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王玉霞;周艳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 糖尿病, 流行病,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2型糖尿病的流行状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3月我院传染科收治的250例慢性 HCV感染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合并有2型糖尿病50例患者归为糖尿病组,将另200例未患有2型糖尿慢性 HCV感染者归为非糖尿病组。分析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以此探究出慢性 HCV感染者2糖尿病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结果:慢性 HCV感染者中患2型糖尿病男性多于女性、城市多于农村、年龄大于60岁者多于小于60岁者;性别、年龄、地区、饮酒、脂肪肝为慢性 HCV者患2型糖尿病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城市地区饮酒合并有脂肪肝的老年慢性 HCV患者易患2型糖尿病,应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干预。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丹参口腔速溶片制剂处方优化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口腔速溶片制剂处方优化方法。方法:根据药典对中药类速溶片剂的制备要求进行制备,并设计正交实验探讨制剂中应用辅料的佳配比。结果:根据复方丹参口腔速溶片制剂处方的要求,与实验结果对比,得到优的辅料配比为A1B1C1(即在药物制剂中加入20%的微晶纤维素,0.2g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和25%的羧甲基淀粉钠时),此时制得速溶片剂的崩解时间为30.1s,休止角为26.5,片剂的硬度为3.6。结论:通过调整辅料之间的配比可以达到复方丹参口腔速溶片的质量要求。

    作者:王晏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4年间行手术的11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进行鼻内镜手术,对照组采取常规鼻外径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评定患者恢复情况,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型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III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型治愈率明显高于 II型,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良好效果,该手术后复发率较低,临床分型越轻,其治疗有效率则越高,应尽早给予患者手术治疗,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白庆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效果探讨

    目的:观察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复杂性肛瘘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上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包括疼痛、局部感染出血、复发、肛门功能障碍等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能够有效治疗复杂性肛瘘,并发症少,患者恢复较快,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赵加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甘草酸二铵在肝病治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本文主要对甘草酸二铵如何在肝病临床治疗中产生作用以及其机理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我国肝病治疗的手段和技术。方法:通过对相关的资料文献进行分析,简述肝病临床治疗中如何使用甘草酸二铵。结果:通过对甘草酸二铵如何在对肝病毒进行治疗以及机理进行分析,从而为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使用提供各类详实的参考资料。

    作者:董亚娟;杨文翠;敦义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2013年诊断并收治的胃癌患者300例,实验组进行术后精心护理,饮食上加强营养,提高抗病能力。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护理后,对患者是否食欲不振,腹部疼痛,是否出现并发症等方面调查统计。结果:普遍病情都有所好转并且心情愉悦,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在实验组经过精心的护理之后,相对于没有全方位护理的对照组来说,效果更好,病人恢复情况更好,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良好的全方位护理,可以使得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

    作者:吴丽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儿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的中医临床体质类型研究

    目的:研究小儿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与中医临床体质类型相关性,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收集小儿湿疹110例、荨麻疹70例、丘疹性荨麻疹110例,获取年龄、性别、中医体质等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湿疹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荨麻疹多见于1~3岁小儿,丘疹性荨麻疹12岁以下各个年龄段均有分布;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男性比重高于女性;所有患儿肺热阳盛42.41%、痰湿腻滞33.45%,阴虚燥红18.62%,气虚倦怠4.48%,阴虚迟冷1.03%,丘疹性荨麻疹肺热阳盛率44.55%高于湿疹36.36%,荨麻疹痰湿腻滞27.14%率低于湿疹36.36%、荨麻疹2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热阳盛型患者年龄集中在0-6月、19-24个月,痰湿腻滞分布较均匀,阴虚燥热集中在0-6月;0-6个月、19-14个月肺热阳盛率高于痰湿腻滞、阴虚燥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发生与年龄、中医体质有关,疾病的发生又可能体质形成有关;出生6个月内是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高发时期,多见湿疹;6-24个月,是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高发时期,至24个达到高峰,可能与儿童活动能力增强有关;24个月后发生率持续下降,多见获得刺激源后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应加强教育干预;患儿6个月内多见肺热阳盛,但随着年龄的增大,体质会发生一定程度变化,变化与变态反应性片皮肤病发生有关。

    作者:崔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0例显微手术切除中央回区巨大脑膜瘤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显微手术切除中央回区巨大脑膜瘤的疗效与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接受手术切除中央回区巨大脑膜瘤的患者共计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1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10例患者纳入治疗组。对照组10例患者按常规方法进行开颅手术切除治疗,治疗组10例患者按照显微手术方法进行切除治疗。对比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脑膜瘤切除程度,同时对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脑膜瘤切除程度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显微手术切除方案下对中央回区巨大脑膜瘤患者进行治疗,脑膜瘤切除程度理想,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作者:周桂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发病机制未明,骨质破坏是 RA的一项重要表现,贯穿于整个 RA病程中,骨质疏松为其常见的合并症及并发症,为进一步了解类风湿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的关系,将来能够找到更好的治疗药物,本文就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黄哲敏;刘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及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使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及体会。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15日到2014年5月15日之间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随机选取40例为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方法,而剩余的40人则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比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下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来衡量综合护理干预的作用。结果:使用临床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无论是在手术效果、手术时间还是手术后的恢复情况都明显要优于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在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及手术后的恢复方面都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和使用过的价值。

