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金属铟生产线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

黎海红;黄世文;聂传丽

关键词:铟, 职业病危害评价, 控制
摘要:目的 了解某企业金属铟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生产线主要存在粉尘、铅、砷、镉、铟、盐酸、砷化氢、硫酸、一氧化碳、磷酸二异辛酯、氢氧化钠、煤油、噪声、高温等职业危害因素.其中置换岗位砷化氢存在超标现象.结论 关键控制点在置换岗位和浸出岗位,重点防止砷化氢中毒.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怀化市2010-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

    目的 分析怀化市2010-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客观评价疫苗免疫的安全性,提高免疫接种工作质量,制定科学免疫策略.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辖区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10-2011年AEFI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1年期间怀化市报告AEFI共286例,报告一般反应264例(92.31%),异常反应12例(4.2%),偶合症7例(2.44%),心因性反应2例(0.69%),接种事故1例(0.35%).报告发生不良反应的疫苗有20种,其中23价肺炎疫苗的AEFI发生率高(6.15/10万).AEFI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0~1岁组,占报告病例的63.28%,报告以发热/红肿/硬结等一般反应为主,占总病例的92.3%.结论 2010年报告1例接种事故,说明怀化市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及人员培训,同时加强宣传教育,以减少AEFI对免疫规划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者:孙玉蓉;谢文;赵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影响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经验.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0月收住的53例胎龄<32周、Bell分期Ⅱ期以上的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预后不同分为治愈组(36例)和预后不良组(17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研究.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重度窒息、发病前3d内输血、动脉导管未闭、感染性肺炎、血小板计数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6个因素与NEC预后不良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重度窒息、发病前3d内输血及血小板计数下降是NEC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重度窒息、发病前3d内输血及血小板计数下降是导致NEC早产儿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高度重视这些因素,积极治疗,以改善预后.

    作者:马兴娜;孔祥永;王瑞娟;黄捷婷;黄俊谨;封志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疗程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 对不同疗程的更昔洛韦治疗方案对婴儿CMV症状型感染的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评价,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中符合CMV症状性感染诊断患儿128例,随机分组并接受3种不同更昔洛韦治疗方案.方案A组42人,使用更昔洛韦5 mg/kg·次,Q1 2h×2W诱导治疗,维持阶段采用更昔洛韦5 mg/kg·次,QD×2W;方案B组42人,采用更昔洛韦5 mg/kg·次,Q12 h×1W,并采用5 mg/kg·次,QD×2W维持;方案C组44人,采用更昔洛韦5 mg/kg·次,Q12 h,CMV-pp65阴转采用5mg/kg·次,QD×2W维持,长诱导3周进入维持.盲法收集各种临床治疗,随访近期疗效.结果 方案A组40人,B组39人,方案C组42人完成试验并参加疗效评价.结果表明,三种方案治疗前后病毒量明显下降,均有明显的抗病毒效果.三组之间CMV-pp65阴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程结束时三组的CMV-pp65阴转率分别为75.00%、66.67%和88.09%.与方案A比较,方案B CMV-pp65阴转率较低(非劣效性检验,P=0.357),方案C CMV-pp65阴转率可高于方案A(非劣效性检验P=0.006,优侧检验P=0.068).三种方案的不良反应产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各组治疗均有明显的抗病毒效果.为获得更高的PP65阴转率,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基础上,本研究支持更昔洛韦5 mg/kg·次,Q12 h,CMV-pp65长3周诱导至阴转,然后采用5 mg/kg·次,QD×2W维持治疗的方案.

