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红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血清激素、胰岛素水平变化的临床特征. 方法 选择北京妇产医院2010年3月-2011年9月治疗的7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作为观察组,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FSG)、胰岛素(FINS)及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雌二醇(E2),同时以同期的70例非多囊卵巢综合征且月经周期正常者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LH、T明显升高,FSH、E2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胰岛素水平异常,临床医师应了解患者血清激素、胰岛素水平变化的临床特征,为诊治该疾病提供参考信息.
作者:柳顺玉;阮祥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湖北省健康人群心电图ST段和T波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共纳入1 200例健康人群,均行12导联心电图进行检测,观察是否有心电图ST段和T波的改变,并以此分为两组,记录两组患者相关信息,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1 200例健康人群中有200例(16.7%)出现ST段和T波的改变,其中男性70例,女性130例,平均年龄(46±8)岁;1 000例(83.3%)未出现ST段和T波的改变,其中男性600例,女性400例,平均年龄(45±9)岁.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间年龄≥45岁、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收缩压、舒张压、TG、TC、HDL-C及LDL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45岁、糖尿病史是健康人群发生ST段和T波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健康人群可以出现ST段和T波的改变,年龄≥45岁、糖尿病史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出现ST段和T波改变的该类患者要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可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
作者:程志玲;程甜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长沙县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后,生活饮用水水质动态变化. 方法 2009 - 2011年连续对长沙县的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水质进行检测. 结果 2009 -2011年共检水样1 289份,合格907份,合格率70.4%,各年度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1年水样合格率高;出厂水和末梢水的不合格指标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九项不合格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丰水期和枯水期不合格项目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长沙县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后,生活饮用水合格率逐年上升,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生活饮用水受微生物污染严重,锰含量高,应扩大集中式供水范围,提高自来水的普及率;加大对丰水期水质的监测和管理;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水厂加强对锰的处理,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作者:罗卫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管理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94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均经营养医师配制糖尿病食谱,64例患者遵医嘱定期到营养门诊复诊为观察组,30例患者未复诊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产时产科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复诊组GDM妊娠时间比未复诊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复诊组GDM者(P<0.05). 结论 加强GDM的饮食管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可以显著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母儿生活质量.
作者:杨桂莲;刘建建;龚灿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开展模式和效果.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 2011年12月本院住院的孕妇242例的临床护理资料,对采用传统护理模式12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而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122例孕妇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满意率、纯母乳喂养率、日均家属陪护率和24 h产后出血量. 结果 推行了优质护理服务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3.4%)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70.83%)比较,研究组纯母乳喂养率(90.16%)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24 h产后出血量(458±164)ml比较,研究组24 h产后出血量(269±78)ml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日均家属陪护率(93.3%)比较,研究组日均家属陪护率(62.3%)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产科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护士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改善,患者的满意度、纯母乳喂养率得到增加、日均家属陪护率降低、24 h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
作者:赖碧娇;黄美苑;丘利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某医药类院校新生吸烟状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该校5个系部498名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吸烟状况、对待吸烟的态度和将来吸烟打算. 结果 该校新生吸烟率为8.84%,其中男生吸烟率为22.93%,女生为2.35%,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源地学生吸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系部学生吸烟率比较,以护理系低(2.8%).对大学生吸烟行为持不同态度的医学新生,其吸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查的498名学生中,86.75%的学生坚持不吸烟. 结论 该校男生吸烟率较女生高,与西部地区高校一致;生源和专业在新生阶段对学生的影响较小;绝大多数学生认可大学生的吸烟行为;学生的抗烟态度不明确.
作者:黄建军;雷春萍;肖健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法. 方法 总结87例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经验,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儿家属了解相关健康知识的比率以及总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儿家长对患儿所患疾病了解情况、对药物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对预防知识的知晓比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护理干预后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较干预前提高(P<0.05). 结论 有效地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患儿所患疾病以及所用药物的了解,增加其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莫瑰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中药防治流感的体外效果. 方法 采用鸡红细胞凝集实验以及MTT法观察三种常见的代表性预防流感的方药(“扶正”预防类-玉屏风制剂;祛邪预防类-银翘散制剂;外用芳香辟秽类制剂-冰香散)对流感病毒A/FM/1/47 (H1N1)鼠肺适应株的预防作用. 结果 冰香散在小无毒浓度15.6 μg/ml时对流感病毒A/FM/1/47(H1N1)鼠肺适应株有良好的预防作用.银翘散和玉屏风散仅在毒性浓度下对流感有预防作用,无毒浓度下均不能抑制病毒.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在0.25~2mg/ml浓度内均有较好的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冰香散提前加药,冰香散对病毒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89 μg/ml,治疗指数(TI)为3.28;冰香散与病毒同时加药,冰香散挥发油对流感病毒的直接抑制作用的IG50为9.56μg/ml,TI为2.02.而先加流感病毒吸附后再加冰香散,则未能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其治疗指数TI小于0.05. 结论 冰香散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FM1有预防作用.玉屏风散制剂和银翘散制剂仅在毒性浓度下对流感有预防作用,无毒浓度下均不能抑制病毒.其防治流感病毒的作用可能通过体内免疫机制而实现.
