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敏红;林玉琴;戴丹萍
目的:探讨创伤性后颅窝血肿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1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5例,其中单侧11例,双侧2例,跨横窦2例,合并额颞部挫裂伤6例,合并小脑挫裂伤8例,硬膜下血肿4例,合并额颞部挫裂伤1例。术后再出血2例,死亡4例。术后随访12个月,失访3例,随访14例患者预后按GOS分级:1分(死亡)2例,2分(植物生存)1例,3分(重度残疾)1例,4分(轻度残疾)4例,5分(恢复良好)6例。结论:外伤性后颅窝血肿起病急,病情危重,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及时手术是减轻脑肿胀的有效措施,是改善预后、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作者:黄永健;李东海;王崇科;黄毅;方孟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28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再次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28例再次胆道手术患者进行特定的心理护理措施和充分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健康教育。结果:28名患者均顺利安全的实施再次手术,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对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术后的顺利康复。
作者:朱丽萍;刘彦莉;曾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疼痛是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骨科手术后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而骨折病人术后疼痛是临床上常见、普遍、重要的现象,由于麻醉作用消失,而损伤的组织仍持续释放某些致痛物质,并作用于游离得得神经末梢,降低了疼痛受体的高阈值,使患者产生疼痛。切口疼痛可影响患者的休息、睡眠、早期活动和饮食状况等,造成创口愈合延迟、康复过程减慢等。故有效的麻醉后镇痛能使患者早期活动,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和肺栓塞的发生,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手术后身心康复十分重要。[1]
作者:孙志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从2012年4月到2013年5月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110例,随即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使用厄贝沙坦治疗,而对照组则使用左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经过8周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所以无统计学意义;疗效上,两组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压情况都有好转,但是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2.73%(51例),而对照组统计之后总有效率只有81.82%(45例),两者有明显差异,两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统计可以知道,用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又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这的推广使用。
作者:申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网络远程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价值。比较网络远程教学模式与现场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差别。方法:选择在本院轮转期限为三个月的住院医生,分为院本部组及分院组,院本部组采用每周现场教学模式,分院组通过远程视频同步接受教学,并与院本部组共享数字影像图片资源。分别以考试成绩、报告完成量、自我评估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现场教学模式组与网络远程教学模式组在考试成绩、自我评估方面及报告完成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为(82.32±4.21)、(81.69±4.13),(15.65±1.44)、(15.45±1.32),432份/人、415份/人。结论:在影像诊断住院医师培训中,网络远程教学模式与现场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相当。在无法实现现场教学的地点可适当开展网络远程教学模式。
作者:张帆;杨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明神经外科院内感染的病原体分布、感染发病率等特点,以便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0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感染发病率、病原体种类及分布、感染的危险因素等。结果:感染率达11.67%,发生感染的部位中呼吸道感染率高,泌尿道感染次之;感染细菌中以革兰氏阴性菌居多;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气管切开,呼吸机使用,泌尿道插管,颅内置管,手术全麻。结论:神经外科患者院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这与粘膜损伤、免疫力下降有着重要关系。充分了解了神经外科院内感染的特点,有助于针对性的加强护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唐健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粘连性肠梗阻中采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则采取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腹腔囊肿、切口感染、再梗阻及肠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可比性(P<0.01)。结论:在粘连性肠梗阻中采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方案具有更显著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丁建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采用机械通气及氧疗等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治疗方法。结果:采用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后,本组选取的4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疾病在接受治疗的24小时内,其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接受治疗7天后均可出院。结论: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地缓解重症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抢救成功的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王丽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梗阻性不孕不育症的临床观察效果。方法:选自我院近两年来因不孕不育在我院进行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输卵管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两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输卵管畅通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但通过对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输卵管梗阻性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情况比传统的开腹输卵管梗阻治疗的对照组的情况好转提高幅度大。结论:不孕不育是一种常见的输卵管不通畅的女性疾病,通过在手术时采用腹腔镜的手段对腹腔内的输卵情况进行形态变化的了解,对输卵管的阻塞情况能够进行彻底、直观的治疗,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宫外孕的发病率,是治疗不孕不育的有效方法。