    作者:于四景;李双杰;肖耿吉;姚婷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本科生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医学本科生《医学统计学》学习情况和教学影响因素,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某高校医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了对医学统计学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以及影响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用SAS9.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68.00%的学生认为医学统计学对以后的工作有帮助,47.08%的学生兴趣一般,46.18%的学生不会自己找练习题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依次是:课程自身特点、课程安排、学生的行为、教师授课情况、学生的学习态度.结论 需要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提高教学效果的对策: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学方式多样化,端正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认识和态度,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作者:何倩;孟虹;吴骋;许金芳;王睿;赵艳芳;郭晓晶;贺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上海青浦区2004-2011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分析

    目的 分析2004-2011年青浦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4-2011年青浦区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年龄、性别、复发等进行分析,利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1年青浦区循环系统疾病在城乡居民死因顺位中占第二位.心脑血管疾病年平均死亡率为70.00/10万,其中男性为34.00/10万,女性为36.00/10万.随着年龄的上升,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上升.2004-2011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2004年低,2011年高,死亡率随着年数的增高逐年升高,不同类型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脑梗死、脑出血、卒中(不分型)、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同类型心血管事件发生依次为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死亡;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率高,以2次复发为主;心脑血管疾病存在多种危险因素.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形势严峻,今后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应加强多种慢性病综合管制.

    作者:何丽芸;顾相虹;郁晞;徐瑞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性传播疾病疫情报告与临床科室的对应分析

    目的 探索性传播疾病疫情报告与临床科室的关联关系.方法 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对深圳市南山区2010年10月-2011年9月5种性病疫情报告与各医疗机构临床科室对应关系.结果 通过对应分析发现,泌尿外科倾向于报告淋病,妇产科倾向于报告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生殖器疱疹和尖锐湿疣;皮肤性病科和其他科室倾向于报告梅毒.梅毒分期方面,泌尿外科倾向于报告一期梅毒,皮肤性病科倾向于报告2期梅毒;妇产科和其他临床科室则倾向于报告隐性梅毒.结论 对应分析可用于分析不同临床科室与不同性病病种的对应关系,可用于指导性病疫情报告工作.

    作者:罗珍胄;袁军;田丽闪;李真;杨祖庆;周国茂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早期干预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及预后

    目的 研究早期干预联合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15例中度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干预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早期干预组和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视、触、听觉刺激、运动刺激以及前庭功能训练至6个月,联合治疗组除上述治疗,给予GM1.所有病例均于3、6月龄时进行智能发育随访和检测.结果 日龄15、30 d时早期干预组与联合治疗组的NBNA评分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儿的3、6月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高,早期干预组次之,对照组低(P<0.05).结论 早期干预有助于HIE患儿智能发育,改善HIE预后.在早期干预基础上联合GM1治疗对改善患儿预后有一定协同作用.

    作者:陈林;郑福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联合检测淀粉酶及脂肪酶对急性胰腺炎患儿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淀粉酶及脂肪酶对儿童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所有门诊及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儿39例,并随机选取同期就诊的非急性胰腺炎的急腹症患儿36例作为对照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7例以确定AMY及LIP参考范围.比较两组患儿AMY及LIP水平,分析两种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性能.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急腹症患儿的发病年龄以3岁左右常见;急性胰腺炎组的AMY及LIP水平高于非急性胰腺炎急腹症组(P<0.001).AMY及LIP的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7.4%)及阴性预测值(96.6%),且显著高于其单独检测.结论 单独检测时,LIP的诊断特异性及准确性高于AMY;AMY及LIP的联合检测具有较高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优于单独检测,对儿童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排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舟;张林;康艳;莫宜;莫丽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007-2011年珠海市某医院死亡病例流行特征

    目的 根据某医院死亡病例死因构成,了解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负担.方法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2007-2011年在某医院死亡的1 541例病例进行死亡原因分类统计,分析主要疾病死亡构成比.结果 2007-2011年珠海市某医院死亡1 541例,平均病死率为1.5%,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2%、0.9%,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x2=271.16,P<0.05).前5位死因构成比分别为损伤与中毒(25.9%)、恶性肿瘤(18.5%)、心血管疾病(15.3%)、脑血管疾病(15.2%)、呼吸系统疾病(7.1%),占总死因的比例为82.0%.损伤与中毒在总死亡原因构成、男性、少年儿童和青壮年中均为第一位;婴幼儿主要死因为围生期疾病、先天畸形、呼吸系统疾病,占68.4%;中年人群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占83.9%;老年人群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占78.9%.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和伤害为医院死亡病例的主要疾病负担,已成为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应针对这些疾病死亡的流行特征,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张煌辉;王诗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生儿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喹诺酮类耐药株gyrA基因研究

    目的 了解湖南地区新生儿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染色体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基因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PCR法对20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gyrA基因检测,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检测16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PCR扩增产物经纯化后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gyrA基因耐药决定区的突变,其中17株都有第83位的改变,3株发现有第87位的改变.结论 本省儿童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染色体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基因突变情况十分普遍,监测其突变频率、位点对指导临床用药及耐药机制研究十分重要.

