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学》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探索研究

贲定严;刘琼;李丹;邹逸凡;马明珠;常小荣;刘密

关键词:《针灸学》, 考核, 评价, 中医教育
摘要:《针灸学》是一门理论与临床密切关联的学科,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传统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中医药教育教学的要求.通过对《针灸学》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探索研究,以期使新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能充分发挥考试对学习的引领作用,提高中医学人才培养及《针灸学》教学的质量.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射频消融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9例,治疗组予射频消融术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予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89.7%,对照组为7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和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秋凤;刘爱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针灸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3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与西药治疗对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均以持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UPD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UPD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灸结合西药治疗PD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有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李广尚;段向南;程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黄立中运用健脾益气法治疗卵巢癌并多发转移验案1则

    黄立中教授是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其师从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李聪甫先生,长期从事肿瘤病和内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医疗和科研工作,坚持临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对于恶性肿瘤和内科疑难杂病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经验,疗效显著.笔者(第一、二作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颇多,现将黄教授运用健脾益气法治疗卵巢癌并多发转移验案1则介绍如下.

    作者:陈若万;王茜;黄立中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针刺治疗妈富隆诱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验案1则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属缺血性脑血管病范畴,是指颅内静脉窦形成血栓,引起窦腔狭窄、闭塞,脑静脉血回流和脑脊液吸收障碍,继而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以及相应局灶症状的一组疾病.本病是脑静脉血管疾病的特殊类型,约占全部脑血栓形成的3.5%[1],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精神或意识障碍等,预后差异较大,不良结局比例较高,多数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2].笔者采用针刺治疗1例因口服避孕药诱发的CVST,疗效肯定,现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胡琮琦;王敏;张昕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玄参药材等级质量标准研究(Ⅰ)——基于肉桂酸含量的差异性

    目的:从肉桂酸的含量差异性研究不同产地玄参的质量,为确定新的玄参等级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将同一产地玄参药材分成3个等级,依照2015版药典标准对玄参内涵性指标进行评价,并建立HPLC法对不同产地不同等级玄参药材中肉桂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所测定的13批玄参药材基本符合药典标准,不同产地不同等级玄参药材中内桂酸的含量差异悬殊,同一产地玄参药材中肉桂酸含量与原有等级之间的关联性不具普遍性.结论:(1)在制定新等级质量标准时,不能笼统地将每个产地的玄参按大小和重量分成一、二、三等;(2)增加肉桂酸含量标准,建议肉桂酸含量标准定为一等品应>0.04%,二等品在0.04% ~0.025%之间,三等品在0.025 ~0.015%之间,低于0.015则为不合格药材.

    作者:刘芳;周小江;袁志鹰;许光明;张彪彪;陈逊;陈乃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针灸学》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探索研究

    《针灸学》是一门理论与临床密切关联的学科,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传统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中医药教育教学的要求.通过对《针灸学》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探索研究,以期使新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能充分发挥考试对学习的引领作用,提高中医学人才培养及《针灸学》教学的质量.

    作者:贲定严;刘琼;李丹;邹逸凡;马明珠;常小荣;刘密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药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芪,又名黄耆、绵黄耆、箭芪.药用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古黄芪的根,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1],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止渴、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2].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肺气虚所致之气虚乏力、咳喘气短、表虚自汗,中气下陷所致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脾虚水湿失运导致的尿少水肿,气血不足所致的痈疮内陷、脓成不溃及久溃不敛,内热消渴,中风后遗症等疾病.现代医学分析黄芪所含主要的化学成分为黄芪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免疫调节、抗感染、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作用、降血糖和双向调节血压及多种脏器保护等多种作用.本文对近年来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聂娟;谢丽华;马港圆;林兴丽;钟良;赵毅锦;唐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开天门按摩护理对消除剖宫产产妇手术焦虑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开天门按摩护理对消除剖宫产产妇手术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行剖宫产手术的初产妇166例分为2组,观察组86例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加开天门按摩护理,对照组80例仅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2组产妇在麻醉开始前、术后出手术室前的SAS评分、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天门按摩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妇的手术焦虑情绪,平稳血压及心率.

    作者:叶小梅;叶惠贤;廖玲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润燥止痒汤联合非索非那定片治疗血热生风型糖尿病皮肤瘙痒40例

    目的:探讨润燥止痒汤联合非索非那定片治疗血热生风型糖尿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血热生风型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非索非那定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润燥止痒汤治疗.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瘙痒程度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2组瘙痒程度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润燥止痒汤联合非索非那定片治疗血热生风型糖尿病皮肤瘙痒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彦杰;李勇峰;王辉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重症肌无力细胞因子网络失衡与中医药调控初探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的以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为主,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因子网络失衡是MG的重要发病机制.靶向干预异常细胞因子,对细胞因子网络失衡进行调控是治疗MG的一个方向[1-2].MG细胞因子网络失衡涉及多靶点,单一药物作用有限,中医药具有整体调节优势,可作用于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因此,在中医学辨证论治基础上,运用中医药对细胞因子网络失衡进行干预,或许是中医药治疗MG的新方向.