所以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方法,操作简单,提高了患者输卵管通畅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和丽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策略,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我院收入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而个体化的护理方式,分析总结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痊愈出院者43例,对照组仅37例,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全面有效的个体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王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在我院选取于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确诊入院的120例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通过比较来探讨老年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结果:在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老年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的平均心功能恢复时间为(4.45±0.88)d,对照组的平均心功能恢复时间为(7.76±1.34)d。结论:以改善心功能及心室重构,控制心率,阻断神经分泌为主的系统治疗对于老年慢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医院感染预防及其控制。方法:对我院进行目标性的监测以及管理结合的方法,对于医院进行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感染方面的管理,分析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情况。结果:我院在使用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系统之后,运行状态一直十分良好,能够有效地控制微生物的侵袭以及控制微粒的产生,其各项的检测指标都能够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在临床的治疗中,没有发生因为输液配置产生污染而导致的输液反应情况,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推广效果;我院通过使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系统提高了对于本院重点感染区域的质量管理,并提升了我国现代化医院感染的相关管理水平,具有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意义。结论:加强对于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系统的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的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水平,对于促进医疗安全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丽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讨论应用血液透析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的5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回顾性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6例急性肾衰竭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其中获得痊愈恢复效果的患者为30例,获得显效恢复效果的患者为13例,获得有效恢复效果的患者为9例,其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其中治疗无效的患者为4例,其无效率为7.1%。结论: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应用血液透析实施治疗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有效的使肾功能得到恢复,并使死亡率得到降低,其值得被广泛的在临床中被推广使用。
作者:李彦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重要的并发症,患者开始多采用内科治疗,对于内科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除了这两种另外还有介入治疗,近年来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血液透析大大延长了尿毒症患者的生命,与此同时SHPT的发病率也进一步提升,这直接影响了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所以目前阶段SHPT的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就针对SHPT的治疗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陈旭;梅振宇;殷照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妇科腹腔镜手术常见并发症诱发原因以及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妇科进行腹腔镜手术的病人一共有124例,对124例病人手术以后相关并发症情况给予分析研究,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在124例病人当中,肩部和肋部疼痛一共有9例,占总体的7.26%;恶性呕吐一共有5例,占总体的4.03%;脐孔渗液一共有3例,占总体的2.42%;皮下气肿一共有2例,占总体的1.61%。对以上相关并发症采取相对应的治疗以及护理以后,124例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可以使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使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改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探讨宫腔镜在慢性宫颈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旨在为提高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44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激光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感染率、治疗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52 min、术中出血量为4.61 ml、创面感染率为2.78%、治疗有效率为95.83%、复发率为8.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宫腔镜治疗慢性宫颈炎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王军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核苷类药物对慢性 HBV感染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慢性乙肝)、B(重型乙肝)、C(肝硬化)组,分别采用拉米夫定(LAM)、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进行治疗。比较三种药物不同时间点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三种药物都具有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功能,且在治疗后第3个月到第6个月改善没有明显差异,随着时间的增加患者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导致生存质量改善缓慢。结论:不同抗病毒核苷类药物对慢性 HBV感染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差异不明显。
作者:常俊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而健康教育的实施技巧,直接影响着病人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在实施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技巧,是获得健康教育成效的关键环节。医院开展健康教育也是促进医院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是现代护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使病人较系统地了解疾病的治疗、护理和预防保健知识,从而消除或降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自我保健技能,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春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在传统的根管治疗中,由于根管形态复杂和在肉眼的条件下的不可见性,传统的根管治疗已经很难保证根管充填的质量和清洁度。显微根管技术可以提供更好的放大效果和灯光效果,能够对根管的精细结构的直接观察,减少了治疗的不确定性,显著提高了牙髓病的治疗质量。本文主要对根管显微镜的组成进行分析,对其功能和在牙髓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易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作用,从而有效加强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对其采取科学的健康教育。结果:对50例患者进行了科学的健康教育后,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且未出现较为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在急性胰腺炎病症的护理过程中,对其采用科学的健康教育,能够获取到较为良好的护理治疗效果,提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愈率,促进其身体的恢复痊愈。
作者:吕学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