作者:徐培平;赵昉;刘妮;丁伟;刘抗伦;刘金元;张奉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慢性铅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 方法 选取本院2006年12月- 2011年6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慢性铅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VitB1 0.1 mg、VitB12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治疗组在前述基础上增加神经生长因子18 μg肌肉注射,每彼1次,疗程均为8周. 结果 治疗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临床症状改善的有效率也比对照组明显(P<0.01). 结论 神经生长因子对慢性铅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颖;罗光明;肖雄斌;张晓华;黄蕾;余燕湘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他汀类药物致乙肝标志物阳性患者肝损害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2月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164例乙肝标志物阳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对照组采用基础护肝治疗(肌苷、维生素C),治疗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1.2g,1次/d).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后12周检测患者肝功能指标. 结果 对照组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后ALT水平明显高于用药前(P<0.05);治疗组ALT水平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ALT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ULN)3倍而停药的比例,亦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 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明显减少他汀类药物致乙肝标志物阳性患者肝损害的发生.
作者:王德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我国农村居民的过度医疗行为及因此产生的医疗费用进行分析,探讨减少过度医疗行为发生的有效措施. 方法 通过入户调查收集我国农村贫困和非贫困居民过度医疗行为的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有3.5%的农村门诊患者发生过度服务利用,分别有2.1%和5.6%的农村住院患者因自主意愿和医方诱导发生过度服务利用,但贫困和非贫困居民的门诊和住院过度医疗行为及其产生的医疗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医疗资源的过度利用制约了医疗卫生服务的正常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医疗浪费,政府应采取合理措施优化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
作者:李云飞;吕晖;罗五金;项莉;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评价游泳场所不同管理方式对卫生指标的影响,优化管理,改善卫生现状.方法 使用统一调查表,对15家游泳池进行现场调查,同时采集水样检测,贝照《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GB9667 - 1996)进行评价,利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结果 所有单位均有卫生许可汪、卫生制度健全、健康证查阅制度规范、设有禁止入场标志;但是换水间隔、强制淋浴、消毒剂投放、游离余氯管理等四个环节管理存在一定差异.温度、pH值、浑浊度合格率均为100%,尿素、游离余氯、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合格率依次为60%、53.3%、93.3%、93.3%.24~48 h补水10家(尿素合格率80%),而每周换水5家中尿素(合格率20%),尿素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0,P<0.05);强制淋浴6家(尿素合格率100%),不强制淋浴9家(尿素合格率66.7%),尿素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67,P<0.05);机械液氯消毒7家(游离余氯合格率71.4%)/人工次氯酸钠消毒8家(游离余氯合格率37.5%),游泳池游离余氯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29,P<0.05);尿素浓度与细菌总数相关分析,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r=0.840,P<0.01);浸脚池游离余氯浓度和游泳池水游离余氯浓度相关分析,线性相关明显(r=0.6572,P<0.05). 结论 24~48h补水、强制淋浴均能提高游泳池水尿素的检出合格率;机械液氯消毒和控制浸脚池游离余氯的浓度能提高游泳池水游离余氯的检出合格率;降低尿素的浓度有助于提高细菌检出合格率.