    作者:刘建辉;况时祥;张献文;杨辉;宋先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可防治的常见疾病,其特征为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通常由有害颗粒或气体暴露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而导致[1].患者长期反复发作,COPD肺脏病变引起肺血管床减少及缺氧致肺动脉收缩、血管重塑,终导致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如能早期有效地控制肺动脉高压,对提高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防止肺心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5年中西医对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陈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膝关节内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膝关节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对照组为6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志宏;卢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旷惠桃治疗痹证经验之“法象药理学”思维述要

    “法象药理学”思维模式是中药药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名老中医遣方用药的一个重要方式.旷惠桃教授临床工作中善于运用中医药治疗痹证,尤擅运用“法象药理学”思维选用中药治疗痹证,并能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柳;吴彬才;廖亮英;毛以林;旷惠桃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项六针配合平肝潜阳针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30例

    目的:观察项六针配合平肝潜阳针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无先兆偏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项六针配合平肝潜阳针法治疗.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病情程度及偏头痛评分.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程度方面,治愈率治疗组为66.7%,优于对照组的36.7% (P <0.05).治疗后偏头痛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六针配合平肝潜阳针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若绮;王重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孙志佳运用脏腑相关理论治疗肺胀经验

    介绍孙志佳教授运用脏腑相关理论治疗肺胀的经验.孙教授认为,肺胀是肺脾肾虚为本、痰瘀阻结为标的病证.其在运用脏腑理论治疗肺胀方面,尤其重视肺与脾、肺与肾、肺与大肠的关系,其中为关切肺脾的关系,在治疗过程中重视补脾益肺法的运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德宣;艾兴雨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针药结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温肾壮骨汤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8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9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联合温肾壮骨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温肾壮骨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92%,对照组为77.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温肾壮骨汤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何举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微视频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微视频在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内科护理教学及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整群抽样法选取2014级护理本科班为观察组(210人),2013级护理本科班为对照组(196人).在《内科护理学》教学及大四临床实习过程中,观察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微视频为辅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堂多媒体授课结合临床带教实习.比较2组学生期末考核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临床实习出科总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让观察组学生评价微视频辅助传统教学的学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期末考试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临床实习出科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数学生表示支持微视频辅助传统课堂教学,赞同微视频可以促进重难点知识的内化(94.29%)、提高临床技能(98.10%)、激发学习兴趣(97.14%)、学习主动性(92.86%)和提高学习效率(95.24%).结论:构建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内科护理学》微视频教学资源库,是辅助《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和临床实习的良好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及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高娟;郭亚茹;蒋谷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皮屑Ⅰ号洗剂治疗豚鼠皮肤马拉色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皮屑Ⅰ号洗剂治疗豚鼠皮肤马拉色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0只健康白色雄性清洁级豚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只.在豚鼠背部脱毛并连续涂抹马拉色菌1周制作感染模型.治疗组予皮屑Ⅰ号洗剂2mL加清水清洗皮损区,连续2周;对照组仅以清水冲洗治疗第3、7、14天对实验动物进行皮损部位评分和皮屑真菌培养.结果:治疗组治疗第3、7、14天皮损部位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皮屑真菌培养阳性率在治疗第14天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屑Ⅰ号洗剂治疗豚鼠皮肤马拉色菌感染起效快,效果良好,可进一步申请临床实验治疗.

    作者:张郁澜;洪瑞娣;陈煜宇;陈路佳;石英;陈本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王遵来从肺论治月经病经验

    介绍王遵来主任医师从肺论治月经病的经验.肺主宣发肃降、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如雾露之溉,下达精微于胞宫,调畅月经的疏泄,与妇人月经病有着紧密联系.肺参与营血的生成,推动气血运行,与肝肾联系密切.一旦肺脏发生病变,除了引起咳嗽、水肿等肺系疾病,也会导致月经病.王遵来从宣通肺气、补肺滋阴、泻肺祛邪论治月经病,取得较好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作者:刘建强;张盼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羚角钩藤汤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羚角钩藤汤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羚角钩藤汤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发热次数、惊厥次数、复发例数、癫痫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羚角钩藤汤可以有效预防小儿热性惊厥的复发.

    作者:帅云飞;葛君芸;李鑫;何炜星;李博;曾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