    作者:刘健龙;莫丽亚;宋春荣;郭宽鹏;康艳;李先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结核杆菌抗原模拟肽的ELISA诊断结核病

    目的 应用ELISA法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模拟肽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噬菌体筛选得到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模拟肽序列进行人工合成,间接ELISA法检测合成短肽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人工合成的2条12肽(T1和T2),经间接ELISA初步鉴定,显示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9%、50.0%和100.0%、96.4%.结论 合成短肽T1对结核病有着较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文霞;袁仕善;谭云洪;张小萍;余艳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长沙市10家无烟医院创建效果评价

    目的 对长沙市10家医院开展控烟干预工作,评价控烟效果,为创建无烟医院提供依据.方法 开展以政策制定、健康教育、氛围营造为主的控烟干预活动,干预前后采用问卷调查医务人员吸烟和被动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目标人群现在吸烟率由16.8%下降至13.7%,对于吸烟以及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也有所提高.医务人员更认为自身应在控烟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帮助患者戒烟.同时,在实际诊疗工作中主动询问病人吸烟习惯的医务人员比例也得到提高.结论 无烟医院创建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烟草及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降低医务人员自身吸烟率以及促进其主动对患者进行控烟干预.无烟医院创建经验值得在其他行业进行推广.

    作者:胡劲松;周婧瑜;朱江;李娟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病及恶变关系的调查分析

    目的 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发病以及恶变关系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自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港口医院2010年9月-2012年1月的69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将患者按照病理学检查分为不伴恶变组(41例),伴恶变组(28例),选择同时期的32例鼻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对HPV6、HPV16、HPV11以及H PV18四个型别的HPV-DNA进行检测.结果 69例NIP患者的HPV-DNA总阳性率为62.32% (43/69),不伴有恶变的组中HPV-DNA的阳性率为56.10% (23/41),伴有恶变组的HPV-DNA阳性率为71.43% (20/28),恶变组与不伴恶变组HPV-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6,P>0.05),对照组无一例阳性结果出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73,P<0.01).在检出的43例HPV-DNA阳性患者中,以HPV16、HPV18为主,分别占39.53%和48.84%.结论 人乳头状瘤病毒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病中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中人乳头状瘤16、18型与鼻内翻乳头状瘤的恶变具有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确认.

    作者:宋剑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深圳西乡近五年副溶血弧菌的分子特征及血清型别变迁研究

    目的 了解深圳西乡街道五年来引起感染性腹泻的副溶血弧菌血清型分布、毒力因子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暴发疫情早期预警预测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用传统血清凝集法做血清型鉴定、用荧光PCR法检测毒力基因,再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副溶血弧菌进行分子分型.并用BioNumerics软件对PFGE分型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从4 825份标本中,分离出目标致病菌1 077株,其中病原菌副溶血弧菌851株,占79.01%.851株中,563株副溶血弧菌为O3:K6型,占66.15%,其次是O4:K8型,占10.34%.93.4% (795/851)的菌株是tdh+ tlh+ trh-菌株.对60株O3:K6型副溶血弧菌进行PFGE图谱分析共得到20种不同的 PFGE图谱类型,各菌株图谱条带差异小于3条.结论 深圳西乡街道五年来副溶血弧菌感染以O3:K6型为主,93.4%的菌株是tdh+ tlh+ trh-菌株.各菌株图谱具有同源性.