作者:陈秀红;魏锋;沈惠平;瞿纯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及其配体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对肾移植患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的作用. 方法 随机采集2009年3月- 2012年3月实行肾移植的45对供受者,采用PCR- SSP方法进行HLA- Cw和KIR基因分型,然后依据受者移植后移植肾功能恢复状态分为AR组(16例)和非AR组(29例),分析供受者HLA- Cw和KIR基因型、受者KIR/供者HLA- Cw组合型与受者术后肾移植发生AR反应的相关性,籍此研究KIR及配体HLA- Cw对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 结果 在AR组中受者表达KIR2DL2/2DS2明显低于非AR组(P<0.05);非AR组中供受者KIR2DL2/HLA- Cw1、2DL3/HLA- Cw1和2DS2/HLA- Cw1组合型的匹配几率明显高于AR组(P<0.05). 结论 特定的KIR基因(2DL2/2DS2)以及供受者KIR2DL2/HLA- Cw1、2DL3/HLA- Cw1和2DS2/HLA- Cw1组合型在异基因移植免疫应答中具有传导抑制信号的作用.
作者:刘小友;罗敏;肖露露;彭文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新型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67例早产低体重儿.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2组,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儿在静脉营养和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采用新型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分析两组早产儿的胃残留及呼吸暂停情况、喂养相关时间的比较. 结果 在进行护理干预之前,两组早产儿在体重等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早产儿在胃残留及呼吸暂停情况、喂养相关时间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型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党爱玲;郭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皖南地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病率现况,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基础资料,为制定针对该疾病的预防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2个社区和5个乡镇的共1 908名65岁以上老年人分别进行问卷、体检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结果 老年人MS患病率为10.29%,男性患病率为9.9%,女性为10.6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岁以上老年人MS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与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皖南地区老年人MS患病率较低,但高血压患病较高,是预防重点.
作者:王智化;彭美玲;童家荣;龙道庆;王维军;苏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也被称为生活质量、生存质量、生命素质等,是在新的健康观念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健康测量技术.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生命质量研究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而农村老年人相对城市老年人数量较多,收入较少,生活环境较艰辛,因此,对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研究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查阅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文献与资料,来分析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评价所采用的量表、研究进展及影响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因素,从而为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韩羽楠;伦施斯;陆超楠;曲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湘潭市居民2011年死亡原因. 方法 利用2011年湘潭市居民死亡原因监测资料,用死亡率、死因顺位、居民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减寿年数等指标评价该市居民健康状况. 结果 2011年湘潭市居民死亡率为5.88‰,城区为5.67‰,乡村为5.98‰,男性为6.85‰,女性为4.88‰;前5位死因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病和损伤与中毒,传染病位居第9位,且死亡率仅为0.4‰.居民期望寿命为78.07岁,城区为77.12岁,乡村为78.38岁,男性为75.8岁,女性为80.59岁.去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病后,居民寿命有0.05~ 8.93岁的增长,减寿年数为16401.36~21 800.50年. 结论 传染病危害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与中毒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萧福元;郭辉;谢玲环;廖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成人膳食中类胡萝卜素的摄入状况与血脂的关系.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130名35~60岁人群连续3d的膳食情况,根据膳食摄人情况计算5种类胡萝卜素(包括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β-隐黄质、番茄红素、叶黄素/玉米黄质)每此摄入量,将调查人群按类胡萝卜素摄入量四分位间距分组,观察类萝卜素的摄入量与血脂的关系. 结果 第1组人群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低于第4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类胡萝卜素的摄入量与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 结论 结果提示成人膳食类胡萝卜素的摄入与甘油三酯水平具有相关性,摄入类胡萝卜素可能对血脂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艳晖;常东;潘洪志;陈文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河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健康人群抗体水平. 方法 在河北省4个市采用横断面研究,按整群抽样的方法,分6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20人份,采集血清标本.应用间接法ELISA检测乙脑IgG抗体. 结果 河北省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为40.63%.不同年龄组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间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河北省健康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较低,特别是个别地区应警惕乙脑流行.要进一步抓好乙脑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作者:魏亚梅;韩旭;韩占英;张艳波;许永刚;齐顺祥;李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主成分Logistic回归方法在筛选冠心病危险因素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2009年4月- 2010年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脉造影术者,按照金标准分为冠心病组(465例)和对照组(277例);首先对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共线性诊断,然后应用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并解释终的回归模型. 结果 共线性诊断提示各变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共线性,采用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与年龄、性别、载脂蛋白A、TG、HDL-C、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在内的多种因素有关. 结论 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回归在筛选冠心病危险因素中具有较好的作用,在对疾病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时,若多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采用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回归分析能得出更好的回归模型.
作者:行岳真;祁瑞;李金梅;李贞子;王丽敏;孙宏;刘艳;马葆华;隋虹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