性别、年龄和BMI,分别选择抗-HBs抗体中滴度、高滴度正常应答者各30例与之匹配形成对照,检测、比较三组人群血清中IL-17A的浓度差异.并检测无/弱应答者,加强接种1剂次60 μg乙肝疫苗后血清IL-17A变化情况. 结果 IL-17A在无/弱应答组血清水平中位数为225.16 pg/ml(QIR:176.91,287.13),中滴度组为237.37 pg/ml(QIR:164.09,266.68),高滴度组为219.05 pg/ml(QIR:194.62,261.82),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72,P=0.965);无/弱应答组在加强一剂次后IL-17A浓度为241.64pg/ml(QIR:222.40,241.64),高于加强前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75,P=0.240). 结论 本研究未能证明Th17细胞因子IL-17A与乙肝疫苗接种无/弱反应发生存在关联.
作者:林伟研;倪进东;唐豪;董文亚;黎美宝;周浩华;熊咏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CD4+、CD8+淋巴细胞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78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患者肿瘤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CD4+、CD8+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学指标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 淋巴细胞中CD4+、CD8+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相关(P<0.05);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中CD4+、CD8+淋巴细胞浸润越多,患者术后无病生存率也越高(P<0.05). 结论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中淋巴细胞CD4+、CD8+的表达不仅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相关,也与患者的临床预后差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是一个潜在判断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预后分子标志物.
作者:李梅;陈伟光;华兴;梁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危重孕产妇特征、病因构成及转诊救治情况,为危重症孕产妇早期干预及成功抢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惠州仲恺高新区内危重症孕产妇现患率、病例特症、病因构成及救治情况. 结果 共监测孕产妇21 078例,检索出高危产妇5 886例,高危现患率27.9%,危重孕产妇619例,危重症孕产妇现患率2.94%.危重孕产妇病因构成中直接产科原因523例,占84.5%,直接产科原因前三位为产科出血321例,占直接产科原因的61.4%;妊娠高血压129例,占24.7%;异位妊娠66例,占12.6%.间接产科原因病例96例,占15.5%.间接产科原因前三位是妊娠合并心脏病30例,占间接产科原因的31.3%;妊娠合并糖尿病21例,占21.9%;妊娠合并重症肝炎17例,占17.7%.病例抢救机构以辖区产科急救中心为主,抢救417例,占67.4%;转诊至市三级医院抢救111例,占17.9%,辖区内其他医院抢救91例,占14.7%;危重症孕产妇中流动人口416例,占67.2%,常住人口203例,占32.8%为;计划外妊娠441例,占71.2%,计划内妊娠178例,占28.8%.共抢救619例,抢救成功率100%. 结论 通过监测掌握危重症孕产妇特征,尤其要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外妊娠孕产妇监测,及时对高危产妇实施干预救治,对减少危重症孕产妇发生和防止孕产妇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雪梅;杜琼英;彭岚;邓勍;温剑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为标准参考方法,采用ROC曲线分析,判断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对梅毒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18例CLIA检测梅毒抗体阳性血清及100例阴性血清及其与TPPA结果进行比对,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ROC曲线分析. 结果 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0.942,在S/CAO=7.22时,CLIA检测梅毒抗体的灵敏度96%,特异性88.2%. 结论 CLIA检测梅毒抗体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与特异性,适用于输血或手术前的大批量筛查.
作者:蒯迪文;邓群;彭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Ets-1、MMP9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肺癌组织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以及Ets-1、MMP9在肺癌组织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RT-PCR法检测120例肺癌组织及其癌旁对照组中Ets-1和MMP9的表达情况,同时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和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Ets-1和MMP9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Ets-1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型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等均无明显关系(P>0.05);Ets-1和MMP9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成正相关(r=0.493,P<0.05). 结论 Ets-1和MMP9的过表达与肺癌的临床病理分级和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通过联合检测Ets-1和MMP9在肺癌中的表达,可作为肺癌预后的潜在指标,并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新方法.
作者:范大平;陈艳昕;杨振宇;于世寰;张一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腰围(WC)、体质指数(BMI)综合评价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成年人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风险.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海区2个街道6个镇共17124户中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采用入户面对面访谈的方法,并进行相关人体测量.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各BMI组别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的OR值. 结果 体质指数偏瘦、正常、超重和肥胖组中,男性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4.6%、23.8%、34.1%和42.7%;女性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0.3%,24.2%,33.8%和43.5%;除男性体型偏瘦组外,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同组内的正常腰围人群(P<0.01);调整混杂因素(年龄、吸烟、饮酒和体育锻炼等)后,与正常腰围人群比较,BMI正常、超重及肥胖组别中男性中心性肥胖者患高血压患病的OR值分别为1.485(1.319~1.672)、1.827(1.536~2.191)、2.849(1.659~4.893);中心性肥胖女性BMI偏瘦、正常、超重及肥胖组高血压患病OR值分别为1.642(1.112~2.425)、1.530(1.363~1.717)、1.644(1.299~2.080)、3.529(2.001~6.225).结论 BMI与WC两者结合可明显提高高血压风险预测价值;应将腹型肥胖尤其是全身性肥胖合并腹型肥胖的人群作为社区高血压防治的重点干预人群.
作者:周泉;王家骥;吴冰源;温志锋;邝少冰;潘栩虹;王培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2008-2012年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水痘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水痘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并对水痘的时间、年龄、性别、职业和区域发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平顶山市2008-2012年共报告水痘8 114例,年均发病率为32.77/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5.03,P<0.001).年平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卫东区、湛河区、新华区,分别为88.24/10万、85.75/10万、63.23/10万.常年均有发病,呈现4-6月、12-1月两个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64.69%;男性病例占总发病数的60.46%,女性为39.54%,男女性别比为1.53∶1.水痘发病年龄以<15岁儿童为主,占总发病数的89.15%.高发年龄为3~8岁,占发病总数的62.60%;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占总病例数的93.99%;2008-2012年全市共报告水痘事件5起,全部发生在小学. 结论 平顶山市2008-2012年水痘发病率较高,15岁以下人群是水痘的高发人群,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对水痘病例的监测,发现病例及时上报,鼓励接种水痘疫苗,降低水痘的发病率.
作者:杨秋峰;魏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