    作者:常改凤;许增生;崔日林;廖文华;石晓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腰围身高比在慢性病风险预测中的应用评估

    目的 探讨腰围身高比在慢性病风险预测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在思明区开元街道开展的中央补助地方慢病综合防治项目暨卫生部“维持健康体重和血压管理关键技术”应用项目腰围与身高的体检结果与血压、血糖、血脂的相关性分析,探讨腰围身高比在高血压、高空腹血糖、高血脂风险预测中的意义.结果 以腰围身高比0.5为切点,中心肥胖组与非中心肥胖组在血压、血糖、血总胆固醇的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肥胖组中收缩压、舒张压、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异常率分别比非中心肥胖组高出16.31%、10.22%、9.22%、12.68%、6.2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围身高比是预测高血压、高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的有效指标.

    作者:陈晓鹭;戴龙;王清和;赵太凤;罗晓燕;吕轶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桂林市某高校学生肺结核流行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肺结核流行特征,为高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年桂林市某高校2 135名学生体检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该校确诊活动性肺结核17例,陈旧性肺结核21例.患病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生患病率分别3.13%和1.35%(P<0.05),且08级学生患病所占比例高,占总患病人数的84.2%.结论 高年级男生是高校肺结核的高危人群,定期对在校学生体检,做好健康教育等是控制高校结核病发生的重要工作.

    作者:刘昕;岑凤珠;杨子靖;孟繁文;郭昕;杨晓丹;周子力;郭振友;谭盛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PBL结合模拟患者教学在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PBL结合模拟患者教学在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于本院进行妇产科临床实习的100名临床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PBL结合模拟患者教学组)50例和B组(PBL教学法组)50例,后将两组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A组学生通过PBL结合模拟患者教学后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模拟患者教学在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效果好,值得在妇产科实习带教中推广实践应用.

    作者:李卫平;王玉锋;胡子喻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对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与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了解HIV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特性与传播趋势,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永州市4所美沙酮门诊的431名病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抽取静脉血检测HIV抗体,对阳性标本再进行确证试验.结果 被调查者在参与美沙酮治疗前,87.47%注射吸毒,共针率达到69.25%.HIV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4.66%,HIV阳性率达到8.58%;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影响HIV感染状况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婚姻状况、每天吸毒次数、是否共用注射器吸毒、吸毒朋友多少、是否有卖淫或嫖娼行为、安全套使用.结论 永州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较高、共针率高,性乱、不安全性行为普遍存在,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危险性增加,应针对吸毒人群的人口学及流行特征,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作者:易春云;赵承保;凌坤;刘克勤;李小龙;张文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sLDL-C分布及与常规血脂指标的相关分析

    目的 调查血脂正常人群sLDL-C的分布,探讨sLDL-C和常规血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234例血脂正常人群按性别与年龄分组;254例血脂增高者分成高甘油三酯TG组,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组,高TG及LDL-C组.检测所有试验对象的TG、TC、LDL-C、HDL-C、载脂蛋白ApoA,载脂蛋白ApoB及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LDL-C.结果 血脂正常人群sLDL-C呈正态分布,sLDL-C水平在性别与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 ~30岁、41~50岁、51 ~60岁男性sLDL-C高于同段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1 ~40岁、61 ~70岁以及≥71岁的男性sLDL-C与同段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增高受试者的sLDL-C均值(1.26±0.34mmol/L)和sLDL-C/LDL-C比值(0.398±0.13),明显高于血脂正常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G及LDL-C组的sLDL-C含量高.sLDL-C与TC、TG、LDL-C、ApoB呈正相关,TG与sLDL-C的相关性大.结论 sLDL-C水平主要由TG与LDL-C决定,其中TG是主要因素.sLDL-C是评估机体脂质代谢情况的良好指标.

    作者:卢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家访对6~7岁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访对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3所小学一年级156名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 对于小学生在口腔卫生知识方面,例如使用含氟牙膏、吃甜食引起蛀牙以及保护六龄齿的重要性等方面,干预后有显著提高(P<0.05).口腔卫生态度和卫生行为方面例如口腔疾病的危害、刷牙的时间及牙刷的选择和放置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小学生家长在口腔卫生知识、态度、行为方面,都在家访干预后比例达到95%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访对于小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技能水平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武秀萍;李冰;杨光;李晋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