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维
目的:探讨以责任制护理为基础的优质护理的质量管控。方法:将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新生儿科实施治疗的13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75例。甲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式,乙组实施临床优质护理病区的综合管控,在责任护士工作的基础上,由护理组长进行层级管理,注重各项护理工作的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程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结果:乙组患儿的护理质量满意程度与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均优于甲组患儿,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优质护理病区的管控,能够对护理的总体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保证了病人安全,减轻了护士个人承担风险的压力,减少了护理差错,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探索质量管控升化,推进优质护理内涵建设的核心,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胥小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对比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时使用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急性阑尾炎患者共12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接受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手术治疗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率,使患者更加受益,在临床治疗中必须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保证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敦陆;姚乐;许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实施中西药结合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舒张压与收缩压降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83.0%),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低于对照组(11.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有效降低和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谢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60例,一组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临床疗效显著,创伤小,并且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李永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调查西平县居民痛风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西平县辖区内,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随机抽取7320例受访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受访者的血尿酸水平,统计受访者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率,并作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痛风患病情况分析。结果:本次研究7320例受访者血尿酸水平(294.15±51.26)μmol/L,其中高尿酸血症者患病率为8.47%,痛风者患病率1.37%;男性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显著P<0.05。痛风患者中,存在高尿酸血症者26例(23.64%),男性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患病率(0.54%)显著高于女性(0.18%)。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非痛风者,且男性痛风患者血尿酸高于女性,差异显著P<0.05。受访者中≥66岁年龄段痛风患病率高(3.03%),显著高于20~35岁(0.77%)、36~50岁(0.83%)、51~65岁(1.50%),差异显著P<0.05。结论:西平县痛风及高尿酸患病率相对良好,但男性及≥66岁人群患病风险较大,应充分强化痛风防治工作。
作者:赵富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8月间在我院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胸外科胸腔闭式引流术结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能自行排痰患者38例,44例患者情绪明显缓解,疼痛情况明显有28例,护理满意度为94%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中能自行排痰患者26例,27例患者情绪明显缓解,疼痛情况明显有18例,护理满意度为68%均高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吧,P<0.05。结论;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有效的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战英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索和建立年轻护士操作实训的有效模式,使临床带教与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接轨,培养实用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方法:按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的精神,探索构建操作实训模式,在培训中实施,评价其效果。[1]结果:通过操作实训的培训,构建的模式得到了年轻护士和带教老师“好”的评价,且提高了年轻护士人文关怀、交流沟通等能力。结论:护理技术操作实训模式决定了操作培训效果,人文关怀、交流沟通等综合素质也是年轻护士操作实训的重要内容。[2]
作者:万佳鑫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两种麻醉方式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采用不同麻醉方法对比各自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中优秀例数21例,良好例数13例,无效1例,有效率97.1%;对照组中优秀例数9例,良好例数14例,无效12例,有效率65.7%。比较发现观察组麻醉有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龙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卫生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学习卫生属于公共卫生的一部分。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需要加强对学校卫生的管理,保证学生身体的健康。本文中介绍了目前学生在学校面临的健康问题,阐述了学校卫生的重要性,针对学生的健康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本次研究,终提出了学校卫生在新型公共卫生体系中建立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实现学校卫生的新局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作者:胡永玲;李功;马秋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当前,我国人口计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作为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1]。通过建立免费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政策体系,可以让每一对计划怀孕的夫妇都能享受到免费检查,旨在有效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从根本上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龙里县作为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县,于2013年1月全面启动了该项目,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实践,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部分群众对此项工作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不愿主动接受检查等现象。本文中将针对2015年龙里县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以更好地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
作者:吴永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及其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5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全部15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心功能评估情况、治疗药物以及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入院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Ⅰ级2例(1.27%),心功能Ⅱ级18例(11.39%),心功能Ⅲ级93例(58.86%),心功能Ⅳ级45例(28.48%),主要以Ⅲ、Ⅳ级为主;158例患者的主要病因包括冠心病、高心病、风心病、扩心病、肺心病以及其他疾病;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药物主要包括硝酸酯类(96.08%)、利尿剂(71.52%)、洋地黄类(56.9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44.94%)、β受体阻滞剂(22.15%)、醛固酮拮抗剂(20.89%)、钙通道阻滞剂(16.46%)、多巴胺类(5.70%)、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4.4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0.63%);16例患者死亡,10例泵衰竭、3例猝死、1例脑梗死、2例其他并发症死亡、无患者出现死因不明的情况。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主要以括冠心病、高心病为主要病因,治疗需缩小临床与指南的差距,有效降低死亡率。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和ADL 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和精神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小骨窗显微手术较保守治疗效果更显著,且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施镇江;庄永辉;戴成国;王安睿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6例作对照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8例)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观察组(n=48例)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护理特点与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预后优良率为95%,对照组为8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7.5%,对照组为22.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以手术护理特点为依据,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柳文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的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观察2010年9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的571例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81例患者取石成功78例,一次取石成功71例,双通道取石共6例,2次手术4例,3次手术3例,平均住院时间(8.14±2.14)d,平均手术时间(92.33±23.47)min。结论: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可靠,创伤程度低,取石成功率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克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索出更有效的应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感染并发症的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试验观察对照方法,把本院在2014年6月到2015年5月这段时期中的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100例进行临床分析,利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100例病患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通过采取联合预防治疗的治疗措施,来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病患在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抗生素预防和心功能变化这些因素上的表现来进行详细分析。结果:通过治疗观察,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联合预防治疗的措施之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甚至避免发生并发症,加快患者出院的速度,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借鉴。
作者:唐建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术患儿在麻醉复苏室时心理护理的必要性。方法:选取多个术后手术患儿,将其分成两组。第一组手术患儿在进入麻醉复苏室后由复苏室护士全程陪同照顾,对其进行心理安慰,同时让其亲人待在患儿身边;第二组则没有护士及亲人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对二组患儿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论:第一组患儿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第二组,由此可见,麻醉复苏室的心理护理对患儿尤为重要。
作者:杨秀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对2010年4月~2014年3月我院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93例患者进行调查,应用循证护理理论进行分析。结果:93例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2564次,中心静脉置管不良反应有血流量不足324例次、出血19例、感染9例、堵管8例、脱管后另置1例,无空气栓塞发生。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深入了解中心静脉置管不良反应,从而及早防范、及时发现、正确处理,保证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易江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将优质护理服务用于肾盂肾炎患者的护理过程的质量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肾盂肾炎患者60例,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传统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进行优质护理,而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较,均为良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7)天,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1±9)天;实验组合满意度达到92.4%,对照组为86.7%,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肾盂肾炎患者的护理中,不但能够增加医患及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而且还能提升护理的质量和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赵华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不同年龄段其自身身体发育生长变化大,患病后的病理生理改变迅速。故儿科门诊的接诊量大且病种复杂,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大,任务重。门诊抽血室是医院门诊的一个重要窗口,其工作技术要求较高,对患儿的操作具有侵害性,加之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日益增高,就诊心理压力加重,因此,对门诊护士的操作技术严格要求,学习医患沟通交流技巧,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各个方面都有其必要性,不仅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护理服务,而且减低抽血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杨翠菊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