    作者:沈振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皮瓣移植联合美容缝合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根据面部皮肤缺损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皮瓣修复,以求取得佳的美容效果。方法:根据面部皮肤缺损的位置、面积,设计合适的局部皮瓣I 期修复皮肤缺损创面,辅助美容缝合。观察治疗后患者面部皮瓣成活状况、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评价患者的满意度。结果:48例面部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发生坏死及出现并发症。切口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应用随意型局部旋转、推进、易位等各型皮瓣修复面部病损切除后形成的继发皮肤缺损,可避免直接缝合及皮片移植后出现的瘢痕、畸形、色素改变及皮片收缩等不良反应。术后瘢痕不明显,无收缩变形。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

    作者:薛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分析

    目的:探究不同方法的胆囊切除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胆结石需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12例,将其分为逆行组和顺行组,逆行组由胆囊管开始切除胆囊,逆行组由胆囊底部开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手术后开腹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41±4.80天,明显久于腹腔镜组患者的14.98±1.07天;术后随访结果显示,逆行组患者穿孔率、发热率、置管引流、肠粘连发生率分别为:1.79%、12.50%、5.36%、16.07%,明显高于顺行组的:0.00%、3.57%、1.79%、3.57%,在肠粘连差异方面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9397,P=0.0262)。结论:顺行性胆囊切除较逆行性胆囊切除手术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较传统的开腹手术而言,腹腔镜手术在胆囊切除方面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喻贵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院住院部药房药品质量管理体会

    目的:分析医院住院部药房药品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通过对住院药房在摆药、发药过程中以及药品储存保管和药品效期等环节进行观察,以便发现问题提出给于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经过以上措施使住院药房的药品质量明显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结论:针对住院部药房药品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要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以提高药品质量管理水平。

    作者:罗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的重要性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眼科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过程中及术后的作用,探究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的实际应用。方法:选择100名(200只眼)眼科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名(100只眼)。其中 A组应用心理护理加常规护理;B组应用常规护理。对 A、B两组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发现 A组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情况均远远好于B组。结论:心理护理对眼科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成功及术后患者舒适度有很大的作用,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的痛苦。

    作者:黄茜;高芙容;赵颜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睢宁县睢城镇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

    目的:分析睢宁县睢城镇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本镇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睢宁县睢城镇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睢宁县睢城镇2009-2013年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82例,年均发病率为51.96/十万;5~9岁儿童占46.56%,20岁以下儿童占93.81%;男女性别比例为1.93∶1;4-6月发病多,占病例总数的53.44%;职业分布以学生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2.16%,其次是幼托和散居儿童。结论:睢宁县睢城镇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高峰集中在4-6月,发病率高的是20岁以下儿童,男性高于女性,防控流行性腮腺炎的措施是提高相关疫苗接种率、加强疫情监测和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戴小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糖尿病老年患者合并坏疽性阑尾炎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坏疽性阑尾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坏疽性阑尾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坏疽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薛建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探析

    目的:探究分析对宫颈糜烂患者采用LEEP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18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60例研究组和58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妇康栓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LEEP刀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4%,对比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 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患者,与药物治疗相比,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治疗治愈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杨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

    目的:及早发现和控制食物中毒事件,探讨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方法:通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来进行。结果:集体就餐者中发病的17人均参加了2013年7月28日的婚宴,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粪便及留样食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此事件是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孙慧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67例急性重症哮喘的重症监护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重症监护措施。方法:对医院内科5年来收治的67例重症哮喘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合理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67例患者,65例病情好转或治愈出院,治愈好转率97.01%;2例死亡,死亡率2.99%。结论:通过重症监护及病情观察,及时准确评估病情,在积极抢救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正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心静脉置管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不良反应的循证护理实践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置管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不良反应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30例纳入对照组,30例纳入循证组。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循证组30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在中心静脉置管引流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对比与观察。结果:循证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心静脉置管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过程当中,通过实施循证护理的方式,能够使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得到严格控制,效果显著,值得重视。

    作者:夏娅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通心络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通心络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观察组给予通心络和硝酸甘油,对照组仅给予硝酸甘油,两组连续治疗28天后,对两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心络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效果显著,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田生朝;王妍凤;周剑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